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询问117例(234眼)儿童患者的病史及症状,并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结果 32例患儿(59眼)为干眼症,发病率为25.21%.结论 准确的诊断和对症治疗是防治儿童干眼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干眼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各种类型干眼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干眼患者的治疗偏向。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300只眼)干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病因、全身病、病程、病情严重程度、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reak-upti 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Ⅰ,SIt)、角结膜荧光素(fluorescent,FL)染色、虎红(rose bangle,Rb)染色及睑板腺功能的检查。结果 154例中,水液缺乏性干眼(aqueous tear deficiency,ATD)者98例(63.6%),其中Sjgren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ATD患者51例(33.1%),非SS水液缺乏性干眼(non-SS aqueous tear deficiency,NSTD)者47例(30.5%);蒸发过强型干眼(over evaporation dry eye or lipid tear deficiency,LTD)32例(20.8%),其中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ain gland dysfunction,MGD)者20例(13%),荧光屏综合症(video display terminals syndrome,VDT)者12例(7.8%);混合型干眼(MIX)者24例(15.6%)。干燥感是干眼患者最常见症状(89.6%),MIX和SSATD组患者干燥感最重,VDT患者干燥感最轻。经统计学检验,以上5组干眼患者在眼痒、干燥感、异物感、畏光感、睁眼困难、眼红等主觉症状评分及SⅠt、BUT、FL、Rb等体征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干燥感外其他主觉症状均在SSATD中表现最重,SSATD各项体征也较其他类型干眼更重。126例(81.8%)患者使用人工泪治疗,仅有31%患者认为人工泪治疗效果不错。结论通过对干眼患者眼痒、干燥感、异物感、畏光感、睁眼困难、眼红等主觉症状评分及SIt、BUT、FL、Rb等体征详细检查可分类诊断干眼。干燥感的严重程度可作为ATD和LTD两大类干眼的主要鉴别症状。畏光感是诊断VDT的主要鉴别症状,结合荧光屏接触史可初步诊断VDT。人工泪对干眼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还需其他治疗予以辅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眼周针刺对干眼患者泪液流量及泪膜的影响。方法:将干眼患者106q4(212眼)分为针剌组、西药组。针刺组53例(106眼)采用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髂等眼周穴位针刺治疗;西药组53例(106眼)给予外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染色的变化。结果:针刺纽治疗后在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染色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西药组治疗后在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P〈0.01)。针刺组在改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流量方面,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眼周针刺治疗能增加干眼患者泪液流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自拟方干眼方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肾阴虚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滴眼液治疗组和干眼方治疗组,每组各30例。滴眼液治疗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1滴/次/眼,4次/d,滴眼),干眼方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干眼方1剂/d,2次/d,口服。连续用药1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患者干眼症状的变化及记录泪液分泌量( SⅠt)、泪膜破裂时间( BUT)。结果两组患者眼部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前后SI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干眼方临床疗效显著,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和缓解干眼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76例(76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38眼)。治疗组采用杞菊地黄汤化裁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眼表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 I tes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为65.7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组间眼表症状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除眼部烧灼感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UT和Schirmer I test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杞菊地黄汤联合人工泪液对于改善白内障术后的干眼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治病求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密蒙花颗粒离子导入对干眼患者泪液质量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rix metalloprotein,MMP-9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140眼)干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70眼)和对照组(35例70眼)。治疗组予以中药密蒙花颗粒离子导入和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对照组仅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基础泪液分泌(Schiemer-I)、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染色评分和泪液MMP-9表达情况,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Schiemer-I、BUT、角膜染色评分和泪液MMP-9表达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或P0.01),且不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密蒙花颗粒离子导入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可改善干眼患者干眼症状和泪液质量,降低泪液中MMP-9的表达,提高临床疗效,并且降低泪液中MMP-9的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迎书 《现代实用医学》2013,(12):1405-1406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干眼患者100例200只眼,其中50例接受综合治疗(综合组),另外50例接受常规治疗(单纯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综合组总有效率为82%,单纯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增长值(6.82±2.18)s,单纯组(5.82±1.77)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伊〈0.05);综合组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量增长值(6.48±2.30)mm/5min,单纯组(5.43±1.91)mm/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干眼与普通干眼病不同,既与糖尿病有关,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只有在重视原发病基础上通过综合治疗,才能更有效的缓解糖尿病干眼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熏眼结合内服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ASIK术1个月后确诊为干眼症且经中西药物常规治疗临床疗效不满意的患者49例9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54眼采用中药熏眼结合内服方法,对照组22例44眼采用人工泪液滴眼。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的干眼自觉症状,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4.8%,对照组为3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观察组治疗后干眼症状、BUT、SIt、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眼结合内服治疗LASIK术后顽固性干眼症疗效优于人工泪液滴眼液滴眼。  相似文献   

9.
秦华 《当代医学》2011,17(27):40-42
目的探讨泪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术眼干眼症状及相关指标变化。方法 37例37眼泪腺肿物患者行泪腺肿物切除手术,分别观察术前、术后2周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等,并行相关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泪液分泌检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结果泪腺肿物切除术后2周,小部分患者出现干眼症状(16%),反射性泪液分泌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2周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和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泪腺肿物切除术后,小部分患者术眼出现干眼症状,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ASIK术前干眼患者和术后患者给予瑞珠滴眼液治疗,对术后干眼症的预防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术前LASIK常规检查有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着色、BUT检查结果〈10秒、schirmer 1〈10mm/5分钟患者点瑞珠滴眼液治疗后再行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常规点瑞珠滴眼液治疗,对术后干眼的预防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1860眼行LASIK手术,术前有干眼症的220眼,经治疗术后有干眼的112眼(50.91%),术前无干眼症1640眼术后干眼的195眼(11.89%)。结论LASIK术前干眼者及术后患者,给予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治疗,能有效降低术后干眼的发生率,对减少术后眼不适症状、提高手术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眼患者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指导干眼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2013年8~12月间首诊为干眼并愿意接受问卷调查的182例患者(364只眼)纳入研究,对患者进行详尽病眼科检查及问卷调查,了解干眼的症状、加重因素、患者生活习惯等。结果:364只眼中蒸发过强型占70.0%,症状前三位的分别是眼干涩(89.8%)、异物感(50.0%)、视物模糊(48.9%);风沙天气和空气污染为主要外部症状加重因素。干眼患者中吸烟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显著小于不吸烟患者(P〈0.05),锻炼患者BUT值显著高于不锻炼患者(P〈0.05),长时用眼患者BUT值显著小于无长时用眼患者(P〈0.05)。患者是否饮酒、睡眠是否良好,其BUT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干眼症状主要为干涩、异物感、视物模糊;外部环境如风沙天气及空气污染会导致症状明显加重:吸烟、长时间用眼可能导致干眼病情加重,而锻炼能改善干眼病情。  相似文献   

12.
干眼(dry eye)是指由于泪液量或质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干眼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眼部干燥感,异物感,畏光,视力模糊或波动等。严重干眼者可引起视力明显下降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失明;因此对干眼进行治疗极为重要。目前西医局部应用人工泪液仍然是治疗干眼的最主要的方法,但疗效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倍然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患者干眼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Lasik患者100例(200只眼)分两组,每组50例(100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l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记录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chirmerI试验)和主观干眼症状调查。观察用与不用倍然滴眼液对患者的干眼症状与体征的影响。结果术后各时间段观察组干眼症状较对照组轻;术后l周时观察组的Schirmer值较对照组高;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大于对照组。结论倍然滴眼液能有效地缓解Lasik术后患者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4.
观察泪小点栓塞术对中度混合型干眼患者眼部症状体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评价泪小点栓塞术对中度混合型干眼的疗效。方法对中度混合型干眼患者行泪小点栓塞术。对患者术前、术后30 和60 d的OSDI 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实验(未表面麻醉的Schirmer I)以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进行评估,并且测量泪液中炎症因子IL-1β、金属蛋白酶9(MMP-9)及TNF-α的表达,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34 例(68 眼)中度混合型干眼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干眼患者OSDI 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泪液分泌实验、泪膜破裂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泪液中炎症因子IL-1β,MMP-9 及TNF-α的水平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泪小点栓塞术能改善中度混合型干眼患者的眼部症状体征,降低眼表炎症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聚乙烯醇滴眼液)配合雷火灸及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干眼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治疗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滴眼配合雷火灸及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滴眼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泪河高度、裂隙灯下观察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56.9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2组患儿的BUT、SIT、泪河高度、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1),且治疗组对BUT、SIT、泪河高度、FL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人工泪液治疗儿童干眼的基础上配合雷火灸及耳穴贴压在临床上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全面评估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儿的干眼状况,了解其伴随干眼的临床特点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取2015年01至06月儿童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患儿65例(65只眼,右眼数据)为观察组。取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65例(65只眼,右眼数据)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症状评估、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uorescein,FL)及眼睑刷上皮病变(Lid-wiper epitheliopathy,LWE)检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结果   (1)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儿的干眼症状评分较正常儿童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8.589 P < 0.01),其中畏光(23.59%)、异物感(18.08%)、瞬目异常(14.49%)、迎风不适(20.90%)是患儿最常见的症状;(2)春卡患儿的裂隙灯检查体征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 Z = -9.902 P < 0.01);(3)干眼相关检查:春卡患儿的泪膜破裂时间(7.06±3.51)较正常儿童(13.34±4.82)明显缩短( Z = -6.729 P < 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1.82±1.69)较正常儿童(0.23±0.46)明显升高( Z = -6.355 P < 0.01);眼睑刷上皮病变的评分(1.03±1.00)较正常儿童(0.31±0.50)明显升高( Z = -4.463 P < 0.01);(4)春卡患儿干眼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患儿的体征评分相关( r = 0.259 P < 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体征评分相关( r = 0.269 P < 0.05);泪膜破裂时间与角膜荧光素染色( r = -0.283 P < 0.05)及眼睑刷上皮病变( r = -0.252 P < 0.05)的严重程度相关;角膜荧光素染色与眼睑刷上皮病变( r = 0.307 P < 0.05)的严重程度相关。   结论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患儿伴随明显的干眼,其干眼的严重程度与患儿结膜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为进一步探讨春卡患儿病情转归过程中的干眼变化情况提供了基础,也为春卡患儿急性期使用人工泪液辅助治疗提供了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Smart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眼科中心2011年1月-2013年3月门诊及眼科手术后选取中重度干眼症患者29例(58眼),其中23例(46眼)患者接受不同程度的人工泪液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双眼应用SmartPlug栓塞泪小管手术,随访3—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sIT试验:治疗前3.55±2.13mm,治疗后7.32±2.87mm(P〈005);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前226±1.05s,治疗后5.65±1.75s(P〈0.05)。结论应用Smart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可改善干眼患者自觉症状,增加泪液量改善泪膜稳定性,是治疗中重度干眼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徐艳秋 《大家健康》2016,(2):117-118
目的:对比分析干眼症患者与常人的对比敏感度,及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22例(44眼)作为干眼症组,将常人22例(44眼)作为正常组并进行对比,对患者进行比敏感度的检测,对干眼症患者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对比干眼症患者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结果:患者干眼症状得到显著缓解,不同频度对比敏感度有一定提升,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具有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干眼症患者时,采用人工泪液治疗手段,提高干眼症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提升患者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120只眼)干眼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60只眼)和对照组40例(60只眼),对照组采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低于对照组85.00%;观察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荧光素染色评分、泪液分泌试验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干眼患者,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阴津不足型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有效病例60例120眼LASIK手术3月后确诊为干眼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60只眼,对照组单纯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沙参麦冬汤加减方及针刺,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FL)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裸眼视力及干眼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第15天2组BUT、FL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It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第30天SIt、BUT、FL、裸眼视力及自觉症状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结束时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和86.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刺能有效改善LASIK术后干眼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