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无锡市活禽交易市场中家禽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评估人感染禽流感风险。方法 采集禽类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禽流感甲型通用及H5、H7、H9亚型病毒核酸,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11月—2015年3月共采集并检测禽类标本1 962份,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48份,阳性率为12.64%;检出的禽流感病毒型别以H9亚型194份(9.89%)为主,其次为H5亚型38份(1.94%)、H7亚型8份(0.41%)和混合型8份(0.41%)。阳性率较高的监测场所为城乡活禽市场(24.06%)和农贸市场(14.06%)。监测期间,不同月份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0,P<0. 01)。不同类型标本中,除混合感染外,咽拭子中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均高于肛拭子。结论 无锡市活禽市场禽类禽流感病毒污染较为严重,且型别多样,存在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应加强禽类及其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防城港市活禽市场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情况,为科学评判疫情并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3—4月在全市活禽市场外环境采集笼具擦物、冼禽污水、禽粪、砧板擦物、禽类饮用水等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H5、H9、H7核酸,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集全市36个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1 855份,阳性393份,阳性率为21.19%,其中H5阳性28份,H7阳性2份,H9阳性198份,H5和H9混合阳性37份,其他亚型(FluA阳性,H5、H7、H9 阴性)128份;不同地区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和乡镇市场采集的标本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种类型的标本中,洗禽污水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砧板擦物, 再次是禽类饮用水和笼具擦物,禽粪的阳性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城港市活禽市场环境普遍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污染,H9亚型是主要的病原体,采取了综合防控措施后,防城港市没有发生人间禽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梧州市禽类环境标本禽流感病H5N1、H9N2感染情况,以应对流感流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2011年梧州市禽类环境标本126份进行反转录-聚合酶联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结果梧州市禽类环境存在禽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阳性达19.05%,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10.32%;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7.14%。结论梧州市禽类环境禽流感病毒存在较为广泛,提示应继续加强禽流感病毒的监测,了解流感病毒株的流行动态,应对流感流行、禽流感的预警、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揭阳市2009—2018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了解揭阳市流感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揭阳市2009—2018年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揭阳市2009—2018年国家级哨点医院共报告就诊病例为1 264 223例,报告流感样病例16 266例,ILI率为 1.29%。2009—2018年共采集咽拭子标本9 322份,共检出1 250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3.41%,监测峰值为每年冬春季和夏季。2009年流感病毒以新甲型H1N1为主,2010和2011年流感病毒以B型为主,2013和2016年流感病毒以2009年新甲型H1N1为主, 2012、2014、2015和2017年流感病毒以季节性H3为主, 2018年流感病毒以B型Yamagata系为主。结论 揭阳市2009—2018年流感流行的季节性特征明显,每年优势毒株不同,交替流行,建议继续加强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4—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分布情况及相关职业暴露人群感染状况,为鄂州市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21年鄂州市3个区的4类场所,5种类型外环境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进行A型、H5亚型、H7亚型、H9亚型流感病毒检测,同时采集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使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法检测禽流感病毒H5N6、H7N9、H9N2抗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21年鄂州市采集禽流感外环境标本2 187份,检出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type A,FluA)阳性标本645份,阳性率为29.49%;以H9亚型和H5+H9混合型为主,分别占50.39%和17.36%。鄂城区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38.41%),梁子湖区最低(11.92%)。4类场所中城乡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46.60%)。5种类型外环境标本中,清洗禽类污水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46.09%)。时间分布,第1季度(39.09%)和第4季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涉禽场所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的污染情况,探索影响其病毒核酸检出率的因素。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4月,选择龙岗区不同涉禽场所,按月采集不同类型外环境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590份外环境标本中,215份检出A型流感病毒核酸,A型、H5亚型(均为H5N6)、H9亚型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36.44%、18.81%、10.17%和2.37%。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市场禁售活禽/采取休市措施、市场改造升级、销售冰鲜禽类及其制品可降低外环境标本A型、H5亚型、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的检出率,而小型活禽零售市场、市场通风不良、2016年1月—4月间外环境采样是促进A型、H5亚型和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龙岗区H5、H9、H7N9等禽流感病毒的污染广泛,涉禽市场暴露存在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风险。加强涉禽市场外环境监测力度,全面禁售活禽、推广"冰鲜上市"是降低人禽流感发生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肇庆市2015—2018年禽类市场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动态分布情况,为肇庆市禽流感预警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15—2018年肇庆市9个县(市、区)的禽类市场环境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A型流感病毒(FluA)核酸检测,FluA阳性标本进行H5、H7、H9亚型流感病毒分型。结果 共采集禽类市场环境标本 4 508份,其中FluA核酸阳性标本共1 154份,总阳性检出率为25.60%;H5、H7、H9和A型未分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5.72%、2.75%、17.48%和4.44%。FluA阳性检出率在肇庆市9个县(市、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阳性检出率最高是鼎湖区。FluA阳性检出率及其他亚型阳性检出率在1、2月份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冬春季为禽流感病毒的感染高峰期。FluA阳性检出率在5种类型监测标本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的擦拭标本(简称案板)阳性检出率最高(33.04%),笼具表面擦拭标本(简称笼具)次之(27.22%)。结论 肇庆市禽类市场环境中存在H5、H7、H9及多种亚型混合的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潜在传播风险,尤其在冬春季,需结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状况,加强禽类从业人群的健康教育与禽类市场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对人感染禽流感发生的预警和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3年十堰市3类场所禽流感流行特点,为有效防控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选择十堰市与禽类有接触的且有代表性的3类场所,按月份采集不同种类的外环境标本160份,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外环境中甲型流感(Flu A)、H5、H9、H5-H9、N1检出率分别为29.38%、21.25%、11.88%、6.88%、4.38%;3类场所中大型家禽养殖场未检测到阳性标本,活禽农贸市场与大型家禽屠宰厂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5.00%和48.33%;大型家禽屠宰厂H5亚型阳性率明显高于H9亚型(χ2=24.020,P‐0.05);在活禽农贸市场检出7份N1核酸阳性标本,其H5亚型与H9亚型存在着显著性差异(χ2=4.091,P‐0.05);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整体上下半年高于上半年,且存在两个峰,4月与11月。结论十堰市3类场所分布着包括H5N1在内的多种禽流感病毒,相关部门应在上半年4月与下半年11月重点监测活禽农贸市场和大型家禽屠宰厂禽流感感染状况,并制定防控多种禽流感亚型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19—2020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遗传进化规律与氨基酸变异情况。方法 选取2019—2020监测年度海南省5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16株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一代全基因组测序,利用MEGA 10.1.8构建血凝素基因系统进化树,并分析氨基酸位点替换情况,应用DNA Star 7.0.1软件进行血凝素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 系统进化树显示,相比于疫苗株A/Kansas/14/2017 (2019—2020),16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血凝素基因在进化树上与疫苗株A/Singapore/INFIMH-16-0019/2016(2018—2019)亲缘关系更近,属于3C.2a1分支,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范围分别为98.5%~98.9%、97.9%~98.4%。16株分离株在抗原性位点发生8处氨基酸位点替换,涉及5个抗原决定簇;15株分离株在糖基化位点发生2处缺失。结论 2019—2020年监测年度海南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与2018—2019年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近,血凝素蛋白抗原性位点在5个决定簇均有变异,易造成较大流行,WHO 推荐的2019—2020年疫苗株保护效果可能不理想。应密切关注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流行与基因变异情况,为流感病毒疫苗株推荐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贵港市首例人感染 H5N6 禽流感病例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监测方案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病例临床诊疗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并对密切接触者、感染来源采集相关生物和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贵港市首例人感染 H5N6禽流感病例为单个散发病例,密切接触者无感染,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鼻塞、咽喉肿痛,偶有咳嗽,8天后进展为呼吸困难,胸片示右中下肺实变,左胸间隙肺大泡,胸膜炎,白细胞数目先下降后上升,因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发病前一周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 密切接触者24名均未出现发热及相关呼吸道症状,采集其中9人份咽拭子H5N6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对患者居住地、患者老家、临近患者居住地养殖有禽类的邻居家和附近的活禽交易市场进行外环境病原学采样检测,共采集了19份,H5、H9病毒核酸检测混合阳性3份,阳性率为15.79%,H9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份;扩大城乡活禽交易市场监测范围,采集了10个乡镇农贸市场外环境标本共30份,8个市场检出H5亚型阳性,市场检出率为80%。结论 该病例为本地感染病例,感染来源与接触禽类有关,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该病例临床特征不明显,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且咽拭子采样检测结果为阴性,对早期诊断造成困难,诊断不及时治疗效果差。市场活禽摊档污染严重,应加强市场卫生管理,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工作,在禽流感高发季节应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多次采样检测,扩大人间和禽间流感病毒监测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乌鲁木齐市2017年监测发现的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人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和活禽市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呼吸道标本和外环境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及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的核酸片段,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2例毫无关系患者同一天发热,先后检测出H7N9流感病毒核酸。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相近,都有基础性疾病,经过救治,其中1例患者核酸检测转阴,症状消失救治成功。另1例患者核酸检测持续阳性,最终救治无效死亡。流行病学调查患者发病前7天均无活禽接触史,有相同的活禽宰杀点暴露史,经外环境采样,多份标本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核酸。结论 2例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于受H7N9病毒污染的活禽宰杀店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加强沿街商铺的规范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规范禽类宰杀与销售。医疗机构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是及时发现人禽流感病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不同职业暴露人群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洁  贺锋  苏良  叶文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5):573-574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不同类型禽类职业暴露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的抗体分布状况,分析不同职业暴露人群H5N1感染的风险性。方法采集菜市场家禽屠宰零售人员、大型家禽饲养企业工人和农村个体家禽散养人员的血清标本,用单放射免疫扩散溶血技术(SRH)检测H5N1抗体。结果市场零售人员、农村个体家禽散养人员、企业饲养人员H5N1感染率分别为25%、1%和1.92%,男性从业人员H5N1抗体阳性率为10%,女性为23.88%。结论市场零售人员感染H5N1风险性远高于农村散养人员和企业饲养人员,不同职业人员中女性H5N1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制疫情扩散蔓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医学观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结果确诊l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有明确的活禽市场接触史,咽拭子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无继发病例。通过强化监测流感病例215例,均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者暴露的活禽交易市场外环境20份标本检出3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以后仍有可能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各项防控措施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宁夏职业暴露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为相关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银川市兴庆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吴忠市利通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和固原市原州区五个调查点的职业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的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清和对应的环境标本。血清标本利用马血球血凝抑制实验(HI)进行H5N1抗体检测。对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98.30%的职业暴露人群近一个月没有接触过病死禽。调查对象的411份血清标本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均为阴性,258份环境标本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阴性,但发现环境标本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6.98%。结论宁夏地区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中尚未发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应做好禽间和人间的禽流感病毒监测和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