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SD)的用药规律,为SD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为资料来源,使用R 4.1、Cytoscape 3.9.1、SPSS Statistics 20.0等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结果] 总计纳入方剂129首,包含药物161味,药性以寒、温、平多见,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多归肝、肺、胃经。高频中药前10位为生地黄、黄芩、牡丹皮、白鲜皮、薏苡仁、赤芍、石膏、茯苓、金银花、白术,功效类型主要为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对药有桑白皮-黄芩、淡竹叶-生地黄、荆芥-生地黄、连翘-金银花;常用角药有白鲜皮-薏苡仁-牡丹皮、蝉蜕-牡丹皮-生地黄、赤芍-生地黄-牡丹皮、白鲜皮-薏苡仁-黄芩;常用药物组合为黄芩-牡丹皮-薏苡仁-白鲜皮。聚类分析发现,SD治疗药物分4类聚类效果较好。[结论] 中药论治SD以清热化湿、祛风解表、养血润燥为治疗大法,初步明确中药论治SD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用药及新处方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医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组方用药特点。方法 筛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使用Excel 2020和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等统计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91个,包含中药104味,药性以寒、平、温为主;药味多属苦、甘、辛;多归肝、肺经。前10位高频中药为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金银花、连翘、板蓝根、丹参、鸡血藤、甘草、玄参,主要为清热药;关联规则分析揭示常见用药组合为:连翘-牡丹皮-生地黄、生地黄-牡丹皮、牡丹皮-赤芍,生地黄-赤芍等;将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分3个聚类效果最好。结论 红皮病型银屑病治疗以清热凉血解毒为要,同时注重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药兼顾病机,缓急并举。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从瘀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用药和组方规律。[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从血瘀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处方,初步筛选、统计后进行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处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处方229首,中药282味,其中高频中药30味。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依次为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和丹参;四气属寒的中药种类最多,属温、平者次之;五味以甘、苦居多;归经以肝经最多,其次为心、肾经;功效类别以清热、补虚、活血化瘀居多。核心处方为: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白花蛇舌草、甘草、丹参、黄芪,聚类分析得到8项分类组合。[结论]核心处方以活血、清热、益气三效并举,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并能够减少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探讨庞龙教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庞龙教授于广东省中医院眼科门诊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有效病例的医案处方,采用Microsoft Excel、GraphPad Prism 9.0和SPSS软件分别进行数据库构建、中药用药频次及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18首处方,涉及126味中药;频次≥30次的高频中药共25味,频次居前的药物有茯苓、三七、炙甘草、山药、白术、丹参、薏苡仁、泽泻等;高频中药的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甘、辛、苦为主,药味以平、温为主,归经以归脾经、肺经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山药-茯苓、白术-茯苓、丹参-三七、丹参-茯苓-三七、山药-三七-茯苓等,核心药物组合多为健脾益气、淡渗利水药物与活血化瘀药物的配伍使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频中药可聚为5类。【结论】庞龙教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用药立足病因病机,坚持辨病系统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临床用药以益气健脾、活血利水为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挖掘现代中医文献中采用中药治疗阳虚水泛证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近20年来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并筛选其方药。采用Excel 2016统计其用药频次和类别,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进行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23首,涉及中药91味;使用频次≥8次的高频药物共有28味,用药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为附子、茯苓、白术、葶苈子、黄芪、白芍、桂枝、泽泻、丹参、生姜。药物功效分类以补气药、利水药、温阳药为主。挖掘得到核心药物的关联规则72个,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6个药物组合。【结论】治疗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药物为主,以化痰、滋阴药物为辅,挖掘所得的用药组合及方剂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重庆维普全文数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治疗性早熟的文献,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治疗性早熟药物的功效、性味归经和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复方63首,涉及药物93味,使用频率≥50%的药物共7味,依次为知母、生地黄、黄柏、牡丹皮、柴胡、夏枯草、茯苓;频次居前5的药物类别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药性以寒、平为主,药味以甘为首,归经以肝经为要;关联规则分析常见的组合是知母—黄柏、知母—生地黄—黄柏、知母—牡丹皮—黄柏;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后得到5个聚类新方。结果提示治疗性早熟的中药用药以清热、滋阴、凉血药为主,同时辅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挖掘并分析国医大师禤国维治疗银屑病的中医组方和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国医大师禤国维治疗银屑病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纳入中药处方283首,涉及中药109味。频次≥79次的高频中药共有17味,其中居前8位的药物为土茯苓、甘草、肿节风、白花蛇舌草、石上柏、莪术、徐长卿、赤芍。国医大师禤国维治疗银屑病使用性寒、味苦、归肝经的药物最多。高频药物组合有20个,其中居前3位的药物组合分别为“土茯苓,甘草”“土茯苓,肿节风”“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置信度为1.000的关联规则有60个,频次居前3位的关联规则为“石上柏,乌梅-土茯苓”“甘草,莪术-肿节风”“石上柏,北沙参-土茯苓”。聚类分析得到3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禤国维教授治疗银屑病提倡从血分立法,根据燥、毒、瘀的病因病机,治以养血润燥、凉血解毒、化瘀通络之法,用药以皮肤解毒汤(乌梅、莪术、土茯苓、紫草、紫苏叶、防风、徐长卿、甘草)为核心处方临证加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荨麻疹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从《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所收录的麻疹医案中提取处方,并做归一化处理;采用Excel 2013和Matlab R2016a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符合筛选标准的400例医案中,共使用中药295味,总频次为4 363次。26味高频中药中,有7味解表药、7味清热药及6味补虚药;聚类分析结果分为5类。【结论】中药治疗荨麻疹常用解表药、清热药和补虚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内服治疗糖尿病足(DF)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重庆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建库以来的相关文献,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和Pubmed文献为补充;人工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提取处方;统计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和系统可视化分析用药频次,筛选高频药物,并做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检索到4013篇文献,纳入279篇文献,319首处方,239味中药;高频药物依次是当归、黄芪、赤芍、川芎、丹参、甘草、红花等32味中药,多为补虚、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湿通络药;药物性味中温、平、寒、苦、甘、辛最多,多归为肝、脾、肺经;高频药物二项和三项关联规则中,支持度和置信度较高的是当归—红花、当归—川芎、当归—甘草、当归—赤芍和当归—川芎—黄芪;高频药物聚类分析提炼出5首新处方,由补阳还五汤、糖脉通、丹血蛭甲逍遥汤、当归四逆汤等经典处方加减而来。结论 中药内服治疗DF整体处方以活血化瘀、益阳生阴为主,辅以清热解毒、祛湿生津和通络止痛,高频药物聚类分析提炼出5首新处方,为DF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亦起到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钟广玲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5年钟广玲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病例的门诊处方,对纳入的处方中药的用药频数、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并对其高频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64首,使用中药达168味。用药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牛膝、川芎、地龙、炙甘草、秦艽、当归、熟地黄、桃仁、香附、红花。所用药物的药性以温、平药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主要归肝、肾、脾经。药物功效归类主要为补虚药、祛湿通络药、活血化瘀药。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10组药对,聚类分析得到6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钟广玲教授采用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补虚扶正为主,从肝、肾、脾入手,滋养肝肾,调理脾胃;注重活血化瘀,同时辨证配伍祛湿通络、清热等祛邪之药,寓攻于补,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药组方和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纳入中药处方40首,涉及中药76味。使用频次大于10次的药物共有18味,用药频次居前10位的中药为两面针、白芍、三七、丹参、降香、煅龙骨、甘草、千斤拔、茯苓、山茱萸。所用中药以性平温及味甘辛为主,入肝、肾、脾经居多。提取得到2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15个,衍化得到的新处方3首。【结论】国医大师韦贵康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药上常用性平温、味甘辛、归肝肾脾经的药物,治疗原则以行气活血止痛、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兼以健脾益气祛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东垣《脾胃论》用药组方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脾胃论》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共收集到《脾胃论》中的方剂63首,涉及中药101种。使用频次最高的10味药由高到低依次为炙甘草、陈皮、人参、升麻、当归、白术、黄芪、柴胡、苍术和茯苓,前8味正是补中益气汤的药物组成;并根据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演化出4首新方。【结论】《脾胃论》用药组方的核心为补中益气汤;其药物配伍以甘温益气药和辛散升阳药为主,辅以理气祛湿、滋阴养血及沉降下行之品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明清时期医家治疗崩漏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明清时期37部女科典籍为检索源,将符合标准的方剂纳入,提取方剂组成信息,并采用Excel建立原始数据文件,进行频数分析;借助SPSS Statistic22.0、SPSS Modeler 14.1分别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结果】共得到治疗崩漏的方剂117首,包含中药119味,药物使用总频次为936。所用中药可归为17类,补虚药中的补血药、补气药用药频率较高,祛邪药中的清热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用药频率较高。单味高频药物有当归、甘草、川芎、熟地黄、白芍、白术、人参、黄芩等。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的结果得到6个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熟地黄—川芎、白术—黄芪、生地黄—黄芩、柴胡—山药、蒲黄—侧柏叶、茯苓—棕榈炭。【结论】明清医家治疗崩漏补虚时以补血、补气类别为主,祛邪时以清热、化瘀、止血为主,数据挖掘结果与传统理论相吻合,可为临床治疗崩漏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禤国维教授门诊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有效病例的病案资料,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录入的病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录处方242首,涉及中药101味。常用药物为23味,高频药物(频数>100次)共16味,分别为甘草、防风、北沙参、紫苏叶、麦冬、徐长卿、布渣叶、白鲜皮、玄参、薏苡仁、蝉蜕、百合、生地黄、地肤子、茯神、芡实。药物的性味归经分析显示,药物大多偏甘寒,主要归脾、胃、肝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24个,关联规则20条。聚类分析得到2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禤国维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以“清、补、和”三法为主,“扶正御邪,平调阴阳”的用药原则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软件,分析近年来期刊文献中采用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年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运用中医药方剂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文献,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125首处方,涉及中药172种,使用频次较高的常用药物为黄柏、茯苓、山药、泽泻、牡丹皮、山茱萸、熟地黄、知母、生地黄、甘草、女贞子、墨旱莲、当归、车前子、薏苡仁等,挖掘出26个核心组合和13首新处方。【结论】近年来期刊文献中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方剂组方以补益肝肾、清热利湿、健脾渗湿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整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自建库至2021年11月3日有关TON的文献,严格按纳入与排除标准抽取方剂,建立中医药治疗TON的处方数据库,并对高频药物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次统计,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和R4.0.5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使用SPSS Statistics 26.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16首方剂,涉及药物149味,其中使用频率>10%的药物有31味,包括当归、川芎、赤芍、桃仁、柴胡、丹参、红花等;药物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药性以微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有川芎-当归、赤芍-川芎、赤芍-当归等;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归为4大类。结论 中医药治疗TON的药物配伍原则和治疗方法明确,多采用活血化瘀、益气补血、疏肝清热和通络明目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处方用药规律,以便更好指导和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祥福教授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资料,运用Excel 2019对使用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包括性味、归经、功效等,并选取使用频次>49次的高频中药,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共计340诊次,共使用中药115味,总频次为4766。药物四气前3位为寒、温和平;五味前3位为苦味、甘味和辛味;药物归经前3位是肝经、脾经和肺经;按功效排序,前3位为补虚药、清热药和解表药。高频中药共28味,以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和健脾化湿药6大类为主。聚类分析提示高频中药可聚为3类,且聚拢趋势较好,第一类为杜仲、续断、延胡索、防风、山药、生地黄、丹参,第二类为黄芩、黄连、葛根、淫羊藿、薏苡仁、牛膝、苍术、牡丹皮、黄柏、穿山龙、茯苓、川乌、青风藤、佛手,第三类为黄芪、当归、麻黄、附子、桂枝、知母、川芎。[结论]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用药上寒温苦辛甘并用,多应用补虚药和解表药,病程中注意活血化瘀,标本兼治,同时配伍清热泻火、祛风除湿中药,从而可起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当代岭南地区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和维普(VIP)数据库中当代岭南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文献,并查阅当代岭南名中医的经验集、医案集,筛选岭南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相关医案。将医案中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处方资料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对中药的性味归经、分类和中医证型等进行频数统计,并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包括邓铁涛、刘仕昌、熊曼琪、李赛美、朱章志、刘敏、范冠杰等24位当代岭南地区名中医辨治糖尿病的医案资料,筛选得到62篇医案,101首处方,涉及210味中药。出现频次≥15次的常用中药有炙甘草、黄芪、柴胡、葛根、茯苓、白术、党参、黄芩等29味,中药功效分类的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祛风湿药为主。证型主要为脾肾两虚证、肝郁脾虚证,并涉及气虚、阴虚、阳虚、寒湿、痰湿、湿热等证素。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4味的核心药物组合28个,聚类分析得到5个新处方组合,主要为小柴胡汤、附子理中汤、玉泉丸合增液汤、左归丸等经典...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治疗输卵管行不孕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发表的有效中药复方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中药处方信息输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借助Excel、SPSS 25.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1个处方、136味中药。将使用频次≥9的中药视为高频药物,共有41味,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赤芍、当归、丹参。高频药属类以活血化瘀为主,清热药和补虚药次之;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脾为主,共得到5 个聚类组合、14条关联规则。结论: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重视清热解毒、益气补血,辅以疏肝解郁、通络散结、利湿排脓。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收集中药治疗癌性发热文献中的处方用药,探讨现代临床中药治疗癌性发热的组方原则及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00年1月~2016年10月发表于国内期刊的有关中药治疗癌性发热的处方,使用频数分析法分析其使用原则和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药复方50首,涉及中药118味,共计496味次。频数分析发现中药治疗癌性疼痛常用药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等,50个中药复方中有明确中药剂量的复方为46个,其中用量≥30g的中药为生地黄、鱼腥草、柴胡、黄芪、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水牛角、青蒿等,运用SPSS23.0对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显示治疗癌性发热的中药中现代医家多用生地黄、黄芪、知母、柴胡、甘草等药。结论:通过分析文献发现,中药治疗癌性发热清补结合、标本兼顾、以治本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