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40mg/日.疗程15天,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两组空腹血糖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花索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减少尿蛋白。  相似文献   

2.
缬沙坦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肾病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比较缬沙坦联合灯盏花素与香丹注射液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血B2微球蛋白的影响。结果缬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可使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显著下降(P〈0.05),同时血液高凝状态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服用缬沙坦,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进行浩疗。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二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疏血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晓丰 《黑龙江医学》2007,31(12):936-937
目的观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36例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24h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均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24h尿白蛋白定量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以疏血通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灯盏细辛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 方法将6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服用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观察组另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 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 结论灯盏细辛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DN,降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作用较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28)灯盏花联合血府逐瘀口服液;对照组(n=36)单用灯盏花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脂(TG、TC、HDL—C、LDL—C)、血糖、肝功(ALT、AST)、肾功(BUN、Sc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均减低(P〈0.01);血脂TC、TG、LDL—C降低,HDL—C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灯盏花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可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优于单用灯盏花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探讨前列地尔(prostaglandin E1)治疗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肾病病人107例,其中56例糖尿病病人,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点,同时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治疗组)。51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单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结果前列地尔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同时应用胰岛素治疗对尿微量白蛋白抑制作用明显,对糖尿病肾病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蔡红艳 《当代医学》2009,15(22):148-14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a1-微球蛋白(a1-MG),免疫球蛋G(Ig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  相似文献   

9.
郑坤 《重庆医学》2013,42(11):1231-1232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51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氯沙坦钾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9例仅采用氯沙坦钾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和24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和24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和24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钾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联用治疗2型糖尿痛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108例合并糖尿病早期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替米沙坦组(80mg/天),依那普利组(10mg/天),联合治疗组即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组(替米沙坦80mg/天+依那普利10mg/天),3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各组治疗4月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压、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血钾水平。结果3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压均有下降,且联用组较单用组下降更显著,而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血钾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比单药使用更能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延缓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用厄贝沙坦,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两组4周为一个疗程.并比较两组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尿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等指标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N,更能有效消除或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有利于延缓甚至防止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前列腺素E1组(对照组)和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组(治疗组),每组各2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尿素氮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能更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9例。所有患者均控制血糖,并继续其他基础疾病的相关治疗,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肾康注射液,每日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灯盏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 Alb)水平的变化,治疗前后峰流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及血液黏稠度中纤维蛋白原(FIB),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 9%,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 6%,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U-TP、Scr、β2-MG、m Alb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阻力指数及FIB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峰流血流速度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肾康注射液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漏出,降低血清肌酐,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稠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灯盏花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治疗组采用灯盏花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疗法,对比两组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各自对应的空腹血糖、血肌酐、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及血尿素氮四项指标都发生了明显下降,各组治疗前后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为(74.08±13.07)mg,对照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为(101.90±14.15)mg,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灯盏花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小球功能,充分发挥药物功效,促进患者血压、血糖等指标早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灯盏花素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坎地沙坦4 mg,每日2次,疗程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4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Ab_(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血压、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UAER、Scr、BUN均显著下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早期DN,可明显改善DN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类降压药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类降压药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患者,予以黄芪注射液静点和ACEI类口服,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及三酰甘油、胆同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比治疗前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及三酰甘油、胆固醇数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比,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接受正常控制血糖药物,配合使用依帕司他治疗,改善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凯时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60例早期DN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依那普利10~2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凯时注射液10 μg,1次/d,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ALB)、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尿ALB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r、BUN均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凯时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明显减少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可有效控制和延缓早期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银杏达莫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效果。方法筛选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大剂量组)、对照组(小剂量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小时微量白蛋白尿含量(UAE)、血肌酐(臼)指标的变化。共治疗4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Cr水平无明显改变,而两组的UAE均有下降,并且治疗组24小时微量白蛋白尿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银杏达莫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优于小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尿白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王凌云 《当代医学》2016,(3):143-144
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按照给药方案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6),观察组采取胰激肽原酶针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取坎地沙坦酯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尿素氮、血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别为(5.13±3.61)μmol/L、(69.64±15.62)μmol/L和(143.72±19.95)μg/24h,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别为(4.37±1.15)μ mol/L、(49.68±11.93) μmol/L和(81.78±10.04) μg/24 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