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61例小儿体系调查及体质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苏树蓉  钟柏松 《中医杂志》1996,37(10):613-616
根据中医对小儿体质特点的认识,从阴阳消长结合五脏,通过小儿形色,功能及心理的日常特征,将小儿体质分为均衡质与不均衡质两大类。而在不均衡质中又发为肺脾质Ⅰ,Ⅱ型;脾肾质Ⅰ,Ⅱ型四种体质类型,并以此对1061例小儿进行体质调查。  相似文献   

2.
小儿体质形成及分型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儿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各种外在因素及自身调节的基础上形成的阴阳消长的特殊状态。它决定了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亦影响着疾病的传变方向与转归情况。在一定时期内 ,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某种条件下 ,它具有可变性。稳定是相对的 ,可变是绝对的。小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早在《颅囟经》中 ,就提出“孩儿三岁以下 ,呼为纯阳 ,元气未散” ,说明小儿时期 ,阳相对偏盛 ,生机比较旺盛。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则提出小儿是“稚阴未充”、“稚阳未长” ,用“稚阴”“稚阳”来表明小儿阴阳 (物质基础和生…  相似文献   

3.
1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中医体质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佳 《河北中医》2014,(4):507-50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特点,研究中医体质与NAFL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九分法量表对江苏省吴江地区150例NAFLD患者进行体质分型。结果 NAFLD患者8种偏颇体质的得分情况,其中痰湿质得分最高,其次是气虚质、湿热质。进一步分析8种偏颇体质的频数大小,发现痰湿质、气虚质及湿热质的频数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结论9种体质在NAFLD患者中客观存在,而以病理性体质为主;痰湿质、气虚质及湿热质是其主要的偏颇体质类型,与NAFLD的发病关系密切,其中痰湿质在发病中相对重要。  相似文献   

4.
范琳燕 《新中医》2020,52(2):169-172
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体质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5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相关标准进行调查并进行体质分类,统计中医体质类型、证型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50~60岁,61~70岁,71~80岁)、不同病程(<5年,5~8年,>8年)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中医体质类型分为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特禀质9种。其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28.7%),气郁质和特禀质这两种体质类型所占比例最低(0.9%)。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患者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71~80岁患者中,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不同病程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虚质中,病程短于5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血瘀质和阳虚质中,病程长于8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中气血亏虚证较多,共199例,占36.2%;其次是肝肾阴虚证,共141例,占25.6%;肾阳虚证124例,占22.5%;气滞血瘀证74例,占13.5%;其余分型12例,占2.2%。气虚质和气血亏虚证呈正相关(P<0.05),阳虚质与肾阳虚证呈正相关(P<0.05),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前期的患者以阴虚质所占比例最大,后期患者则多为血瘀质和阳虚质。根据规律,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时,可以因人制宜,以“治未病”作为指导思想,根据“虚者补之”,针对患者的体质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予以滋阴补肾、温阳活血、填精益髓等日常饮食建议及治疗,进而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医体质学说自70年代确立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体质学说的全面发展。笔者梳理了古人对中医体质分型的认识,介绍了现代体质分型方法,并对当前中医体质量表的应用现状进行述评,以期中医体质分型现状得到更为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促进体质分型标准更加完善,从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卓勋  杨京华  黄振祺 《新中医》2014,46(5):236-238
对岭南地区小儿体质辨证分型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广泛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结合岭南地区特有的地理、气候及饮食习惯,分析该地区儿童特定的体质特征。初步确定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等作为岭南地区小儿体质类型,并提出其各型特征。初步形成了岭南地区小儿体质的辨证分型及相关特征表述,有利于"辨体论治"的应用,为岭南地区中医儿科医师的日常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早期妊娠妇女及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体质类型与早期先兆流产发病的关系,为调治孕妇体质防治流产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分别对正常早期妊娠妇女、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健康育龄非孕妇女进行调查,按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标准分析其体质类型特点。结果: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体质类型以阴虚质所占比例最多;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体质类型以阳虚质、气郁质所占比例最多;健康育龄非孕妇女以平和质最为常见。3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妇女体质有一定的偏颇,早期先兆流产发病与体质类型相关。调整妇女体质的偏颇,对易感体质进行早期干预可预防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杭州市初中学生的中医体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2009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结合中医四诊,对729例初中学生开展了中医体质分型调查.结果:平和质533人,占73.11%,偏颇体质出现频次最多的是气郁质,其次是气虚质和阴虚质.结论:初中生血气方刚,阴阳调和,体质强健,故多平和质;初中学生普遍存在功课压力大,耗伤气血;竞争激烈,常多压抑.  相似文献   

9.
对500例不同证型哮喘儿童的体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哮喘易感性体质基本是偏颇体质,占97.6%,以气虚质兼特禀质最常见,占58.6%,其次普遍易见的痰湿质、瘀血质、阴虚质、气郁质均合并气虚质兼特禀质。(2)发作期外寒肺热、痰热蕴肺型多见,各占发作期的69.7%、26.4%;缓解期表现不同程度肺脾肾虚,其中肺脾气虚、肺气虚、肺脾肾虚、脾气虚型各占比例为39.7%、27.2%、18.4%、14.7%。(3)体质与证型二者关系密切,体质决定证型,证型在体质基础上发生,演变,发展。该结果为哮喘儿童提供了辨证与辨质施治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儿体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中医对小儿体质学说有"稚阳"、"五脏有余不足"、"少阳"与"稚阴稚阳"学说等4种不同认识;总结影响小儿体质形成的因素有先天禀赋、饮食起居、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与医药因素;并对小儿体质类型的划分情况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目前该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异位性皮炎的发病与小儿体质类型及体质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128例异位性皮炎患儿,根据现权威体质分型法对患儿进行体质分型和相关体质因素的调查。并对测评所得结果分别根据饮食、性格、遗传过敏史、性别等进行统计,分析各种体质类型及体质因素与异位性皮炎发病的关系。结果:调查结果提示,异位性皮炎患儿的体质类型大体可分为均衡质、脾肾质Ⅰ型、脾肾质Ⅱ型、肺脾质Ⅰ型、肺脾质Ⅱ型五种体质类型,其中脾肾型最多。结论:异位性皮炎的发病与先天禀赋、饮食、性格等体质因素关系密切。将中医体质理论应用于异位性皮炎的研究,为探讨异位性皮炎的发病及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体质是对个体身心特性的概括,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所决定,它影响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易感性和倾向性。为了解青海地区土族人群的体质状况,使居民  相似文献   

13.
人体体质研究及分型药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疗药膳是我国人民在防治疾病和养生健体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祖国医学主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越来越显出其优势和特色。由于进入21世纪的医学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现代难治之病的防治;二是目前青中年和  相似文献   

14.
小儿体质学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小儿中医体质是中医体质学和儿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0~6岁儿童常见中医体质辨识与保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研究发现,0~6儿童常见中医体质可以分为7型:生机旺盛质、脾虚质、积滞质、热滞质、湿滞质、心火偏旺质、异禀质,并制定各种体质的定义、临床表现、生长发育情况等。  相似文献   

16.
王徐静  王晓鸣 《河南中医》2011,31(12):1347-1350
小儿体质学说的中医观点有纯阳学说、稚阴稚阳学说、少阳学说和五脏有余不足学说等。近代对小儿体质类型的划分有根据气血盛衰划分、根据脏腑禀赋划分、根据年龄阶段划分和综合分类等。不同体质小儿的发病倾向和疾病的证候、传变、转归不同,故治疗时当根据不同体质的先、后天因素差异,采取不同的调理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体质学说自本世纪70年代提出以后,近20a来,对这门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 理论研究1.1 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被比较明确地提出后[1],受到中医界广大学者的关注,随着第一部中医体质学说专著的出版,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已得到确定——“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2]并认为其基本原理概括为:(1)体质过程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8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体质分型。结果:286例冠心病患者中淤血质97例(33.92%),其次为气虚质82例(28.67%),第三位痰湿质42例(14.69%),而阳虚质有6例(2.10%),特禀质5例(1.75%);286例冠心病患者中最为主要的中医证候为心血瘀阻101例(35.31%),其次痰阻心脉86例(30.07%),第三位心阴亏虚52例(18.18%)。结论:冠心病患者属于兼杂体质,其中瘀血质、气虚质是冠心病患者常见中医体质,而阳虚质、特禀质较为少见。同时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及心阴亏虚为冠心病患者主要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9.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体质决定了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以及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蒙医学人体体质分型及特点,分析蒙医体质研究内容与其他医学之间的异同点,提出蒙医体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方法: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具体阐述蒙医7种体质的分型特点、辩证方法,比较中医及古印度医学体质分型与蒙医学的区别,提出传统医学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从体质形成因素及特点分析,探讨蒙医体质辩证在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论:蒙医体质与中医、印度医学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但在具体的思想和特征表达方面有不同之处。蒙医体质在指导优生优育、孕妇平衡调理、个体预防保健以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特殊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