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脑梗死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风防治灵方药,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同时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2组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防治灵方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28d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明显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遗症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根据脑梗死后遗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风痰瘀阻型采取熄风化痰通络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采取补阳还五汤治疗,肝肾阴虚型采取杞菊地黄丸;对比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改善程度,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显效率为82.50%,显著大于对照组的65.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遗症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确切,可巩固及协同提高常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生活质量,恢复缺损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加虫类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采取卒中单元模式加中医辨证用药加虫类中药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卒中单元模式加中医辨证用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残程度,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疗程为3周,疗程结束后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情况,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7%、32%、93%,对照组则分别为33%、26%及7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卒中单元模式加中医辨证用药加虫类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黄旭  郑超英 《河南中医》2010,30(8):766-767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卒中单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设中医卒中单元治疗组30例和普通病房对照组30例,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TREAM、AD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自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TREAM、ADL的自身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康复卒中单元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针刺配合祛风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针刺配合祛风通络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ADL-Barthel)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及7 d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针刺配合祛风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加快受损神经恢复过程,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改善实验室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卒中进展方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卒中进展方治疗,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中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mRS)等。结果:治疗组患者NIHSS、中医证候积分、mRS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卒中进展方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痰瘀络型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焦次第扶阳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卒中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三焦次第扶阳法中药内服,治疗28 d后,通过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判断病情轻重,并进行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28 d后,治疗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焦次第扶阳法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测2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分级、认知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风醒脑口服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风醒脑口服液;以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欧洲卒中评分(ESS)作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欧洲卒中评分(ESS)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风醒脑口服液药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