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屈曲挛缩畸形的膝关节行关节置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病例56例,63膝,行膝关节置换。分别记录术前术后膝关节畸形程度,HSS评分,活动范围。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屈曲挛缩畸形均得到改善,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20.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73.6分。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平均32.6°(0°~55°)提高到术后平均92.7°(80°~125°)。结论:晚期骨性关节病所致的屈曲挛缩畸形的膝关节行膝关节置换术,着重注意软组织松解,力线调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软组织平衡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1997年11月-2006年5月,收治38例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男8例,女30例:年龄48~71岁,平均58.2岁.病程2年4个月~16年,平均7.6年.术前膝关节屈曲挛缩(38.2 4±11.3)°,关节活动度为(49.1 q±17.8)° HSS评分为(23.9 q±16.9)分.患者均初次行双侧TKA.术前根据屈曲挛缩畸形程度分为轻度(≤20°)5例,中度(20~60°)26例,重度(≥60°)7例.术中在准确截骨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屈曲畸形采取不同的软组织平衡方法,将软组织松解与平衡归结为后房室结构的松解、内外侧副韧带的平衡等. 结果 术中除5例膝关节残留5~10°屈曲挛缩畸形外,33例患者膝关节均能完全伸直.术后3~6 d 5膝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术后1周3膝出现皮下浅部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3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8年,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患者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2.4 4±5.7) °,关节活动度为(96.3 4±14.6) °,膝关节HSS评分为(81.7 4±10.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获优27例(71.05%),良6例(15.79%),可5例(13.16%),优良率达86.84%. 结论 软组织平衡是矫正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主要手段,合理的软组织平衡可避免过量截骨,使屈曲挛缩的膝关节在TKA术后获得明显的畸形矫正、活动度增加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15例膝内翻(内翻角度5~20°)合并屈曲挛缩畸形(屈曲畸形角度>20°)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分析术中软组织的松解、下肢力线的恢复以及术后双下肢的等长问题。结果术中除1例原屈曲挛缩角度60°者手术矫正后仍残留5°屈曲,其余14例术后均达到膝关节完全伸直。结论对于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股骨、胫骨要求对线准确,保证假体置入后股骨头中心、膝关节中心与踝关节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使力线得到矫正;软组织松解的平衡要求每完成一步都要进行测量,预防术后关节不稳;下肢长度要恢复等长,防止术后跛行。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索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方法。方法采用针对性的软组织平衡程序对33例膝关节屈曲挛缩大于20°(20°~60°)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软组织松解,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畸形程度、术中软组织松解情况、术后畸形矫正和膝关节功能等。结果33例患者中20例(60.6%)仅靠软组织松解即可在手术中基本矫正膝关节的屈曲畸形,术中需行股骨远端2次截骨者不到40%,且均为屈曲挛缩大于30°的患者。屈曲挛缩大于40°的患者,除松解紧张侧侧副韧带外,均需松解内外两侧后方关节囊;屈曲挛缩小于40°时,内外翻畸形越严重,两侧后方关节囊需要同时松解的概率越低。临床疗效显示,术中除2例仍残留5°和8°屈曲挛缩畸形外,其余31例患者术中均能完全伸直。随访31.3个月(6~66个月),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8.8分增加到平均79.2分,膝关节平均屈曲挛缩1.3°(-3°~10°)。膝关节活动范围(ROM)由术前平均57.69°增加至97.69°。结论软组织松解是矫正膝关节屈曲挛缩的主要手段,对不同的膝关节疾病和畸形程度其术中软组织松解方法各不相同。良好合理的软组织平衡仍可使高度屈曲挛缩的膝关节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获得明显的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对28例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患者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膝关节股胫角、屈曲挛缩度、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HSS评分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2个月,患者膝关节股胫角,屈曲挛缩度,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膝关节HSS评分治疗优良率92.86%(26/28),未出现下肢不等长、跛行和严重感染等。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膝关节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效果确切。术中软组织松解是矫正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们对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同期双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例(10膝).男1例,女4例,年龄52~67岁:均为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走、活动时剧烈疼痛,其中2例基本无法行走,膝关节x线片均有严重的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均存在膝内翻畸形出现症状至接受手术时间为5~7年。  相似文献   

7.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15例(226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应用K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78例获得随访,时间15d~11年5个月,平均(29±8.2)个月,膝关节评分平均(87±3.9)分,优良率91.5%;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6±9.9)分,优良率66.6%。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于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缓解、功能改善方面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29膝的膝骨性关节炎病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单膝关节置换13例,双膝关节置换8例,全部采用后方稳定性假体。结果随访6~47个月,平均22.6个月,采用HSS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15例,良5例,可1例。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满意。术中精确的截骨操作、正确的软组织松解及术后指导康复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施行全膝关节置换(TKA)后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7月~2009年5月,对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49例(57膝)施行TKA的资料.行单膝TKA术41例,行双膝TKA 8例.术前平均膝关节内翻角、屈曲挛缩度数、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13.1±1.5)°、(18.55±0.6)°、(37.9±3.4)分.结果 患者获随访5~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平均膝关节股胫角、屈曲挛缩度数分别为(174.2±1.9)°、(0.3±0.15)°.膝关节HSS评分术后为(88.3±5.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切口、深部感染及再翻修者.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临床疗效较好.术中准确切骨、软组织平衡是矫正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科于1983年在应用胫骨“U”形截骨术及复位固定器治疗膝内翻[1]的基础上开展了胫骨高位“U”形截骨、胫骨结节骨端前移及复位固定器固定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1983~1995年治疗的30例(35侧膝)中随诊资料完整的21例(24侧膝)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21例(24侧膝),男4例,女17例;年龄48~69岁。左侧8例,右侧10例,双侧3例。膝关节痛均以膝前及膝关节内侧疼痛为主,膝关节屈曲挛缩<10°。2.站立位膝关节X线片示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息者的生活和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脊髓灰质炎后遗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并发其他病症的矫治报道不少,本文就单纯性因股四头肌瘫痪所致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30~40°的矫治作一讨论,其他原因所致则不在本组讨论中。1986年4月~1994年4月,我们采用胫骨干牵引 股骨髁上截骨 中医药治疗31例(简称牵引 截骨 中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Ilizarov 技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 析 2006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采用Ilizarov 技术治疗6 例创伤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男性患者的资料, 年龄9~43 岁, 平均24.5 岁;术前膝关节屈曲畸形35°~85°, 平均47.6°;膝关节活动度0°~70°, 平均 15.8°。其中5 例为膝关节陈旧性骨折伴马蹄足畸形, 畸形角度为25°~37°, 平均31.8°;1 例为股骨髁上骨 折。采用环型外固定架逐渐矫正屈膝和马蹄足畸形, 其中4 例因膝关节骨性结构严重破坏且软组织条 件差, 在膝关节恢复伸直位后行膝关节融合术;另2 例膝关节恢复伸直位后, 白天松开螺母活动膝关 节, 睡觉时将膝关节固定在伸直位, 1 个月后去除外固定架改长腿支具保护3 个月。 结果 术后随访 12~22个月, 平均18 个月。6 例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由术前47.67°±18.63°恢复到屈曲9.33°±3.50°。5 例 伴马蹄足畸形患者踝关节跖屈角度由术前31.80°±4.65°恢复到术后3.00°±4.47°。4 例患者术后膝关节成 功融合, 2 例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30°和75°。术后6 例患者均可拄手杖行走。术后2~4 个月, 4 例患者出 现针道感染, 经口服抗生素及使用双氧水清洁针道后约2 周感染控制。 结论 采用Ilizarov 技术可有效 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屈曲畸形。对膝关节骨性结构损伤且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行膝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14.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的疗效.方法 自2001年11月~2009年1月,应用TKA治疗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15例(23膝),术前、术后以HS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判定结果.结果 15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6.5年,平均3.4年.术前HSS评分-5~34分,平均22.6分;术后61~89分,平均77.4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完善、精细的术前准备下,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术中注重截骨量与软组织平衡相结合,术后予以系统、规范的管理及康复训练,应用TKA治疗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181例KO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TKA,100例)和观察组(采用UKA,81例)。末次随访时,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LKSS评分及AKS评分评价运动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6(3.24±1.05)个月。末次随访时,LKSS评分、HSS评分及AKS评分两组均较术前改善(P 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TKA比较,UKA治疗KOA具有疗效好、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矫正膝关节屈曲畸形所采用的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 46例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均行常规后稳定型膝关节置换术。结果 40例屈曲畸形患者得以完全矫正,2例残留<5°的屈曲,3例残留5°~10°的屈曲,1例残留10°~15°的屈曲。随访时间0.5~2 a,平均1.8 a。K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29分提高至81分,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32分提高至84分。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时,彻底松解膝关节周围软组织、保护软组织平衡,可以适当增加股骨远端和胫骨平台的截骨,是矫正屈曲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5-05完成的123例TKA,其中OA组78例,RA组45例。比较2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KSS评分(临床评分与功能评分),并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 1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12~60)个月。OA组出现5例(6.4%)并发症,RA组出现10例(22.2%)并发症;O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OA组KSS临床评分为(85±15)分,高于RA组的(65±22)分;OA组KSS功能评分为(85±15)分,高于RA组的(6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12个月OA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5±10)分,RA组为(80±10)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患者行TKA的临床疗效比RA患者更好,术后切口感染和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更低,但是患者满意度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矫正膝关节屈曲畸形的患者所采用的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本组52例中,男9例,女43例,年龄43~79岁,平均66岁。原发病变:骨性关节炎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术前膝关节屈曲畸形程度:10°~20°有39例,20°-40°有9例,40°~60°有3例,600~900有1例;同时合并膝外翻畸形6例,膝内翻畸形26例。49例行常规后稳定型膝关节置换术,3例行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测量,46例屈曲畸形患者得以完全矫正,4例残留〈5°的屈曲,1例残留5°~10°的屈曲,1例残留10°~15°的屈曲。随访时间6个月~12年,平均7.8年。K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31分提高至79分,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29分提高至82分。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时,彻底松解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适当增加股骨远端和胫骨平台的切骨,是矫正屈曲畸形的有效方法,其中松解后关节囊、重建后隐窝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101个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TKA术并进行随访3~36个月。结果根据随访,患者术后HSS评分优92膝,良9膝。优良率达100%。结论采用TKA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26膝)行TKA,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重视预防感染及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4~54个月。关节功能按HSS评分标准评定:优19膝,良6膝,可1膝。结论 TKA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疼痛消除、畸形矫正、功能改善等方面疗效优良。充分认识感染及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高危因素,做好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术和完善的术后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