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38家医疗机构X射线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建设项目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总结分析相关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管理情况。方法 通过资料调研、现场调查、设备质量检测以及放射卫生防护检测等措施进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结果 人员配置情况、防护措施核实情况和放射防护管理与事故应急与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符合程度分别达94.7%、68.4%、71.1%。DSA、DR、CT、牙科设备性能检测首次检测通过率分别为100%、82.6%、92.6%、100%;相关设备机房防护辐射监测首次检测通过率为100%、100%、92.6%、100%。性能检测中,DR性能检测新标准的实施,增加了专用检测项目暗噪声、探测器剂量指示(DDI)和信号传递特性(STP),用于测试的预处理图像获取困难,部分厂家产品尚未开放相关功能;机房防护辐射监测中监测值较高的区域出现于观察窗、机房门体及门缝、电缆沟穿墙处。结论 现阶段医疗机构放射危害防护意识有所提高;相较于较早时期的检测与评价,性能和防护检测结果符合程度有明显改善;医疗机构的设备年检、质控等管理工作有所加强,放射防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放射诊疗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针对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机构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基层放射诊疗单位普遍不重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放射防护措施和管理落实不到位。结论 放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和放射防护评价机构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对基层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河北省内核医学诊疗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方法 收集2011—2018年期间受委托的32个核医学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相关资料和正式报告,主要从项目一般情况、选址及周围情况、布局流程以及放射性废物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结果 32个核医学建设项目中含预评价23个、控制效果评价9个;核医学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有13家(占72.33%),其次是民营医院有3家(占16.67%);有5个(占15.6%)项目的选址不合理,建议项目单位强化屏蔽防护以及加强对放射性废物和用药后患者的管理;在初次提交的布局流程图中发现医、患、核素路线交叉,功能用房缺失,以及三区划分混乱等问题共79次,经放射防护评价,相关问题减少到18次,其中三区划分混乱和内部路线交叉问题都得以解决;项目初始资料中对气态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放射防护评价也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结论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对于核医学建设项目是从源头上控制放射性污染、保护人员及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引起建设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北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现状,为卫生监督部门及技术服务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受理的河北省2009—2013年间共计222份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并对上述报告的评价时间、类别、评价单位的分级和目的及项目符合情况和屏蔽涉及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222份评价项目中有预评价79项,占评价总数的35.6%;自主进行评价的占24.8%;评价项目主要集中在医疗领域的放射诊断与治疗,占到评价总量的98.2%。结论该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工作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水处理行业职业病危害及其分布特征,分析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设计,提出进一步完善水处理行业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措施。[方法]汇总分析近5年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完成的水处理行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明确项目设计中职业卫生防护存在的问题,归纳建议改进的内容。[结果]自来水公司的选址、总体布局、工艺及设备布局合格率较高,分别为85.7%、100.0%、100.0%;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预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合格率较低,分别为42.9%、42.9%、42.9%、28.6%。[结论]自来水厂职业卫生防护及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并认真执行相关国家标准与法律法规,才能做好评价工作。本文结合基层放射诊疗单位实际情况,对放射防护管理组织机构、直接荧光屏透视、警示标志、三废处理、个人防护用具配备和接受放射诊断检查注意事项告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探讨,为基层开展项目评价前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西部大省 ,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预见 ,在跨越式发展战略中 ,我省的新、改、扩等建设项目将会大量涌现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为了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 ,促进预评价工作的发展 ,本文在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 ,结合工作实际 ,对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技术模式做一论述。1 概念与意义1 1 职业病危害评价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完整概念是指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 ,对新…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个人防护用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个人防护用品的评价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从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质量、配备、培训和使用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并阐述了评价的依据、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目前职业卫生领域常用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包括检查表法、类比法、定量分级法、风险评估法)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着重介绍定量分级法,并指出事故致因因素评价法、事故后果评价法是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弘  周伟  何家禧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63-2464
该文通过分析深圳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现状,总结经验,针对目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组建队伍、培育市场和开展评价工作等方面探讨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关键之处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2014-2016年肇庆市41个放射诊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与对策。方法 将控制效果评价项目及建设单位进行分类,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效果评价相关资料及主要评价内容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防护措施与管理等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如机房面积合格率为75.6%,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管理合格率为70.7%,档案管理合格率为68.3%,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合格率为80.5%。结论 需进一步增强建设单位的法制观念和放射防护意识、规范建设单位的放射防护管理,强化卫生行政部门放射卫生的宣传与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全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整体情况,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方法 选择2020.1.1—2020.12.31来我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681家医疗机构3 568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全市未检出1例疑似职业性放射病,目前全部未见异常的检出率范围为2.17%~2.99%,职业禁忌证的检出率范围为1.44%~2.17%,总复查率在13.00%左右,79.48%以上的人员检出其他疾病或异常;异常率比较高的体检项目主要有眼科、肝胆脾胰B超、肝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压、双肾B超、肾功能;每级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结果中眼科的异常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降低,肝胆脾胰B超、血压、双肾B超、肾功能检查结果异常情况总体来讲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深圳市各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总体可能尚可,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工龄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继续完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大连市2017年医疗机构(除口腔诊所或门诊)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情况、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情况和监测点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情况。方法 通过对大连市所有医疗机构的调查和对15家监测点医疗机构的监测,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以及监测点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X射线装置质量控制检测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全市277家医疗机构均开展了X射线诊断学,开展率为100%;开展介入放射学的有14家,占5.1%;开展核医学的有5家,占1.8%;开展放射治疗的有8家,占2.9%。全市医疗机构使用X射线诊断的人次数为4 140 427,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2 285 306人次,占55.2%;CT诊断1 740 424人次,占42.0%;其它诊断114 697人次,占2.8%。15个监测点医疗机构、141个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水平均合格,X射线装置的性能检测均合格。结论 CT机的使用率非常高,应注意CT机使用的正当性,并加强辐射防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和分析我省基层疾控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能力现状,为我省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体系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汇总并分析我省基层疾控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服务机构的科室设置、人员、仪器设备、检测能力等情况。结果 科室设置方面,市州级设置率为40.0%,县区级设置率为12.8%。人力资源方面,市州级机构平均每家机构2.6人、专职人员占38.9%,县区级机构平均每家机构1.1人、专职人员占4.3%,市县2级专职人员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57,P = 0.019)。市州级及兰州新区机构和县区级机构工作人员学历分布均以本科为主,分别占80.5%和50.0%,市县2级机构工作人员在学历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820,P < 0.05)。市州级及兰州新区机构工作人员教育背景主要以职业卫生类为主,占58.3%,县区级机构工作人员教育背景主要以其他医学和卫生类为主,占64.1%,市县2级机构工作人员教育背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849,P < 0.05)。市县2级平均每家机构配置的相关仪器设备数均不足1台。市州级及兰州新区机构已配备设备具备开展部分检测能力的机构比例占总机构数的33.3%,县区级机构为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9.038,P < 0.05)。市州级及兰州新区机构已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的机构数占总机构数的53.3%,县区级机构为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503,P < 0.05)。结论 市县2级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服务机构在人员配备、设施及检测能力存在差异。我省基层疾控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能力薄弱,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支持、指导各级疾控机构按照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标准,加快推进体系布局和基础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不同医疗机构放射人员职业健康状况,为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疆14个地州388家医疗机构1630名放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随机抽取26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放射人员眼科、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异常率以三级医院最高,其次是二级医院、公共事业单位、民营医院、一级医院和个体诊所,而血糖的顺序相反(均P < 0.05)。血压、眼科、胸片、彩超、血常规、肾功、血糖、染色体和尿常规随年龄增长异常率增加(均P < 0.05),男性血压、彩超、谷丙转氨酶、肾功、血糖和尿常规的异常率比女性高,而甲功异常率低(均P < 0.05)。血红蛋白与染色体、白细胞与血糖和尿常规,其异常均具一致性。汉族眼科、肾功和甲功的异常率高于少数民族,而谷丙转氨酶低。不同医疗机构、文化程度及工龄的260人问卷调查得分比较无差异(均P > 0.05)。结论 各医疗机构放射人员健康状况不同,有年龄、性别和民族差别,应加强放射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体系,为医院内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保障体系、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落实体系和职业暴露追踪体系的构建,探索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监测方法及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通过防护体系的建立、实施,不断健全职业暴露的各种防范、干预制度,规范报告,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及暴露后应急防范与处理能力,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和漏报率.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安全教育,规范医疗操作行为,落实标准预防,逐步完善医院职业暴露的防护体系,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对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017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考核评分的20项指标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全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方法 依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考核评分表》(2017),运用TOPSIS法与秩和比法加权模糊联合分析评价结果并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排序。结果 TOPSIS法与秩和比法加权模糊联合分析显示制定方案、专人负责、剂量监测率和监测医院数量4项指标并列第一;染色体检查、健康检查系统、创新和亮点以及个人剂量监测机构按时上报数据4项指标排名最后四位。结论 TOPSISI法与秩和比法的模糊联合法客观准确地评价了2017年全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20项指标的执行情况,明确了监测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优化全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17年5 186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情况,为做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防治及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7年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χ2检验,对性别、职业危害接触工龄、工种和体检类型等各项指标与体检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3 516人(构成比67.8%),女性1 670人(构成比32.2%);从事工业应用的放射工作人员1 601人(30.9%),医学应用1 843人(35.5%),其他593人(11.4%);分层分析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危害接触工龄以及不同体检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血压、心电图、肝B超、胆B超、肾B超体检指标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放射工作人员不同性别外周血象异常率比较(除红细胞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职业危害接触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血红蛋白体检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接触射线可能影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因此做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