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采用CT定量测定作为主要诊断与疗效评价指标,对活血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进行客观的量化评价。方法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控制饮食及体育锻炼等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24例予活血降脂方煎剂口服,对照组21例予血脂康胶囊口服。2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及肝/脾CT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G、TC、L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组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ALT、AST、GGT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ALT、AST、GGT水平下降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肝脏CT值及肝/脾CT值比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活血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降血脂,同时对伴肝功能损害患者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且可改善肝/脾CT值比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二陈汤加味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25例。对比两组肝功能和血脂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ALT、AST、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2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活血降脂丸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1)治疗组ALT、AST、TG、TC、HDL、LDL、BMI值治疗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脂肪好转率92.5%,与对照组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予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对照组37例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2组治疗10周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59.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及LDL-C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TG降低(P0.05),TC、LDL-C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及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ST、ALT及γ-GT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AST、ALT及γ-G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湿化浊、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湿化浊、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肝功能指标(包括天门氨酸转氨酶(AST)、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G、TC低于对照组,AST、ALT、GGT也低于对照组(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利湿化浊、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患者的各项指标都能得到良好的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及B超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ALT及AST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ALT及AS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HDL、TG及LDL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TC、HDL、TG及LDL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9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是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浊降脂茶联合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给予化浊降脂茶联合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变化,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症状、体征变化,以及腹部B超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均有显著改善,ALT、AST、TG、TC、LDL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B超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化浊降脂茶和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且有修复肝功能和改善血脂代谢的作用,对湿热内蕴、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疗效,而且方便服用,易于坚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活血清脂汤联合调理脾胃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硫普罗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加味活血清脂汤联合调理脾胃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脂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AST、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TG、TC、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活血清脂汤联合调理脾胃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肝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4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当飞利肝宁片及壳脂胶囊,中药组使用降脂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肝脏B超评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甘油三酯及Fibroscan评分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服药后症状、体重指数、ALT、AST、甘油三酯及Fibroscan评分等均有改善,但中药组较对照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CAP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具有明显的保肝降脂作用,针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体重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Fibroscan评分等略优于当飞利肝宁片及壳脂胶囊联合治疗,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中药处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疏肝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口服疏肝降脂胶囊;对照组30例,口服安慰剂。结果:疏肝降脂胶囊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0.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强调脏腑应保持平衡状态,肝脏亦然,一旦失却阴阳平衡,则变生病证。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与藏血,其性主升主动。肝之为病,临床配伍组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肝脏生理特点,或配伍疏肝理气药、或配伍苦寒直折药;或滋镇并用;或配伍滋阴柔肝之品。五脏是有机整体,治肝亦应间接考虑气血津液和与其他脏腑之类的生克乘侮关系,故相应配伍活血药、化痰药、益气药、收敛和健脾消食和胃之品等。强调重视肝脏生理特性,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新方创制。  相似文献   

12.
从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分类来说,"肝癖"不单是指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还包括了相关肝硬变及肝细胞癌,故"肝癖"一名符合该病演变的整个过程。"肝癖"病名囊括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疾病演变规律。然而"肝癖"病名如何更全面、更系统地反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怎样赋予其新的内涵,仍需通过临床应用和验证,不断修定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肝气郁、肝气逆是肝失疏泄的始发证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肝失疏泄导致肝气郁、肝气逆证两证的源流、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探讨,对两证的病因病机、诊断依据与治法方药做了进一步规范;并明确了进一步规范两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α-岩藻糖苷酶(AFU)、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同工酶(ASTm)、谷氨酸脱氢酶(GLDH)、腺苷脱氨酶(ADA).血清天冬氨酸转氨基酶(AST)、丙氨酸转氨基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5'-核苷酸酶(5'-NT)及血清胆碱酯酶(CHE)等12项肝酶学指标在肝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08例各种肝病患者和115例正常人血清中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时NAG、AFU、LAP、ASTm、GLDH,ADA、AST,ALT、ALP、GGT和5'-NT均显著增高,ALT、LAP、AFU、ASTm、AST和ALP的AUC分别为0.875、0.861、0.853、0.830,0.825和0.725,阳性率分别为100%、93.8%,78.1%,87.5%、100%和68.8%;肝硬化时NAG、LAP、ASTm、GLDH、ADA、AST、ALP、GGT和5'-NT均显著升高,CHE显著降低,ADA、AST、5'-NT、GGT和CHE的AUC分别为0.764、0.761、0.752、0.748和0.721,阳性率分别为91.2%、73.5%、67.6%、75.0%和61.8%;重型肝炎时NAG、AFU、ASTm.GLDH、ADA、AST、ALT、ALP、GGT和5'-NT均显著增高,CHE显著降低,AST,ALT、ASTm、CHE、AFU和GLDH的AUC分别为0.876、0.840、0.792、0.792、0.751和0.72,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3.6%、100%、72.3%和91.5%;原发性肝癌时NAG、AFU、LAP,ASTm、GLDH、ADA、AST、ALP、GGT和5'-NT均显著升高,CHE显著降低,AFU、5'-NT、GGT、ALP和LAP的AUC分别为0.822、0.814、0.811、0.795和0.713,阳性率分别为88.1%、85.7%、97.6%,95.2%和69.0%.结论:对急性肝炎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LT、LAP、AFU、ASTm、AST和ALP;对肝硬化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DA、AST、5'-NT、GGT和CHE;对重型肝炎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ST、ALT、ASTm、CHE、AFU和GLDH;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FU、5'-NT、GGT、ALP和LAP;12项指标对慢性肝炎和酒精型肝炎的临床意义都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祛脂保肝汤联合辛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非酒精性脂肪肝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予祛脂保肝汤口服,每日1剂,辛伐他汀5mg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54例,辛伐他汀5mg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2个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59%;肝功能、血脂变化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祛脂保肝汤联合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脂及治疗脂肪肝,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绿茶糖苷类黄酮对酒精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灌胃,其余5组采用50%浓度的酒精灌胃,每天5 ml,连续4周,制作肝纤维化模型。第5~8周,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天按1 mg/kg、2.5 mg/kg、5 mg/kg剂量灌胃给予绿茶糖苷类黄酮,秋水仙碱组按0.15 mg/kg剂量灌胃给予秋水仙碱,灌胃容量均为5 ml/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ALT水平,选取小鼠肝左叶上缘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肝组织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发生变形、坏死、凋亡和肝纤维化的程度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肝纤维化Ishak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绿茶糖苷类黄酮在保肝护肝、延缓肝纤维化上有一定的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WLGY-801肝病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肝功能和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醒脾养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肝功能、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酒精性肝病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外加给予自拟醒脾养肝汤治疗。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7%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7.5%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期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其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肿大程度均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醒脾养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机体因受饮食内伤、过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度,情志失调,高龄肾虚及他病迁延等因素影响,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因此发病初期表现为肝郁脾虚证;若缺乏治疗,将会导致痰浊内生,气机郁滞,痰、浊、气、血互相搏结而形成痰瘀,血脉瘀阻,发病中期表现为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本病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病位在肝,发病日久,累及肝肾二脏,故最终表现为肝肾不足证。在治疗方面,健脾疏肝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祛痰化瘀应贯穿脂肪肝治疗始终的治则治法,通过疏肝化瘀疗法,对脂肪肝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将成方及自拟方加减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适宜于抗脂肪肝肝郁脾虚证中药复方活性发现、药效评价、新药研发及中医方-证对应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的演变规律和现代临床病理机制的研究,建立适宜于脂肪肝肝郁脾虚证模型评价的证候积分表,并选择联苯双酯滴丸和三七脂肝丸作为模型反证药物,模型组大鼠每天按分组给予不同配比的高脂低蛋白饲料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每周2次腹腔注射猪血清,联苯双酯滴丸组按8.1 mg·kg~(-1)给药,三七脂肝丸组按2.7 g·kg~(-1)给药,连续给药14 d。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日食量、日水量,并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日食量、日饮水量增加缓慢,指标ALT,AST,γ-GT,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降低,病理学检查可见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肪变性、脂肪粒,且行为学观察发现,大鼠出现的主证、次证均符合肝郁脾虚证的证候表现,表明3个模型组均造模成功,其中,模型1组有3只大鼠死亡,模型2组有1只大鼠死亡。反证药物组可不同程度改善上述病变表现。结论:脂肪肝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具有死亡率低、耗时短,可用于抗脂肪肝(肝郁脾虚证)中药复方活性发现、药效评价和临床方证相关性研究与机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