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常见原因,其预后差异较大,但目前对中国IMN患者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仍较少,尤其缺乏肾组织病理的预测作用的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活检诊断为IMN的患者,选取随访时间≥12个月的患者,收集临床、肾组织病理指标,分析肾组织病理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总计137例IMN患者入选,至随访终点,e GFR<30 m L/min的患者18例,占13.14%。起病时的年龄较大、平均动脉压较高、肾功能较差,肾脏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血管硬化病变程度严重的IMN患者,其肾功能预后较差。结论肾活检时的组织病理变化与IMN肾功能预后有关,病变程度严重的肾脏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血管硬化是IMN患者肾功能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总结 86例特发性膜性肾病 (IMN)患者早期临床及病理资料特点 ,分析肾脏存活率 ,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83- 2 0 0 1年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 86例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特点 ,对其中获得随访的 4 4例 ,以进展至终末期肾衰 (ESRF)或血肌酐浓度 (Scr)增加 1倍 (肾功能恶化 )作为终点判断标准 ,采用Kaplan Me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进行预后分析。 结果  86例IMN患者中 ,蛋白尿 >3.5 g/ 2 4h占 5 4 .7%,肾病综合征占 4 4 .2 %,血尿 2 9.1 %(肉眼血尿仅 1例 ) ,高血压 2 3.3%,肾静脉血栓 3.5 %。病理分期以Ⅰ、Ⅱ期为主 ,占 96 .5 %,小管 间质病变程度较轻。病理改变与肾活检前病程、Scr正相关 ,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以发病日为随访起点 ,5年肾脏存活率 96 %,1 0年 6 1 .8%;以肾穿刺日为起点 ,5年肾脏存活率84 .5 %,1 0年 5 5 .6 %。肾活检时的Scr和血胆固醇浓度与IMN预后相关。结论 肾活检时的Scr和血胆固醇浓度可能是预测IMN预后的有用指标。IMN患者应早就诊 ,早穿刺 ,以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从而更好地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1] 。其典型的病理特点为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而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约 2 0 %~ 2 5 %。膜性肾病可由继发性因素引起 ,治疗其原发病或去除致病因素后可缓解。本文前瞻性观察了本院经肾活检确诊 ,并长期治疗随访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预后 ,发现对Ⅱ期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院自 1997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经肾脏病理学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者 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 :(1)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不同程度的增厚 ,伴 /不伴钉突的形成 ;(2 )排…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典型病理特征为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目前IMN的治疗颇有争议,本文对其治疗现状做一综述。1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膜性肾病(MN)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70%-80%呈肾病程度蛋白尿,5%-10%伴有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及血尿发生率较少。MN常见于成人,约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33%,儿童患者少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膜性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选取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并对影响观察组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ox分析显示,治疗前后尿蛋白量是影响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有效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方法,可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改善,通过在早期快速降低尿蛋白量,可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有效,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河 《右江医学》2013,41(1):117-121
<正>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致病因素,占成人肾病综合征(neprotic syndrome,NS)的25%~40%,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是国内外NS主要的病理类型之一,约占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66%。IMN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后期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析预后因素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6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资料。结论:临床病理特点:发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患者比例偏高,60岁以上患者肾功能水平更为低下。绝大多数患者(81.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1/3的病人在肾穿时处于CKD3期及以上。病理分期以Ⅰ、Ⅱ期病变为主(80%),多数患者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肾脏病变多趋向于活动阶段。影响预后因素分析提示:本研究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中位数是2.718g/d,蛋白尿定量大于4g/d的病例数并不多。本研究中尿β2-MG值的中位数为191.60μg/L明显高于正常值。通过对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与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提示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越严重的患者,其肾功能也更为低下。以病理分期为分组依据,选用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H检验,对eGFR、血ALB及Upro在不同病理分期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此三项指标在不同病理分期的分布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病理分期与预后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环孢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 Database、Cochrane Data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环孢素治疗IMN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入选国内外3个RCT,纳入1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环孢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IMN的完全缓解率(RR=0.35,95%,CI 0.20-0.62)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孢素治疗IMN与传统的治疗方案相比具有更高的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膜性肾病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病理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结果①膜性肾病以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高血压、镜下血尿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52.0%、22.0%、26.0%、20.0%。②病理分期以Ⅰ、Ⅱ期多见,各占46.0%、44.0%;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以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补体C3为主。③中医证型以脾肾阳虚、脾肾气虚型居多,脾肾阳虚型临床表现及病理损害相对较重。结论膜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膜性肾病占我国肾小球疾病的24.9%,已跃居第二位且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中医药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中,然而目前尚无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循证实践指南。本指南按照国际指南制订方法与步骤,证据质量及推荐意见强度使用GRADE方法,通过访谈国医大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确定指南范围、形成临床问题提纲;基于访谈结果和现有中西医肾病指南、权威教材以及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回顾的结果拟定临床问题、膜性肾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及中医证型的调查清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家调查;然后针对临床问题检索到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并举行专家共识会议,最终形成关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10条推荐意见。本指南聚焦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适用于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以及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关欣  吴鸿莉  邱辉  郑红光 《中医学报》2020,35(2):446-452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e mernbranous nephropathy,IMN)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PubM 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数据库等进行检索,筛选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范围均从建库至2014年10月31日,观察24小时尿蛋白,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IB),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不良反应。用Review Manager5.2(RevM 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研究12项,共纳入631例IMN患者,其中试验组321例,对照组310例。中西医结合组vs单纯西药对照组:(1)24小时尿蛋白定量WMD=-1.32,95%CI[-2.21,-0.43],Z=24.33 P<0.00001;(2)AIB WMD=3.83,95%CI[3.13,4.53],Z=10.78,P<0.00001;(3)血清肌酐(Scr)WMD=-0.82,95%CI[-3.56,1.93],Z=0.58,P=0.56;(4)不良反应发生率OR=0.35,95%CI[0.14,0.86],Z=2.30,P=0.02。中西医结合组1 vs CTX+激素对照组:(1)24小时尿蛋白定量WMD=-1.33,95%CI[-1.68,-0.97],Z=7.39,P<0.00001;(2)AIB WMD=4.44,95%CI[3.20,5.69],Z=7.01,P<0.00001;(3)Scr水平WMD=-2.28,95%CI[-6.45,1.88],Z=1.07,P=0.28。中西医结合组2 vs ACEI/ARB对照组:(1)24小时尿蛋白定量WMD=-1.07,95%CI[-1.43,-0.72],Z=5.96,P<0.00001;(2)AIB WMD=-4.50,95%CI[3.54,5.47],Z=9.14,P<0.00001;(3)Scr WMD=0.31,95%CI[-3.34,3.95],Z=0.16,P=0.87。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MN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提高AIB水平,减少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在研究防治方法的过程中,中医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愈发突出,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辨证体系和诊治标准。笔者就近年来各家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评析,以期为今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ssess incid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rterial thromboembolic events (ATEs)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c events (VTE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 and to identify the predisposing risk factors of them. Methods A total of 766 consecutive Chinese patients with IMN were enroll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s of newly diagnosed ATEs and VT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Kaplan-Meier methods. Univariable risk prediction model analysis followed by multivariable survival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of ATE and VTE. Results At 0.5, 1, 2, 3, and 5 years after biopsy diagnosis of IMN,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newly diagnosed ATEs were 4.3%, 5.7%, 6.3%, 7.1%, and 8.0%, and of newly diagnosed VTEs were 5.9%, 6.8%, 6.9%, 7.0%, and 7.2%, respectively. In 78 ATEs events (71 patient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rombotic ischemic stroke (IS) and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accounted for 50%, 45% and 5% respectively; in 60 VTEs events(53 patients), the deep vein thrombosis, renal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accounted for 60%, 13% and 27% respectively. At the time of event, 42.1% patients with ATEs and 81.5% patients with VTEs were at nephrotic syndrome(NS) status (χ2=18.1, P<0.001). Severe proteinuria, aging, smoking, hypertension and prior ATE history were associated with ATEs. Aging was demonstrated as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TEs (P=0.001), and hypoalbuminemia was the dominant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VTEs (P=0.03). 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IMN have increased incidences of ATEs and VTEs, and most of events occurred within the first 6 months of the disease. IS was very common in ATEs in our cohort. Severe proteinuria and classic 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sis were associated with onset of ATEs. Hypoalbuminemia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VTEs. Risks of both ATEs and VTEs were particularly high in the status of NS, particularly VTEs.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现状及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10年后大概有15%~40%的成年患者将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IgA肾病血尿具有优势。文章对症候的分布,症候与病理的关系,实验室研究方面及中医药治疗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杨凤文  檀金川 《医学综述》2009,15(13):2019-2020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病变呈慢性的进行性发展,可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激素、细胞毒类药物疗效欠佳,且有较大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能有效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本文就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且可定量的判断预测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文章阐述了德尔菲法在中医方药研究的应用现状,作者认为德尔菲法在中药药性、药味以及处方思路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扩展德尔菲法在中药学和方剂学学科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且可定量的判断预测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文章阐述了德尔菲法在中医方药研究的应用现状,作者认为德尔菲法在中药药性、药味以及处方思路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扩展德尔菲法在中药学和方剂学学科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