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振荡呼气正压(O PEP)辅助治疗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该院呼吸门诊的慢性湿性咳嗽患儿48例,分为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O PEP进行为期3个月的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排痰难度、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制中药药膏(附子、人参、肉桂、丁香、冰片等组成)穴位敷贴大椎、关元、中脘、足三里穴,对照组给予不舍药物的安慰膏穴位敷贴与治疗组同样穴位;2组均每日敷贴1次,每次1h,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研究补肺健脾方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婴幼儿哮喘缓解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婴幼儿哮喘缓解期患儿90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补肺健脾汤剂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将2组患儿4周后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相比较:观察组2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补肺健脾方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法应用于婴幼儿哮喘缓解期患儿治疗中,其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肺功能恢复,减少哮喘发作与呼吸感染次数,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儿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116-2120
【目的】探讨自拟三拗汤加味方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小儿风痰型久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风痰型久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三拗汤加味方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7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46/50),对照组为82.5%(33/4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儿的咳嗽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咳嗽症状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自拟三拗汤加味方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小儿风痰型久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其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穴位敷贴对小儿食积咳嗽(食积气滞型)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小儿食积咳嗽提供有效治法。方法将257例小儿食积咳嗽患儿随机分治疗组129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给予消积止咳口服液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治疗后有效率、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咳嗽、咳痰、反酸等)、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10)、不良反应等。结果①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缓解率为95. 3%;对照组总缓解率为85. 9%,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②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③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④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消积止咳口服液、穴位敷贴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穴位敷贴对小儿食积咳嗽(食积气滞型)确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与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疗效.方法将58例RRTI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穴位敷贴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55%(2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23/29),随访1年内观察组的感染次数和感染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调节剂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缓解期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将60例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补肾健脾方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0例,予普米克都保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积分变化等.结果:共脱落3例,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临床痊愈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5%、1...  相似文献   

8.
目的:益气祛湿活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气虚湿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同时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益气祛湿活血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炎康复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疗效,做出总结分析。结果:试验组在改善气虚湿瘀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祛湿活血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在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前提下不仅能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远红外穴位敷贴辅助蒙脱石口服液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1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5)和观察组(n=95),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远红外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85.26%(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远红外穴位敷贴辅助蒙脱石口服液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的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排痰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2次/d,每次贴1~2h,连续治疗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气喘等呼吸道的症状。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气喘等呼吸道的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疗效可靠,安全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112例过敏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酮替芬联合氨茶碱口服.观察组患儿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同时进行针灸治疗.10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观察组未发生一例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可以取得与抗过敏西药相当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宝根1号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50例肺脾气虚证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宝根1号方口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穴位敷贴治疗,两组观察周期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中医主症(咳嗽、喘息、气促、胸闷)评分、次症(易于感冒、纳差、汗多、面黄)评分;评价患儿的中文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h-CACT)评分;检测患儿的免疫指标水平,包括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研究最终对144例患儿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3例。①临床疗效: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87%和61.64%,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主症评分: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咳嗽、喘息、气促、胸闷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主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次症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易于感冒、纳差、汗多、面黄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患儿仅易于感冒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纳差、汗多、面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Ch-CACT评分: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h-CAC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免疫指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A、IgG、IgM水平均升高(P0.05),EOS计数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OS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宝根1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能更好地改善哮喘缓解期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免疫功能,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278例临床诊断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6例,应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常规方法(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联合治疗;对照组132例,单纯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结合中药咳喘方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儿科门诊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辅舒酮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玉屏风颗粒结合中药咳喘方穴位敷贴治疗,治疗3个月评估临床疗效、呼出一氮化氮(FeNO)分值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年中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住院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64%(P0.05);FeNO分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1年内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玉屏风颗粒结合中药咳喘方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减少疾病的复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贴膏穴位贴敷对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贴穴位贴敷;对照组10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1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咳嗽症状及肺部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症状及肺部症状在治疗3天后明显好转101例,对照组有81例.结论:中药贴敷理疗对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敷贴联合西药对小儿肺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肺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咳嗽、气喘、发热、肺部啰音等)消失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咳嗽、发热、气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肺功能指标PVC、FEV1及PEF较治疗前均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患儿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苦参方对肛门湿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肛门湿疡病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疗,治疗组给予苦参方熏洗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苦参方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疡病临床疗效优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范方琼  刘明卫  邱道禄 《西部医学》2011,23(9):1733-1734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敷贴中药贴片对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86例遗尿症病儿在行为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中药遗尿方剂治疗,2次/每日;治疗组44例采用经皮穴位敷贴中药贴片治疗,1次/每日,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敷贴中药贴片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药敷贴联合离子导入技术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2015年本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共计72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有36例。对照组单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离子导入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儿在平均治疗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方面,均比对照组患儿要短,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哮喘应用中药敷贴联合离子导入技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经中药颗粒剂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126例,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的患儿病患例数分别为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颗粒剂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5.67±0.8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48±1.02)d、咳嗽消失时间(3.02±1.15)d、体温改善时间(2.01±0.43)d均短于对照组(6.94±0.79)d、(6.01±1.04)d、(4.35±1.26)d、(2.99±0.84)d、(t=8.742、2.888、6.188、8.243,P<0.05).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仅有1例患儿敷贴部位发生红肿,对治疗过程无影响.结论 中药颗粒剂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