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乙肝病毒携带者高达10%左右,HBV感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乙肝患者妊娠对孕妇本人、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孕妇及其新生儿乙肝病毒标志物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建芳  唐讯  王建玲 《现代医学》2007,35(4):309-31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乙肝标志物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以对高危人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降低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437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和HBV标志物的定量检测。结果 孕妇与其分娩新生儿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孕妇HBeAg滴度与其新生儿HBeAg滴度有一定的伴随关系(P〈0.01)。结论 对HBsAg及HBV DNA阳性的孕妇产前给予多次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阎晋  许彬 《海南医学》2002,13(4):26-27
目的:重视对妊娠期间孕妇HBV的筛查,积极预防,控制宫内感染,方法:采用集孕静脉血,用ELISA法做血清乙肝标志物HBsAg,HbsAg,HbeAg,HbcAb检测,用PCR法做HBV-DNA检测,对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采集脐静脉血,做乙肝标志物及HBV-DNA检查,结果: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孕妇68例,所生新生儿脐静脉检测,54例(79.41%)为病毒携带者,其中HBV-DNA阳性42例(77.78%)。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发病率较高,母婴传播具有高度危险性,应注意孕期筛查,加强预防,早期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及胎盘感染与宫内感染关系,进而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外周血行HBV 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胎盘组织行HBsAg及HBcAg的检测。结果(1)HBeAg阳性孕妇与HBeAg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1.2%(11/52)和0(0/40),差异有显著性(P〈0.01);HBV DNA阳性孕妇与HBV DNA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8.64%(11/59)和0(0/33),差异有显著性(P〈0.025)。(2)92例HBsAg阳性孕妇的胎盘中共检测出43例HBsAg和(或)HBcAg阳性,阳性率由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由胎盘屏障的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S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而致的宫内传播的相对危险度比值比(0R)分别为4.53、7.15、9.33和24.33,0R值从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与孕妇乙肝感染状态有关,HBV宫内感染以经胎盘感染为主,感染胎儿的途径可能是通过细胞转移方式实现的,胎盘屏障对胎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HBeAg阳性、HBV DNA阳性及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是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南宁市区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情况。方法将511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按HBsAg、HBeAg、抗-HBc三项指标阳性者分为“大三阳”组,共191例,HBsAg、抗-HBe、抗-HBc三项指标阳性者为“小三阳”组,共320例,并对其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大三阳”组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92例,感染率48.17%;“小三阳”组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12例,感染率3.75%;两组比较x^2=145.57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乙肝“大三阳”是新生儿发生HBV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加强HBV阳性孕妇的宫内阻断,减少新生儿发生HBV感染。  相似文献   

6.
胎盘HBV-DNA定量检测与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盘HBV—DNA含量与官内感染的关系及作为胎盘传染性和病毒复制的直接指标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FQ~PCR(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44例HBV标志物阳性孕妇足月分娩后的胎盘的HBV—DNA含量,并分别检测同一孕妇分娩前的外周血及脐血的HBV—DNA含量,比较其测定值范围及相互关系。结果 344例孕妇按乙肝标志物组合,分为三组,分别检测分娩前外周血HBV—DNA、胎盘HBV—DNA及脐血HBV—DNA,检出率分别为:(1)HbsAg携带组90例,22.2%(20/90)、33.3%(30/90)和5.6%(5/90);(2)大三阳组134例,70.9%(95/134)、85.8%(115/134)和11.9%(16/134);(3)小三阳组120例,20.8%(25/120)、20.8%(25/120)和3.3%(4/120)。孕妇乙肝标志物阳性以大三阳组HBV—DNA阳性率最高,胎盘组织HBV—DNA含量与母血HBV—DNA含量有一致性和相关性。结论 外周血HBV—DNA阳性孕妇更易发生胎盘感染。官内感染的程度可随胎盘组织HBV—DNA含量增加而程度加重。胎盘HBV—DNA含量可作为一个宫内感染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高流行区,乙肝携带者高达10%-15%,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宫内感染。为阻断这一传播途径,自2002年1月~2004年7月我们对56例HBV阳性孕妇于孕晚期肌肉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血清乙肝标志物及HBV—DNA含量与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HBsAg阳性的孕妇123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分娩前血清乙肝标志物含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定量检测HBV—DNA,并同时检测其新生儿血清乙肝标志物及HBV—DNA水平。结果(1)在1237名孕妇中,其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者39例,感染率为3.15%(39/1237),其中PIBeAg阳性孕妇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1.4%(37/324),较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0.2%(2/91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BV高复制状态(HBV—DNA≥10^6copy·ml^-1)的孕妇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23.4%(33/141),较血清HBV低复制状态(HBV—DNA〈10^6copy·ml^-1)孕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1.9%(6/31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发生宫内感染的39例新生儿血清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其母血HBV—DNA水平,但两组数值之间无相关(r=-0.03,tr=0.18,P=0.86)。结论孕妇分娩前HBeAg阳性和HBV—DNA高滴度是发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但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滴度与新生儿血清HBV—DNA滴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聚酶反应技术对218例孕妇-引产胎儿进行HBV宫内感染的检测。结果表明,(1)HBsAg阳性孕妇HBV DNA宫内感染率为66.67%。说明HBV宫内感染率较高。(2)HBsAg阴性孕妇静脉血中6.2%检出HBV DNA,提示HBsAg阴性孕妇也可能发生HBV宫内感染,应引起人们的重视。(3)母血中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其相应胎儿HBV DNA感染率为92.5%。进一步说明了乙肝大三阳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孕妇患者血清中乙肝五项指标和HBV—DNA变化情况。方法对500份HBV感染血清乙肝五项指标与HBV—DNA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乙肝五项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V—DNA定量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HBV—DNA含量不同于乙肝五项中HBSCAG,阳性检出率也不同,HBEAg阳性感染血清与HBVDNA含量两者具有相关性,而HBSCAB与HBV-DNA具有负相关性。结论定量检测HBV—DNA有助于了解乙肝免疫标志物的不同表达形式,为孕妇患者及胎儿宫内感染的判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妇血中乙肝病毒(HBV)DNA数量与宫内传播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探针定量多聚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76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VDNA数量,26例HBVDNA阳性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取末梢静脉血检测HBVDNA,结果:孕妇血中HBVDNA阳性者其宫内感染率为33.3%,宫内感染与孕妇血中HBVDNA数量有关,HBVDNA数量高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注射后可降低HBV宫内感染率,结论:孕妇血中HBVDNA数量高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血清乙肝标志物及HBV—DNA含量与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HBsAg阳性的孕妇123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分娩前血清乙肝标志物含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定量检测HBV—DNA,并同时检测其新生儿血清乙肝标志物及HBV—DNA水平。结果(1)在1237名孕妇中,其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者39例,感染率为3.15%(39/1237),其中PIBeAg阳性孕妇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1.4%(37/324),较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0.2%(2/91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BV高复制状态(HBV—DNA≥10^6copy·ml^-1)的孕妇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23.4%(33/141),较血清HBV低复制状态(HBV—DNA〈10^6copy·ml^-1)孕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1.9%(6/31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发生宫内感染的39例新生儿血清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其母血HBV—DNA水平,但两组数值之间无相关(r=-0.03,tr=0.18,P=0.86)。结论孕妇分娩前HBeAg阳性和HBV—DNA高滴度是发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但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滴度与新生儿血清HBV—DNA滴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沈阳地区不同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6974例在我院住院的病人分为14岁以下、15岁以上和孕妇3组,用ELISA法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比较各组间HBV的感染情况。结果:14岁以下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15岁以上组(P〈0.05),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阳性率高于15岁以上组,孕妇HBV感染率与普通人群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沈阳地区儿童HBsAg阳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有关。  相似文献   

14.
马秀丽 《中原医刊》2009,(18):64-65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所生新生儿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研究乙型肝炎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探讨乙肝携带者母乳喂养的安全性问题。方法选择HbsAg阳性、HBV—DNA阳性孕妇100例,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肌注对母婴垂直传播进行阻断,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86例,慢性乙肝14例。对HBV—DNA≥1×10^3copies/L者自孕28周肌肉注射HBIg200IU,每月1次,共3次;HBV—DNA〈1×10^3 copies/L者孕期不用HBIg。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尽早(12h内),最好在6h内注射HBIg 2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此后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全部孕妇及婴儿于产后立即、婴儿7个月时抽取静脉血化验乙肝五项、HBV—DNA。结果乙肝母亲所生新生儿HBsAg(+)、HBV—DNA(+)率为10%,HBV—DNA阴性孕妇无一例传播。结论对孕妇、新生儿进行HBIg、乙肝疫苗联合可阻断孕晚期及分娩过程中传播,仍不能阻断早期宫内HBV感染。  相似文献   

15.
王怀斌 《实用医技》2008,15(3):325-326
目的:探讨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与孕妇不同的乙肝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标本中HBV标志物和HBV-DNA含量水平。结果:乙肝大三阳孕妇其体内HBV-DNA水平明显高于乙肝小三阳孕妇,胎儿脐血HBV-DNA水平与孕妇血清中HBV-DNA水平密切相关,孕妇血HBV-DNA含量高时脐血HBV-DNA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与孕妇血清HBV-DNA含量相关,脐血HBV-DNA阳性是判断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HBV(乙型肝炎)感染者约20亿。其中慢性携带者约3.5亿,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感染时年龄越小,变成慢性携带者的机率越高。因此,阻断母要传播是控制和预防HBV感染的重要措施。护士接触孕产妇和婴儿时间最长,护理工作在阻断HBV母婴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翠柳 《中外医疗》2009,28(7):117-117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乙肝e抗原(HBeAg)阳性,通过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1],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措施。如何使孕妇正确认识HBV,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医护人员阻断母婴传播。使妊娠最终有良好结局,围孕产期的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胎盘组织中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乙肝孕妇189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106例(对照组)。两组均于产前抽取肘静脉血,并于胎盘娩出后30?min内留取胎盘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对HBV-DNA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GSK-3β表达情况,另于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24?h内采集股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5项(乙肝两对半),根据检测结果将新生儿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胎盘组织GSK-3β表达情况,并分析GSK-3β表达与HBV感染孕妇出现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胎盘组织中GSK-3β阳性表达率及GSK-3β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外周血HBV-DNA滴度>1×102 copy/ml的胎盘组织GSK-3β阳性表达率及GSK-3β吸光度值高于HBV-DNA滴度≤1×102 copy/ml孕妇(P?<0.05);研究组189例新生儿中有19例发生HBV感染,新生儿HBV感染率为10.05%(19/189);感染组胎盘组织中GSK-3β阳性表达率及GSK-3β吸光度值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经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乙肝孕妇血清HBV-DNA载量>1×102?copy/ml、血清HBeAg阳性及胎盘组织GSK-3β阳性表达是新生儿HBV感染的危险因素(OlR=1.956、1.978和1.931,均P?<0.05)。结论 乙肝患者胎盘组织中GSK-3β阳性表达率增加,且随着孕妇外周血HBV-DNA滴度的升高而增加,GSK-3β高表达可增加HBV母婴传播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检测结果及意义。方法对2006年11月~2007年2月在我院做乙肝标志物、艾滋病病毒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的2021例孕妇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103例;大三阳48例,小三阳39例.HBV携带者16例。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1例。HIV(+)0例。结论极早发现孕妇人群中乙肝、梅毒和艾滋病感染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提高优生优育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鲍筠 《中外医疗》2014,(3):71-7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对胎儿发育所起到的影响作用,为预防HBV感染,提高新生儿发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比某医院同一时期内的乙肝表面抗原分别为阳性和阴性的两组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HBV宫内感染对妊娠并发症、围生儿结局以及围生儿发育指标。结果孕妇直接感染HBV不会对胎儿发育造成很明显的影响。但宫内感染就会给胎儿造成一定影响,使新生儿的体重相对较轻,胎盘体积相对较小。若新生儿乙肝e抗原为阳性,胎盘体积比阴性组小;若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胎盘体积比阴性组大。结论HBV宫内感染会影响到新生儿的正常发育,使胎盘体积缩小,新生儿体重降低。并且可以看出,新生儿的乙肝表面抗原可以对胎盘进行一定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