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丹参注射液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有效性.方法:将96例符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指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两组术后均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低分子肝素,治疗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PT、FIB、APTT及D-dimer,进行动态监测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结果:两组术后均无均无DVT形成,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丹参注射液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联合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选择82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14±0.34)dvs(6.78±0.70)d,(14.04±2.84)d vs(21.02±3.20)d,(33.49±4.15)d vs(42.50±4.87)d](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4.02±0.27)分vs(5.71±0.35)分](P0.05);观察组术后压疮、肺炎、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7.14%(3/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P0.05),。结论:在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中使用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联合半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显著,可有效可有效缩短卧床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用桃红四物汤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那曲肝素钙,观察组予以桃红四物汤。结果:观察组无DVT发生率,对照组DVT发生率8.89%。术后观察组PT、APTT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予以桃红四物汤干预可降低术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行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术后1 d、3 d、7 d时的股静脉血流速,腿围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时两组股静脉血流速、腿围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时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高于对照组,腿围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开展艾灸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可有效预防DVT,避免术后肢体肿胀和疼痛,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保证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复元活血汤联合桃红四物汤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元活血汤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对两组相关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术后8d,TT、PT及FIB等指标均较术后1d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方面,术后8d,两组较术后1d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8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方面,观察组(6.98%)明显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采用复元活血汤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显著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及降低D-二聚体水平,促使患者术后更好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冰消散外敷治疗老年性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入院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组30例,对照组应用冰消散外敷,治疗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比较两组的下肢肿胀情况、模拟疼痛评分(VAS)、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下肢最大周径在术后第3、6、9天比对照组低(P0.05);VAS评分两组当中术后第3、6、9天均低于术后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3、6、7天低(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冰消散外敷治疗老年性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疗效高于单纯外敷冰消散,能加快术后康复,避免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被推广。  相似文献   

7.
黄明珠  徐群杰  董丽丽 《新中医》2020,52(17):164-167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常规疗法在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患者早期康复方面的效果。方法:将110例THR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给予术后持续48 h硬膜外镇痛,口服氨酚曲马多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共用药7 d,并给予护理康复措施。观察组加用艾灸,共治疗14 d。于术后3、5、7和10 d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于术后1、3、5、7 d计算下肢周径差以评价下肢的肿胀程度,于术后6周评价髋关节功能,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下肢血流速度,并记录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DVT)、下肢麻木、下肢皮色变化和皮温下降的发生情况和血流缓慢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 d、5 d、7 d和10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3 d、5 d和7 d的下肢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6周,观察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木、血流缓慢、皮色改变、皮温下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虽也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艾灸能有效减轻THR术后肿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了术后DVT形成的风险,促进了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印丽莉  刘志军  丁青 《中医正骨》2011,23(11):24-25,28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后予以加味桃红四物汤和低分子肝素钙,观察指标为术后第8天行DVUS检查,观察DVT的发生率;安全指标为血小板和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DVT阳性5例(5/32,15.6%),对照组DVT阳性7例(7/32,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凝血指标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与低分子肝素钙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行择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均行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术后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评价2组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观察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后1个月及随访1、2年的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37/43),对照组为81.40%(35/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3 d比较,2组术后1个月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术后1个月比较,2组随访1、2年的Harris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随访1、2年的运动范围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血液循环,强化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周剑鹏  张胜  高锦丽 《新中医》2014,46(3):96-98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与腓肠肌、股四头肌康复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中医组口服补肾益气活血方加腓肠肌、股四头肌康复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2组术前、术后第1、10天患肢周径和肿胀率的变化、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血小板(BPC)、D-二聚体(D-D)、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术后第10天,2组患肢肿胀均较术前明显减轻,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医组患肢肿胀消退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10天,2组患者D-D、PT、APTT及BPC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医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DVT发生率中医组为3.33%,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口服补肾益气活血方配合腓肠肌、股四头肌康复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手术方式。方法:2003年9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患者80例(96髋),术前结合影像学明确诊断,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FHN)56例(68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DDH)24例(28髋)。所有患者均行全髋置换术,对AFHN和DDH分别根据病理机制实施相应手术操作。比较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人工全髋置换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2年,Harris评分平均为86.3分,有1例假体失败行翻修手术,余患者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继发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前应明确诊断,术中根据不同原发疾病采用相应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2.
徐波 《西部中医药》2013,(12):120-121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锻炼,观察2组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功能。结果: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5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功能锻炼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临床观察疗效较好,可改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性髋关节退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感染后髋关节退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收治6例有既往髋关节结核病史的髋关节退变,男5例,女1例;年龄40~65岁,平均50.8岁;感染静息期均达12年以上,平均19.5年。术前采用Kim方法评估髋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其中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例。术前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以及检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来排除活动性结核。手术采用髋外侧切口,彻底切除关节周围的瘢痕组织,松解软组织;全部选择非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围手术期没有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8~50月,平均31.5月。所有病例无术后感染、下肢神经功能损伤或深静脉栓塞形成等并发症。到最后一次随访,所有病例无复发活动性结核;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2.5分提高到83分;没有出现假体的松动,或明显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感染后的髋关节退变,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病例选择应在结核感染静息10年以上,而且术前排除活动性结核的可能,围手术期可以不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臀部大行动     
王致效 《东方养生》2006,(4):120-125
当鸟儿在四月的春风中飞过,你是否看见冬日已去? 这是一个运动与美丽的好时节!擦拭你在寒冷中积存下的热量与脂肪,从臀部开始,让你的身形闪亮,开始一次重拾美丽的健康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人工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因假体松动而采取补救性的关节融合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方法:6例人工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患者应用大转子髋关节融合术予以治疗。结果:经术后12~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X线片示髋关节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5~8个月,平均6.5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26~41分,平均31分,提高到术后56~80分,平均72分。结论:本手术是一种疗效可靠、简单实用、切实可行的补救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寻求股骨头坏死再修复的客观规律,近20年来,我们从生物力学观点出发,依据骨科生物力学基础原理,并通过临床实践、跟踪观察、回顾性研究,及分析多种疗法优缺点基础上,探讨了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即(1)治疗中髋关节受力状态需相对稳定;(2)要给予适时、适度的力环境:(3)要使之获得再造应力,我们将上述三原则称为“髋关节修复准则”。它不仅是判定股骨头坏死疗法是否符合骨修复规律的客观标准,也为股骨头坏死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临床具有明确指导意义。笔者通过1627例临床观察,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7.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配合中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后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46例老年髋部骨折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中药治疗组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术前2d到术后2周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对照组仅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术前术后均不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至术后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组无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未用桃红四物治疗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深静脉血栓。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后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鉴于保髋手术后的护理将直接影响患者保髋治疗的效果,故从心理治疗,术前适应性锻炼,术后护理包括制动、固定、疼痛、便秘、腹胀等方面探讨保髋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动力髋锁定系统(DHLS)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2组,分别采用DHLS和DHS内固定治疗。结果:(1)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DHLS组与DH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LS组用时和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2)下地时间:DHLS组和D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DHs组与DHL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组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LS组的优良率优于DHS组。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DHLS优于DHS。  相似文献   

20.
钱美玉 《新中医》2021,53(15):132-135
目的:观察揿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模式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揿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h、6 h、12 h、24 h,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 h,2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D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结论:揿针可减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