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讨自体红骨髓充填聚乳酸(PLA)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管材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效果.将自体红骨髓注入PLA复合BMP管材内,植入实验组兔股骨20mm骨缺损中;将同种PLA复合BMP棒材植入对照组兔股骨20mm骨缺损中;通过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来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显示实验组于术后16周骨缺损完全修复,对照组于术后24周仍无1例修复(P<0.01).表明自体红骨髓充填PLA复合BMP管材可以快速有效地修复大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胶原蛋白膜包裹自体骨膜复合体与等量自体骨膜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缺损区分别植入胶原蛋白膜/自体骨膜复合体与单纯等量自体骨膜,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方面观察。结果:大体观察可见植入复合体的缺损区无过量的结缔组织生长,新生骨分布均匀;X-线早期即有连续性骨痂通过缺损区;组织学观察可见新骨生长迅速、骨小梁排列有序、成熟骨替代完全;免疫组化可见BMP染色均匀分布。结论:胶原蛋白,自体骨膜复合体修复骨缺损弥补了骨膜来源有限的缺点,减少了骨缺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胶原蛋白膜包裹自体骨膜复合金葡液修复骨缺损的优越性。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各组缺损区分别植入胶原蛋白,自体骨膜,金葡液、胶原蛋白,金葡液、自体骨膜,金葡液复合体,于2、4、8、12周时行大体、X线片、免疫组织化学及骨钙素指标观察。结果整个过程中可见A组缺损区新生骨组织增殖明显、持续时间较长,且无过量的结缔组织生长;X线早期可见连续性骨痂通过缺损区,分布均匀;免疫组织化学可见多个成骨中心,骨小梁排列有序,成熟骨替代完全,BMP分布持续时间长,且在新骨组织中占居范围大;血清骨钙素在整个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结论:胶原蛋白能够阻挡周围软组织进入缺损区,为新骨生长提供空间;同时作为金葡液的载体,能减少金葡液外溢,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表面脱钙骨与全脱钙骨基质明胶成骨过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将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SDBMG)和全脱钙骨基质明胶(WDBMG)植入家兔桡骨骨缺损,采用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方法对两者的成骨过程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WDBMG的表面和中央呈“同步”诱导成骨过程,而SDBMG呈由表及里的“渐进”成骨过程,两者的成骨作用无明显差异。作者认为,WDBMG主要适用于非负重区骨缺损的充填和修复,而SDBMG在大块骨缺损,尤其在负重区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切开解剖复位关节面、将同种异体骨颗粒复合体和红骨髓植于骨缺损处的方法,植骨结束以后常规解剖锁定板进行内固定。结果:其中有两个患例在术后的3、5 d就出现了发热现象,最高体温是为39℃,在对其进行处理后,体温有明显的降低。讨论:异体骨复合浓缩自体红骨髓移植能够克服自体骨移植不能解决的缺点,且它自身的骨愈能力与自体骨相近,易于制备,来源丰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中药骨碎补提取液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与生物活性玻璃联合培养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的骨髓基质细胞,经过传代并经低浓度骨碎补提取液培养扩增后,与生物活性玻璃联合立体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后,植入兔桡骨缺损处,与生物活性玻璃、自体髂骨以及空白组进行对比,通过大体形态、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各组骨缺损修复的效果。结果:植入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的兔桡骨缺损完全愈合,成骨效果与自体髂骨相似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经中药骨碎补提取液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生物活性玻璃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能很好完成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0年9月,共收治创伤性胫骨骨缺损病人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8岁,平均34.8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胫骨上1/3段占26.1%(6例),中1/3段占34.8%(8例),下1/3段占39.1%(9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钢板固定。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14~26个月,平均20.3个月,术后骨缺损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12.6周。结论: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治疗胫骨骨缺损,固定可靠,骨缺损愈合率高,愈合周期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与自体浓缩红骨髓复合应用于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分为A、B、C、D四组建立双侧桡骨骨缺损模型;A组置入PRP+RBM+FG,B组置入PRP+FG,C组置入RBM+FG,D组不作处理。结果:D组作为对照组,A组骨缺损区较B、C两组愈合快。结论:PRP复合RBM以FG为载体置入兔桡骨骨缺损区,具有明显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纳米级羟基磷灰石(NHAC)材料及其复合BMP后的骨修复能力和诱导生成血管能力。方法:制作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模型,分别以NHAC/BMP、NHAC修复,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术后6个月处死动物,进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形态学检查(HE染色)、组织切片碱性磷酸酶染色(改良钙钴法染色)、成骨量分析(图像分析)、VEGF阳性细胞率检测(免疫组化染色)、VEGF阳性血管数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HAC/BMP组、NHAC组及空白对照组间各项观测指标均差异显著,NHAC/BMP组优于NHAC组,NHAC组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NHAC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工程植骨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能。将其与BMP复合后,复合材料不仅骨修复能力进一步增强,其诱导血管生成能力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治疗16例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6周。结论: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非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去细胞牛松质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理想的能够修复骨缺损的骨材料,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扩增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将其与去细胞牛松质骨复合培养。造成兔桡骨中段10mm骨缺损模型,分复合细胞组、单纯材料组、空白对照组。通过大体观察、放射学检查、组织学检查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去细胞牛松质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12周时缺损区完全被新骨代替,骨髓腔完全通畅,优于单纯材料组的修复效果,单纯材料组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去细胞牛松质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有可能成为理想的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PRP)与自体骼骨开放颗粒样植骨结合修复创伤性骨髓炎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将2次法离心取得的患者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于创面组织深层及用PRP凝胶覆盖开放的植骨创面,对照组仅行开放颗粒样植骨术结合术后创面生理盐水湿敷创面,术后7d,1、2、3、6、12个月摄X片,参照lane-san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接骨丹对骨缺损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骨折模型制作方法制作大鼠骨缺损模型,通过拍摄胫骨X光片,并根据骨折肢X片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骨折肢进行相应评分,考察接骨丹对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结果:给药组较空白组骨缺损部位骨痂生成良好、骨缺损明显减小、骨折肢X线片评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丹对骨缺损愈合及骨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体浓缩骨髓移植结合中药骨愈康对骨不连治疗的效果。方法:浓缩自体骨髓移植阳中药组(A组)采用局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结合中药内服治疗骨不连患者25例,另设浓缩自体骨髓移植组(B组)采用单纯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患者25例,观察X线所示骨痂形成情况和临床体征,评价2组在治疗前后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A组25例患者骨折最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8个月。B组22例患者骨折最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4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移植结合中药骨愈康可以改善成骨能力,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针灸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 ,阳性对照Ⅰ、Ⅱ组 ,针灸预防Ⅰ、Ⅱ、Ⅲ、Ⅳ组 ,针灸治疗Ⅰ、Ⅱ组。针刺小鼠“足三里” ,艾灸“关元”穴 ,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骨髓有核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 :阳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骨髓有核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针灸预防Ⅰ、Ⅱ、Ⅲ、Ⅳ组 ,针灸治疗Ⅰ组与阳性对照Ⅰ组比较 ,针灸治疗Ⅱ组与阳性对照Ⅱ组比较 ,各指标明显降低 (P <0 0 0 1)。结论 :针灸可拮抗由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骨髓有核细胞微核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骨髓造血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典型同基因BMT小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骨髓移植(BMT)组和BMT加川芎嗪处理组(川芎嗪组),另设正常组(未做任何处理)。BMT组胃饲生理盐水,每次0.2ml/kw,每天2次。川芎嗪组胃饲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每次0.2ml/只,每天2次。分别于BMT后第1、7、14天观察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采用免疫组化SABC-AP法测定骨髓组织切片中硫酸肝素(HS)表达水平;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tromal derived factor,SDF-1)的表达水平;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水平;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tromal derived factor,SDF-1)的表达水平;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水平。结果:川芎嗪组第7、14天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BMMNC及CXCR4、HS、SDF-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MT组(P<0.05或P<0.01)。结论:川芎嗪能够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早期促进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抗化疗毒副反应,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中骨髓基质细胞支持造血功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采用国际公认的环磷酰胺(CTX)骨髓抑制模型。针刺组、艾灸组分别采用针刺、艾灸治疗,每天1次,连续5 d。空白组、模型组每天陪同针刺组、艾灸组抓取、固定,不做任何处理。每组分别于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随机处死3只小鼠,采用石蜡包埋小鼠左侧股骨,应用石蜡包埋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制备成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单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G1期、S期、G2期细胞百分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艾灸组可以降低CTX化疗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中骨髓基质细胞(BMSC)G1期细胞含量,其中3 d组、5 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和艾灸可以提高3 d组BMSC的S期细胞含量,针刺和艾灸可以降低5 d组BMSC的S期细胞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艾灸组可以提高1 d组、3 d组、5 d组BMSC的G2期细胞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烷化剂CTX损伤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同时,破坏了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周期规律,从而产生骨髓抑制,严重影响骨髓造血功能。针刺与艾灸可以促进CTX化疗后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细胞修复,加速骨髓基质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转化,增强骨髓基质细胞DNA的合成,延长G2期,同时利用细胞G2期阻滞的时机,尽快修复受损DNA,加速细胞有丝分裂,进入增殖状态,提高骨髓基质细胞的修复能力,保护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海螵蛸与玻璃酸钠联合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