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脱细胞异种真皮作为一种真皮替代物近年受到重视,脱细胞真皮与自身表皮复合移植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修复深度皮肤缺损的新型方法,移植成活后,局部光滑平整,弹性好,瘢痕增生轻,无瘢痕挛缩。2001年6月至今,我们临床应用6例,现就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7~49岁,均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的护理经验。方法 总结167例行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术患者的术前护理,复合移植后植皮区体位和创面护理、预防感染以及出院指导的主要内容。结果 167例复合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月,133例患者术后1~2月出现色素沉着和皮肤脱屑现象,无水疱形成和皮肤溃疡。结论 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患肢制动,生活护理和病情观察,正确的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微粒复合移植解决烧伤患者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后功能欠佳的问题。方法5例男性,TBSA50%~95%,Ⅲ度30%~70%,异种脱细胞真皮移植100~150cm2,采用两步法,外层覆盖异体皮。结果术后4~6周异体皮脱落,创面愈合80%左右,复合皮移植处外观平整,皮肤弹性及关节功能较对照部位好。半年后复诊关节功能正常,疤痕增生不明显。结论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来源容易、价格低廉,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组织移植是整形外科常见的治疗方法 ,治疗烧伤与各种瘢痕挛缩畸形多采用皮瓣移植或自体中厚皮片移植 ,但均存在不足之处。异体脱细胞真皮与自体真皮复合移植则手术简单 ,创伤小 ,易成活 ,且供皮区愈合快 ,不遗留疤痕。 1999年 4月至 2 0 0 2年 6月我们用此法治疗瘢痕挛缩畸形 4  相似文献   

5.
6.
组织工程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微粒皮移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观察组织工程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微粒皮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2005-04/2008-06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烧伤整形科严重烧伤和瘢痕患者8例12个创面,采用脱细胞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脱细胞真皮复合自体微粒皮移植修复创面.12创面中,10个创面复合皮完全成活,1个创面出现散在点状坏死,经换药8 d愈合.1例植皮部分成活,经补充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随访6~12个月,复合移植皮肤质地柔软,弹性良好,无瘢痕增生,类似全厚皮片.提示采用脱细胞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微粒皮移植修复严重烧伤创面,疗效满意,没有排斥反应,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薄皮片联合移植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银根  徐俊赐 《现代康复》2000,4(12):1846-1847
目的:寻找在深度烧伤的治疗中一种较理想的创面覆盖物,方法:应用50kg左右健康小白猪的皮肤,制成0.4mm厚度的细网状脱细胞真皮,移植于烧伤切痂后或烧伤瘢痕切除后的创面上,手术当天或1周后在脱细胞真皮移植自体薄皮片,结果:15例中14例成活良好,随访3个月~1年,移植处皮肤生长良好,手及关节部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薄皮联合移植是9深度烧伤切痂入烧伤瘢痕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烧伤后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的修复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20HD4年16例26个部位深度烧伤及烧伤后期 瘢痕整形患者的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手术效果。结果:复合皮成活良好,成活率95%以上,外观及功能接近正常 皮肤,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可有效保证移植部位外观及功能,减轻供皮区瘢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在深度烧伤的治疗中一种较理想的创面覆盖物.方法应用50kg左右健康小白猪的皮肤,制成0.4mm厚度的细网状脱细胞真皮,移植于烧伤切痂后或烧伤瘢痕切除后的创面上,手术当天或1周后在脱细胞真皮表面移植自体薄皮片.结果15例中14例成活良好.随访3个月~1年,移植处皮肤生长良好,手及关节部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薄皮片联合移植是深度烧伤切痂及烧伤瘢痕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采用一步法将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动态观察猪无细胞真皮基质在体移植后的稳定性。方法:动物实验于2001-01/2002-03在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完成,指标检测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完成。以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为动物模型,在其背部造成4cm×5cm的全层皮肤缺损。取模型大鼠84只随机分为薄自体皮移植组和猪无细胞真皮基质 薄自体皮移植组两组,每组各42只。复合皮移植组采用一步法将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在创面上先移植猪无细胞真皮基质,然后立即在无细胞真皮基质上移植薄自体皮片,缝合固定后覆盖凡士林纱布及干纱布,环形包扎。薄自体皮移植组直接将薄自体皮移植在创面上,然后固定包扎。分别于移植1,2,3,4,8,12,16周取标本,通过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动态观察猪无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后创面修复效果、皮片移植成活率及猪无细胞真皮基质的稳定性和可降解性。皮片成活率=犤植皮(移片总面积-皮片坏死面积)/植皮片总面积犦×100%。另取6只大鼠进行移复合皮移植,其中3只观察至移植后24周,另外3只观察至移植后32周,分别取全层皮肤标本。结果:实验动物SD大鼠共9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2周,皮片成活良好,与薄自体皮移植组比较,皮片成活率差异无显著性犤87.29±13.80)%,(88.59±10.30)%,t=0.8509,P(>0.05犦②复合皮移植后愈合创面外观平整,色泽与周围皮肤相似,柔。韧有弹性,而薄自体皮组移植区皮肤比正常皮肤薄,无弹性。③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皮片成活率与薄自体皮移植组无显著性差异,猪无细胞真皮基质早期完整,随着时间的推移,猪无细胞真皮基质逐渐被降解,并被自体新生的胶原所替代,直到移植后32周,在真皮的网状层仍可见到残留的猪真皮基质。在32周的观察期内未见急慢性排斥反应。结论:采用一步法将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并不影响覆盖其上的自体皮的成活率,且其在体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于引导真皮组织的再生和减轻瘢痕形成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猪无细胞真皮基质在体移植后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合  刘琰  章雄  许伟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0-52,i0003
目的:采用一步法将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动态观察猪无细胞真皮基质在体移植后的稳定性。方法:动物实验于2001-01/2002-03在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完成,指标检测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完成。以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为动物模型,在其背部造成4cm&;#215;5cm的全层皮肤缺损。取模型大鼠84只随机分为薄自体皮移植组和猪无细胞真皮基质+薄自体皮移植组两组,每组各42只。复合皮移植组采用一步法将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在创面上先移植猪无细胞真皮基质,然后立即在无细胞真皮基质上移植薄自体皮片,缝合固定后覆盖凡士林纱布及干纱布,环形包扎。薄自体皮移植组直接将薄自体皮移植在创面上,然后固定包扎。分别于移植1,2,3,4,8,12,16周取标本,通过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动态观察猪无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后创面修复效果、皮片移植成活率及猪无细胞真皮基质的稳定性和可降解性。皮片成活率=[(移植皮片总面积-皮片坏死面积)/移植皮片总面积]&;#215;100%。另取6只大鼠进行复合皮移植,其中3只观察至移植后24周,另外3只观察至移植后32周,分别取全层皮肤标本。结果:实验动物SD大鼠共9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2周,皮片成活良好,与薄自体皮移植组比较,皮片成活率差异无显著性[(87.29&;#177;13.80)%,(88.59&;#177;10.30)%,t=0.8509,P〉0.05]。②复合皮移植后愈合创面外观平整,色泽与周围皮肤相似,柔韧有弹性,而薄自体皮组移植区皮肤比正常皮肤薄,无弹性。③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皮片成活率与薄自体皮移植组无显著性差异,猪无细胞真皮基质早期完整,随着时间的推移,猪无细胞真皮基质逐渐被降解,并被自体新生的胶原所替代,直到移植后32周,在真皮的网状层仍可见到残留的猪真皮基质。在32周的观察期内未见急慢性排斥反应。结论:采用一步法将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并不影响覆盖其上的自体皮的成活率,且其在体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于引导真皮组织的再生和减轻瘢痕形成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人表皮干细胞和猪脱细胞真皮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12在南昌大学医学院烧伤研究所完成。①取环状切除后幼儿包皮(家属知情同意)用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混合消化液消化,收集细胞,接种在已包被Ⅳ型胶原的培养皿中,快速黏附,保留快速黏附细胞继续培养,培养体系为低钙高糖DMEM培养基,待融和状态时,再次消化,离心收集细胞,再次经过Ⅳ型胶原快速黏附,保留黏附细胞,培养20d左右,用作构建表皮干细胞并进行细胞鉴定。②将第2代细胞接种于铺好Ⅳ型胶原的猪无细胞真皮上,每3天换液。10d后将其转移至不锈钢网架上,行气液界面培养5d左右,构建复合皮。③取SD大鼠20只,随机分2组。于动物背部尾侧正中作2.5cm×2.5cm的全层皮肤至肌筋膜的切除。实验组10只创面覆盖表皮干细胞构建的复合皮移植物,对照组10只覆盖无细胞真皮移植物。④移植后7,10,14,21和35d,两组动物均活检取材,进行创面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鉴定等。结果:①表皮干细胞的分离、扩增及鉴定:在扩增的细胞拟接种于无细胞真皮前,进行角蛋白19免疫组织化学鉴定、以流式细胞术进行α6、CD71鉴定。经胶原Ⅳ黏附的细胞培养后形成较大集落,拟接种的种子细胞中α6briCD71dim细胞占总细胞的(39±7)%;鼠抗人角蛋白19阳性细胞率为(53±6)%。②组织工程皮肤的建立结果:表皮干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上1d后,细胞便贴壁并开始生长增殖,8d左右透过间隙见无细胞真皮上表皮干细胞渐增殖融合成片;2周时无细胞真皮表面可见菲薄皮片状生长的细胞膜片物。复合皮组织学检查可见无细胞真皮表面覆盖多层融合的表皮层细胞,无细胞真皮内细胞成分去除完全。③创面愈合情况:术后2周,实验组移植物成活,创面上已上皮化,移植物柔软,而对照组无细胞真皮表面未上皮化,较干燥,色暗、触之较硬,两组创面均未见明显收缩。4周,实验组创面愈合,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对照组无细胞真皮干燥脱落而创面暴露,创面收缩明显,创面边缘因自体表皮细胞爬行而缩小创面。④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实验组2周时创面已全部上皮化,但细胞分层少;3,4周表皮层分化良好,多层结构,真皮纤维内见成纤维细胞长入,见少许炎症细胞,大鼠自体正常皮肤见毛囊及毛发结构。对照组2周创面尚未上皮化,无细胞真皮干燥变性,3,4周后创面仍未愈合,可见大量炎症细胞。实验组愈合创面抗人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型抗原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证明新生表皮由移植的人表皮细胞形成。而对照组阴性。实验组愈合创面广谱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整个表皮层细胞胞浆染呈棕黄,为阳性反应。结论:利用体外纯化扩增的表皮干细胞及制备的猪脱细胞真皮可体外联合构建具有复层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该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修复动物全层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皮肤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取人皮肤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扩增,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和染色体倍性;将培养的角朊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于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皮肤,观察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结果:在本培养体系下人皮肤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良好,细胞染色体倍性检测结果均为二倍体细胞。脱细胞真皮基质对角朊细胞、成纤维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体外复合培养细胞可生长增殖。结论:此实验方法可以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的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细胞诱导功能.目的:评价人脂肪干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与传代培养,传至第3 代,将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联合体外培养3,7 d,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及增殖情况,并计算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率;X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分布均匀,24 h内细胞开始伸展、黏附,二三天完全伸展变形,以梭形为主,呈网状排列;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支架上的细胞逐渐增多;人脂肪干细胞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混合培养后平均黏附率为95.03%,并保持正常的生长增殖速度,表明支架对细胞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与人脂肪干细胞复合后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背景:脱细胞真皮基质已广泛应用于器官或组织缺损的修补。目的:观察猪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相容性。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猪脂肪源性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多向诱导分化方法鉴定脂肪干细胞,将其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共培养。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培养出猪脂肪源性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表达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在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可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发现干细胞能在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黏附生长。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将两者体外复合培养后,有望将复合物植入体内进行缺损组织、器官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背景:脱细胞真皮基质已广泛应用于器官或组织缺损的修补。目的:观察猪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相容性。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猪脂肪源性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多向诱导分化方法鉴定脂肪干细胞,将其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共培养。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培养出猪脂肪源性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表达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在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可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发现干细胞能在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黏附生长。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将两者体外复合培养后,有望将复合物植入体内进行缺损组织、器官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一种荷载有角质细胞生长因子且能控制释放的新型组织工程化皮肤。方法:实验于2006-03/12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及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进行。①材料:角质细胞生长因子(CytolLAB公司),牛血清白蛋白(Amresco公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由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合成,聚乳酸与聚羟基乙酸摩尔比为75∶25,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脱细胞真皮(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②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及低温干燥方法,将角质细胞生长因子以牛血清白蛋白作联接包裹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内制成纳米微囊,根据公式计算微囊成球率、载药量及包封率;将微囊溶解于二氯甲烷中,进行体外释放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牛血清白蛋白吸光度,作出牛血清白蛋白释放曲线;将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囊交联于脱细胞真皮表面,制成荷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囊脱细胞真皮(KGF-ADM),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微囊形态、分布及其与脱细胞真皮连接情况;采用Ⅰ型胶原酶复合胰蛋白酶消化的方法,从门诊健康患者无菌手术切除的包皮组织中获取表皮细胞单细胞悬液,经免疫荧光检测,证实其中含表皮干细胞,将表皮干细胞群分别接种于KGF-ADM及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上,于恒温箱中培养3d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及其与材料连接情况。结果:①纳米微囊成球率为85%,载药量为17.3%,包封率为73.5%。②纳米微囊中牛血清白蛋白可以控制缓慢释放,其释放曲线显示初期释放速度较快(前5d累计释放约40%),后进入缓慢释放期(30d累计释放约75%)。③扫描电镜检测显示纳米微囊形态规则,在KGF-ADM表面分布均匀,与KGF-ADM联接良好,部分分布于KGF-ADM深面;表皮干细胞群在KGF-ADM上生长活跃,细胞形态良好,部分形成克隆。结论:采用该方法可成功构建荷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囊的新型组织工程化皮肤。  相似文献   

19.
Repair of large skin defects caused by burns, trauma, or tumor operations is a clinical challenge.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 (HFSCs) are involved in epithelialization of wounds, formation of new hair follicles and promote vascularization in the newly formed skin, and human acellular amniotic membrane (hAAM) is a promising scaffold for skin substitute.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ability of rat HFSCs (rHFSCs) combined with an hAAM to repair full thickness skin defects in nude mice. The effect of the rHFSC‐hAAM composite on the repair of skin defects in nude mice was assessed by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EdU‐labeled cell tracking. Isolated and cultured rHFSCs had strong cloning and proliferation potentials.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assays showed that rHFSCs expressed high levels of integrin α6, CK15, p63, and Sox9. Cells cultured in hAAM showed flaky and cluster‐like morphology and were able to adhere and grow effectively.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rHFSC‐hAAM composite promoted wound healing in nude mice. Moreover, cells in the rHFSC‐hAAM composite were directly involved in hair follicle formation and angiogenesis of tissue around the hair follicle. These results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FSCs in repair of human skin defects and a new approach for skin tissu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20.
背景:利用组织工程原理构建的人工皮肤替代物用于皮肤移植可有效解决供皮不足这一难题,但组织工程皮肤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移植物血管网缺乏造成的细胞供养障碍而导致失效。目的: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兔脱细胞真皮基质,拟构建活性组织工程皮肤。设计、时间和地点: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组织构建实验,于2008-03/06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材料: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5只用于提取脱细胞真皮基质原料,由南昌大学医学院动物科学部提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临床骨髓穿刺检查正常的患者,pShuttle-CMV/VEGF165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菌种由武汉协和医院郜勇博士惠赠。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兔耳全层皮肤,将2cm×2cm皮片置于0.25%胰酶-EDTA消化液中去掉表皮,再置入曲拉通X-100溶液使真皮细胞完全脱净,磷酸盐缓冲液反复清洗,即为脱细胞真皮基质,4℃保存备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与贴壁筛选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按5×105/孔密度接种,待细胞达80%融合时进行脂质体介导的pShuttle-CMV/VEGF165质粒转染,接种于制备好的脱细胞真皮基质上体外联合培养。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形态观察,组织工程皮肤结构观察。结果: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部分呈梭形,基因转染后细胞形态及活性无明显影响;脱细胞真皮基质呈瓷白色,柔韧有弹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共培养2d后,所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呈淡红色,质软,接种细胞生长状态正常,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在脱细胞真皮基质的间隙中有大量长梭形细胞附着生长。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兔脱细胞真皮基质中生长良好,可在体外联合构建活性组织工程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