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军祥  刘章锁 《中原医刊》2007,34(16):45-46
目的对比食管-胃黏膜吻合术与传统的食管胃端端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减少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31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164例,行食管-胃黏膜吻合术;对照组148例,行常规食管胃端端吻合术。术后观察临床症状,并进行X线钡餐检查和食管24 h连续pH检测,了解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分别为0、2.4%和5.5%,而对照组为2.0%、6.1%和25.0%(P〈0.05)。结论食管-胃黏膜吻合术与传统术式对照,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研究食管胃壁内吻合术与机械吻合术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在135例食管癌患者手术中,70例采用食管胃壁内吻合术,65例采取机械吻合术.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食管反流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壁内吻合术70例中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2例(2.9%);行机械吻合术65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1例(1.5%),发生吻合口狭窄6例(9.2%),反流性食管炎12例(18.5%),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机械吻合术(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手术中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在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方面优于机械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胃颈部单层宽边外翻吻合术在治疗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46例食管癌行食管胃颈部单纯宽边外翻吻合术.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1.37%,吻合口狭窄1例,发生率0.68%,胃食管反流3例,发生率2.05%.结论 食管胃颈部单层宽边外翻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是一种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随访患者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以及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5.
食管-胃粘膜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食管胃吻合方法 ,以减少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 2 18名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即分为两组。实验组 12 6例 ,行食管 -胃粘膜吻合术 ;对照组 92例 ,行常规食管胃端 端吻合术。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发生率分别为 0、 1.6%和 4.8% ,而对照组为 3 .3 %、7.6%和 3 7.0 % (P <0 .0 5 )。结论 :食管 -胃粘膜吻合术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右侧开胸胃食管胸膜项吻合术式与传统的左侧开胸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比较,术后反流性食管炎(GER)、吻合口并发症(吻合口瘘和狭窄)、残端阳性率有无差异.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科食管癌根治术病例,其中行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共159例,行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33例.两组病人术后均进行24 h pH值监测和胃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根据术后病检结果 判断残端阳性率.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残端阳性率的发生率为4.1%、10.9%,两组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为2.5%、3.1%、6.8%及8.1%.右胸手术组病人明显减少(P<0.05);GER检测指标右胸手术组病人亦明显优于左胸手术组(P<0.05).结论 右胸膜项吻合术式较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更能减少病人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并发症,降低食道残端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颈部单层吻合术与传统吻合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差别。方法总结1996年6月-2005年6月间,本院对食管癌行食管部分切除患者,其中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术801例,传统吻合术360例。经左胸入路颈部吻合手术1138例,经右胸入路颈部吻合手术23例。结果两组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单层吻合组均较低(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尚满意,胃食管反流比较,单层吻合组比传统吻合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胃经食管床颈部单层吻合术基本可避免吻合口狭窄,并且可明显提高吻合口的通畅度,从而改善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徐宝珠 《中国医疗前沿》2012,(14):43+94-43,94
目的对比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术与传统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2月-200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74例,分别接受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术、传统吻合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再接受为期3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患者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吻合口狭窄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食欲下降、胃食管反流、腹泻、体重减轻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进食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术可降低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以及吻合口狭窄等级,从而改善患者术后进食困难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管胃重建消化道的临床应用及其术后生活质量。方法:47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管胃组及对照组,管胃组243例,对照组231例。管胃组采用切除胃小弯侧形成管状胃由食管裂孔经后纵隔沿食管床及主动脉弓后送至右胸膜顶或者左颈部行食管胃吻合,食管胃吻合采用粘膜肌层分层吻合;对照组则采用全胃由同样途径在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胃断端分层吻合。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均恢复出院,无手术死亡。管胃组吻合瘘发生率为0.8%,明显低于对照组吻合瘘发生率5.1%,p<0.0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2%,明显低于对照组吻合狭窄发生率13.8%,p<0.05;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16.4%,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管胃重建消化道更加符合患者生理解剖要求,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后采取不同方法重建消化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方法:25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53例采取食管胃壁内吻合,103例采取传统食管胃全层端侧或端端吻合。然后将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食管胃壁内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0%,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61%;传统食管胃全层(端侧或端端)缝合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85%,吻合狭窄发生率为5.83%,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14.56%。结论: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吻合较传统食管胃全层吻合术可靠,并发症少,更大程度的恢复了贲门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分层缝合或全层内翻吻合法,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 722例被临床确诊的Ⅰ或Ⅱ(Ⅱa和Ⅱb)期食管癌患者,从2002年6月至2007年1月有235例采用胃食管分层缝合,从1990年1月至2002年5月有487例患者采用全层内翻吻合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4个月内的随访资料,特别是吻合口瘘及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分层缝合与全层内翻吻合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0%、0.85%(2/235)和5.1%(25/487)、6%(28/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食管分层缝合明显降低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优于传统的器械或手工行全层内翻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胃食管颈部全器械侧侧吻合技术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食管癌病人,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侧侧吻合,观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0例病人顺利完成颈部侧侧吻合,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9例病人出现胃食管返流,发生率为7.5%。结论全机械食管胃侧侧颈部吻合应用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发生,从而避免因吻合口瘘导致病人长期住院,并减少因吻合口狭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求实用、安全的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方法。方法 对 385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 ,采用单纯食管—胃吻合术和食管粘膜延长、胃—食管单层宽边吻合术 ,并进行两种吻合方法的比较。结果  2 5 1例采用单纯食管—胃吻合术患者 ,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 4.8% ,吻合口狭窄 1.6 % ,死亡 2例 ;134例采用食管粘膜延长、胃—食管单层宽边吻合术者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结论 延长食管粘膜的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是一种简单、实用、安全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胃、食管粘膜活瓣式三层错层吻合治疗食管中上段癌的手术方法,评价治疗效果. 方法 共对136例中上段食管癌行颈部胃、食管粘膜活瓣式三层错层吻合术. 结果 术后全组无死亡病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0.74%),吻合口狭窄2例(1.47%),轻度胃食管返流5例(3.7%).结论 粘膜活瓣式三层错层吻合术具有优异抗返流功能,可有效防止食管癌术后胃食管返流的发生,并能减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更好的食管胃吻合技术,降低食管胃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行胃浆肌瓣式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100例,与同期食管胃常规插入式吻合100例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该术式接近生理,能有效地减少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后并发症,特别在预防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方面疗效更可靠。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 ,食管胃吻合术是最常见的重建方法。目前国内食管胃吻合术式有端侧式、置入式、包埋式、隧道式等。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吻合口瘘、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等均未得到有效地预防。 3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为了有效地防止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吻合方法 -食管胃粘膜活瓣肌层套叠吻合术。1997年 3月~ 2 0 0 1年 3月用该吻合技术治疗食管癌患者 80例 ,贲门癌患者 14例 ,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应用食管胃粘膜肌层…  相似文献   

17.
廖慧娟  陶一勤  胡海峰 《安徽医学》2019,40(3):285-287,288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中T型吻合与常规圆吻吻合两种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68例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吻合手术方式分为T型吻合组32例及圆吻吻合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返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型吻合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13%)低于圆吻吻合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中T型吻合的临床效果优于圆吻吻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求实用、安全的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一胃吻合方法。方法对385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采用单纯食管一胃吻合术和食管粘膜延长、胃一食管单层宽边吻合术,并进行两种吻合方法的比较。结果251例采用单纯食管一胃吻合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4.8%,吻合口狭窄1.6%,死亡2例;134例采用食管粘膜延长、胃一食管单层宽边吻合术者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结论延长食管粘膜的食管一胃单层宽边吻合术是一种简单、实用、安全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黏膜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139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贲门癌传统上采用食管胃吻合术,主要并发症有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等,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1998年至2004年,共收治食管癌、贲门癌266例,其中139例行食管-胃黏膜吻合术,与另外127例行食管胃吻合术者比较,术后主要并发症减少,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润智  王瑞来 《铁道医学》2000,28(6):396-397
目的 探求实用、安全的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方法。方法 对385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采用单纯食管-胃吻合术和食管粘膜延长、胃-食管单层宽边吻合术,并进行两种吻合方法的比较。结果 251例采用单纯食管-胃吻合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4.8%,吻合口狭窄1.6%,死亡2例;134例采用食管粘膜延长、罗-食管单层宽边吻合术者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结论 延长食管粘膜的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是一种简单、实用、、安全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