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患者女,26岁.因发现脾脏有占位性病变4年入院.4年前体检时B超提示:脾脏有3.2cm×3cm囊肿.1年前跌伤后CT检查报告脾上极良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脾囊肿并出血可能性大.入院时B超检查发现脾上极5.2cm×5cm囊性病变,边  相似文献   

2.
1 一般资料本文分析了 81例因血尿而行泌尿系 B超检查的病例。男 5 7例 ,女 2 4例 ;年龄 2~ 85岁。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6 6例 ,其余与 IVP,KUB平片及其它检查对照。2 结果2 .1 泌尿系结石组 :2 1例。B超诊断 2 0例符合 ,仅 1例漏诊 ,诊断符合率 95 .2 % (2 0 / 2 1)。此组有 9例行 KU B加 IVP检查 ,发现结石 7例 ;另有 8例单行 KUB检查 ,发现结石 10例。2 .2 泌尿系肿瘤组 :32例。B超诊断肾恶性占位性病变 8例 ,肾错构瘤 1例 ,输尿管恶性占位性病变 2例 ,输尿管囊肿 1例 ,膀胱恶性占位性病变 2 0例。B超诊断符合 30例 ,误诊 2例 …  相似文献   

3.
汪柏林  贾本忠 《贵州医药》2003,27(12):1109-1109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 1992年 2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院收治腺性膀胱炎 32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男 15例 ,女 17例 ,年龄 31~ 75岁 ,平均年龄 4 7岁。病史 1个月至 3年。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11例 ,排尿困难 2例 ,血尿 19例。其中肉眼血尿 8例 ,镜下血尿 11例 ,合并前列腺增生症 6例 ,女性尿道肉阜 1例 ,并发膀胱结石 1例。30例经B超检查 ,提示膀胱有占位性病变 16例 ,2例CT检查提示膀胱有占位性病变 ,32例膀胱镜检均发现有占位性病变 ,活检为腺性膀胱炎。1.2 治疗方法有 2 1位…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8岁.无痛性血尿4天入院,既往体健,否认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浅表淋巴结不大;X线无特殊;B超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28×10 6/L.膀胱镜下取活检:诊断嗜酸性膀胱炎.手术见膀胱右侧壁肌层有一4cm×4cm大小硬性包块,切除包块送病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全部经脾切除手术和病理确诊,良性10例,恶性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定性诊断需病理确诊,本病宜及早手术,脾切除是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全部经脾切除手术和病理确诊,良性10例,恶性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定性诊断需病理确诊,本病宜及早手术,脾切除是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全部经脾切除手术和病理确诊,良性10例,恶性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定性诊断需病理确诊,本病宜及早手术,脾切除是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全部经脾切除手术和病理确诊,良性10例,恶性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定性诊断需病理确诊,本病宜及早手术,脾切除是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全部经脾切除手术和病理确诊,良性10例,恶性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定性诊断需病理确诊,本病宜及早手术,脾切除是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全部经脾切除手术和病理确诊,良性10例,恶性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定性诊断需病理确诊,本病宜及早手术,脾切除是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全部经脾切除手术和病理确诊,良性10例,恶性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定性诊断需病理确诊,本病宜及早手术,脾切除是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全部经脾切除手术和病理确诊,良性10例,恶性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定性诊断需病理确诊,本病宜及早手术,脾切除是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全部经脾切除手术和病理确诊,良性10例,恶性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原发性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定性诊断需病理确诊,本病宜及早手术,脾切除是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良性占位性病变27例,恶性占位性病变8例。B超和CT是主要诊断方法。35例均行手术治疗,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确诊依赖术后病理检查。脾切除术对良性占位病变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5岁,工人.右眼渐进性前突3年.近1月加重.伴视物模糊,无疼痛、复视,上睑下垂,无波动及杂音.于1996年6月18日以“眶内占位性病变”收入院.眼部检查:视力右0.1,左1.2,右眼向前下方明显突出,眼球突出度右眼20mm左眼12mm,眶距97mm,眼睑能闭合,眼球向上运动略受限,眶上缘用力可触及肿物边缘,质中硬.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颜色淡红,后极部网膜水肿,黄斑区可见放射状皱折.B超示眶内圆形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晰,回声稍强.CT显示右眶内占位性病变,神经源性可能性大.MRI显示右眶内占位性病变,海绵状血管瘤,范围大,从球后直至眶尖.诊断右眶内占位性病变(海绵状血管瘤).1996年7月14日全然下于外侧径  相似文献   

16.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20/70mmHg,脉搏80次/min,无发热,触压下腹膀胱区血压略增高,最高可至150/100mmHg,无触痛及叩击痛,会阴部无异常,余均正常,B超示膀胱左前壁占位性病变,双侧肾脏、肾上腺及输尿管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杜丹丹 《安徽医药》2010,14(12):1427-1428
目的对比分析细针吸取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应用细胞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了11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针吸标本。结果 10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完全相符,准确率达92.7%(102/110),8例与组织学诊断不符。结论经皮肝穿细胞学诊断对肝占位性病变性质的确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波  杨军 《江西医药》2008,43(5):474-475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B超探头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同时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应用普通B超线阵或弧阵探头,采用"十"字交叉法定位引导,用18G负压切割抽吸活检针经皮对肝内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所得标本同时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70例病人,穿刺96次,明确诊断肝癌45例,肝囊肿3例,肝硬化4例,肝脓肿16例,肝脂肪变性1例,血管瘤1例。结论应用普通B超探头引导经皮肝穿刺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方法简单,安全及时,可重复检查,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脏占位性病变,治疗方法多样。本院在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64例,全部病例均经半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50岁。主诉膀胱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术后5年,又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流中断,于1999年10月4日入院。X线腹平片示:膀胱结石,可疑右输尿管下端结石。B超示:(1)膀胱结石。(2)右侧膀胱壁占位性病变伴钙化。膀胱镜检查:膀胱内有一直径2.0cm灰白色结石。距右侧输尿管口外上方3.0cm处的膀胱壁上,有数根黑色毛发伸向膀胱腔,钳夹毛发带出粘稠分泌物。考虑为膀胱畸胎瘤。于1999年10月15日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探查,见膀胱右侧壁有一3cm×3cm×3cm肿物,表面光滑,有突起,与周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