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延长中药液在肠内的存留时间,减少药液外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需要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40例,传统组40例。传统组采用一次性灌肠袋盛装中药液连接12号肛管,按传统要求插入肠内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改良组采用注射器抽取中药液后连接12号吸痰管插入肠内30cm进行保留灌肠。观察记录2组灌肠后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药液外溢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能够使中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减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吸痰管和注射器在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和注射器用于盆腔炎病人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对我科86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肛管、灌肠袋进行灌肠,观察组采用12号一次性吸痰管和50ml注射器灌肠。结果观察组药液在直、结肠内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治愈率高(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和注射器保留灌肠,可减轻患者不适,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长,治愈时间短,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替代常规肛管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在儿科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6例肠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7例),52例有烦躁症状的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用一次性肛管进行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保留灌肠,观察并记录保留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肠道感染观察组患儿药物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保留时间长于60 min的为37例,对照组为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烦躁患儿镇静药物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30 min的为24例,对照组为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可延长药物在肠道的保留时间、缩短起效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于每晚灌肠前先用开塞露排便,再用注射器接吸痰管(代肛管)方法,灌肠后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其疗效及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改进灌肠方法治疗肠道疾病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肠道疾病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肠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吸痰管,插管深度20~22 cm,50m l一次性注射器缓慢注入药液,并抬高臀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提高护理效果,患者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6.
传统灌肠法是用灌肠袋装入所需生理盐水,然后将灌肠袋的前端(相当于肛管的直径)插入肛门7~10 cm(大量不保留灌肠)或10~14 cm(小量保留灌肠),笔者用输液管或注射器代替灌肠袋,用一次性导尿管或吸痰管代替灌肠袋前端连接输液管,组装简易肠道清洗器,对不同年龄患者行肠道清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保留灌肠方法中药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的长短。[方法]将中药用自动煎药包装机,煎成水剂100~150ml。常规法按传统法用灌肠袋进行保留灌肠,肛管插入15CM,速度不能控制,改良法用输液器连接16号硅胶导尿管插入25CM,可以控制速度。[结果]改良法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平均为167.06±112.06,对照常规法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平均为72.48±62.52,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保留时间长,病人感舒适,易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良后的灌肠方法可以插到肠道病变部位,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从而达到康复.方法:①用一次性输液管接一次性吸痰管;②直接用注射器接吸痰管;③不接吸痰管就需要把输液器前段剪去、圆润一点,避免刺破肠道(不常用);以上方法适用于中药保留灌肠,每次100毫升,每天睡前灌肠.结果:方法①(10例);方法②(3例);方法③(2例).结论:改良后的灌肠方法使用方便,经济适用,便于操作,药物不宜沉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接一次性使用灌肠袋在清洁灌肠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选取80例行灌肠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照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12号一次性吸痰管接一次性灌肠袋行灌肠护理,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肛管接一次性灌肠袋行灌肠护理.结果 实验组灌肠效果和成功率都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结论 一次性肛管短、粗、硬,对肛门的刺激大和易损伤肠道黏膜,容易引起疼痛和结肠溃疡并出血等不良效果.一次性吸痰管代替一次性肛管接灌肠袋行灌肠护理,能减少管腔对肛门的刺激和灌肠液外流情况,降低损伤肠道黏膜的危险,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提高灌肠的成功率,灌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于每晚灌肠前先用开塞露排便,再用注射器接吸痰管(代肛管)方法,灌肠后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其疗效及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0%盐水点滴灌肠治疗老年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性肠梗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10%盐水点滴灌肠,用消毒盐水瓶、输血器和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肠道冲洗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量不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肠梗阻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梗阻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0%盐水点滴灌肠治疗老年性肠梗阻效果明显优于软肥皂水灌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改良式灌肠方法(一次性50ml注射器接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抽吸开塞露)给病人灌肠并与传统灌肠方法比较。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式灌肠方法和传统灌肠方法灌肠。结果观察组灌肠时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较长,减轻了病人灌肠后强烈排便感,灌肠液外流现象明显降低,灌肠后排便效果好。结论改良式灌肠方法操作简单快捷,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传统的小量不保留灌肠方法[1],不易观察药液的灌注情况及速度,患者耐受性差,影响灌肠效果,反复抽吸、夹管、推注费时费力,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2008年6月~2009年1月,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一次性引流袋为便秘患者行小量不保留灌肠,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次性吊桶在小儿直肠滴注法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直肠滴注法灌肠治疗的患儿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一次性吊桶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灌肠袋进行灌肠。观察2组患儿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情况及灌肠结束后药液保留时间。结果采用一次性吊桶进行直肠滴注法,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少,保留时间长。结论在小儿直肠滴注法中使用一次性吊桶可有效减少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增加药液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保留灌肠是自肛门灌入药液,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我院妇产科对于慢性盆腔炎和附件炎病人。常采用保留灌肠法辅助治疗,效果良好。但此类病人,常因为治疗周期较长,需坚持在家中自行采用保留灌肠术,传统的灌肠搪瓷容器和橡胶肛管,家庭中一般不会备用,而且使用中又有许多缺陷。为此,我们用一次性开放式输液器(俗称流筒)和吸痰管指导病人自行保留灌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叶红 《中外医疗》2011,30(23):54-54
目的提高患者保留灌肠的成功率,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方法将60例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导尿管连接输液器的灌肠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灌肠袋灌肠。比较2组病人的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病人药液保留时间延长,疼痛程度低,病人满意度高。结论一次性导尿管连接输液器的灌肠方法 ,明显优于灌肠袋灌肠的方法。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一次性吸痰管用于开塞露灌肠的疗效.方法 一次性吸痰管缓慢插入肛门内,边插边注入开塞露,注完药液注入同等量的空气不浪费药液,拔管要缓慢,拔出后轻轻按摩肛周.评估灌肠效果.结果 药液推入完全,不易外漏,避免残留,浪费少,排便效果好.结论 经一次性吸痰管开塞露灌肠临床效果好,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阐述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在临床护理中的不同应用.方法 对安阳地区医院急诊病房2009年1月~2010年6月共108例需要灌肠和肛门排气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54例,A组使用普通一次性使用肛管通过橡胶管与普通灌肠筒连接对患者进行灌肠和肛门排气,B组使用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与普通输液器、液体瓶或液体袋连接使用对患者进行灌肠和肛门排气,两组进行多方面比较.结果 A组患者在插入肛管后感到异物感较强,灌肠后感觉腹痛、腹胀感加重有22例,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平均时间是(10±5) min,感觉腹痛、腹胀感消失的8例,感觉腹痛、腹胀感症状缓解的30例,操作者和患者被污染的9例;B组患者在插入肛管后感到异物感较轻,灌肠后感觉腹痛、腹胀感加重有18例,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平均时间是(15±6) min,感觉腹痛、腹胀感消失的14例,感觉腹痛、腹胀感症状缓解的36例,患者被污染的2例.结论 使用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与普通输液、液体瓶或液体袋连接使用对患者进行灌肠和肛门排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有效避免了操作者(护士)和患者被污染的危险,达到协助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50mL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替换肛管灌肠改善顽固性便秘患者的通便临床疗效。方法64例顽固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32例,采取常规肛管进行灌肠;观察组32例,采用50mL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替代常规肛管进行灌肠。两组均保留5~10Min后嘱患者排便,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传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吸痰管替代常规肛管灌肠改善顽固性便秘病人的通使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改良式灌肠与传统灌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改良式灌肠方法(一次性50ml注射器接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抽吸开塞露)给病人灌肠并与传统灌肠方法比较。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式灌肠方法和传统灌肠方法灌肠。结果观察组灌肠时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较长,减轻了病人灌肠后强烈排便感,灌肠液外流现象明显降低,灌肠后排便效果好。结论改良式灌肠方法操作简单快捷,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