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于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透析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心理弹性水平[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及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CD-RISC、HH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CMQ中面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能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希望水平,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  相似文献   

2.
马冰  白黎 《全科护理》2020,18(14):1692-1694
[目的]观察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住院病人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弹性以及疾病不确定感。[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CD-RISC量表乐观性、坚韧性、力量性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病人MUIS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不明确性4个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应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可降低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增强其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nyder希望理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108例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Snyder希望理论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心理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LC)]情况。结果:两组干预3个月CD-RISC、HHI、ESCA、QOL-L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个月SPB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nyder希望理论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可有效增强患者心理弹性,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希望水平、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阶段针对性干预对截瘫患者心理弹性、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1日~2021年8月31日就诊的86例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康复效果[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CD-RISC、SAS、SDS、针刺感、轻触感、运动、SF-36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分阶段针对性干预可增强截瘫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心理状态,增强康复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亲情心理疏导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干预给予亲情心理疏导护理,观察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病耻感、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水平[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病耻感总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1);观察组干预后CD-RISC评分、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1);两组干预后MCMQ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亲情心理疏导护理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病耻感和术后心理压力,提高患者面对困难的应对能力,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Neuman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净化患者心理韧性、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9例ESRD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7例ESRD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Neuman理论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韧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CD-RISC、SF-36、HH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ESRD血液净化患者应用基于Neuman理论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心理韧性和疾病希望水平,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导想象训练对青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1日~2019年4月1日治疗的80例青年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引导想象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护能力[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活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平衡量表(FMA-B)]及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结果:干预后,两组CD-RISC、ESCA、FMA、FMA-B、HH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想象训练能改善青年PSD患者抑郁心理,提高自理能力,恢复活动能力,提高康复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希望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创伤后成长水平[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及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后,两组HHI、PTG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希望和创伤后成长水平,从而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轻应激干预结合强化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1日~2019年1月31日收治的100例CH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信息咨询与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减轻应激干预结合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应激水平[乙肝应激量表(PSSH)]评分、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疾病不确定感[中文版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以及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PSSH总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CD-RISC量表乐观性、坚韧性、力量性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MUIS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不明确性四个维度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MCMQ面对方面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回避、放弃两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CHB患者实施减轻应激干预结合强化健康教育,可降低患者的应激水平与疾病不确定感,增强其心理弹性,改善其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阶段回授法联合正向激励在正畸矫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1日~2021年8月1日收治的60例正畸矫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阶段回授法联合正向激励。比较两组认知水平、牙周卫生情况、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垢指数(DI)、牙龈指数(GI)、牙菌斑指数(PIT)、托槽菌斑指数(PIB)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观察组达成目标的能力、个人自信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分阶段回授法联合正向激励后,正畸矫治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有所提高,牙周健康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中药治疗对大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疾病不确定感[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生存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干预组SAS、SDS、MU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中药治疗可显著降低大肠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和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King达标理论引导下心理干预配合多维度疼痛护理对老年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收治的100例老年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给予King达标理论引导下心理干预配合多维度疼痛护理,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数字分级疼痛量表(NRS)]、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心理健康[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情绪状态问卷(POMS)]及生活质量[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结果:干预后,两组NRS、MMAS-8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HI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OMS均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QOL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希望水平、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90例HI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阶段性健康教育和饮食干预,对照组仅接受饮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采用患者赫氏希望量表(HHI)]、认知水平[采用简易智能精神检查量表(MMSE)]、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310)]。结果:干预后,两组HHI、MMSE、SIS31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能有效提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希望、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4月30日收治的14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调查问卷(MCMQ)]、希望水平[采用Hearth希望量表(HHI)]及自我形象[采用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问卷(BIBCQ)]。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面对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屈服、回避等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H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BIBCQ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康复护理中,能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改变应对方式,提高希望水平,改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心理干预配合共情沟通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共情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共情组采用正性暗示心理干预配合共情沟通。分别于护理前与护理后1个月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自主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营养状况[采用主观全面评分法(SG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1个月,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共情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1个月,共情组QLQ-C30、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1),且共情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护理后1个月,共情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正性暗示心理干预配合共情沟通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升希望感的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ACI)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102例ACI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提升希望感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希望水平[采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健康与生活程度[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自评表(SIS)]及神经运动功能康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结果:护理3个月后,两组STAI中各分量表评分、BDI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HHI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SIS各维度评分、FMA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升希望感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ACI后偏瘫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团体教育对尿毒症晚期血液净化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6例尿毒症晚期血液净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透析期间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团体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HI评分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PBS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晚期血液净化患者开展团体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希望感,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化疗间歇期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纳入化疗间歇期乳腺癌患者82例,以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此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Q)]、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自我形象[采用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问卷(BIBCQ)]及生存质量[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SS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MCMQ中面对方式评分、FACT-B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MCMQ中回避及屈服的应对方式评分、BIBCQ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提高化疗间歇期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水平,利于患者获取更多社会支持资源,并选择积极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提高患者自我形象感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内心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治疗后对2组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Herth希望指数(HHI)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MUIS和HHI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的MU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H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宣教可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提高其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F-36中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机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干预后HHI中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缓解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