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LPAD)的关系.方法 选取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LPAD组(94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 (Non-LLPAD)组(11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常规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LLPAD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与Non-LL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64,P=0.001)、吸烟(OR=3.639,P=0.001)、舒张压(OR=1.046,P=0.010)、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188,P=0.04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520,P=0.028)、25(OH)D3(OR=0.096,P=0.001)是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低维生素D水平、高龄、吸烟、高HbA1c、高舒张压、高L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LLPA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徐志伟 《吉林医学》2012,33(3):499-5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全部118例患者的FBG、TG、TC、HbA1c、HDL-C、LDL-C、Fib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检测。结果:经超声检查显示78例患者下肢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病变,占66.1%。下肢血管病变组在病程、HbA1c、TC、LDL-C、Fib以及hs-CRP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而重度血管病变组的LDL-C和Fib均显著高于轻重度病变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病程、HbAIc、TC、LDL-C以及Fib。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25(OH)D水平将其分为A亚组[25(OH)D<45 nmol/L,n=97]及B亚组[25(OH)D≥45 nmol/L,n=46]。对比研究对象BMI、FPG、Fins、HOMA-IR、25(OH)D、TC、TG、HDL-C、LDL-C、SBP、DBP、hs-CRP、mAlb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BMI、FPG、HOMA-IR、TG、SBP、DBP、hs-CRP及mAlb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2.608、13.757、3.826、2.895、9.523、10.622、26.263、36.167,P<0.05,P<0.01),Fins、25(OH)D及HDL-C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19.366、-7.952、-13.014,P<0.05,P<0.01);A亚组BMI、FPG、TG、hs-CRP及mAlb均显著高于B亚组(t=2.185、3.069、2.895、9.837、7.928,P<0.05,P<0.01),Fins、HOMA-IR及HDL-C均低于B亚组(t=-6.161、-5.060、-8.997,P<0.05,P<0.01)。血清25(OH)D水平与BMI、HOMA-IR、TG、hs-CRP及mAlb呈负相关(r=-0.293、-0.289、-0.398、-0.311、-0.505,P<0.05,P<0.01),与Fins、HDL-C呈正相关(r=0.306、0.291,P<0.05,P<0.01),与FPG、TC、LDL-C、SBP、DBP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与糖尿病前期发生相关的因素有:BMI、Fins、HOMA-IR、TG、HDL-C、mAlb(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血清25(OH)D水平较健康健康对照组降低,血清25(OH)D水平与BMI、HOMA-IR、TG、hs-CRP及mAlb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杨廷强  张燕  杨麟  陈秋 《四川医学》2013,(8):1177-1179
目的探讨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LPAD)的关系。方法选取87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LPAD组(55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Non-LLPAD)组(32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健康对照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并同时测定其它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LLPAD组患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与Non-LL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脂联素、HbA1c、HOMA-IR、糖尿病病程、TG、LDL-C是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脂联素水平、高HbA1c、高HOMA-IR、高TG、高LDL-C 2型糖尿病患者LLPA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的肢体多普勒踝肱指数(ABI)进行分组,将ABI≤0.9者纳入病变组(n=100),将ABI>0.9者纳入未病变组(n=100);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65名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尿酸(SUA)、25(OH)D],并给予Pearson相关分析25(OH)D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病变组的吸烟率、年龄、体质量指数高于未病变组和对照组,病变组的糖尿病病程长于未病变组,未病变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未病变组与对照组的吸烟率、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病变组与病变组的HbAlc、FPG、TC高于对照组,25(OH)D、HDL-C低于对照组(P<0.05);病变组的25(OH)D、HDL-C低于未病变组,SUA高于未病变组(P<0.05)。病变组中25(OH)D水平<20.0 ng/ml比例高于未病变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与HbAlc、FPG、TC、SUA呈负相关。结论:血清25(OH)D下降会增加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风险,该指标与HbAlc、FPG、TC、SUA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瓜护脉口服液对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LPAD)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痰瘀互结型LLP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按临床指南予常规降糖、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丹瓜护脉口服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5(OH)D3、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管超声积分、症状体征积分及血常规、肝肾功等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各有10例因失访未完成观察,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2组治疗后2h PG、HbA1c、TC、TG、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5(OH)D3水平明显增高,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瓜护脉口服液可提高痰瘀互结型LLPAD患者25(OH)D3水平,降低2h PG、HbA1c、TC、TG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76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A组),6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组)及59例健康者(C组)的血清晚期AGEs及ADPN水平.结果 3组受检者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GEs、ADP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C组相比,A组及B组ADP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晚期AGEs、FPG、HbA1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相比,A组晚期AGEs水平升高(P<0.05),A组ADPN水平降低(P<0.05).AGEs与FPG、LDL-C、HbA1c均呈正相关(P<0.05);ADPN与BMI、FPG均呈负相关(P<0.05);ADPN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晚期AGEs、ADPN与糖尿病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相关.晚期AGEs、ADPN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预测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居民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文献检索,获取密切相关文献,探讨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文献检索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共纳入文献15篇,采用RevMan 4.2.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PVD的重要因素有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体质指数(BMI)、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餐后2 h血糖(P2BG)则对PVD是否发病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确定年龄、病程、HbA1c、TC、收缩压、LDL-C、TG、FPG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PVD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临床上PVD的早检测、早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HbA1c(糖化血红蛋白)、25-羟维生素D、脂肪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经OGTT试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84例患者,按照HbA1c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HbA1c>6%)46例、B组(HbA1c≤6%)38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监测并记录血清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25(OH)D3(25-羟维生素D3)。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B两组的TC、TG、LDL-C均明显升高,HDL-C、25(OH)D3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HDL-C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LDL-C明显降低,25(OH)D3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得出,25(OH)D3与TC、TG、LDL-C、HbA1c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37、-0.214、-0.340、-0.768,均P<0.05),25(OH)D3与HDL-C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HbA1C、25-羟维生素D、脂肪代谢的水平与血糖的控制情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阿法骨化醇[1α-hydroxyvitamin D3,1,α-(OH)2D3]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及血浆中25羟维生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的影响,旨在初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受试者分3组:初诊2型糖尿病组(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组)158例、初诊2型糖尿病+阿法骨化醇治疗组[T2DM+1,α-(OH)2D3组]155例及正常对照组(NGT组)152例,以葡萄糖刺激后3到5min急性胰岛素反应(3-5minutes acute insulin response,AIR3-5)来表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测定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血浆中25(OH)D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组TC、TG、LDL-C、BMI均高于对照组,而AIR3-5、25(OH)D、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1,α-(OH)2D3组AIR 3-5、25(OH)D、TG、HDL-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LDL-C、B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1,α-(OH)2D3组AIR 3-5、25(OH)D、HDL-C明显高于T2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明显低于T2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BMI与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R 3-5与25(OH)D、HDL-C呈正相关,与TC、TG、LDL-C、BMI均呈负相关。结论初诊T2DM患者25(OH)D、AIR 3-5水平降低,而使用阿法骨化醇治疗组,血浆中25(OH)D水平升高,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得以明显改善,因此,阿法骨化醇提高了血浆中25(OH)D水平,改善了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同时改善了脂质代谢,可能对防治糖尿病及改善脂质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与临床常用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新发的26例T1DM患儿(T1DM组)、24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TC、TG、HDL-C、LDL-C、Ca、载脂蛋白(Apo)、脂蛋白A(Lp-A)等指标;用Bio-Rad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C肽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3,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TC、LDL-C、Apo-A、Apo-B、Lp-A、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TG、ALP、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DM组25(OH)D3、HDL-C、空腹C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血清25(OH)D3浓度与TG、HbA1C、空腹C肽呈负相关(P<0.05~0.01),与HDL-C呈正相关(P<0.01),与钙离子、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与T1DM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能为预防和治疗T1DM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清中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和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44例(T2DM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42例(IGT组)和体检健康者54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中CTRP3、空腹静脉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和25(OH)D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两因素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HOMA-IR和HOMA-β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T组患者血清中HDL-C、25(OH)D水平和HOMA-β值明显降低(P<0.05),T2DM组患者血清中FPG、HbA1c、TG、TC、FIns水平和BMI、HOMA-IR值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中CTRP3、HDL-C、25(OH)D水平和HOMA-β值明显降低(P<0.05);与IGT组比较,T2DM组患者血清中FPG、HbA1c、TG、FIns水平和HOMA-IR值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HDL-C水平和HOMA-β值明显降低(P<0.05)。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清中CTRP3水平与HbA1c、FIns水平和HOMA-IR呈负相关关系(r=-0.391,P<0.05;r=-0.198,P<0.05;r=-0.481,P<0.05);25(OH)D水平与TG、FPG和HOMA-IR呈负相关关系(r=-0.209,P<0.05;r=-0.406,P<0.05;r=-0.306,P<0.05),与HOMA-β呈正相关关系(r=0.329,P<0.05)。HbA1c和CTRP3为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25(OH)D、FPG和HbA1c为HOMA-β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CTRP3和25(OH)D水平与IR呈负相关关系,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7~12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按有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将患者分为两组,LEAD组(66例)和非LEAD组(54例),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25(OH)D_3,比较两组间指标的差异,并分析LEAD的影响因素。结果 LEAD组与非LEAD组相比,有较大的年龄、较长的糖尿病病程、较高的吸烟率、SBP、HbA1c、LDL-C和CRP,而25(OH)D_3水平明显降低(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1c及25(OH)D_3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LEAD患病危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25(OH)D_3水平与LEA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高血压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本院老年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据高血压情况分为:肾病患者血压正常组106例为对照组、肾病患者高血压组144例为病例组,测定两组hs-CRP、Ca、P、TC、TG、HDL-C、LDL-C、FPG、HbA1c、PTH、FIB水平。结果:病例组Ca、P、PTH、TC、TG、LDL-C、FIB、HbA1c、hs-CRP、FP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高血压严重程度逐渐增加,Ca、PTH水平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TH与P、TC、TG、LDL-C、FIB、HbA1c、hs-CRP、FPG正相关关系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的TC、Ca、PTH均为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伴高血压,血清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其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水平的血清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均为老年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月敏  刘志红  宋晓阳 《西部医学》2014,(6):800-802,805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血小板GPⅥ的表达与血糖、血脂、Fib、hs-CRP以及Hcy之间的关系,以期明确糖尿病导致脑梗塞形成的机制.方法 将26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单纯脑梗塞组121例和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139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10例.测定各组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PⅥ)的表达以及血液中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结果 脑梗塞组患者血液中GLU、TC、TG、LDL-C、Fib、hs-CRP、Hcy、GPⅥ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在脑梗塞患者中,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血液中TC、TG、LDL-C、GLU、Fib、hs-CRP、Hcy、GPⅥ检测结果比单纯脑梗塞组明显增高,HDL-C检测结果明显减低(均P<0.05),且血小板GPⅥ表达水平与血液中Fib、hs-CRP、Hcy呈正相关;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小板GPⅥ的表达和血清Hcy的含量明显增高(均P<0.05),血清中Fib和hs-CRP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除了血糖和血脂的代谢紊乱外,血小板GPⅥ与炎症因子CRP、Hcy和Fib共同参与或介导了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付金凤  徐洁  李阳 《医学综述》2012,18(9):1424-142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将其分为有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评估入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FBG)等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结果不稳定斑块组及稳定性斑块组的血清Fib、SUA、LDL-C、hs-CRP、HbA1c水平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Fib、SUA、hs-CRP、HbA1c水平较稳定性斑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Fib、SUA、hs-CRP、HbA1c等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形成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凝血功能对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根据患者发病96 h内有无神经功能症状进行性加重,分为进展组(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8例HbA1c≤6.5%的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DM组)及30例健康者(NC组)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然后以大于NC组MAGE的(x±1.96s)为MAGE升高的诊断标准,将DM组患者分为MAGE升高组和MAGE正常组,并对每个患者进行下肢血管病变评分。结果 (1)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bA1c、MAGE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M组患者中,MAGE升高36例,MAGE正常32例,两者的年龄、病程、HbA1c水平、下肢血管病变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AGE、年龄、病程、HDL-C与下肢血管病变评分相关(P<0.05);病程与MAGE相关(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年龄、MAGE是下肢血管病变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血糖波动是HbA1c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是影响血糖波动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肥胖与非肥胖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95例男性分为肥胖糖尿病组30例,非肥胖糖尿病组35例,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血清睾酮、雌二醇,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糖尿病组睾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雌二醇、雌二醇/睾酮、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升高;肥胖糖尿病组与非肥胖糖尿病组比较睾酮下降,体质量指数、雌二醇/睾酮、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升高。相关分析显示,睾酮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相关;雌二醇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关。结论性激素水平异常与男性2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