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35例股骨颈骨折均行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22例骨折一期愈合,随访6~12个月,未见股骨头坏死退钉,效果良好。13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囊性变或塌陷,螺钉暴露于关节腔,但未出现退钉及断钉。结论采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肢能早期扶双拐不负重活动,股骨头坏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螺钉松动折断的各种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分析1995年2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螺钉松动折断的原因。所有患者再次切开复位内固定取出,重新固定植骨。结果失误的原因可分为:①钢板未放置到张力侧;②钢板短,长度未达到股骨横断面的4~5倍;③钢板与骨质接触不良;④螺钉不在钢板钉眼正中,钉帽受力不均匀;⑤钢板中间钉眼未上螺钉;⑥螺钉在钢板下误入骨折线;⑦骨缺损未处理;⑧术后过早下地负重。结论只有正确掌握钢板的选择及钢板螺钉的操作技巧,正确指导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才能避免钢板螺钉拔出、松动、折断。  相似文献   

3.
王万垠  湛梅圣  王浩  冯硝刚  高小平 《骨科》2012,3(4):185-186,190
目的探讨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1年2月采取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21例,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5.0~25.0个月,平均19.8个月,其中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随访期间未发现股骨颈缩短、股骨颈旋转及脱钉现象。结论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肯定,且能有效避免空心钉脱出,防止粉碎性骨折断端松动、出现股骨颈短缩,有效防止术后股骨颈旋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采用双螺纹空心钉背侧固定结合掌侧可塑钛板螺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双螺纹空心钉背侧固定结合掌侧可塑钛板螺钉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61例,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钛板及双螺纹空心螺钉。结果所有患者得到15~20个月的随访,取出内固定后均再完成3个月随访。影像学指标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取出内固定后3个月随访时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16%。结论采用双螺纹空心钉结合可塑钛板可以有效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恢复其生物力学性能,有利于术后早期腕部功能训练,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心锁定板与空心拉力螺钉在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中的选择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89例股骨颈骨折,均采用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或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空心锁定板组42例,空心拉力螺钉组47例,年龄17~60岁,平均48.7岁。对比分析空心锁定板组与空心拉力螺钉组分别在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和非稳定型骨折中的临床疗效(Pauwels角小于30°为稳定型骨折)。远期随访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系统来评估。结果本组8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6~48个月,平均38个月。在稳定型股骨颈骨折中空心锁定板组优良率为78.1%,空心拉力螺钉组86.4%,通过χ~2检验P0.05,空心钉组优于锁定板组,而且在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股骨头坏死率上低于锁定板组。在非稳定型骨折中空心锁定板组优良率73.9%,空心拉力螺钉组64.0%,P0.05,空心锁定板组在非稳定型骨折中优于空心钉组,且在退钉率、负重时间上低于空心拉力螺钉组。结论对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应积极采取解剖复位内固定治疗,若为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应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若为非稳定型骨折,或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应考虑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使用锁定板时应力骨小梁螺钉采用非锁定钉更符合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肱骨大结节锁定板与空心螺钉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85例,随机分为锁定板组和空心钉组。锁定板组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58岁,平均(41.33±4.08)岁。空心钉组患者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19~64岁,平均(43.13±5.18)岁。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各组的标准手术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评估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锁定板组患者和空心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锁定板组患者明显短于空心钉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在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范围以及肌肉肌力四个方面,锁定板组平均评分均高于空心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板组患者术后仅2例患者出现慢性疼痛。空心钉组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慢性疼痛,2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并部分退出,4例患者出现大结节再次移位导致畸形愈合。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肱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大结节锁定板组患者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明显优于空心钉组的治疗疗效。同时肱骨大结节锁定板具有低切迹解剖设计的特点,可以避免术后肩缝撞击,同时避免了单纯空心钉固定后骨折块再次劈裂移位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闭合复位加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仍然是临床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自2003年9月-2005年3月发生骨折愈合后空心钉取出困难患者6例,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做一分析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2~68岁。均为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术后,最长术后4年3个月,最短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行四肢锁定钢板螺钉取出术中出现螺钉取出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所进行的206例四肢锁定钢板螺钉取出术中,有14例螺钉取出困难,发生率为6.8%。其中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8岁。骨折部位:分别为股骨干、股骨近端、股骨髁上、胫骨多段、肱骨近端。螺钉所在的位置:骨干区13例,干骺段1例。内固定的时间:12~35个月。对于滑丝或无法拧动的螺钉,先使用工业钻头将滑丝的螺钉帽磨掉,取出接骨板后,使用大力钳钳住螺钉的裸露部分慢慢拧出螺钉,如无法拧动,用空心的断钉取出钻作螺钉周围松解,最终套入断钉取出器将螺钉取出。结果 8枚螺钉没有滑丝但不能拧动,采用断钉取出器取出,有10枚螺钉发生滑丝,使用大力钳完成取出术,有1例3枚螺钉放弃取出。在1枚胫骨螺钉取出术中,将包裹钉尖部分的骨皮质一起凿出,检查发现骨质牢固长入螺钉尖部的凹槽,使螺钉无法转动。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9个月,无术口感染及再骨折发生。结论对于锁定钢板螺钉取出困难,主要发生在骨皮质区的螺钉,除螺钉滑丝外,部分原因为皮质骨牢固长入螺钉尖部的3个凹槽,使螺钉根本无法转动。因此在初次植入手术时,螺钉尖部应穿透对侧骨皮质两个螺纹,防止骨质长入钉尖的凹槽内。充分的术前阅片评估,完善的术前准备,都有助于四肢锁定钢板螺钉的顺利取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空心钉辅助加压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与单纯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空心钉辅助加压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组(A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单纯空心加压螺钉组(B组)26例,男15例,女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内固定失败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4个月。两组患者在骨折不愈合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A组为(94.70±4.96)min,B组为(67.30±5.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为(144.27±26.42)mL,B组为(77.73±7.8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A组(11.33±1.09)个月,B组(13.19±1.2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未出现内固定失败病例,B组出现5例螺钉松动、退钉及切割股骨头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Harris评分A组(80.87±2.55)分,优于B组(79.30±2.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空心钉相比,空心钉辅助加压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固定及加压效果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内固定物失败率更少,患髋功能评分更高,但手术操作更复杂,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及出血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枢椎齿状突Ⅱ型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病人3例,根据寰枢椎后方骨性结构数据设计个体化导板,术中根据导板确定进针点,磨钻磨除进针点骨皮质,根据导板方向建立钉道,根据术前测量选择并拧入合适长度螺钉。术后通过观察螺钉在CT横断面和矢状面的位置来评估螺钉置入的安全性。结果术后CT检查显示共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6枚,枢椎椎弓根螺钉6枚,12枚螺钉均为0级螺钉。结论个体化3D打印导板能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提高临床手术置钉的准确率和安全性,减少神经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锁骨骨折患者76例,分别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经皮锁定钢板组,40例)和空心螺钉髓内固定(空心螺钉组,36例)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锁骨劈裂,所有伤口均Ⅰ期愈合。与经皮锁定钢板组比较,空心螺钉组平均手术时间短((35.8±6.6)min VS(56.2±7.4)min),术中出血量少((25.3±9.7)ml VS(43.1±9.5)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其他并发症。术后空心螺钉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旋转改变,予以锁骨带保护3~4周后,骨折顺利愈合。空心螺钉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高于经皮锁定钢板组((96.3±3.3)VS(92.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较,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及功能恢复好的优势;只要掌握好其适应证,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带锁髓内钉辅以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股骨干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辅助侧方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 33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辅以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固定稳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术后膝关节可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 LISS)有良好的角稳定性且适于微创手术应用,在膝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1].但骨折愈合后LISS这一新型内置物的取出手术也存在一些困难[2]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完成了LISS取出术33例,其中,24例用螺丝刀即町顺利取出全部锁定螺钉,其余9例术中出现锁定螺钉难以用螺丝刀取出的情况,现将LISS锁定螺钉的取出困难及其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术后空心钉脱出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于天津医院创伤骨科行内固定治疗的13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1例,女74例;年龄18~78岁,平均48.6岁.摔伤83例,车祸45例,其他损伤7例.按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Ⅱ型9例,Ⅲ型75例,Ⅳ型51例.随访16~56个月,平均38.2个月.[结果]52例(38.5%)发生股骨颈短缩愈合;9例(6.7%)发生骨折不愈合;20例(14.8%)出现股骨头坏死;42例(31.1%)术后发生空心钉脱出,其中伴短缩愈合24例(46.2%)、不愈合6例(66.7%)、股骨头坏死12例(60%).术后空心钉脱出的发生与骨折Garden分型、骨质疏松Singh指数及骨折复位的Garden指数密切相关;且与骨折短缩愈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有密切关系.[结论]密切关注股骨颈骨折术后内固定的松动情况,防止空心钉过度脱出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附加锁定接骨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采用附加锁定接骨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结果10例术后均获得平均12(8-1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2(4~6)个月,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附加锁定接骨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创伤小、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讨论锁定螺钉取出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锁定螺钉取出困难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获随访3~17个月。除1例因多枚螺钉锁死,强行取出极易发生再骨折而放弃,其余均安全取出所有螺钉钢板,无再骨折发生。结论锁定钢板较传统钢板具有角度稳定、减少血运破坏等优势,因而骨折愈合成功率高。但取出时应注意规范操作,尽量减少骨量丢失,避免术中术后再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比较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和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2-06诊治的年龄≥18岁且≤65岁的股骨颈骨折80例,采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40例,采用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40例。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退钉、断板、短期内股骨头坏死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空心钉锁定板组在骨折愈合率、退钉率、短期内股骨头坏死率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方面明显优于3枚空心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髓内钉内固定术中远端锁钉与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4-01—2016-12行Gamm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43例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71例远端未采用锁定螺钉固定(观察组),72例远端采用锁定螺钉固定(对照组)。结果 143例均获得12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期间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输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1 d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amm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髓内钉远端可以不采用锁定螺钉固定,不影响骨折愈合和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减少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设计一种改良的枢椎椎板螺钉置钉方法并应用于临床,使螺钉置入更简单、更准确。方法改良枢椎椎板螺钉置钉方法的进钉点仍为棘突和椎板的交界处,但在椎板中份用磨钻磨除少许皮质开窗,用刮匙刮除松质骨,保留椎板内板,用手钻沿着枢椎椎板钻孔,在直视下通过开窗处,再继续向前钻入,探针探查钉道并攻丝后置入直径3.5~4.0 mm、长度24~30 mm螺钉。临床应用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56.7岁。结果共置入42枚枢椎椎板螺钉,螺钉平均长度为27.1 mm(24~30 mm),术中无需透视,术中和术后无明显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术后即刻或随访CT示椎板螺钉位置正确,均位于椎板间。全组病例平均随访13.4个月,未发生螺钉松动、脱出或断裂。结论改良的枢椎椎板螺钉置入技术操作简单,无需透视,并保证了螺钉处于正确位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5月采用牵引复位、空心钉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3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17~54岁,平均32.2岁。骨折分型:股骨颈头下型8例,经颈型10例,基底型5例;Garden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9例,Ⅳ型8例。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8.3个月。1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见骨折不愈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面塌陷,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余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1个月,平均9.1个月。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为(89.39±6.29)分,与术前(40.83±9.0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8,P=0.00)。结论空心钉锁定钢板具有固定可靠、退钉率低、骨折愈合率较高等优势,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