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爆发型流脑皮肤瘀斑的护理方法。方法对爆发型流脑皮肤瘀斑、心理护理及皮肤护理、出院给予指导。结果对患爆发型流脑皮肤瘀斑的患者的护理该患无并发症发生,病情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加强对患爆发型流脑患者的皮肤瘀斑护理对患者病情好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病历摘要患者,辛×,男,67岁.病例号:64945.因慢性咳喘20余年加重1个月,于1991年4月21日入院.查体:T36,P120,R36,Bp20/12.神清语明,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及颜面重度发绀,桶状胸,肺肝界右锁骨中线第7肋间,双肺布满喘鸣音,左中下肺野可闻及小水泡音,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律整,无杂音,腹软,肝右肋下2.0cm,质中等硬,无触痛,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120,RBC4.2×10~(12).WBC9×10~9.Sg0.64,Ly0.36,Pt130×  相似文献   

3.
<正> 暴发型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暴脑),此病发病危重,如不及时抢救,病人常于24h内死亡。所以,临床治疗和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1 临床资料1996年1~3月,我们收治暴脑患儿11例。其中,1~3岁2例,4~7岁5例,8~12岁3例。结果,10例治愈,无后遗症,1 例死亡。2 临床护理2.1 高热护理:该组10例患儿均呈稽留热,并持续时间较长。由于高热会加重脑缺氧,诱发脑水肿和抽搐。所以,须控制患儿体温上升,每2h测体温一次,超过38℃时,采取降温措施,如患儿有皮下瘀斑,不适于酒精浴,可采用自制3%高渗生理盐水进行清洁灌肠,然后给退热剂保留灌肠,使体温在短时间内降至正常范围内。室内采用通风、喷洒冷水、置冰块于床下保持室内低温。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9岁。因头痛2日,呕吐1次,神志不清1天,于2003年3月12日时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90mmHg/70mmHg,发育营养中等,抬人病房,神志不清,腹部可见散在皮肤瘀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口周发绀,颈抵抗,颏胸4指,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率10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脑  相似文献   

5.
6.
我院于1990年4月~1997年10月共收治16例暴发型流脑患者,其中3例死亡,死亡率为1875%,死亡原因除与发病的轻重、就诊的早晚有关外,与治疗是否及时、准确有极大关系,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情况总结如下。1 一般项目观察、护理11 患者多以高热、头痛、呕吐起病,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应严密观察体温变化,防止体温过高引起惊厥、抽搐甚至昏迷,体温超过39℃时应进行物理降温及解热药物。每半小时测体温、脉搏1次,每1小时测血压1次,脉率由快转为正常,脉压由小变大,则提示病情好转。12 面色及皮肤的观察护理:休克型患者多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皮肤…  相似文献   

7.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肠穿孔,极为罕见,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所遇一例报告如下: 男患,5个月,住院号19379,因发烧、呕吐、皮肤瘀斑8小时于1985年4月23日下午2时来院急诊。查体:T39℃、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全身皮肤大小不等的淤点、淤斑,尤以面部及四肢突出、膝、肘关节呈大片淤斑,各约4×4、4×3厘米,下颌有2×1厘米淤斑,颈软,前囱平,心(一),双肺呼吸音粗,肝剑突下1厘米,四肢发凉,肌张力高。化验:Hb12.5克、WBC14000、N58%、L38%、M4%。  相似文献   

8.
1984~1987年我院共收治27例暴发型流脑。其中休克型6例,脑水肿型10例,混合型11例。治愈16例,死亡11例。本组病例入院后死亡时间:3~10小时6例,11~-19小时4例,4天1例。治疗:休克型:纠酸,扩容,抗感染,血管活性药物,激素,强心、利尿,654~2及肝素等综合措施。使用青霉素钠盐+氯梅素,有尿后可选用青霉素+SD或青霉素+氯梅素+SD。青霉素每日30~50万u/kg,氯梅素每日50ng/kg,SD每日0.2/kg。654~2按休克程度每次1,2,3ng/kg, 15~30分钟一次静推。肝素每次0.8~1.0ng/kg,4~6小时可重复一次。脑水肿型降颅压,抗感染,激素及呼吸衰竭处理。  相似文献   

9.
10.
<正> [病例]男,15月。因发热2天,呕吐两次,淤斑1天入院。于入院前2天因受凉后,体温38℃,呕吐两次,口服退热药后,约20min患者烦燥,面部有出血点。30min后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淤点及淤斑。迅速漫延至两上肢及双下肢。急来本院门诊以暴发型流脑收入院。平素健康,按时接种各种疫苗。无血液系统遗传病。从发病以来,从无昏迷、抽搐等,意识清楚。吮乳正常。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1岁,住院号38981。发烧10小时,初伴寒战,非喷射性呕吐三次,黄稀便一次,无脓血,无里急后重。于1983年2月20日上午10时来院门诊。当时体检:体温38.5℃,脉搏214次/分,呼吸36次/分,神志清,精神不振,面色苍白,检查不合作,趾、指稍凉,全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起病凶险,病死率高,若不及时抢救可在24h内死亡.暴发型流脑除有循环系统衰竭等表现外,还可伴有多脏器功能损伤,如急性胰腺炎,若护理不当,极易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病情,增加病死率.我院收治1例暴发型流脑并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经过17d的治疗与护理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暴发型流脑(下称“暴脑”)是流脑中病情变化快、来势凶险的一型病,积极救治这型病人是提高流脑的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临床上将暴脑分为三型:即败血症型(或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和混合型。虽然各型治疗的具体方法很多,但仍各有其重点。如败血症型重点是抗休克治疗;脑膜脑炎型主要在于早期脱水治疗,以消除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而混合型则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而定,或以抗休克为主兼治脑水肿,或以脱水疗法为主兼治休克,或二者并重兼顾其它。所以在抢救中不但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0例暴发型流脑皮肤瘀斑的中药护理体会。方法:除按常规护理外,加强中药对皮肤瘀班的个性化护理。结果:对患暴发型流脑皮肤瘀斑的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本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27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皮肤瘀斑破溃后容易继发感染,注重皮肤护理,可以减少2次感染的机会,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数,对患者病情好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1966年以来,我院相继采用以阿托品、山茛菪碱或东莨菪碱为主的综合措施,抢救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脑)。1966年1月至1986年3月,我院共收治流脑患者3101例,其中暴脑411例,占13.2%。现将死亡原因和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阿克苏市一例暴发型流脑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暴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现场采用病例收集、现况调查方法,对1例流脑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实验室检测及病例的诊断参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WS295—2008)。结果患者以四肢臀部出现散在瘀点、瘀斑为主要症状,血液标本经细菌培养未能培养出脑膜炎奈瑟菌,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确诊患儿为A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结论该病例暴发型流脑诊断成立,系由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年幼儿童流脑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要加强婴幼儿在流脑高发季节的甄别诊断;进行应急接种的同时重点开展教育宣传、加强居室的通风是控制流脑暴发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