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上肢疼痛、麻木无力症状临床较常见,但Rhee等发现约有21%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没有任何脊髓症状[1]。而国内仅有李战友等[2]报道以马尾神经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1例,但以单侧下肢症状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罕见。我们收治以单侧下肢疼痛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颈椎间盘突出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宝淦  贾连顺 《中国骨伤》2000,13(12):764-766
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 ,CSM )是由慢性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一种脊髓和神经根功能障碍性疾病[1] 。它是 5 5岁以上人群中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最常见病因[2 ] 。它的直接病理基础是脊髓的外部压迫和血供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常呈隐性发病 ,颈、肩部症状轻微甚或毫无颈部症状 ,经常由于诊断和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病人生活能力的丧失[3] 。所以 ,在发病早期能及时作出诊断 ,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和控制疾病发展的预防措施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脊髓型颈椎病开始于脊髓…  相似文献   

3.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变和相关病理变化引起的一种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它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退变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脊髓遭受外部压迫和脊髓血运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常呈隐性缓慢发病,颈、肩部症状轻微甚或毫无颈部症状,经常由于患者自身忽视或医师认识不足造...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是指颈间盘退行性变,继发椎体及小关节骨质增生,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主要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而食管型颈椎病是由于椎体前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压迫咽部及食管,造成咽部异物感或吞咽困难,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在1992年国内第一届颈椎外科研讨会上将其确定为颈椎病分型的一种,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2%[1]。食管型颈椎病较其他类型颈椎病少见,且对其诊断及治疗的报道尚少。本文从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的方面对食管型颈椎病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福嘉欣  江汉 《实用骨科杂志》2014,(12):1107-1111
<正>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由于颈椎骨质或其相邻软组织出现退行性改变,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或椎体后缘的骨赘引起的脊髓及血管的压迫,进而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1],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MRI技术广泛应用于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该病一旦确诊,应立即考虑手术治  相似文献   

6.
经前路减压和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附45例报告)王全美,候明夫脊髓型颈椎病,随着影象诊断水平的提高,有足够的依据说明主要是因脊髓的前方或侧前方受到刺激或压迫,继发无菌性炎症所引起的,以痉挛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颈椎间盘的退变或损伤引起的椎间...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目的 研究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比较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颈前路手术切除的颈椎减压标本的组织学表现,分析与颈椎病相关的因素和机制。结果 4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减压术后优良率占83%(40例);18个患者的20例减压完整标本中,以颈椎盘突出为颈椎病主要发病原因者14个占70%,以椎体后缘骨赘压迫为颈椎病主要发病原因的5个占25%。颈椎间盘后缘有炎细胞浸润的占55%,1例退变的非突出的的颈椎间盘也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有炎细胞浸润的患者,其脊髓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比无炎细胞浸润者重(神经功能评分,P<0.01)。结论 除了突出的颈椎间盘和椎体后缘形成的骨赘压迫,退变突出的颈椎间盘产生的炎症反应在颈椎病的发病中同样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综合征(traumatic central cord syndrome,TCCS)是一种常见的颈脊髓损伤,约占成人脊髓损伤的9%和儿童脊髓损伤的6.6%[1]。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受伤机制和年龄[2],表现为上肢损伤重于下肢[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小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10分以上][3、4],膀胱功能障碍,常伴有尿潴留及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感觉丧失。由于TCCS临床表现的独特性,其损伤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存在许多假说,目前手术治疗TCCS患者比例逐渐增加[5],然而关于手术治  相似文献   

9.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受压或(和)脊髓供血障碍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以椎间盘变性、颈椎力学性能异常为始发因素[1].CSM发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2],从病理学角度可分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变、颈椎骨与软组织的继发性病理改变、脊髓及其血管的慢性压迫性病理改变3个阶段[3].其中颈椎间盘在维持颈椎关节稳定、充分发挥顺应性、缓冲及吸振、防止脆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等)导致的颈脊髓压迫症[1],是最常见的导致颈脊髓功能障碍的病因[2]。手术干预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3、4],但CSM临床表现与术后恢复情况个体差异较大。有研究表明手术疗效受较多因素影响,临床预后评估存在一定难度[5~7]。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  相似文献   

11.
重视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严格手术指征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随着先进诊疗技术的应用,对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外科治疗也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但近来我们屡屡发现临床中脊髓型颈椎病误诊、误治的现象,故再提重视其诊断及严格手术指征,并同广大临床医师商榷,旨在提高我国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疗水平,减少失误。一、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标准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是以椎间盘退行性变为基本病理基础,相邻椎体节段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以此构成对脊髓和(或)支配脊髓血管的压迫因素,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的疾病。本病将越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颈脊髓前动脉CT血管造影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脊髓前动脉。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8月,采用64排螺旋CT机对1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脊髓前动脉造影,观察脊髓前动脉阻塞和梗阻,以及MRI T2高信号与脊髓前动脉的关系。结果 2例脊髓型颈椎病并发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患者脊髓前动脉造影显示颈脊髓前动脉于病变部位中断;其余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T脊髓前动脉造影均显影,未见明显中断。结论 64排CT脊髓前动脉造影术可以显像脊髓型颈椎病的颈脊髓前动脉。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前动脉不易被压迫中断。脊髓型颈椎病MRI图像T2高信号与颈脊髓前动脉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林梓凌  林应强 《实用骨科杂志》2004,10(6):522-524,569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hthy,CSM)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受压或/和脊髓供血障碍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以椎间盘变性、颈椎力学性能异常为始发因素。CSM发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病理学角度可分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变、颈椎骨与软组织的继发性病理改变、脊髓及其血管的慢性压迫性病理改变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thy,CSM)是各类颈椎病中危害最严重的。CSM约占颈椎病总数的10%~15%.以慢性颈椎间盘退变为基础引起的一种脊髓和神经根功能障碍性疾病。CSM是55岁以上人群中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最常见病因。由于其早期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和发展过程的多样化,往往容易误诊(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其共性),而丧失早期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前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采用颈前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1例,摘除压迫在脊髓及神经根的髓核和软骨终板,使脊髓彻底解放压迫,钛椎间融合器加前路钛钢板固定.结果 41例中,术后38例获1.0~2.5年随访,疗效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定法评定,结果优13例,良2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47%.结论 颈前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前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采用颈前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1例,摘除压迫在脊髓及神经根的髓核和软骨终板,使脊髓彻底解放压迫,钛椎间融合器加前路钛钢板固定.结果 41例中,术后38例获1.0~2.5年随访,疗效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定法评定,结果优13例,良2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47%.结论 颈前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脊髓型颈椎病是退行性颈椎疾病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类型之一,约占颈椎病的5%~10%[1].在MRI应用临床以前,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8.
MRI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MRI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6例MRI显示有脊髓压迫患者。(1)确定脊髓的压迫程度;(2)根据X线片确定颈椎的稳定性;(3)对临床症状进行JOA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脊髓压迫:I度12例,Ⅱ度31例,Ⅲ度38例,Ⅳ度25例。临床症状:严重1例,重度18例,中度20例,轻度38例,无症状29例。106例中有29例不能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结论:诊断脊髓型颈椎病不能单独依靠MRI表现,MRI表现必需与症状和体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是一种中年以后的多发病,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以四肢瘫痪为主。原因是颈椎间盘脱出形成骨嵴引起的脊髓压迫症状,X线片上病变椎间盘狭窄,椎体增生,特别是后缘增生,CT片上示占位在椎体后椎管前壁,脊髓压迫症状常较严重,MRI片可见退变的椎间盘压迫脊髓。在治疗上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方法。自2000年3月-2003年8月我院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前路手术切除椎间盘并植骨融合治疗,随访2年,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全椎板切除后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 ,CSM)被定义为继发于脊髓外部压迫或其血供障碍 ,或二者的脊髓功能障碍。压迫和血供障碍是由脊椎退行性疾病所致[1] 。颈椎的退行性变也许应定义为受累的结构对持续的撕磨劳损影响的解剖学的顺应。在此过程中发生了组织结构的改变。出现关节囊、韧带的增厚、韧带钙化及相应的骨形成。由于这些改变主要归因于机械因素 ,因此似乎有理由对其进行机械性治疗———外科手术来祛除病因和症状[2 ] 。我院自 1995年 4月— 2 0 0 1年 4月 ,采用单纯颈椎后路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4 8例 ,手术效果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