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伍俊  罗国刚 《中国康复》2017,32(4):271-274
目的:研究脑卒中发病1个月后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共纳入160例脑卒中住院康复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收集一般资料、临床变量和血液生化检查(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等),入院时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发病1个月时评估NIHSS、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分析对比2组间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恢复期PSD的发生率为38.1%,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12.5%、16.9%、8.7%。与非PSD组比较,PSD组患者病灶数目多(P0.05),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较高(P0.05),入院时及发病1个月后的NIHSS评分高(P0.05),发病1个月后ADL及FMA评分低(P0.05),手功能及步行能力差(P0.05),发生肩手并发症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发病时的NIHSS程度、缺血性卒中病灶数目、肩手并发症、步行能力为恢复期发生PSD的相关因素。结论: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发病时NIHSS评分、缺血性卒中病灶数目、肩手并发症、步行能力为脑卒中恢复期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卒中后抑郁(PSD)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 将78例首次脑卒中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所有患者在发病3 d内进行颅脑CT或MRI检查,2周时进行HAMD、NIHSS评分及P300检测.结果 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PSD 32例,发生率41.03%,且其发生与病灶部位及NIHSS评分有关,病灶位于额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基底节、顶枕叶及小脑 (P<0.05);PSD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PSD组(P<0.01);与非PSD组相比,PSD组的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波幅显著降低(P<0.01).结论 病灶位于额叶的卒中更可能导致 PSD;神经缺损严重的患者患PSD的机率更大,而早期的P300检测可以提高对PSD的识别,有利于临床上对PSD进行早期干预,以利于脑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卒中后抑郁(PSD)与社交、失眠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53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抑郁分为PSD组119例和非PSD组134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SD与社交、失眠及神经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PSD组和非PSD组的失眠(P=0.003)、独居(P=0.034)、不良生活事件(P=0.022)及NIHSS评分(P=0.004)和BI评分(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失眠(P=0.015)、NIHSS评分(P=0.001)、BI评分(P=0.004)与PSD形成紧密相关;重度抑郁PSD患者与中、轻度抑郁患者相比具有较高失眠率(t=2.18,P=0.035;t=3.46,P=0.024)、较高NIHSS评分(t=4.29,P=0.003;t=4.52,P=0.006)及较低BI评分(t=4.03,P=0.005;t=2.34,P=0.001)。结论:失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日常活动活动能力与老年脑卒中患者PSD的形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构建衰弱风险决策树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4月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85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其中441例病人完成随访,根据出院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弱组(134例)和非衰弱组(30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采用Python软件构建预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衰弱的决策树模型。结果:脑卒中次数(OR=5.899)、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2.150)、老年抑郁(OR=1.673)、握力(OR=0.921)、Barthel指数(OR=0.954)、一般自我效能感(OR=0.797)、社会支持(OR=0.860)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衰弱的重要影响因素。分类回归树算法(CART)决策树模型结果显示,NIHSS评分、老年抑郁、握力、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衰弱的预测因子,其中对模型贡献性高的变量前3名依次为NIHSS评分(45.342%)、老年抑郁(26.124%)、握力(15.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抑郁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的Barthel指数(BI)评估两组神经功能恢复;出院时通过我院自行定制的调查表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HAMD、NIHSS、BI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HAMD、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卒中患者357例,对发生抑郁的可能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既往卒中史、抑郁病史、卒中的严重程度、残疾程度、认知障碍进行分析。结果:357例患者中,发生抑郁100例(28.01%,抑郁组),未发生抑郁257例(71.99%,无抑郁组)。抑郁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年龄、既往抑郁病史高于无抑郁组(P0.05),Logistic分析提示,年龄、抑郁病史及NIHSS评分与抑郁相关(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在急性期发生率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缓解和神经心理康复的作用。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11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康复锻炼,但实验组由心理康复医师对其进行心理治疗以及心理护理干预。运用HAMD、CNS及NIHSS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以及酶联免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5-HT(5-羟色胺)和NE(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经治疗后,HAMD、CNS及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5-HT和NE含量显著增加(P0.01),实验组HAMD、CNS及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HT和N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早期进行规范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抑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20年6月1日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卒中后4周采用患者卒中后抑郁(PSD)发病率及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抑郁自评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将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导致患者出现PS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本研究纳入23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4周出现PSD者95例,发生率为41.13%;PSD组独居、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PHQ-9评分9分、NIHSS评分4分、BI评分60分、SSRS评分20分比例多于非PSD组(P0.05);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独居、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NIHSS评分4分、BI评分60分、SSRS评分20分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PSD的危险因素(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PSD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预测模型为P=1/(1+e~((0.537-0.293X_1-0.328X_2-0.402X_3-0.377X_4-0.631X_5-0.579X_6)))。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为41.13%,独居、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NIHSS评分4分、BI评分60分、SSRS评分20分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PS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疲劳症状的发生率以及临床和神经心理学方面的影响因素.方法 共选取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1~3周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判定入选患者有无卒中后疲劳(PSF),并根据该结果将患者分为PSF组及非PSF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估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通过比较PSF组及非PSF组临床因素及神经心理学结果(包括HAMA、HAMD及MMSE评分)组间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F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3例(30.6%)患者存在PSF.当将HAMA评分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时,发现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值为1.222,P <0.05)及HAMA评分(OR值为1.311,P<O.01)均为PSF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预测因素;当将HAMD评分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时,仅发现HAMD评分(OR值为1.217,P<0.001)为PSF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预测因素.结论 PSF在国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较常见,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均为PSF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与个人因素、家庭支持系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病变部位的相关性及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将68例首次脑卒中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所有患者都在入院时进行个人情况及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调查,发病3d内进行颅脑CT或MRI检查,2周时进行HAMD及NIHSS评分。结果: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PSD27例,发生率为39.71%,其发生与个人因素、社会家庭支持系统,病变部位及NIHSS评分有关。PSD的发生与患者受教育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婚姻状况等家庭社会支持情况亦呈明显负相关(P0.01);女性发生率较男性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SD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PSD组患者(P0.01);病灶位于额叶的PSD发生率高于基底节、顶枕叶及小脑。结论:对病变位于额叶的患者以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社会家庭支持薄弱、受教育程度较低及女性患者,应尽快进行抑郁测评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配合治疗,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369-2370
目的探讨卒中后早期综合性抑郁干预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综合性抑郁干预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在进行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另配合综合性抑郁干预措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HAMD及NIHSS评分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抑郁干预有助于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ISS)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2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分,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不同亚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50岁年龄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其它年龄组高,女性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有显著性差异。脑卒中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NIHSS评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对于40~50岁年龄组的卒中患者、女性卒中患者及NIHSS评分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房内径(LAD)与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关系。方法将32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史分为房颤伴脑卒中组(n=127)和房颤不伴脑卒中组(n=198),比较2组血糖、肌酐清除率、血脂、合并疾病、LAD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LAD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AD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房颤伴脑卒中组的平均年龄、女性患者比率、合并心力衰竭及高血压患者比率、房颤血栓危险度(CHA_2DS_2-VASc)评分、LAD、肌酐(Cr)、尿酸(UA)均高于房颤不伴脑卒中组,阵发性房颤患者比率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低于房颤不伴脑卒中组(P 0.05或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呈正相关(P 0.01)。ROC分析表明,LAD对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 0.01),LAD联合CHA_2DS_2-VASc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结论 LAD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呈正相关,LAD联合CHA_2DS_2-VASc评分可以更好预测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价值.方法 选取发病72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3个月,根据PSD发生情况分为非PSD组和PSD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NLR与PSD的关系,探讨NLR联合CRP预测PSD的价值.PSD组患者又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轻度抑郁组和中重度抑郁组,比较2组炎症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非PSD组相比,PSD组女性患者比率、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比率、NLR、CRP水平、前循环梗死比率、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住院时间、HAMD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抑郁组患者NLR、CRP依次为(2.69±0.81)和(3.79 ±1.22) mg/dL,均低于中重度抑郁组患者的(2.87±0.84)和(4.44 ±1.37) 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NIHSS评分、CRP、NLR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LR联合CRP预测PS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敏感度为92.14%,特异度为83.26%.结论 NLR联合CRP预测PSD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及抑郁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2、4、12周的HAMD、NIHSS、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2周的HAMD、NIHSS、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抑郁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心理护理能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相关度。方法对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 Index(BI)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并用逐步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发病2周时伴发PSD的发生率为32.4%,其中轻度抑郁27.9%,中度抑郁2.9%,重度抑郁1.5%;离异或丧偶、独自居住、性格内向,脑卒中病灶数量多、面积大,伴随冠心病及高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高、日常生活能力差的患者,发生PSD的可能性更大。结论卒中后抑郁在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以轻中度为主,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HT)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超高龄(≥8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4例,根据住院期间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HT组31例和非HT组73例,收集2组患者相关临床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发生HT的危险因素,并比较2组患者短期预后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NIHSS评分及梗死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高收缩压、高NIHSS评分及大面积梗死均是发生HT的危险因素(均P0.05)。发病14 d时,HT组患者NIHSS评分为显著高于非HT组(P0.05);发病3个月HT组mRS评分3分患者比例显著低于非HT组(P0.05)。结论:对于超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高收缩压、高NIHSS评分及大面积脑梗死是其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HT患者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8.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及与痴呆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率、预测因素及与痴呆的关系。方法:对在同1年内住院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142例,记录其年龄、性别、家庭照料情况、婚姻状况等人口学资料及头颅影像学特征,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ADL(FIM);发病后3个月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抑郁量表(CES-D)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和认知状态。以卒中后PSD为因变量,以与非PSD患者有显著差异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以有无痴呆为因变量,以PSD等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群(85例)比较,142例脑卒中患者患轻中度PSD的人数明显增多(3.5%与18.3%,P0.01);脑卒中患者中PSD患者并发痴呆发病率显著高于非PSD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D的预测因素是缺乏家人照料、痴呆、神经功能缺损重和ADL能力差,未发现PSD是痴呆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PSD的发病率低于前期有关报道,脑卒中后痴呆是PSD的预测因素,但PSD不是痴呆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SD)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及其结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库中19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男女之间在卒中后2周PSD的发生率、抑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女性PS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32.9%和26.6%,P0.01),女性卒中评分与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高于男性(P0.05),抑郁表现均以迟滞和睡眠障碍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PSD与既往心脏病史、精神障碍病史以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男性与年龄、吸烟史、精神障碍病史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PSD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PSD的影响因素也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对中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中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58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再根据性别,将患者分为男性组44例和女性组52例。收集患者入院首次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不同组别的卒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探究血清尿酸水平及性别对溶栓治疗后转归的影响。结果:预后良好组的糖尿病和卒中病史阳性患者比例低于预后不良组(P0.01或P0.05);血清尿酸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1);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和入院NIHSS评分是影响中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血清尿酸水平是其保护因素(P0.01)。男性组尿酸水平高于女性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的尿酸水平可能对中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尤其是女性)静脉溶栓治疗后转归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