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邱春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572-157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HIV合并HBV感染情况比较常见,这些混合感染,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当HBV感染需要治疗而HIV感染不需要时,应考虑选用对HIV无作用的药物,如干扰素(IFN)或阿德福韦(ADV);当HIV和HBV同时符合治疗标准时,首选包括TDF+LAM或TDF+FTC的HAART方案,如果上述HAART基础上仍出现LAM或FTC耐药,可以加用ETV或ADV挽救治疗。对HIV/HBV合并感染患者而言,不需要HAART时不建议应用ETV、LDT抗HBV治疗。  相似文献   

2.
128例经血感染HIV患者合并HCV和HBV感染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经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血感染HIV患者合并感染HBV和HCV的感染率、肝脏表现及部分免疫学特征。结果128例患者中,单纯合并HCV感染者107例(83.6%),其中40例(31.3%)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肝损害,15例(11.7%)合并肝炎症状;单纯合并HBV感染3例(2.3%),均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肝炎症状;HIV、HBV、HCV三重感染7例(5.5%),无1例存在肝功能异常和肝炎症状;11例(8.6%)患者未合并HBV或HCV。结论经血感染HIV的患者与HCV的合并感染率高于与HBV的合并感染率,HIV合并HCV感染与HBV感染的临床转归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赵晓迎  臧珂 《河南医学研究》2022,31(8):1497-1500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肝功能和HBV病毒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洛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HBV/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  相似文献   

4.
黄燕琼 《吉林医学》2012,33(20):4459-4460
<正>至今,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对机体作用尚无一致的结果,两种病毒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尚在研究中[1]。2006年6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了19例HIV与HBV重叠感染患者,本组患者全部为慢性消耗性疾病(而且目前国际上尚无特效的药物进行治疗),都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甚至有自杀倾向,两种疾病的抗病毒药物,对患者机体有不同程度损害,尤其是肝脏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HBVDNA和HCVRNA。检测发现80%的HCC癌组织中可检出HBV-DNA的存在,25%的病例可以查到HCV-RNA;所有HBV和HCV阳性病例均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而继发性肝细胞病例未能检出二种病毒核酸序列。本研究揭示我国引起HCC发生的肝炎病毒以HBV为主,HCV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HIV感染者合并HBV及HC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HCV)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60例HIV感染者的HBV和(或)HCV合并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HIV单独感染者、HIV/HBV合并感染者、HIV/HCV合并感染者及HIV/HBV/HCV合并感染者的CD4+T细胞数、CD4+/CD8+细胞比值及HIV-RNA载量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260例HIV感染者中,60例(23.1%)为HIV/HCV合并感染,29例(11.2%)为HIV/HBV合并感染,8例(3.1%)为HIV/HBV/HCV合并感染;男性的HIV/HCV合并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HIV/HBV和HIV/HCV合并感染者的CD4+/CD8+细胞比值均显著低于HIV单独感染者(P<0.05);HIV/HCV合并感染者的CD4+细胞数显著低于HIV单独感染者(P<0.05);3组合并感染者的HIV-RNA载量与HIV单独感染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IV/HCV合并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张小丽  范晶华  段志文  王海斌 《医学综述》2013,19(18):3335-333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均可通过血液(包括输血和输血制品)、性接触(包括同性接触和异性接触)、母婴垂直及静脉注射吸毒等途径传播.所以,HIV合并HBV/HCV感染比较常见,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该文就目前HIV合并HBV/HCV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HBV相关性肝细胞癌与sFas/sFasL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L配体(sFas/sFasL)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②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21例无症状HBV携带者及22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病人血清sFas/sFasL水平。③结果 与无症状HBV携带者比较,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病人血清sFas水平明显增高(t=6.990,P〈0.01),而sFasL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HIV高危人群的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状况,分析危险因素,建立更有针对性的HBV、HCV防制策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连续抽样等方法抽取2019—2020年浦东新区HIV高危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描述并比较HBV、HCV感染率的异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V、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5 784人,HIV感染率为2.46%,HBV感染率为7.16%,HCV感染率为2.52%,HBV-HCV合并感染率为0.14%,HIV-HBV合并感染率为0.21%,HIV-HCV合并感染率为0.03%,无HIV、HBV、HCV合并感染者。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45岁以上、男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肝炎家族史、手术治疗史、牙科诊疗史、静脉注射吸毒、针灸史、创伤性美容、修面或修足、不安全性行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5岁以上、本市户籍、婚姻状况离异或丧偶、输血或血制品、静脉注射吸毒,婚姻状况已婚为保护因素。结论 浦东新区HIV高危人群HBV、HC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建议加强HIV高危人群的HBV、HCV筛查工作,通过接种乙肝...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湖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和分析合并感染发生率及各种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08年确诊的HIV阳性患者血样974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HCV抗体;用SPSS软件对不同情况下HIV患者合并感染HBV或HCV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74例HIV感染者中,男性756例,女性218例,年龄1.5~85.0岁,平均(37.5±10.0)岁;HBsAg阳性患者185例(18.99%),HBeAg阳性患者34例(3.49%),抗-HBc阳性者673例(69.10%);抗-HCV阳性者597例(61.29%)。HIV、HBV和HCV三重感染者115例,约占11.81%。χ2分析显示,男性及青壮年(26~45岁)的HIV/HCV合并感染率以及HIV/HBV/HCV三重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和其他年龄组(P<0.01);静脉吸毒史是HIV/HCV感染和三重感染的危险因素,未发现同性或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亚型在上海及周边地区HBV感染相关的肝细胞癌、慢性乙型肝炎和HBV携带者中的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及亚型在HBV相关疾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多重PCR对462例肝细胞癌患者(HCC组)、2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和110例HBV病毒携带者(ASC组)进行HBV基因型及亚型的鉴定.结果:与CHB组相比,HCC组C型比例增高(P=0.009),B型比例下降(P=0.045),可见少量A、D型;基因型B均为B2亚型;基因型C以C2亚型为主(98.5%),可见少量C1亚型(1.5%).B2和C2型患者中,HCC组比CHB组HBeAg阳性率低(P=0.005,P=0.008),而抗HBe阳性率高(P=0.003,P=0.001).HCC组内混合型HBeAg阳性率最高,明显高于B2型(P=0.016).在40~60岁的HCC患者中,HBV DNA载量B2型<C2型<混合型(B2型vs C2型,P=0.029;B2型vs混合型,P=0.021;C2型vs混合型,P=0.041).结论:上海及周边地区HBV基因亚型以C2型为主,B2型次之,HCC、CHB及ASC人群中的基因型构成不同;混合型感染比单一基因型引起的病毒载量和HBeAg阳性率高,更容易导致HCC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Therelationshipofcancersuppressorgenep53withHBV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WangDong(王东),ZhangXinli(张新立),ShiJinghquan(史景泉)(Depart...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基因型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分布;分析感染不同基因型HBV导致CHB和HCC的临床实验室结果以及肝脏病理特点之间的差异。方法:随机挑选89例CHB和86例HCC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结合双色荧光标记的TaqMan MGB探针来鉴定HBV基因型。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理资料摘抄自患者病案。运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地区,CHB患者以感染HBV B基因型为主,占78.65%,可见B、C混合型,占3.37%;HCC患者以感染C基因型为主,占70.93%;本研究中未见B、C以外其他基因型。B、C基因型在两组患者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感染不同基因型HBV的CHB患者间临床实验室和肝脏病理检查指标未显示出明显差异。在HCC患者中,感染C基因型患者较B基因型e抗原阳性率高(P<0.05);感染HBV B基因型和大肝癌发生明显相关(P<0.05);HBV基因型和肿瘤TNM分期、转移和浸润之间均未显示出相关性。结论:本地区CHB患者以感染HBV B基因型为主,C基因型和e抗原阳性是HCC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感染C基因型HBV的患者,积极抗病毒治疗,促进e抗原血清学转换有可能降低HCC的发生率。感染HBV B基因型和大肝癌发生具有相关性,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扩大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状态下HIV/AIDS患者合并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的流行状况以及相关血清生化和病毒学特征.方法 对122例正在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采集血标本,使用酶免法(ME-I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肝功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运用RT-PCR法对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标本以及表面抗原和/或核心抗体阳性标本分别进行HCV-RNA以及HBV-DNA测定.以43名单纯HC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 122名 HIV/AIDS患者,乙肝五项指标全阴性97例(78.86%),表面抗原阳性3例(2.46%),表面抗体阳性者总计19例(15.57%),单纯核心抗体阳性者3例(2.46%).HCV 抗体阳性84例(68.85%),84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RNA 阳性58例(69.05%),HIV/HCV/HBV合并感染者为0.HIV/HCV合并感染组 HCV-RNA 水平与感染者性别,CD4 +细胞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HI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纯HCV感染组 HCV-RNA水平、肝功能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IV感染者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与单纯HCV感染者血清生化及病毒学改变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窝蛋白-1(Caveolin-1)的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以及相关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HBV相关HCC中Caveolin-1表达量。构建Caveolin-1重组质粒,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了重组质粒的HepG2.2.15细胞中Caveolin-1表达量,并用ELISA法检测转染后培养上清中的HBsAg。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aveolin-1在95%HBV相关HCC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Caveolin-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在HepG2.2.15中成功表达。ELISA检测发现用Caveolin-1重组质粒转染HBV感染稳定模型HepG2.2.15细胞48、72 h后,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sAg浓度相对未转染细胞分别下降了46.2%和48.8%(P<0.05)。重组质粒转染HBV感染急性细胞模型48、72 h后,HBsAg浓度相对未转染细胞分别下降了41%和50%(P<0.05)。结论 Caveolin-1在HBV相关HCC中呈低表达,Caveolin-1的高表达抑制了HBV HBsAg的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阿帕替尼干预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阿帕替尼干预的人肝癌HepG2和HepG2.215细胞,细胞计数试剂(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 阿帕替尼干预后的HepG2细胞组划痕愈合率明显低于HepG2.215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细胞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均高于HepG2.215细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BV状态影响甲磺酸阿帕替尼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阿帕替尼在HBV阴性HCC细胞中可能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分布。方法选择广西桂北地区46例HBV感染相关性HCC患者,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者共9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HBV基因型。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理资料摘抄自患者病案。结果本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占77.8%,基因型C占18.9%,非B非C占3.3%;HCC中基因型B占78.3%,基因型C占21.7%,慢性HBV感染者和HCC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者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C比较,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中基因型B、C间HBV-D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组和HCC组比较,ALT、AST、TBIL、ALB、年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桂北地区的慢性HBV感染者和HBV相关性HCC以基因型B为主,基因型在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和HCC对比分布无差别。基因型C的HBV-DNA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B2和C2在肝细胞癌(HCC)形成、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检测462例HCC患者和23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基因型及亚型,并对其中采取手术切除或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或两者联合治疗的228例基因亚型为B2或C2的HCC患者随访观察1年.结果:C2亚型HCC患者比B2亚型手术治疗机会多(P=0.007);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P=0.000)、年龄≥40岁(P=0.030)、病毒载量>10 000copies/ml(P=0.017)是HC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亚型B2和C2对HCC形成的危险性无统计学差异;50岁以下(P=0.044)、非手术治疗患者(P=0.000)、HBV基因亚型B2(P=0.027)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B2、C2和混合型感染者HCC组织病理分型上都以粗梁型为主(85.7%、71.2%、75.0%),各种病理类型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一些少见病理类型中全部为C2亚型,未见B2型和混合型.结论:HBV C2和B2亚型在促进HCC形成的危险性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后者形成的HCC恶性程度更高、手术机会较少、更易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陕西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TP)共感染情况,为陕西省HIV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陕西省HIV/AIDS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五项、抗-HCV及抗-TP检测。结果 018例HIV/AIDS病人中,112例(11.0%)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共发现19种血清模式,其中以HBsAb单阳最高,446例(43.8%),其次为HBV标志物全阴,307例(30.2%),乙肝“大三阳”(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16例(1.6%);抗-HCV阳性119例(11.1%);抗-TP阳性265例(26.0%);抗-HCV+抗-TP阳性22例(2.2%),抗-HCV+HBsAg阳性17例(1.7%),抗-TP+HBsAg阳性26例(2.6%),抗-HCV+HBsAg+抗-TP阳性1例(0.1%)。结论 陕西省HIV/AIDS人群中HBV、HCV、TP合并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应加强HIV/AIDS人群宣传教育及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HBVBCP)变异、HBVDNA及细胞因子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关系。方法:将176例HBV慢性感染者分为慢性肝病组(156例)和HCC组(20例)。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碱基G→A联合突变。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HBVBCP变异在HCC组的阳性率(70.0%)显著高于慢性肝病组(37.8%,P〈0.01)。HCC组的血清HBVDNA含量、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慢性肝病组(P〈0.05,P〈0.01),而血清IL-10、IL-12和IFN-γ水平与慢性肝病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HBV BCP变异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且血清TNF—α及HBV DNA复制水平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中可能也起到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