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菊兴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6):451-453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器官中最大的附属腺,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慢性前列腺炎性疾病呈迅速增多的趋势,并且不断呈现出病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尽管慢性前列腺炎(CP)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但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前列腺液的实验室检查仍是诊断慢性前列腺炎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前列腺液中的成分变化较为复杂,其中对前列腺液中的细胞因子的检测是近年来一个热点.细胞因子是细胞与细胞间相互沟通的信号之一,细胞因子之间的彼此诱生,相互协同或拮抗作用介导并维持着细胞间的协调关系.细胞因子的种类较多,目前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本文重点就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检测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器官中最大的附属腺,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近些年来,前列腺炎性疾病呈迅速增多的趋势,并且不断呈现出病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3例正常对照组,38例慢性前列腺炎和42例前列腺痛患者前列腺液中锌测定结果,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前列腺痛组(P<0.01).前列腺痛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提出可将前列腺液中的锌含量测定作为诊断慢性前列腺炎和鉴别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痛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及其不育患者前列腺液(EPS)支原体的携带情况,以了解CP患者生育力与支原体的关系。方法 CP组患者190例,将其做生育力和病理性调查的138例分为CP生育组68例,CP不育组70例,另设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鉴定,比较各组间支原体阳性率。结果 190例CP患者EPS分离支原体阳性者98例(51.5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14.01,P<0.01);三组EPS支原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2,P<0.01),CP不育组(68.5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种支原体共134株,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阳性者分别占阳性标本的53.06%(52/98)和10.20%(10/98),两者混合阳性占36.73%(36/98)。结论支原体不仅是CP的致病菌之一,而且还可能与CP所致的不育有密切的关系,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两者混合感染可能是导致不育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Mi Xu Zhao Jing-liang 《中外健康文摘》2007,(11)
目的研究MIP-2在正常人和慢性前列腺炎(CPPS)前列腺液的平均水平,为临床定量检测MIP-2提供参考,并对其在前列腺液中含量的测定与列腺炎性疾病的相关性做初步探讨。方法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前列腺液中MIP-2水平。结果MIP-2在CPPS和正常人前列腺液中的含量分别为(3.9±1.6)pmol/L和(1.8±0.6)pmol/L。MIP-2在正常人群前列腺液中的含量高于其在CPPS前列腺液中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IP-2在正常人群前列腺液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在CPPS前列腺液中的含量,其作用可能为细胞因子间网络作用的一部分,其在前列腺液中的含量变化及准确测定对准确诊断列腺炎性疾病可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在慢性前列腺炎(CP)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146例临床诊断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组5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Ⅰ组66例、Ⅱ组28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如IL-2、IL-4、IL-6、IL-8、TNF-α,同时,以20例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IL-2、IL-4在CBP组、CAPI组患者血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而CBP组与CAPⅠ、CAPⅡ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IL-6、IL-8在CBP组、CAPⅠ组、CAPⅡ组、正常对照组间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TNF-α在CBP组、CAPⅠ组、正常对照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CAPⅡ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清中IL-2、IL-4、IL-6、IL-8、TNF-α水平可能在C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对CP辅助性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其中IL-6、IL-8、TNF-α对CP的诊断、分型有-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9):1217-121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在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12例,包括轻症胰腺炎(MAP)组44例、中度重症胰腺炎(MSAP)组36例及重症胰腺炎(SAP)组32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入院当日、第4天、第7天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水平。结果:(1)入院当日MAP、MSAP及SAP组的血清MCP-1、MIP-1β和MCP-1浓度均明显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MSAP组和SAP组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浓度在第1天达到峰值,在第4天及第7天逐步下降。MAP组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浓度在第4天达到峰值,于第7天降至第1天水平(P>0.05)。各时间监测点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浓度均为MSAP大于MAP组,SAP大于MSAP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水平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可能对急性胰腺炎病情诊断及治疗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及pH值变化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5例 ,按病史及临床表现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成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组。测定前列腺按摩液 pH(EPS -pH)并进行WBC计数。结果细菌性组EPS -pH平均值为7.5±0.4,非细菌性组为6.3±0.3,P<0 05;EPS -WBC均值细菌性组为17.4±7.5,非细菌性组为3.4±2.6,P<0 05。细菌性组前列腺液EPS -pH值和EPS -WBC呈正相关(P<0 01),与患者年龄、病程无相关性(P>0 05)。结论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BPS -WBC计数与EPS -pH均高于非细菌性组(P>005) ;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 -WBC计数与EPS -pH升高呈正相关 ,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慢性前列腺炎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1].虽然前列腺炎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是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泌尿外科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炎、止痛、规律作息及饮食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6,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NIH-CPSI总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经组织活检后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正常体检的男性健康志愿者5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前列腺液进行白细胞计数与pH测定,比较测定结果与诊断准确性。结果观察组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与pH值分别为(16.13±3.58)个/HP与6.72±1.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与病理诊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SRID对83例前列腺炎及27例正常对照组EPS中IgG、A、M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gG、IgA和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IgG/Ig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并对25例前列腺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观察,治疗前EPS中三种Ig高于对照组(P<0.01)和治疗后(P<0.01),治疗后的三种Ig仍高于对照组(P<O.01)。治疗前、后的IgG/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前、后无显著区别(P>0.05)。因此,应将EPS中三种Ig增高及IgG/IgA降低作为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并将EPS中三种Ig及IgG/IgA达到正常水平视为治愈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目的 :了解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炎的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菌的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炎的患者停药 10d后 ,行前列腺按摩采集前列腺液 ,将前列腺液中多形核白细胞 >10 /高倍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同时做首段尿细菌培养排除污染菌的可能。结果 :80例标本共分离出 6 1株细菌(76 2 5 % ) ,其中常规有氧培养分离出 4 9株 (6 1 2 5 % ) ,CO2 烛缸法特殊培养分离出 12株 (15 % ) ,19例标本无菌生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 8株 (4 5 90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5株 (8 2 0 % ) ,A -D大肠埃希氏菌 6株(9 84 % ) ,淋病奈瑟氏有 8株 (13 4 % ) ,副流感嗜血杆菌有 2株 (3 2 8% ) ,干燥棒状杆菌 4株 (6 5 6 % ) ,假白喉棒状杆菌 8株 (13 11% )。有 5例标本同时分离出 2株。结论 :前列腺液中葡萄球菌的检出仍占首位 ,增加特殊培养可检出不常见菌株 ,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TNF-α、IL-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Ⅲ型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AP/CPPS)]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50例临床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及TNF-α水平。结果: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EPS中ⅢA型组TNF-α水平与ⅢB型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B型组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A型组IL-8水平与ⅢB型组、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UB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患者EPS中TNF-α【水平与WBC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167。P〉O.05),IL-8水平与WBC计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呈正相关(r=0.836,P〈0.01)。结论:检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及TNF-α水平可能有助于Ⅲ型前列腺炎的分型诊断,并口『作为了解病情和评价治疗效果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