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Mandibular Advancer—一种新型治疗AngleⅡ类错畸形的矫治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n-gle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27例,戴用该矫治器4~6个月。[结果]26例患者在覆覆盖,面部侧貌及头颅侧位片分析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Mandibular Advancer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AngleⅡ类错畸形的矫治器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双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患者骨骼改变.方法:选择30例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Ⅰ期采用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硬组织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治疗后前牙覆合、覆盖芙系正常、磨牙关系恢复Angle Ⅰ类,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安氏Ⅱ类1类错合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患者上下颌骨间不调,取得较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据统计Ⅱ类错(牙合)的发病率仅次于Ⅰ类错牙台,居第二位。对于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采用双期矫治,即Ⅰ期应用功能矫治器施以矫形力促进下颌发育,改善上下颌间关系和侧貌,Ⅱ期为常规性治疗,双期矫治后达到矫治目的。本研究以Andresen肌激动器为Ⅰ期功能矫治器,Ⅱ期采用标准方丝矫治技术进行常规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郭亚琳  叶晓红 《当代医学》2011,17(25):63-64
目的观察使用摇椅弓矫治成年人前牙深覆深覆盖伴散隙的AngleⅠ类错畸形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主要使用摇椅弓、结合使用链状橡皮圈等对10例前牙深覆深覆盖伴散隙的AngleⅠ类错畸形成年病例进行矫治。结果 10例成年患者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面型明显改善。结论摇椅弓在矫治成年人前牙深覆深覆盖伴散隙的AngleⅠ类错中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后患者骨骼及面部侧貌的改变。方法选择18例混合牙列期、恒牙早期以上颌前突为主的安氏Ⅱ1类患者,其中男8例,女10例,初诊年龄10-13岁。Ⅰ期采用头帽肌激动器,Ⅱ期采用MBT矫治器。每位患者均拍摄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曲面断层片及左手腕骨片、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磨牙和尖牙关系均为Ⅰ类关系,前牙覆盖明显减小,侧面型有所改善。头影测量分析SNA角和ANB角明显减小,头帽Activator对上颌骨水平向发育有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地促进下颌体及下颌升支的生长,改善上下颌的矢状关系。结论安氏Ⅱ类1类错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其面部侧貌;头帽肌激动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矢状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珊  何科  任嫒姝  戴红卫 《重庆医学》2012,41(26):2706-2708
目的运用锥束CT(CBCT)测量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的表面积和体积,探讨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形态大小的特点。方法选择该院正畸科就诊患者中年龄为20~28岁的AngleⅡ类错患者66例(男33例,女33例)进行CBCT检查,运用Mimics10.0软件对左、右两侧髁突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其表面积与体积,计算髁突形态指数。并与AngleⅠ类错患者髁突大小进行比较。结果 AngleⅡ类错患者男性的髁突体积与表面积均大于女性(P<0.05)。AngleⅡ类错患者右侧髁突的体积与表面积均大于左侧。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的体积与表面积均小于AngleⅠ类错患者(P<0.05)。髁突形态指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leⅡ类错患者的髁突大小与性别和髁突位置有关。且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小于AngleⅠ类错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性分析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治疗中单期与双期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性。方法 本次研究回顾性选取2021年1—12月于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单期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A组,将接受双期正畸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B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比治疗总体效果。结果 治疗后B组左侧、右侧磨牙关系PAR值(0.60±0.29)分、(0.65±0.21)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6、9.635,P<0.05)。B组与A组牙齿拥挤度及中线PA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矫治指标较A组来说改善优势明显,B组面部美学评分相对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总耗时上,B组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临床矫治治疗时选择双期正畸治疗,相比单期矫治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促进磨牙中性关系良好建立,使牙齿深覆盖、深覆颌和中线水平得到良好矫正,并促进面型良好改善,但是缺陷在于双期治疗需要更长的治疗周期,需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AngleⅡ类1分类错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类型.拔牙矫治是临床上的一种重要的矫治手段.目前关于拔牙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研究较多,就近几年的拔牙矫治在AngleⅡ类1分类错畸形中的应用研究结论作一概述,以期对临床工作和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功能矫治器在AngleⅡ类错畸形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5例AngleⅡ类错畸形采用activator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并对其评价。结果除1例14岁的患者无效外,余均有明显效果。结论适应证的选择和治疗时机的把握以及患者的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Angle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是临床上发病率高,对牙、颌、面形态影响较大、治疗较复杂的一种错畸形。对此类畸形的矫治应根据其发病机制、生长发育状态和畸形表现程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矫治。本文主要讨论应用Edge-wise矫治器对AngleⅡ类Ⅰ分类错畸形常规治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有关处理方法。1诊断与治疗计划1.1诊断AngleⅡ类Ⅰ分类错畸形在临床上有牙性和骨性之分,牙性畸形表现为上下磨牙远中关系,ANB正常,骨性畸形除了磨牙关系远中外,ANB>5°,凸面型,并多半有深覆盖和深覆。1.2治疗计划1.2.1生长发育了解患者的生长发育对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期矫治技术在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5例10~12岁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进行双期矫治。结果:25例患者经双期矫治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双期矫治技术能有效治疗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促进下颌骨正常发育,改正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改善患者的面型美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联合肌激动器非拔牙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ngleⅡ类1分类患者14例,在不拔牙的情况下使用直丝弓联合肌激动器对其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25±3)个月完成治疗,治疗后下颌前移,建立了Ⅰ类磨牙关系,覆、覆盖正常,侧貌好。结论直丝弓联合肌激动器对AngleⅡ类1分类错畸形进行非拔牙矫治,疗效可靠,是可以推广的一项矫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期矫治技术在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5例10~12岁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进行双期矫治。结果:25例患者经双期矫治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双期矫治技术能有效治疗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促进下颌骨正常发育,改正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改善患者的面型美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颌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器在Angle Ⅱ类2分类错中的矫治效果。方法:选取Angle Ⅱ类2分类患者12例,在不拔牙的情况下使用上颌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器对其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18±3个月完成治疗,治疗后下颌前移、建立了Ⅰ类磨牙关系,覆合覆盖正常,侧貌好。结论:上颌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对Angle Ⅱ类2分类错的非拔牙矫治疗效显著、疗程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正畸治疗前后牙颌面硬软组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正畸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16~28岁,平均18.08岁,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矫治前后硬软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成人患者,治疗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为远中尖窝锁结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上切牙明显内收,下切牙位置基本不变或轻微唇倾,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鼻唇角增大。结论: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患者经过单颌拔牙掩饰性治疗,面型明显改善,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武口区回汉族青少年错畸形的错率、畸形分类构成比及治疗意识。方法利用高考体检对3581例青少年进行检查。结果错畸形总错率为64.48%,男女错率分别为65%及63.97%;回汉族错率分别为61.90%及65.27%,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Angle错分类,安氏Ⅰ、Ⅱ、Ⅲ类错构成比分别为64.62%、24.34%及11.04%。结论本地区回汉族青少年错畸形的错率高于国家统编教材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肌激动器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早期治疗的应用。方法根据头颅X线定位侧位片及其测量,筛选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病例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磨牙远中关系,覆盖〉7mm,牙列基本排列整齐或轻度拥挤,侧貌较突,无矫正史。头颅侧位片显示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中期,∠ANB〉5°,应用肌激动器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10个月左右。结果20例患者的∠ANB经治疗后减小约1.5°,Ⅱ类关系明显改善。结论肌激动器早期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自滑式矫治器在AngleⅡ类错中治疗前牙深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自滑式矫治器配合固定治疗技术治疗AngleⅡ类错。结果:自滑式矫治器可随同各种固定矫治技术在治疗中控制前牙区的垂直向移动,在矫治过程中改变曲线的深度时即以改善口唇的突度。结论:在Ⅱ类错中应用自滑式矫治器可在短期内很好的打开咬合,改善患者面部的侧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远中错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9例安氏Ⅱ类错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9例患者经平均5.36个月治疗后SNA平均减小0.30,°SNB平均增加2.70°,获得Ⅰ类磨牙关系,侧貌明显改善。结论:Jasper Jumper矫治器可与固定矫治器结合使用,装配简便,既可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同时又可抑制上颌骨的生长,对于恒牙早期Ⅱ类Ⅰ分类错的患者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陈湘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2,(6):80+83-80,83
目的对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1年-2010年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治的患者300例,对以上随机选取的患者以个别正常牙(牙合)作为标准,统计方法根据Angle法进行分类,调查当日选取自然光线下对患者口腔检查。结果安氏分类Ⅰ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22例,占40.3%,Ⅱ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42例,占47.6%,Ⅲ类错(牙合)畸形人数29例占9.7%,特殊类错(牙合)畸形人数7例,占2.4%,各个年龄段的年龄分布情况,10-15岁人数205例,占68.2%,16-20岁人数44例,占14.8%,21-25岁人数24例,占8.1%,26-30岁人数15例,占5.1%,30岁以上人数12例,占3.8%。结论错(牙合)畸形类型以安氏Ⅰ类、安氏Ⅱ类最多,特殊类型较少,年龄构成比较中16-20岁,20岁以上患病率明显降低,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探析我们得出,对于错(牙合)畸形的修复是迫切需要的,大力发展口腔正畸学,系统全面培养人才提高医疗质量以为错(牙合)畸形患者提供更好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