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脑出血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高增殖疾病[1],临床表现以红细胞增多为主,同时伴有全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2,3].基于上述特点,PV伴发的神经系统疾病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而出血并不多见,本文报道1例以脑出血为首发症状的PV,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状态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死后抑郁状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为 3 4 .2 %~ 56% [1,2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预后。随着 CT和 MRI等神经影像学的广泛应用 ,腔隙性脑梗死(L I)的检出率逐渐增高 ,约占脑梗死的 2 0 %。本文对 12 6例老年 L I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了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2 6例 ,年龄 60~ 82岁 ,平均 68.2± 5.7岁。男 84例 ,女 42例 ,按照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提出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3 ],并经头部 MRI或 CT证实 ,均为腔隙性脑梗死 ,其中单发灶 74例 ,多发灶 52例。首发卒中者78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致脑血管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5例PV致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PV致脑血管病表现:头晕12例、眩晕5例,头痛8例、偏身肢体瘫痪15例、肢体麻木4例。脑梗死19例(76%),其中多发性脑梗死15例(6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8%);脑出血2例(8%);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4%);脑静脉窦血栓1例(4%)。均符合PV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及血象、骨髓象改变。影像学检查显示以多发性小梗死灶多见(60%),常见于脑叶、基底节、内囊。脑出血血肿内密度不均匀,周边水肿明显。结论 PV致脑血管病以脑梗死多见,其中又以多发性脑梗死为主,并发脑出血、脑静脉窦血栓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少见。  相似文献   

4.
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及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对50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癫痫的发生与病变部位有关,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的脑卒中预后不良。结论卒中累及大脑皮质易继发癫痫,应积极抗癫痫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癫发作的相关因素及以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对50例以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癫的发生与病变部位有关,以癫为首发症状者的脑卒中预后不良。结论卒中累及大脑皮质易继发癫,应积极抗癫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4-12—2011-12收治以脑梗死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患者32例,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51~84岁,平均(65.0±9.9)岁,其中>80岁2例。发生脑梗死4次3例,3次5例,2次6例,余均发生1次。所有病例均符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癫(癎)发作的相关因素及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 对50例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癫(癎)的发生与病变部位有关,以癫(癎)为首发症状者的脑卒中预后不良.结论 卒中累及大脑皮质易继发癫(癎),应积极抗癫(癎)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及其危险因素与脑白质变性(LA)的关系。方法对213例伴LA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LA程度进行分级(LA1、LA2、LA3),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短暂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动脉血栓形成和心源性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的关系。结果213例伴LA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LA2和LA3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LA1患者(均P<0.05);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A3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均P<0.05);与LA程度明显相关的因素为年龄(OR 0.69,95%CI:0.49~0.97)和腔隙性脑梗死(OR 0.01,95%CI:0.00~0.33)(均P<0.05)。结论与LA相关的危险因素是高龄和腔隙性脑梗死;可能的机制为穿支动脉硬化和血压调节障碍影响脑白质血流供应,引起白质局部坏死、腔隙形成或弥漫性L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06—2012-06我院诊治的80例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患者,给予相应抗癫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患者中,30例患者经过对原发病治疗,其癫症状得到有效控制;47例抗癫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3例患者由于原发疾病恶化而死亡。脑出血继发癫以早期发作多见,脑梗死继发癫以晚期发作多见。病灶位于皮层范围的脑血管病患者继发癫的发生率明显较高。早期继发癫以强直-阵挛发作型为主,而晚期继发癫以单纯部分发作型为主。结论了解脑血管病与继发癫之间的关系,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CVD)继发癫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作类型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治疗措施以及预后.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病经头部CT或(和)MRI(或)和腰椎穿刺确诊.结果本组急性脑血管病1271例,发生率为6.8%(86/1271),其中脑出血9.2%(28/305),脑梗死6.0%(54/896),蛛网膜下腔出血5.7%(4/70).早发癫癎(2周内)发作80.2%(69/86),迟发癫癎(2周后发生)19.8%(17/86).在脑血管病急性期继发癫癎的多不需长期抗癫癎治疗,而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继发癫癎的多需长期抗癫癎治疗.CVD继发癫癎的死亡率明显增高(33.7%).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癎的发生率6.8%.80.2%在2周内发生.脑出血继发癫癎多表现为大发作,脑梗死多表现为部分发作.脑血管病继发癫癎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身舞蹈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部分病人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按急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并加用氟哌啶醇,疗效显著。结论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的脑卒中,经药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卒中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PV并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PV并发脑梗死22例(81.5%),其中多发性脑梗死18例(66.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7.4%);脑出血2例(7.4%);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3.7%).均符合PV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及血象、骨髓象的改变.(2)影像学检查显示脑梗死以多发小梗死灶多见(66.7%),常见于脑叶、基底节、内囊;脑出血的出血灶内密度不均匀,周边水肿明显.(3)本组采用静脉放血加小剂量化疗治疗,脑卒中痊愈8例,显著进步18例,无效1例.结论 PV并发脑卒中以脑梗死多见,其中又以多发性梗死为主,并发脑出血和SAH较少,采用静脉放血加小剂量化疗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首发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首发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曾经被诊断为脑梗死3例、出血性脑梗死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颅内高压1例,最终均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经过静脉放血、羟基脲及抗凝治疗,10例患者症状缓解,半年随诊未复发。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以继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头部MRV或DSA检查、血液形态学、骨髓穿刺及基因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及治疗仍对预后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我科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收治的 32例丘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性别与年龄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36~ 77岁 ,平均 5 2± 6 2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并经CT或MRI证实为局限性丘脑梗死。1 2 病因与伴发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症 2 8例 (87 5 % ) ,脑卒中史 6例 ,TIA发作史 9例 ,伴有冠心病 6例 ,房颤 3例 ,糖尿病史 7例 ,严重高脂血症 4例。1 3 症状和体征  2 4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半身麻木、沉重感 ,数秒或数十分钟后发展至半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例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贫血特点、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脑MRI特点。结果 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占同期所有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05例)的比例为8.78%。其中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60.56±12.50)岁(35~87岁),平均血红蛋白浓度(74.06±14.95)g/L(52~102 g/L); 轻度贫血3例(16.66%),中度贫血12例(66.67%),重度贫血3例(16.66%); 平均血小板计数(311.33±101.48)×109/L(136~455×109/L);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4例(77.78%)(9例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375±73.78)×109/L(251~455×109/L)。无脑卒中危险因素者6例(33.33%),脑卒中危险因素1~2项者7例(38.89%),3项以上危险因素者5例(27.78%); 5例有意识障碍(27.78%); 12例病灶累及前循环(66.67%),14例累及分水岭区(77.78%),10例累及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55.56%); 13例为多发性脑梗死(72.22%),15例为小梗死(83.33%)。18例患者均行扩容治疗,4例输注红细胞; 临床治愈及好转者12例(66.67%)。结论 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多为中度贫血,缺铁性贫血占多数,多伴有继发性血小板增多; 患者多缺乏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病变多位于脑前循环分布区,分水岭区多见,病灶以多发性小梗死灶为主,且多累及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治疗应以扩容及纠正贫血为主。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继发癫在临床上常见,尤其是60岁以后更为多见,它可为脑卒中的首发症状,亦可同时发病及病后出现。通过对50例脑卒中继发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着重探讨脑卒中与癫发作类型、时间、预后的关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00-01~2004-06住院病人,男31例,女19例,年龄31~85岁,平均58岁。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MRI证实,其中脑梗死32例,脑出血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1·2发作时间与发作类型(1)3d以内发作者35例(占70%),其中以癫为首发症状者2例,大发作18例(脑出血15例,其中2例为癫持续状态;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梗死2…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血管病伴偏身舞蹈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病伴偏身舞蹈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方法以"脑卒中"或"偏身舞蹈症"为关键词,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库,对2003年至2008年15篇国内杂志发表1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部分病人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多好发于有动脉硬化基础的老年人,以基底节病变最常见,156例脑梗死患者中基底节病变占91.0%,38例脑出血患者中基底节病变占97.4%。脑部病灶小,临床表现轻,预后取决于原发病。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病灶部位以基底节为主,氟哌啶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腔隙性脑梗死后发生急性脑梗死和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48例,其中既往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133例(脑梗死组); 急性脑出血患者152例,其中既往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78例(脑出血组); 收集并比较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既往病史、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及影像学特点的差异,并对有差异的指标绘制ROC曲线以确定其诊断价值。结果 2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史、既往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比例及入院血压、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组总胆固醇水平、NIHSS评分、心房纤颤、癌症、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胆固醇以4.945 mmol/L为临界点,此时总胆固醇水平鉴别腔隙性脑梗死发生脑出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43.9%和81%。结论 伴有心房纤颤、癌症、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病史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急性脑梗死; 2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史的比例、血脂(除外总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腔隙性脑梗死后继发脑梗死和脑出血可能存在共同的潜在机制; 总胆固醇水平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易发生脑出血诊断的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在首发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影像学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对52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头颅CT和MRI检查,并对发现的143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脑卒中病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7.5%,其中86.56%为腔隙性梗死。病灶部位以放射冠区为最多(48.58%),其次为侧脑室旁(28.55%)及基底节区(9.17%)。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与症状性脑梗死一样,二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 ,我院自1993年 1月~ 2 0 0 0年 8月收治经 CT/MRI证实的脑卒中住院患者 10 5 0例 ,其中 96例 ( 9.1%)继发癫痫 ,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 4例 ,女 32例 ,年龄 2 6~ 84岁 ,平均年龄 5 6岁。其中脑梗死 5 0例 ,脑出血 35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1例。1.2 发作时间 按首次发作癫痫时间分 ,早期发作 :卒中后两周内出现癫痫发作者 ;迟发性发作 :两周后出现发作者 ,本组早期发作 6 4例 ( 6 6 .6 7%) ,其中以癫痫为首发表现者 10例 ,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