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胃痛又称胃脘痛 ,多由于寒邪客胃 ,饮食伤胃 ,肝气犯胃 ,脾胃虚弱等原因所致 ,属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自 1 996年~ 2 0 0 3年 5月对 96例胃脘痛患者进行辨证施护 ,效果颇佳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96例中男性 56例 ,女性 40例 ;年龄 1 5~ 2 5岁者 1 6例 ,2 6~ 40岁者 2 0例 ,41~ 60岁者 36例 ,>61岁者 2 4例。护理方法对全部患者均施行一般护理 :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饮食习惯 ,勿饥太勿饱 ,勿进凉食 ,天气变冷时要加衣服避免寒侵 ;使患者心胸开阔 ,避免忧思恼怒 ;强身健体 ,劳逸结合 ,以提高胃的自我修复力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胃… 相似文献
3.
4.
5.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 ,也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功。只有懂得辨证才能根据不同证侯 ,施以相应护理 ,包括一般护理、饮食调养、生活护理、精神心理护理以及选用中医技术操作等 ,使病人得以全方位的治疗和护理 ,达到更好的疗效。下面就中医辨证施护谈谈体会。1 中医护理的特点中医“整体观念”是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邪正斗争的过程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体表疾病可影响有关脏腑的功能。如水肿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的… 相似文献
6.
宋春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3):125-126
在临床护理中,充分利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分清胃痛病人的寒、热、虚、实以及在气、在血,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全面综合分析,进行整体的辨证施护,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6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组采取雷火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为66.67%,P0.05。观察组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复发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采用雷火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有效降低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1)
目的:从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健脾功效。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检测模型大鼠体质量、血清TP、ALB、尿D-木糖、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分子水平。结果:给药干预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大鼠TP、ALB、尿D-木糖、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P0.01);胸腺指数、血清IFN-γ、IL-2、IgG、IgA、C3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IL-4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健脾功效可能与恢复其胃肠功能、Th1/Th2平衡、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笔者自 1 998年 2月~ 2 0 0 1年 2月对 76例胃脘痛患者 ,采用中医辨证施护配合临床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76例患者中男性 3 9例 ,女性 3 7例 ;年龄 3 4~72岁 ;病程 6个月~ 1 5年。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分型 ,其中寒邪犯胃型 2 2例 ,食滞 相似文献
15.
韩宝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1):118-120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方法将72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按照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院单双顺序分成2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用艾灸疗法治疗,对比2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胃痛缓解时间、疼痛评分。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34/36)与75.00%(27/3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6%(2/36)与27.78%(10/36);胃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21±1.14)h与(9.32±2.34)h;疼痛评分分别为(2.38±0.91)分与(6.84±1.17)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和艾灸疗法,有利于缩短患者胃痛缓解时间,并缓解患者胃痛症状,减少其疼痛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益多螺旋藻片(螺旋藻)治疗脾虚证、缺铁性贫血及高脂血症(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主要药效。方法:临床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对照、非盲法试验的观察方法,脾虚证对照用复方扶芳藤合剂;缺铁性贫血(脾虚型)对照用复方扶芳藤合剂、硫酸亚铁片;高脂血症(脾虚型)对照用多烯康胶丸。结果:两组治疗脾虚证总有效率分别为91%,93%;治疗缺铁性贫血总有效率分别为90%,93.3%;治疗高脂血症总有效率86.7%,90%。各组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药理实验证实益多螺旋藻片对低铁性贫血大鼠,可增加其体重、Hb和RBC水平;对快速型高胆固醇血症小鼠,可降低血清TC和TG水平,对高脂血症大鼠可降低血清TC和TG水平和提高HDL—C水平;对脾虚小鼠,可提高其耐疲劳能力和耐常压缺氧能力。结论:益多螺旋藻片用于脾虚证、缺铁性贫血、高脂血症(脾虚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和有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报道用中药健脾灵片治疗脾虚腹泻268例,治愈率63.4%,总有效率98.5%。西药对照组75例,治愈率38.7%,总有效率94.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实验研究表明,本方能增加小肠吸收功能,对兔离休空肠、回肠蠕动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