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施高硒区的硒来源于煤。煤中除硒外,尚有高含量的氟。此外,本地尚分布有丰富的硫铁矿,居民用作生产硫磺。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在观察硒的毒性时,应考虑其它有关元素的含量。本文测定了居民发中的Cd,Hg,As以及全血中的Cd,Zn和Cu等元素。从组织和血中这些元素的含量来考虑,唯有Cd对硒中毒的影响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3.
用回归分析方法,在双对数纸上计算并绘制出日平均硒摄入量和全血硒浓度、24小时尿硒排出量及奶硒浓度间的回归方程式及线图。通过这些回归方程,可从人的全血或其它体液中硒的含量计算出日平均硒摄入量。同时又测定出全血与发、趾甲及指甲组织中硒含量间的相关性,从而可将其它组织中硒的浓度换算为全血硒浓度,最终计算出日平均硒摄入量。此外,通过血浆硒和24小时尿硒排出量间的相关性可将血浆硒浓度换算为日平均硒摄入量。在高硒地区,由于每日硒进食量的变动性,通过短期内的膳食调查,难以测出某一受试者有代表性的日硒摄入量。由于血硒浓度的相对稳定性,通过血硒值换算为摄入量,结果稳定而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血硒,发硒含量与肺癌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硒是人体内某些酶类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人体及动物四十余种疾患都与硒缺乏有关。因此,当人体长期处在负硒营养状态时,将会对机体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程度损害,导致疾病发生〔1...  相似文献   

5.
用回归分析方法,在双对数纸上计算并绘制出日平均硒摄入量和全血硒浓度、24小时尿硒排出量及奶硒浓度间的回归方程式及线图。通过这些回归方程,可从人的全血或其它体液中硒的含量计算出日平均硒摄入量。同时又测定出全血与发、趾甲及指甲组织中硒含量间的相关性,从而可将其它组织中硒的浓度换算为全血硒浓度,最终计算出日平均硒摄入量。此外,通过血浆硒和24小时尿硒排出量间的相关性可将血浆硒浓度换算为日平均硒摄入量。在高硒地区,由于每日硒进食量的变动性,通过短期内的膳食调查,难以测出某一受试者有代表性的日硒摄入量。由于血硒浓度的相对稳定性,通过血硒值换算为摄入量,结果稳定而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在恩施高硒及邻近地区选择了高、中及低硒三个试验点,各点间的距离不超过20~30公里。低、中及高硒点成年居民年平均硒摄入量分别为66.3,196.4及1338.4μg,组织中硒含量随硒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摄入量处于营养水平时,血硒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当硒摄入量超过正常水平时,血硒的反应不如发及甲硒灵敏,后者硒浓度的变化与尿近似,它们似具有明显的排泄功能。文中界限摄入量即根据血硒值计算而得。本研究课题总的实验设计在文中作了纲要性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在恩施高硒及邻近地区选择了高、中及低硒三个试验点,各点间的距离不超过20~30公里。低、中及高硒点成年居民年平均硒摄入量分别为66.3,196.4及1338.4μg,组织中硒含量随硒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摄入量处于营养水平时,血硒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当硒摄入量超过正常水平时,血硒的反应不如发及甲硒灵敏,后者硒浓度的变化与尿近似,它们似共有明显的排泄功能。文中界限摄入量即根据血硒值计算而得。本研究课题总的实验设计在文中作了纲要性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体检349名成年居民结果,发现血硒水平在1.02μg/ml以下者无硒中毒病人,又5名指甲变形长期不能恢复正常者,他们中间最低血浓度为1.054μg/ml(硒日摄入量910μg)。生化检查结果发现当血硒浓度上升到1μg/ml(硒日摄入量850μg)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病例显著上升;此外,在血硒浓度接近0.9μg/ml(硒日摄入量743μg)时,血浆硒/红血球硒的比值下降至低血硒状态时的1/3至1/4。据上述结果,界限日硒摄入量应在750~850μg范围内。考虑到个体差异,建议用2.0作为安全因子,即最高安全摄入量为400μg。又考虑我国高硒区的某些具体情况如居民适应性及环境中某些拮抗元素的存在等,建议在高硒区用1.3作为安全因子,即最高安全摄入量约为每日550μg。  相似文献   

9.
体检349名成年居民结果,发现血硒水平在1.02μg/ml以下者无硒中毒病人,又5名指甲变形长期不能恢复正常者,他们中间最低血浓度为1.054μg/ml(硒日摄入量910μg)。生化检查结果发现当血硒浓度上升到1μg/ml(硒日摄入量850μg)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病例显著上升;此外,在血硒浓度接近0.9μg/ml(硒日摄入量743μg)时,血浆硒/红血球硒的比值下降至低血硒状态时的1/3至1/4。据上述结果,界限日硒摄入量应在750~850μg范围内。考虑到个体差异,建议用2.0作为安全因子,即最高安全摄入量为400μg。又考虑我国高硒区的某些具体情况如居民适应性及环境中某些拮抗元素的存在等,建议在高硒区用1.3作为安全因子,即最高安全摄入量约为每日550μg。  相似文献   

10.
11.
各点居民膳食硒的主要来源为植物性食品,其中谷类食品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就食物平均含硒量(μg/g)而论,高硒点谷物中玉米大于大米,前者均值为1.40,后者为1.07,但糯米高达4.46,其原因不明。高硒点黄豆达2.64,为低硒点黄豆的20倍。高硒点蔬菜达0.980,为低硒点的70倍,在一定膳食结构下,如荒年时,蔬菜硒可能是造成中毒的一项重要膳食硒来源。动物性食物中腊肉为2.44,均为鲜肉的两倍,说明在腌制过程中受到煤烟中硒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各点居民膳食硒的主要来源为植物性食品,其中谷类食品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就食物平均含硒量(μg/g)而论,高硒点谷物中玉米大于大米,前者均值为1.40,后者为1.07,但糯米高达1.46,其原因不明。高硒点黄豆达2.64,为低硒点黄豆的20倍。高硒点蔬菜达0.980,为低硒点的70倍,在一定膳食结构下,如荒年时,蔬菜硒可能是造成中毒的一项重要膳食硒来源。动物性食物中腊肉为2.44,均为鲜肉的两倍,说明在腌制过程中受到煤烟中硒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用新极谱法对新疆高砷地区和贵州汞矿区及其对照组居民血硒进行测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高砷区123团和非高砷区129团、贵州省铜仁市汞矿区居民血硒水平均属正态分布,分别为56.4±29.3,67.9±28.2和135.8±36.4μg/L。铜仁市非汞矿区居民血硒水平属对数正态分布,为114.4±1.536μg/L。高砷区123团的健康人血硒水平亦属正态分布,为142.2±25.0μg/L,远高于非健康人的血硒含量,有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用2,3-二氨基萘于血、发、尿及动物组织中硒含量的荧光测定法,此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μg/ml,最低检出量为3ng。用10—500ng硒的标准溶液作重复测定,其检出值的变异系数为7.3—2.4%;血、发、尿及动物组织中硒检出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9、5.5、3.3及5.6%;回收率依次分别为97.0±2.0,95.0±1.9,97.8±1.1及99.8±1.8%。用不等量以上样品检出的硒含量近似,这说明萃取物中的硒未受到外来物质的干扰。本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高。  相似文献   

15.
16.
用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了湖北恩施高硒和其邻近地区居民以及口服补充不同剂量硒的北京居民尿中三甲基硒离子硒(TMSe~+-Se)的排出量.现场和补充实验的结果显示尿中TMSe~+-Se排出量随尿总硒(T-Se)量的增加而增加,但TMSe~+-Se不是尿硒的主要成分,即使在慢性硒中毒的居民尿中TMSe~+-Se排出量也只占尿总硒(T-Se)的5%左右.T-Se量和TMSe~+-Se/T-Se比值之间无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尿中TMSe~+-Se排出量不能作为人体摄入过量硒或硒中毒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用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了湖北恩施高硒和其邻近地区居民以及口服补充不同剂量硒的北京居民尿中三甲基硒离子硒(TMSe~+-Se)的排出量。现场和补充实验的结果显示尿中TMSe~+-Se排出量随尿总硒(T-Se)量的增加而增加,但TMSe~+-Se不是尿硒的主要成分,即使在慢性硒中毒的居民尿中TMSe~+Se排出量也只占尿总硒(T-Se)的5%左右。T-Se量和TMSe~+-Se/T-Se比值之间无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尿中TMSe~+-Se排出量不能作为人体摄入过量硒或硒中毒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从“水土”观点出发,假若硒参与克山病发病的“水土”因素,则病区居民硒的营养状况有可能受“水土”影响而处于较低水平。为了证实此一设想,我们首先选择了黑龙江、四川、陕西及北京等少数几个病区及非病区,测定其居民全血中硒的含量。此外,为了阐明血硒高低和发病的关系,又比较了病区发病人群与非发病人群血硒含量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以往工作证实病区及非病区居民血硒含量有显著的差别,前者低而后者较高。克山病在全国分布的地区广泛,且各地自然环境很不相同,病人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点虽基本一致,但不同病区亦有出入。为了确定硒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有必要更多地选择全国比较典型的病区及非病区观察其规律性。根据200例血硒及发硒统计结果显示两者间存在显著相关。因此,我们在进行这项研究课题时主要测定了发硒的含量。病区发硒较低的特点是不是病区居民对外界环境特点的一项反应,在这方面食物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又相应地进行了某些病区和非病区粮食含硒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