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7月1日收治的82例ICU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保护性约束管理;比较两组误吸、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ICU监护时间、拔管时间,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出院时心理状态[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观察组误吸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管理能有效降低ICU脑卒中患者误吸和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管理对脑卒中患者误吸和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1日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保护性约束管理;比较两组误吸、压力性损伤、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及心理状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结果:观察组误吸、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36、Barthel指数、CD-RIS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保护性约束管理,能够降低误吸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1日~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ICU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舒适度,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基础操作、人文关怀的满意度评分及总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创口感染、坠床、意外拔管、药物污染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来说,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的实施可改善其心理情绪,提高其舒适度,还可以使患者更加认可和满意护理服务,避免不良事件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人性化约束在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的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精神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保护性约束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的满意率、自伤率、他伤率、心理反应(包括逆反、焦虑、抑郁、恐惧、愤怒)、躯体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伤率、他伤率、心理反应、躯体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减轻了保护性约束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ICU护理管理中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ICU收治的130例ICU患者,根据有无实施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分组,对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及不良事件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31.75±2.64)分,SDS评分(29.54±3.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08%(2/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5%(9/65)(P<0.05)。结论:ICU护理中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中合理使用器具加强保护,注重护理的舒适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减少坠床、意外脱管、抓伤等不良事件,加强护理关怀,为患者康复营造温馨、安全的护理环境,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保护性身体约束护理干预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保护性身体约束护理干预。评价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选取患者院内转运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作为评价指标,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院内转运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及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性身体约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急诊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提高院内转运效率和护理质量,但会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护理人员应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保护性约束流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保护性约束流程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优化后的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流程护理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运用保护性约束使用率、约束使用频次率以及患者对约束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同期157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被约束35例(22.29%),被约束的频次是49次(31.21%),对保护性约束的满意度为100.0%;而对照组同期20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被约束98例(48.51%),被约束的频次是116次(57.43%),满意度为87.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6.04,24.44,4.71;P<0.05)。结论优化保护性约束流程实现了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工作的科学性、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并发症和医患矛盾,值得在精神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保护性约束结合舒适护理在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保护性约束结合舒适护理,均连续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躁动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他是精神科治疗护理的方法之一,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1].  相似文献   

13.
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主要是针对突发的兴奋躁动症状,如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有伤害行为和必须采取卧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在保护约束中,患者大多不合作或抗拒,应尽量给患者解释说明保护性约束的目的、意义,争取合作,但事实上有时仍需实施强制手段,其过程中操作不当,易对患者造成伤害或躯体部位的损伤,引发纠纷。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在进行保护性约束时,一定要把方案设计好、人员组织好、杜绝盲目从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为2.32%,对照组为1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为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结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保护性约束袋在急诊洗胃患儿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将100例行急诊洗胃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洗胃过程中使用自制的保护性约束袋,对照组使用常规约束方式。比较2组在洗胃时间、洗胃并发症及洗胃成功率。 结果 观察组洗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7.478,P<0.001),洗胃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9.450,P=0.002),洗胃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441,P=0.006)。 结论 保护性约束袋的使用,可有效缩短急诊洗胃患儿洗胃时间,降低洗胃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胃内容的清除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制约束手套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躁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约束工具对患者进行约束护理,实验组采用自制约束手套对患者进行约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约束过程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自制约束手套可明显减少躁动患者皮肤破损和意外拔管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进入ICU患者和家属接受保护性约束的态度和问题,分析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10月外科手术后需进入ICU监护的676名患者和其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约束方法,研究组采用预先心理干预,告知患者和家属保护性约束的相关知识。结果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患者和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和合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改变保护性约束的实施方法能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接受度,以及减少保护性约束的负性影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病历对照研究将该院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保护性约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约束时间和约束次数、躯体并发症发生率、自伤率、他伤率、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及约束后患者出现负性心理反应等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约束时间及约束次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出现肌肉肿胀、皮肤损伤、关节疼痛或肢体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自伤率、他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负面心理反应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保护性约束时间及使用率,减少约束过程中躯体的损伤,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保护性约束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约束管理,观察组实施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约束质量、约束文件书写质量、躁动/约束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镇静躁动评分、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可改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约束质量,减少躁动/约束相关不良事件,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同时能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临床精神一科男病区护理人员13人及住院病人120例为试验组,在行保护性约束时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督导护理;选择临床精神二科男病区护理人员13人及住院病人120例为对照组,在行保护性约束时采用传统的一般管理模式督导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士对保护性约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操作规范合格率、两组病人被保护性约束的平均时间、保护性约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士对保护性约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操作规范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被保护性约束的平均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于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中能有效提高护士操作的规范性,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