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2.
一、七情致病机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皆有之,正常情况下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如狂喜、暴怒、忧甚、久思、过悲、大恐、骤惊,使心理平衡失常、正常的阴平阳秘状态受到破坏,则人体的正常机能活动受碍而产生疾病。笔者认为,异常情志  相似文献   

3.
七情内涵及致病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现有七情概念与致病特点论述的剖析,认为七情是人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其致病特点可以从发病途径及部位、病机变化、临床表现和七情之间关系四个方面予以概括。  相似文献   

4.
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也称“七情”,是机体的精神状态。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属于正常精神活动的范围。但是,由于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是引起疾病主要因素之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伤,则心神不安,精神焕散,思想不能集中,或语无伦次,哭笑无常,精神错乱,举止失常,甚致发狂。怒伤,则肝气上逆,血郁于上,可致神昏暴厥或呃逆呕吐,腹胀食滞。思伤,则食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有关七情内伤病因学说的思想内涵相当丰富和精彩,对七情致病特点作了精辟的阐述,其中有关七情的致病特点可简要归纳为内伤性、同一性、特异性、相兼性、传变性、个体性、重笃性七种。随着当前世界文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因社会适应不良导致情志病证空前上升,人类疾病谱正在发生改变,心身疾病不断增加,情志因素在病因学中的地位被越来越多的医家所重视,对七情致病特点的探讨和研究势必有助于心身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6.
七情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医七情护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深刻体会,对中医七情护理的重要性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七情具有广泛性、特异性、同一性、先后性、乘侮性、激发性、合邪性、多化火伤阴液、初实后虚终积劳等独特的致病特点。阐述了诸致病特点的基本概念及病机。总结了七情致病的某些传变规律及病理状态。列举了相关的古今文献论据以及某些临床表现。并试述了情复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梁美英 《光明中医》2011,26(5):885-886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礼·礼运》称七情即"人情",并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勿学而能"。明确说明人的情志活动是人的本能。  相似文献   

9.
中医“七情病”指七情过激,超过人体自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进而直接影响有关的内脏而发病。通常,一情可伤及多脏,一脏也可被多情所伤。本文就“七情”致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旨在探讨“七情”致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七情变化,脏腑呼应七情变化与脏腑气血的关系甚为密切,二者相互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活动由脏腑所产生,情志变化为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内经》中的五行学说,将不同性质的情志活动与五脏的关系,总结为肝在志为怒、心为喜、脾为思、肺为忧、肾为恐。故脏腑机能活动正常,人  相似文献   

11.
赵军艳 《河南中医》2003,23(2):14-14
李佃贵教授 ,河北知名中医专家 ,从医执教三十余载 ,治疗病人万余人次 ,收效卓越 ,尤擅脾胃、肝胆等消化系统的治疗。笔者师从李教授 ,受益颇多。现将其治疗胃常用之法归纳如下。1 清法大凡脾胃之病 ,临证以中焦湿热为多。病人多表现脘腹胀满 ,嗳气吞酸 ,口气热臭 ,易饥嘈杂 ,食后胀甚 ,如物痞塞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或溏泄 ,舌红苔黄厚腻 ,边有齿痕 ,脉弦滑数。乃典型的中焦湿热 ,肝气犯胃 ,肝胃不和之证。治宜清利湿热为法。方用 :三黄石膏汤、龙胆泻肝汤等。药物 :黄芩、黄连、石膏、知母、栀子、龙胆草、竹茹、白茅根、茵陈、藿香等。2…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素有三百九十七法之说,可见仲景所创治法殊多。其中,有关治疗津液分布异常病证(如项背强痛、口渴饮停、大小便异常)的方法,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浅述如下。1 升阳布津津液的输布,与人体气机的疏畅,特别是阳气的畅达密切相关。若外邪侵袭,阳气郁闭,津液?..  相似文献   

13.
周德生 《河南中医》2011,31(3):214-217
情志病的发病特点为泛因性、极端性、遗传聚集性、自控性,临床表现特点为功能性、多样性、复发性、广泛性,治疗学特点为自主性、差异性、持久性、综合性、社会性.综合治疗为心理治疗、辨证用药治疗、针灸、推拿治疗、适劳逸、广交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状态下低度炎症的病理特点。方法:根据体质量随机将迪法克鹌鹑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以普通饲料:酵母浸膏粉=4:1制备食饵,并以该食饵喂养模型组鹌鹑,正常组鹌鹑则自由饮食饮水。分别于造模第10、20、30天检测血清尿酸,血清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33、IL-2、IL-13、IL-8、IL-17、IL-6、IL-10、IL-12/P40、IL-16、IL-21、C反应蛋白(CR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CC配体2(CCL2)及γ干扰素(IFN-γ)、神经突起生长导向因子2(Netrin-2)、五聚蛋白3(Pentraxin 3),观察各炎症介质强度变化;造模第30天,取鹌鹑肝、回肠、肾各脏器组织,进行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造模第20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差异炎症介质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差异炎症介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鹌鹑血清尿酸水平高(P<0.05),以血清IL-17、IL-6、IL-33等为主的白细胞介素类,以IL-8、CCL2为主的趋化因子类,IFN-γ、TNF-α、CRP及GM-CSF水平均升高(P<0.05),而IL-13、IL-10水平降低(P<0.05)。造模第20天,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HUA状态下的低度炎症可能是尿酸代谢靶点群,通过IL-17、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等信号通路激活、细胞因子-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从而诱导IL-6、TNF-α等炎症介质产生。2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回肠组织黏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肝、肾组织未见明显差异。差异炎症介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鹌鹑血清中IL-6、TNF-α、CRP、IL-33、IL-17、IL-8、IFN-γ、CCL2、GM-CSF、IL-1β、IL-2、IL-6水平均与血清尿酸水平正相关,IL-10、IL-13水平与血清尿酸水平负相关。结论:HUA鹌鹑模型存在低度炎症,该低度炎症可能与尿酸代谢靶点群通过IL-17、JAK-STAT等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调控IL-6、TNF-α等炎症介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胃系病从肺论治缘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泮 《河南中医》2000,20(2):8-9
胃系病证常以肝、脾两脏论治,每获良效;然胃系病从肺论治,亦取异曲同工之效。究其缘由乃肺胃两脏在生理、病理转化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必然联系,从6个方面说明之。  相似文献   

16.
肺系病位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征  吴承玉 《光明中医》2010,25(7):1127-1129
根据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的研究内容,我们进行了肺系病位特征的探讨。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聚类分析处理,明确咳嗽、咯痰、气喘等为肺系肺病位的特征症;恶寒发热、脉浮、畏风易感、自汗、皮肤干燥、皮肤红斑瘙痒、身肿头面尤甚等为肺系皮毛病位的特征症;鼻塞、鼻流清涕、鼻流浊涕为肺系鼻病位的特征症;语声重浊、声音嘶哑、咽痒、咽喉肿痛为肺系咽喉病位的特征症;便秘、泄泻为肺系大肠病位的特征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电子胃镜在胃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269例进行纤维电镜活检的标本,做成石蜡切片,HE染色,电镜下观察。结果:269例活检标本中,191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3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9例为胃溃疡,4例为吻合口慢性炎症,4例为胃息肉,28例为恶性肿瘤(23例腺癌、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合并癌变)。结论:胃镜活检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肿瘤常集中在胃窦幽门处,需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中医证候特点和物理检查特征表现。方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随诊164例心律失常患者和随机抽查的164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化验血糖、血脂,检查血压值、超声心动检查左室收缩内径、左室舒张内径的宽度和室间隔厚、左室后壁的厚度、射血分数;24 h动态心电图的SDNN、SDANN和RMSSD;心电图检查测量P波离散度、QT离散度,两组结果通过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记录本病中医常见证候频次频率。结果:164例心律失常患者高脂血症患者71例(43.29%),高血压病74例(45.12%),糖尿病67例(40.85%),3种危险因素在观察组中的发生率要高于正常组人员(P<0.01)。中医常见证候类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为:心脾两虚证42例(25.61%)、心虚胆怯证33例(20.12%)、阴虚火旺证28例(17.07%)、心血瘀阻证24例(14.63%)、痰热扰心证15例(9.15%)、心肾阳虚证13(7.92%)、气虚证9例(5.49%)。超声心动检查观察组的左室收缩内径、左室舒张内径的宽度和室间隔厚、左室后壁的厚度均高于对照组人员(P<0.05)观察组射血分数要低于正常组人员(P<0.05)。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组中SDNN低于对照组(P<0.05),而SDANN和RMSSD在观察组中要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心电图检查测量观察组P波离散度、QT离散度要高于对照组人员(P<0.05或0.01)。结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心律失常发病的危险因素,结合中医病机特点,解释了中医理论"久病伤络"在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的含义和物理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预后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阳气为一身之本,阳气的盛衰往往决定疾病的顺逆,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三阴病的阳气来复,疾病由重到轻,这是疾病好转的迹象。三阴病阳气过复会导致发热。三阴经的生理状态是虽然阴气较盛,但其有少量阳气的生发,而不是大量的阳气生成,这和三阳经是截然不同的,顺应其生理特性,才有了三阴病的欲解时,所以三阴病的欲解时不是在阳气旺盛的巳到戌时,不是外界阳气越旺,三阴病的阳复就越好。三阴病阳气来复的症状及特征包括:病程与时间、口渴、汗出、脉象、发热、手足自温、自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