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伴便秘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按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杨晶  宋宗惠  李春梅  陈亚亚 《光明中医》2023,(12):2391-2394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在冠心病便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干预2周后,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Wexner便秘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Wexner便秘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对冠心病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同时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140例分为两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酪酸梭菌活菌片,观察组加用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8%、对照组77.1%,观察组证候积分小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2月—2020年10月接收的脑卒中康复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穴位贴敷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穴位按摩的联合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水平及肌力改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在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肌力改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管理过程中,采取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的策略,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肌力改善的水平,提升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后再贴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2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便秘能够促使患者便秘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腹部按摩,比较2组患者的排便状况。结果经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66.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10.00%<56.67%),前者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取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的方式有效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外科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位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概率为94.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腹针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脑梗死急性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干预、腹部按摩等中医辨证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上给予自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法,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不择时的穴位贴敷和耳穴贴压。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和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PAC-QOL量表)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试验组干预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对改善老年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中医护理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存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有效促进了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1.
董青英 《光明中医》2016,(21):3169-3170
目的探讨大黄粉穴位贴敷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折卧床便秘患者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酚酞片口服、饮食调护、腹部按摩等综合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饮食调护的基础上采用大黄粉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加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加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耳穴压豆加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加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能有效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益胃散穴位贴敷预防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益胃散穴位贴敷法治疗,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3.3%,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胃散穴位贴敷能有效预防中风后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在妊娠剧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妊娠剧吐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改善肿瘤切除术引起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术后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便秘情况的发生率和治疗效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粪便性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可改善肿瘤切除术后引起的便秘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刘晓峰  李美丽 《光明中医》2016,(13):1930-1932
目的分析探讨穴位贴敷与按摩对于腹部非肠道手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之间收治的88例腹部非肠道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与按摩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腹胀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非肠道手术患者术后给予穴位贴敷和按摩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术后腹胀症状,疗效可靠、无其他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吴秀玉 《光明中医》2016,(16):2411-2412
目的观察研究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方案对心衰患者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同时应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方案。观察两组心功能变化、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与护理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BNP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BNP水平改善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心衰患者的效果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功能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