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导14例新生儿斯坦利沙门氏菌病,男女各7例,年龄生后1~10天,计急性胃肠炎型9例,败血症型5例。本病发病快而重,而成人感染后多为轻型或无症状型,故斯坦利沙门氏菌对新生儿威胁较大。虽然药敏试验该菌对丁胺卡那及呋喃妥因高敏,但应用高敏药物后,病程仍较迁延。本组痊愈12例,死亡2例。故对新生儿斯坦利沙门氏菌感染应立足于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85年1月4日至2月20日收治新生儿斯坦利沙门氏菌感染共20例,均经细菌学证实。现将临床资料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5例,二者之比为3:1;日龄最小5天,最大为25天,其中5~10天5例,~20天11例,~25天4例。  相似文献   

3.
现将我院新生儿室发生的一起阿贡纳沙门氏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流行经过腹泻患儿A ,早产儿 ,经对症治疗一度缓解。住院 1 3天再度出现腹泻伴发热 ,大便呈稀水粘液便 ,培养为阿贡纳沙门氏菌生长。患儿B ,新生儿黄疸 ,败血症入院 ,血培养为链球菌生长 ,入院第 6天后血培养为阿贡纳沙门氏菌生长。肺炎患儿C、D ,分别于入院后第 5天与 1 3天出现腹泻 ,血培养结果同上。 4例均发生于新生儿室 ,同期儿科其他病房均无该菌感染发现。2 临床资料早产儿 2例 ,足月儿 2例。起病年龄最小生后 1 5天 ,最大 2 2天。感染确诊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4.
5.
儿童沙门氏菌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34年间收治儿童沙门氏菌感染605例。沙门氏菌分8个群37个血清型。由于鼠伤寒和其他沙门氏菌感染者增加,使近10年病例数显著上升。1岁以内病例占总数的46.8%,且病情迁延,排菌时间长。鼠伤寒和婴儿沙门氏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故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及控制儿童沙门氏菌感染发病率是目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近十多年来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以下简称ST)感染报道越来越多,尤其在新生儿室及产房婴儿室内常以交叉感染之方式传播,不得不使我们引起重视。我院自1991年至今共发现2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诊断标准:周围有腹泻流行,有发热、腹泻、腹胀,绿色粘液样稀便,带有脓细胞、红细胞等,主要为粪便培养ST生长,且与非伤寒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分析鉴别。2一般资料27例中,男性20例,女性7例,日龄为3~20天,发病季节在7~11月份,2例在12月份以后。主要症状及临床过程:起病时发热13例,气促、发组11例,呕吐7例,硬肿症《例,起…  相似文献   

7.
我院新生儿科1992年8月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以下简称STM)病流行,经大便培养及血清学检验阳性16例,经多种抗生素治疗带苗率100%,现将临床及带菌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6例中男9例,女7例,足月儿13例,早产儿3例。传染源为1例外院转入患儿,其余均为院内交叉感染。发病日龄除原发病例12天外,均小于5天。二、主要临床表现败血症型7例,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萎糜,脱水酸中毒;余9例为肠炎型。全部病例均有腹泻,大便次数少则2一3次/日,多则10余次;量多少不定,性状以绿粘液便多见,亦有稀水便等。三、实验…  相似文献   

8.
蒙德维多沙门氏菌是少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本文报道该菌的一次新生儿室和婴儿室的院内感染,分析了21例大便培养阳性的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讨论其治疗体会。新生儿常为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侵袭对象,为了避免感染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应及时隔离可疑病例,及早检疫以尽量控制已经发生的感染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9.
本院新生儿科于1994年8月间发生乙型副伤寒杆菌肠炎进行,其间共收住院78例病儿,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剂量为400mg/kg.d,每天一次,用药1-4天,根据用药次数分别用药〈2次和≥2次二组,发现二组发病率分别为44.44%与16.67%(x^2=7.19,P〈0.05)表明预防性给予IVIG可降低沙门氏菌肠炎发病率,并建议用药次数以≥2次为适。  相似文献   

10.
本院新生儿科于1994年8月间发生了乙型副伤寒杆菌肠炎流行,其间共收住院78例病儿,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剂量为400mg/kg·d,每天一次,用药1~4天,根据用药次数分为用药<2次和≥2次二组,发现二组发病率分别为44.44%与16.67%,(X2=7.19,P<0.05)。表明预防性给予IVIG可降低沙门氏菌肠炎发病率,并建议用药次数以≥2次为适。  相似文献   

11.
自1991年2月5日至28日我院新生儿科及婴儿室内暴发流行阿哥纳沙门氏菌肠炎,共发病51例,占同期新生儿的64%,其中新生儿科罹患率100%,婴儿室罹患率45%, P<0.01。45例患儿粪便中16例培养出阿哥纳沙门氏菌。主要临床特征为腹泻、轻度脱水并代谢性酸中毒。除一例患儿重度窒息、硬肿症合并肠炎死亡外余均治愈出院。疫情发生后,医院制定出有效措施,使之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新生儿腹泻的常见致病菌,在新生儿室一旦流行,传播快,病死率高。近年来耐药菌株日渐增多,常用抗生素疗效欠佳。我们于1989年1月至1991年7月应用头孢噻肟钠治疗新生儿鼠伤寒6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B群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10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重症感染的早期诊断率 ,探讨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方法对以新生儿感染为诊断收入我院新生儿科 (包括NICU)的71例新生儿进行降钙素原 (PCT)的测定 ,并与C反应蛋白 (CRP)进行比较 ,将患儿分为重症感染、一般感染和非感染3组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89.29 % ,一般感染组PCT阳性率54.55 % ,非感染组PCT阳性率9.52 % ,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3组间PCT值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01)。以0.5ng/ml为临界值,PCT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89.29 %,特异度为67.44 %;以2ng/ml为临界值,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0.70 %。与CRP相比 ,PCT诊断感染特别是重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结论细菌感染时血清PCT水平会升高 ,特别是全身性重症细菌感染时其升高尤为明显 ,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 ,与CRP相比 ,PCT较其优越性更明显 ,特别对新生儿重症感染如败血症等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3年来沙门氏菌感染发病数,其中C_1群婴儿沙门氏菌感染287例,发病集中于7~9月,新生儿149例(51.5%),1个月至4岁138例(48.5%),并对其中60例进行分析:其中1~3个月婴儿占50%,原发者38例(63.3%),院内感染22例(36.7%);临床类型有肠炎型(38.3%)、痢疾型(53.3%)、败血症型(6.7%)、局部感染型(1.7%)。作者对该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作了异同点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各地,每年有160万新生儿死于感染。据报道,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占活产儿的6‰-38‰,发展中国家新生儿发病率比发达国家高3-20倍。据发达国家报道,严重感染的新生儿病死率高达20%-40%。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有约33%-66%的新生儿曾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有显著增加趋势,我国各地均有报道(1),患者大多为婴幼儿,尤以新生儿居首位。现将我院1985年5月~1986年5月散发19例及河北省医院1982年9月及1983年3月婴儿室两次暴发流行16例,总计35例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分析如下。本组病例均为<28天新生儿,其诊断标准:(1)腹泻呈粘液便、血便、白色大便,严重者腹胀、吐奶伴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2)中毒症状重,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拒奶,面色青紫或苍灰,黄疸,肝肿大,伴有尿路感染、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脐炎、硬肿症、休克等;(3)便、血、脑脊液培养阳性;(4)在  相似文献   

19.
我院新生儿病房于1988年11月到1989年4月共收治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69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69例中男44例,女25例,男:女为1.76:1。发病人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58.9%。发病最小日龄仅1 1/2天,3天内发病4例,~14天13例,>14天52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