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总结深圳市1980—2018年霍乱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1980—2018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霍乱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1980—2018年共发生653例霍乱病例,以散发病例为主(72.1%,471/653),大多数为轻症(68.9%,450/653),仅2例死亡。发病时间集中在7—10月,各区均有发病,宝安区最多,占48.1%(314/653)。职业以工人(民工)为主,占60.9%(398/653)。1980—1989年、1990—2000年、2001—2018年分别以稻叶型、小川型和稻叶型为优势毒株。结论 深圳市20世纪90年代霍乱疫情高发,之后至今长期处于低发水平,但仍需加强监测,防控输入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010—2019年连云港市老年肺结核流行特征,为老年人结核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连云港市2010—2019年期间登记的60岁及以上肺结核病例资料汇总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连云港市登记年龄≥60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 633例,占全人群病例数的39.21%,年均发病率为101.4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Z=-27.520 9,P<0.001)。全市各县(区)年龄≥60岁肺结核年均发病率最高为东海县(131.59/10万),最低为连云区(43.48/10万),各县(区)间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47,P<0.01),各县(区)发病率均有所下降,其中灌南县下降程度最高(82.41%)。年龄≥60岁肺结核月累计发病率最高为12月(10.70/10万,822例),最低为1月(6.43/10万,500例);年龄≥60岁活动性肺结核病例中年龄最大的95岁,平均年龄(69.76±7.197)岁;男、女老年肺结核发病性别比为3.52∶1;2010—2019年期间年龄≥60岁肺结核病例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20 d(11,34),延迟率为67.21%,呈上升趋势(Z=8.699 0,P<0.001)。结论 老年肺结核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老年人结核病健康知识宣传,积极开展主动筛查,完善治管措施,全面认真做好老年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四川省绵阳市2015—201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绵阳市2015—2018年手足口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8 5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7.32/10万,重症病例54例,占病例总数的0.29%;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和10—11月,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0.85%(7 587例)和32.52%(6 040例)。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共报告17 957例(占96.68%),其中1~3岁组尤为突出(16 223例,占87.35%);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12 213例,占总病例的65.76%;男性11 003例,女性7 570例,男女比例为1.45∶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2015—2018年绵阳市共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标本4 690份,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分别为10.77%、25.67%、63.56%。各年份不同类型病原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88.125,P<0.01)。结论 绵阳市2015—2018年手足口病呈隔年高发流行态势,总体呈双峰的季节分布,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重症发生率逐年下降,不同年份优势毒株有所变化。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河南省武陟县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病例和武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布病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武陟县累计报告人间布病437例,2010—2014年布病发病数迅速上升,2014年达到高峰102例,2014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以30~69岁的中老年为主,占79.41%(347/437),男女之比为3.37∶1;其中3—7月报告病例居多,占58.58%(256/437);职业以农民为主,共409例,占93.56%(409/437);感染途径以传统的饲养放牧发病最多,占43.02%(188/437);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2019年最短为9 d。结论 饲养放牧和处理胎羔是武陟县布病主要的传播途径,食用乳肉制品感染布病逐年增加,应继续开展布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临床医生培训,切实控制人间布病疫情、缩短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加强区域联防、部门协作、畜间免疫、健康教育、淘汰病畜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绵阳市2019—2021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为绵阳市流感防控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收集绵阳市2019—2021年流感监测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绵阳市2019—2021年流感共报告发病55 97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88.08/10万。报告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cases, ILI) 103 723例,年平均ILI%为3.58%。2019年流感报告发病率、ILI%、阳性检出率均远超过历年同期水平。人群分类构成以15岁以下学生为主。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涪城区20 118例(占35.94%)、游仙区6 394例(占11.42%)、江油市5 800例(占10.36%)。2019—2021年共收到并检测ILI标本10 126份,阳性率19.53%;标本阳性检出率以15岁以下学生为主。历年流感病毒优势毒株呈现出交替流行的趋势,2019年以A(H3)型为主,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年阳性检出率均较低,2021年除检出2份A(H9)型外,其余均为BV型。2019—2021年共报告ILI暴发疫情43起,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冬季,场所以小学居多。结论 2019—2021年绵阳市流感病例、ILI、病原学监测、暴发疫情的特征基本一致,15岁以下的学生及学校仍为重点关注人群及场所。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下,流感的低发水平进一步印证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深圳市丙肝发生、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丙肝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 2008—2017年报告的深圳市丙肝病例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深圳市2008—2017年累计报告丙肝病例数18 671例,发病率在14.16/10万~22.3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18.54/10万,呈现出无死亡、无聚集性疫情、无明显季节性高发的散发特征,但总体发病呈缓慢上升趋势。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组。深圳市0岁组年发病数维持在15例左右,10岁组以下的发病占到全部病例数的1.2%。深圳市丙肝发病人群主要以家务待业及工人为主。结论 深圳市丙肝的发病主要以青壮年劳务工和家务待业人群为主;同时,母婴传播也是深圳市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持续开展针对流动人群丙肝感染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危险行为的干预,增强其防范意识,降低行为风险以及开展母婴阻断是深圳市预防和控制丙肝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锦州市2011—2020年布鲁菌病(布病)分布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中2011—2020年锦州市布病个案数据,分析布病流行特征、病例就诊等情况。通过2011—2020年布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分析其暴发因素及特征。结果 2011—2020年锦州市累计报告布病病例4 30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50/10 万,发病率逐年增加(χ2趋势=448.969,P<0.001)。4 306例布病中,以饲养放牧人员(占82.65%)和养畜户周围人群为主(占8.55%);4—8月份为发病高峰,占62.73%;发病乡镇覆盖率为100%(105/105),累计报告病例数超过50例的乡镇27个,报告病例占全部病例数的58.71%;其中累计报告病例数超过100例的乡镇11个,占全部病例数的31.54%。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M(P25, P75)为10 (3,24)d;2011—2020年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7 d以内病例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χ2趋势=40.296,P<0.001)。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布病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1.93%。2011—2020年锦州市共报告23起布病暴发疫情,均因接触染疫的羊、牛而感染。其中3起疫情的牛羊检出布鲁菌,均为羊3型,其余16起疫情的牛羊均已售卖,未做检测。结论 2011—2020年锦州市布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布病疫情地区分布呈总体散发,局部高发态势。建议在布病高发地区开展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遏制布病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汕头市2010—2019年急性驰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防范输入性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为脊灰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Excel 2007等软件对汕头市2010—2019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汕头市2010—2019年共报告AFP病例273例,201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1.60/10万;2011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19/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2.22/10万,报告273例均为非脊灰病例,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273例AFP病例分布于全市7个区县,病例地区分布没有明显聚集性;273例AFP病例发病年龄最大14岁,最小3个月龄,以1~<5岁组发病率较高,共有142例,占总病例的52.01%;273例AFP病例中男性170例,女性103例,男女比例为1.65∶1,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P<0.05);每月均有病例报告,以5月份发病最多,共31例(占11.36%),发病无明显时间聚集性;273例AFP病例中服苗3次以上者263例(占96.34%),服苗未达3次者10例(占3.66%);273例AFP病例中有269例AFP病例采集到双份合格粪便标本,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8.53%,均未分离到脊灰病毒。结论 汕头市2010—2019年来的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监测系统敏感性和及时性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为巩固无脊灰成果,应保持高水平脊灰疫苗免疫接种率,强化医务人员报告意识,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广州市白云区EV71疫苗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影响,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与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获取手足口病报告信息与EV71疫苗数据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1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3 574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共5 30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3.85/10万,EV71疫苗接种后2016—2018年手足口病发病率下降,2019年略上升;时间分布上每年呈双峰流行,具有夏秋季高发的特点;地区分布上呈人群密集度高的镇街高发的特点;人群分布上男性多于女性,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为主,高发季节、高危人群及高发地区未见明显变化;病原学特征上优势病原体为其他肠道病毒,EV71构成比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2019年白云区累计接种EV71疫苗287 375剂次。结论 EV71疫苗接种高峰与手足口病发病高峰重叠反映白云区EV71疫苗低接种水平、公众接种意识不强,故控制EV71感染手足口病效果尚有限。城中村为高发地点,可能与人群流动性大、居住密度高、卫生意识差等因素有关。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低龄儿童,可能与免疫力水平低、卫生习惯未形成、暴露机会多等因素有关。故需推动社区和家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以提高公众的疫苗接种意识与卫生意识、改善居住卫生环境、养成卫生习惯,最终达到综合防控手足口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12—201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cute flaccidparalysis, AFP)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其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江苏省2012—2017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7年江苏省共报告AFP病例1 635例,年均发病率为2.56/10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常州市、镇江市和泰州市,分别为4.65/10万、4.16/10万和3.81/10万;发病高峰出现在3月、6月和9—11月;男女性别比为1.69∶1,5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共1 033例,占病例总数的66.18%;1 558例免疫史≥3 剂次,17例免疫史不详,21例因未到接种年龄不能及时接种相应剂次疫苗,39例因生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时接种疫苗。肠道病毒分离率为3.32%,14.19%的病例60~75 d随访仍存在一定的残留麻痹。结论 江苏省AFP 病例以低年龄儿童发病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春季、夏秋季高发,大部分预后良好,部分儿童仍存在残留麻痹,应采取措施降低致残危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2001-2010年监测资料,研究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间疫情监测、宿主动物监测资料,实验室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HFRS743例,死亡4例,发病率为0.81/10万,病死率为0.54%。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在10月至次年6月,病例集中在天河区、海珠区和白云区,职业分布以工人、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为主,其次是民工和农民。男女比例为3.10∶1,年龄集中在20~50岁。鼠密度为9.64%,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4.94%,鼠肺HV抗原阳性率为5.56%。鼠密度和鼠种构成相对稳定,但2004-2010年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和鼠肺HV抗原阳性率均处于持续上升趋势。鼠种构成主要以褐家鼠(70.01%)为主,其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6.02%)和肺HV抗原阳性率(6.58%)在各鼠种中最高。结论广州市HFRS疫情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发病风险不断增大,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另外,广州市可能已经由家鼠型疫区演变为混合型疫区,应寻找进一步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河北省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疫情发展动态,为防治HFR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全省HFRS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及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2012年河北省共报告病例687例,发病率为0.95/10万,死亡2例。病例分布在全省85个县(市、区),占总数的48.30%,主要集中于秦皇岛市和唐山市。发病明显呈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季节高峰,春峰高于秋冬季峰,占发病总数的48.90%。15~70岁人群为高发人群,占发病总数的88.50%,大年龄人群发病有增加趋势;病例男女比例为2.4:1;农民发病占79.48%。居民区平均鼠密度为2.88%,野外为1.08%,居民区鼠带病毒率为10.54%,野外未检出,均高于去年。居民区和野外优势鼠种仍为褐家鼠。阳性血清和鼠肺进行PCR分型,结果均为家鼠型(Ⅱ型)。结论河北省HFRS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重点为河北东北部的唐山和秦皇岛两市,属于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防控应对重点区域采取针对家鼠型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和分布规律,为腮腺炎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统计学检验(卡方检验)。结果深圳市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3.27/10万,发病高峰期处于5~7月,占全年总发病数的46.0%;年均报告男女性别比为1.78:1,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9.4%;且多为学生、托幼机构儿童、散居儿童,共占发病总数的81.5%。暴发疫情共75起,全部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结论深圳市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维持在较低水平,2011~2012年增长较为迅速,2008~2012年间,疫情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暴发场所以托幼机构和学校为主,而免疫规划提高接种相对较低,应进一步完善麻疹-腮腺炎-风疹(MMR)联合疫苗儿童免疫接种率,加强易感人群监测,建议对发生暴发疫情时学校启动晨检,是控制流腮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区其它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根据。方法对深圳市某区2010~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某区共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14 752例,发病率分别为222.05/10万、272.49/10万、235.15/10万;5岁以下病例占全部发病数的86.27%;LG、LC街道两个街道发病率最高279.50~766.85/10万。从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63.23%为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暴发1起,诺如病毒暴发2起。结论深圳市某区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主要集中在0~5岁散居儿童,秋冬季是好发季节,轮状病毒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实施以接种疫苗为主的防治策略10年以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为内蒙古今后HFRS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2001-2010年HFRS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10年内蒙古累计发病2 640例,年均发病率为1.10/10万,死亡35例,病死率为1.33%,较上个10年发病人数下降了34%。HFRS流行地区有所扩大,但多以散发为主,高发地区仍集中在呼伦贝尔市和巴彦淖尔市。发病集中在秋冬季,11月份一直为高发月份,青壮年仍是发病主体,各年龄组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农民发病最多。HFRS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后维持在1/10万以下的低水平。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的3年较2005-2007年发病人数减少了543例,平均发病率由1.19/10万下降到0.43/10万。结论:自2001年实施以疫苗注射为主的防治策略以来,内蒙古HFR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深圳市学生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校园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1年深圳市6~19岁学生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报告数据,描述基本流行病学特征,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结果 2015—2021年深圳市共报告6~19岁学生流行性感冒病例115 143例。流感发病率由2015年的64.05/10万升至2021年的211.94/10万,以2019年的发病率最高。6~<10岁学龄段发病率最高,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高于经济次发达地区。趋势分析显示,流感年发病率变化的拐点出现在2019年,呈现出先升后降,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上升37.2%(95%CI: 6.3%~77.2%, 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的发病趋势与总体发病趋势一致。月发病率呈现先升后降再升总体上升的趋势,在2019年12月和2020年5月存在转折点,三段的MPC分别为10.39%、-66.60%和10.04%,AMPC为 2.60%。15~19岁年龄段年均上升速度最快(AAPC=108.1%, 95%CI: 83.8%~135.5%, P<0.05)。结论 深圳市6~19岁学生群体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重点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校园流感防控工作。各机构需加强合作,减少流感的发生,提升流感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深圳市猩红热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深圳市2006~2011年猩红热疫情资料。结果 2006-2011年深圳市猩红热发病1517例。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7.32/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1.31/10万。猩红热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2011年发病数大幅上升,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三项职业报告猩红热病例数占全部病例数的94.13%。男女比例为1.85:1。发病主要集中于1~10岁年龄段的儿童。高发期集中在3~5月份和12~1月份。结论学校、托幼机构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场所,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工作;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掌握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动态以及宿主动物种类、带病毒率等情况,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7年《湖南HFRS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4个常规监测点和环洞庭湖区5个应急监测点系统开展HFRS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宿主动物肺组织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2007年共报告病例705例,发病率1.11/10万,较2006年升高24.72%。4个常规监测点共捕获517只宿主动物,总鼠密度为5.20%,鼠带毒率为0.39%,其中双峰县的黑线姬鼠、小家鼠各1只阳性。5个应急监测点共检测261只宿主动物,总阳性率为2.68%,其中君山区2只东方田鼠、汉寿县3只黄毛鼠和2只黑线姬鼠的肺组织HV抗原阳性。结论湖南省HFRS疫情较2006年有一定程度升高,宿主动物的带毒率较高,需要高度重视,综合防制HF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1年深圳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及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1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8102例,年均发病率为234.3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占总病例数的56.89%;全市8个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龙岗区(558.68/10万),最低为宝安区(59.67/10万),各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94.19%;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5.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245名重症病例中,1—4岁年龄组发病数较多,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8.57%;仍以散居儿童为主,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6.12%;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病例主要以EV71感染为主。两年间,共报告暴发疫情189起,报告高峰期出现在4—6月,幼托机构是高发场所。结论深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2010—2012年丙肝及HIV/AIDS疫情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深圳市2010-2012年丙肝及HIV/AIDS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文化程度偏低的流动人员是发病的主要人群。性传播已经成为深圳市HI、似IDs首要传播途径,占84.65%,且感染比重逐年上升(P〈0.01)。结论丙肝及HIV/AIDs感染均已成为影响深圳市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对重点人群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是目前防控工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