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社光 《中医杂志》2007,48(7):592-594
小柴胡汤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长期以来,在论及小柴胡汤证时,多认为本方用于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是治疗少阳病的专方,而忽视甚至否认它对太阳、阳明、厥阴病以及杂病的治疗作用。《伤寒论》教材将其列为少阳病主方,方剂学教材无一例外地将其归入和解剂中,并作为少阳病的首方加以介绍,似乎对小柴胡汤如此论定已尽其意,这有违张仲景之原意,更有碍于小柴胡汤诸多功用之发挥。王琦教授曾指出:“《伤寒论》是‘因证立方’,而非‘因经设方’。有人不明此点,一讲麻黄汤、桂枝汤就是治太阳病,承气、白虎汤就治阳明病,小柴胡汤就治少阳病,…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首创小柴胡汤于<伤寒杂病论>中.考<伤寒论>、<金匮要略>关于小柴胡汤证治条文20条.其中从事骨伤科20余年,用小柴胡汤其能调胆理骨,又有理肝化瘀,还可和枢利颈.所以在骨骼愈合,清理恶血,治疗颈椎病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沈宇清  姜润林 《中医药通报》2011,10(6):11-12, 21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组成,主治伤寒少阳及妇人热入血室等,证由少阳受邪,枢机不利而致.究组方奥义,约为三端:一是柴胡配黄芩,柴胡味苦微寒,气质轻清,以疏解少阳经中之邪热;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可清少阳胆腑之郁火,二药相合,经腑同治,清疏并行,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枢机通利,胆腑清和.  相似文献   

4.
5.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六经病中少阳病的主方,是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七味中药组成.方中柴胡、黄芩清热解少阳经腑之邪热,且又疏肝利胆,生姜、半夏和胃止呕,能开能降,以助柴胡之透达而散邪气,人参、炙甘草、大枣温补脾气,扶正祛邪以阻邪气内传太阴之路,也取肝病实脾之意.全方共奏辛开、苦降、甘调之意.此方虽治在肝胆,但又傍及脾胃,虽然清解邪热,但又扶助正气,不是通过汗、吐,下的方法来达到祛邪的目的,故谓和解之剂.……  相似文献   

6.
1 长期低热患者刘× ,女 ,6 2岁 ,1996年 7月 2 3日初诊。患者低热年余 ,每日午后发作 ,体温在 37 5℃以上 ,伴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烦易怒、胸脘满闷、食欲不振等症。曾在某医院住院半年 ,做多种检查 ,病因尚未明 ,并用多种西药治疗未见效。诊见 :形体消瘦 ,精神不振 ,懒言声低 ,舌淡红苔少 ,脉细而数。详询病史 ,知一年前曾患重感冒后致诸症。辨证属少阳 ,胆火郁 ,郁久耗伤气阴 ,治当和解少阳 ,少佐益气养阴清热。方用 :小柴胡汤加味煎服 ,日 1剂。连服2 0剂 ,症状全消 ,脉静身流。2 产后低热患者王× ,女 ,2 7岁 ,工人 ,产后 3月出…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所创,为众多名家喜用的名方。后世医家在研究《伤寒论》的实践运用中,多认为是和解少阳而治少阳半表半里的之方,现今的方剂学教材亦作为和剂的首方予以讨论。其实,本方通过变通在临床上运用得更加灵活广泛。1眩晕张某,女,42岁,2002年2月18日诊。患者因家事激怒  相似文献   

8.
介绍运用小柴胡汤治疗感冒的方法、经验、小儿服法、典型医案和注意事项等。包括小柴胡汤的经典方证,小柴胡汤原方治疗感冒;加桂枝,治发热体寒;加干姜、五味子,治干咳无痰;加桔梗、连翘,治咳嗽有痰或扁桃体炎;加桂枝、白芍,治身体疼痛;加黄芪、当归,治感冒后体虚自汗;加陈皮、山楂、麦芽,治感冒后食欲不振等。以及处方饮片的选择、类证鉴别和中病即止。并举相应验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威章  陈如兰 《新中医》1992,24(5):50-51
小柴胡汤是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著名方剂之一。《伤寒论》运用小柴胡汤的条文共16条,即太阳病篇11条,少阳病篇1条,阳明病篇3条,厥阴病篇1条。它的方义正如柯韵伯所说:“小柴胡汤为半表设,而其证皆属于里,盖表证已去其半,则病机  相似文献   

10.
小柴胡汤为伤寒六经中的少阳主方。少阳经居半表半里之间 ,是太阳、阳明及三阴经病邪出入的枢纽。故小柴胡汤为和解枢机的要方 ,也是临床应用很广的一个方剂。1 小柴胡汤证在伤寒论中的论述1.1 小柴胡汤证 (即少阳本证 )的论述仲师提出 :“伤寒五六日 ,中风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小便不利 ,或不渴、身有微热 ,或咳者 ,小柴胡汤主之”(98条 )。“血弱气尽 ,腠理开 ,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搏 ,结于胁下。正邪分争 ,往来寒热 ,休作有时 ,嘿嘿不欲饮食 ,脏腑相连 …  相似文献   

11.
<正> 小柴胡汤是汉代医家张仲景先师首创,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生姜七药组成,主治少阳证,少阳兼症亦为常用。如少阳转属阳明证治;阳明证里实未成、少阳证仍在证治;少阳阳明同病而少阳证偏盛的证治;太阳转属少阳病证治;三阳正见治从少阳者以及妇人热入血室……等,不一而足。凡此种种,均未逾越《伤寒论·第九十八条》所指出的证治范围。举数例于下。例1.顽固性哮喘(过敏性哮喘) 女患,45岁,卫校进修学员,1933年6月7日诊治。主诉:哮喘历年不愈,每年春发夏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最早见于《伤寒论》,为少阳之主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疗效显著,因此,一直沿用至今。少阳病症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要脉证。本证因为邪人少阳经,位居于半表半里,正邪纷争,外与阳争为寒,内与阳争而为热,故寒热往来,是少阳病的特征性发热。  相似文献   

13.
14.
陈五一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68-1469
小柴胡汤在临床中使用非常广泛,关键在于把握病机,理解方药,结合临床,才能拓宽使用范围,而获得满意疗效。 1把握病机 小柴胡汤为少阳经的主方。少阳经包括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身体之侧,外为一身之表的太阳经,内为主胃家实的阳明经,故主半表半里。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国发 《陕西中医》2007,28(5):607-607,F0003
小柴胡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感到小柴胡汤应用甚广,辨证准确,则用之有良效.兹就个人管见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和法运用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国光 《中医杂志》2008,49(3):208-210
和法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和法即和解少阳之法;和阴阳、和表里、和脏腑、和营卫、和气血等皆为广义和法。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法而设,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然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和解少阳的范畴,它的外延向广义和法不断延伸,其内涵已融人了广义和法的许多内容。  相似文献   

17.
樊必成 《陕西中医》2000,21(3):135-135
<正> 小柴胡汤为东汉名医张仲景创制,方出《伤寒论》少阳病篇,是治疗少阳病的名方。该方和解达邪,颇为轻灵,故称“枢机”之剂。如能辨证准确,施治贴切,每获佳效。但仅认证不错,却施治不当,或治不得法,或方药组成欠当,或用药不能恰如其分,亦难收效。 患者,女,40岁,1周前因受凉引起寒热头痛,县医院西医予以解热镇痛之剂未效。转请某中医,处方:白芷、薄荷、茵陈、柴胡、藿香、菊花、蔓荆子、连翘、黄芩、甘草、半夏、枳壳、芦根、大枣、党参、茯苓、防风、赤芍、荆芥、牛蒡子、厚朴、川芎、羌活、生姜共24味。服3剂,无效。邀余往诊。余诊之:患者阵冷阵热,寒热交替出现,两侧胸胁胀满,心烦呕吐,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舌质略红,  相似文献   

18.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全方由柴胡、人参、半夏、黄芩、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具有宣通内外、通达上下、和解枢机、疏利肝胆、调和脾胃等功效,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条文,结合内经对少阳的阐述,认为内因是血弱气尽,外因是实邪,二者是小柴胡汤证的必要条件。其核心病位是少阳胆腑及膜原,其病性是虚实相杂、寒热相错,其核心病机及其转归的内在动力是少阳枢机不利。对复杂多变的症候群归类及识别,对小柴胡汤进行分析,结合临床验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临床体会对小柴胡汤的特点和应用进行探讨,认为小柴胡汤具有以下作用特点:和解少阳,三阳并调;升清降浊,调理三焦;疏肝解郁,和血安神;补虚泻实,防微杜渐.临床上不论男女老幼,外感内伤皆可运用.用于外感病则重用柴胡,尤对反复发热效果好;用于内伤杂病,则可调气机,祛邪扶正,临证据病情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则可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