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缝合锚钉加骨隧道缝合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方法、技巧和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2月,对32例不同类型的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缝合锚钉加肱骨大结节骨隧道缝合的方法修复肩袖.其中25例全层撕裂,5例滑囊侧部分撕裂,2例关节侧部分撕裂.16例发生于优势侧.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肩袖出口位X线片,其中11例行MRI检查,21例行MRA检查.全部患者均行肩峰成形与肩峰下滑囊切除,肩袖修复采用单排锚钉固定加经骨隧道穿线缝合18例、双排锚钉加经骨隧道穿线固定14例.按照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术前和术后功能评估.结果 32例患者获得3~23个月的随访,平均13.4个月.按照UCLA肩关节评分:术前平均为13.3分,术后为33.1分;其中优23例,良9例.术后21例疼痛完全消失,5例偶感轻微疼痛或不适,6例剧烈运动或特殊动作疼痛.24例肩关节活动完全正常.主动前屈及外展角度>150°26例,90°~120°6例.术后前屈及外展肌力M_5 25例,M_47例.所有患者最终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缝合锚钉加骨隧道穿线缝合是修复肩袖撕裂较好的方法,该技术固定牢靠、保证了肩袖-骨的正常愈合,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或翻修的病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镜下“8”字双排无结锚钉技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行镜下“8”字双排无结锚钉修复治疗。先行关节镜肩关节清理,松解肩袖断端,然后于肱骨头软骨外侧缘与肩袖足印区内侧合适位置钻孔,置入2枚带线锚钉。使用缝合钩或过线器将8根缝线游离端交叉穿过撕裂肩袖肌腱,不打结。拉紧缝线,使肩袖游离端复位至足印区,分别于肱骨大结节外缘置入2枚外排无结锚钉固定缝线,并使8根缝线均匀覆盖撕裂肩袖。[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镜下修复手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UCLA功能评分、Constant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无明显变窄或退行性改变。[结论]镜下“8”字双排无结锚钉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可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刘来有  吕智 《中国骨伤》2021,34(6):544-549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比较分析单排带线锚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和双排缝合桥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力学差异。方法:将健康成年人肩关节的CT扫描数据依次导入Mimics,Geomagics和Hypermesh中进行两种修复模型的逆向重建、材料赋属和网格划分等操作,并设计出冈上肌撕裂的情况,处理完毕后将其导入ABAQUS软件中对其施加载荷与边界条件,模拟锚钉固定修复完成后肩关节前屈15°、30°,内旋15°、30°这4种工况。比较两种修复模型在4种工况下肩袖冈上肌,带线锚钉的应力变化。结果:两种前屈工况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模型中冈上肌所受应力值分别比单排固定修复模型中冈上肌所受应力值小8.3%和12%。两种内旋工况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模型中冈上肌所受应力值分别比单排固定修复模型中冈上肌所受应力值小47%和48%。结论:双排4枚锚钉之间的“负荷共享”效应使应力分布更为分散,增大了冈上肌与肱骨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锚钉的受力,避免了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从生物力学角度解释了双排缝合桥固定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非打结型与打结型缝合锚钉对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Bankart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44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Bankart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非打结组(可吸收非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20例)和打结组(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24例)。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对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记录肩关节活动范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4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非打结组术前和终末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角度、外展90°时外旋角度分别为(163±9)°和(170±4)°、(58±14)°和(90±6)°,术后外展90°时患侧外旋角度较健侧受限(8±6)°;术前和终末随访时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7.4±3.7)分和(94.3±2.6)分、(78.1±4.6)分和(93.9±3.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打结组术前和终末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角度、外展90°时外旋角度分别为(162±8)°和(170±6)°、(61±13)°和(91±6)°,术后外展90°时患侧外旋角度较健侧受限(5±3)°;术前和终末随访时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5.8±2.9)分和(95.1±3.7)分、(76.2±5.9)分和(92.8±5.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再脱位,均重返伤前工作岗位。结论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的有效方法,非打结型和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Bankart损伤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以改良Mason-Allen(mMA)法及双排缝线桥(SB)法修复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9月至2017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关节病专科诊治的59例肩袖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6例,女33例,年龄(58.1±9.1)岁(34~79岁)。行全关节镜下手术,采用mMA法34例(mMA组),采用双排SB法25例(SB组)。术中记录包括肩袖撕裂大小、使用锚钉数量。分析术前及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前举、外展、内旋、外旋)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并用MRI检查评估患者术后肩袖再撕裂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少个12月。术前mMA组肩袖撕裂为(1.2±0.7)cm,小于SB组[(1.6±0.6)cm,P0.05];肩关节外展及外旋角度、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SB组均低于mMA组(P0.05)。术中mMA组使用锚钉(1.2±0.4)个,少于SB组[(2.8±0.8)个,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VAS、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的肩关节活动度及各项临床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MRI检查随访发现,两组患者肩袖再撕裂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以mMA法和双排SB法修复肩袖损伤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并缓解症状,mMA法手术操作更为简单,植入锚钉相对较少,而SB法可能更适用于肩袖撕裂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已非常普遍.许多单排锚钉、双排锚钉和经骨隧道修复技术应用于临床,但肩袖修复的最佳方法仍不清楚.生物力学研究证明相比于单排,双排锚钉修复的力度更强,而单排锚钉中的巨大肩袖缝合技术和改良Mason-Allen缝合技术力学性能最佳.临床研究显示双排锚钉修复能改善肩袖愈合率,但各种缝合技术的预后功能评分无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单排带线锚钉修补结合大结节骨髓刺激技术治疗大到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4例大到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肩袖止点内移单排带线锚钉修补,并在修补肌腱外侧大结节裸露足印区打孔。术后按照康复计划渐进性康复训练。手术前和术后12个月对患肩采用VAS、UCLA、ASES评分系统进行疼痛和功能评估;并在术后第3天、3个月和12个月进行肩关节磁共振检查,观察肩袖修补和大结节足印区软组织覆盖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术前和术后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6.3±1.9)分和(0.4±0.1)分(P<0.05),UCLA评分分别为(10.1±4.5)分和(30.4±4.2)分(P<0.05),ASES评分分别为(27.9±17.8)分和(77.6±17.5)分(P<0.05),所有手术肩关节疼痛和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磁共振随访发现2例肩袖再撕裂发生,矢状位显示撕裂宽度均<1 cm;冠状位盂上切迹平面大结节足印区组织覆盖率在术后第3天、3个月、12个月平均分别为34.3%、89.1%和88.7%。 结论关节镜下肩袖单排带线锚钉修补结合大结节骨髓刺激技术治疗大到巨大肩袖撕裂能够提供可靠的修补,显著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并促进术后大结节足印区软组织覆盖。  相似文献   

8.
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与Bankart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修复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肩袖与Bankart损伤的疗效.方法 1999年9月至2007年7月收治1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与Bankart损伤患者,男14例,女2例;左肩6例,右肩10例.交通伤8例,运动伤4例,牵拉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4.5个月(1.5~11.0个月).肩关节x线片显示肩盂撕脱骨折3例.16例患者肩关节核磁共振造影显示肩袖与Bankart损伤.关节镜探查发现肩袖于肱骨大结节处撕脱伴肩袖挛缩12例.采用关节镜下松解、缝合锚钉和骨锚钉同定缝合9例;因肩袖挛缩明显,进行关节镜与小切口辅助下肩袖缝合固定术3例;肩衲组织因牵拉松弛抬肩无力,采用等离子刀皱缩和肩袖缝合紧缩术4例.Bankart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可吸收Bankart钉固定3例,钛合金缝合锚钉固定3例,关节镜下直接缝合修补盂唇3例,骨锚钉加会属锚钉固定7例.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5个月(7~34个月)随访.肩关节稳定,肩外展和上举功能恢复正常12例,术后肩关节外展、抬举活动轻度受限2例,前伸活动疼痛2例.金属锚钉拔出再手术2例.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21.5±5.5)分;术后平均(32.4±5.6)分,优12例,良4例.结论 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与Bankart损伤核磁共振造影有助于诊断;肩袖挛缩者应进行充分松解,无张力缝合固定有利于肩袖愈合;异体骨锚钉修复肩袖与Bankart损伤,生物固定、费用低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1例符合选择标准的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患者临床资料,男3例,女8例;年龄39~79岁,平均61.0岁。8例因跌倒致肩袖损伤,受伤至入院时间1~4个月,平均2.0个月;余3例无明显诱因。肩关节主动活动均受限,患肩主动活动度前屈(64.1±10.9)°、外展(78.1±6.4)°、内旋(48.2±6.6)°、外旋(41.8±10.5)°;其中5例出现肩关节僵硬症状。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8±0.8)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为(23.9±6.4)分。采用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ASES评分及肩关节主动活动度评价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行MRI检查,通过Sugaya分类系统评估肩袖完整性。结果 术后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2个月,平均13.5个月。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出现感染、肩袖再次撕裂以及锚钉脱落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8±...  相似文献   

10.
肩袖部分撕裂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应用肩关节镜下冈上肌肌腱肱骨大结节止点重建术治疗EllmanⅢ级肩袖部分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5例(15侧),术前MRI提示肩袖损伤,术中关节镜均证实肩袖部分撕裂超过6 mm,其中关节侧9例(右肩6例,左肩3例),滑囊侧6例(右肩4例,左肩2例),全部滑囊侧及6例关节侧肩袖撕裂合并肩峰撞击征。全部病例均行关节镜下肩袖清创、带线锚钉冈上肌肌腱肱骨大结节止点重建,撞击征阳性病例同时行肩峰成形术。结果平均随访30个月(20~44个月),应用JOA评分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价,术前平均61.3分,术后94.5分(P0.01)。JOA评价体系中疼痛、功能、活动范围及肩关节提升部分明显优于术前,而外展力量、外旋及内旋部分评分则改善不明显。随访期末按JOA评价标准:优12例,良2例,可1例,术前存在肩峰撞击征的12例,末次随访评价撞击试验阴性。结论关节镜下冈上肌肌腱肱骨大结节止点重建术是治疗EllmanⅢ级肩袖部分撕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采用单排改良Mason-Allen技术与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中型肩袖撕裂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中型肩袖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单排改良Mason-Allen技术修复肩袖撕裂(单排组),20例采用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撕裂(双排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肩袖撕裂大小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T2*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周及3、6、12个月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包括主观影响、疼痛、前屈、内旋、外旋、外展、肌力评分及总分),行功能MRI检查基于超短回波时间(ultrashort-echo-time,UTE)-T2*技术计算T2*值,定量评估肩袖组织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基于Sugaya分型标准评价肩袖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1年随访,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术后肩袖再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组内比较示,两组术后各时间点Constant-Murley评分中的疼痛、主观影响、前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固定法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固定法修复巨大肩袖撕裂12例。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12个月,术前、术后12个月的Constant-Merly评分为40.3、8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CLA评分为10.6、2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固定法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可以取得较好的短期疗效,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合技术治疗32例肩袖撕裂患者。采用肩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ASE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末次随访时,前屈上举、外展、体侧外旋由术前的60°~140°(100. 2°±15. 5°)、40°~145°(104. 4°±40. 9°)、11°~30°(15. 8°±3. 5°)升高到130°~180°(153. 6°±10. 3°)、110°~175°(140. 5°±30. 5°)、21°~40°(30. 5°±7. 5°); VAS评分从术前5~10(7. 3±2. 2)分降低至1~3(1. 5±0. 7)分; ASES评分由术前的12~50(31. 8±15. 3)分增加到70~90(79. 5±7. 5)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未发生血管损伤、神经损伤、锚钉拔出、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撕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肩关节镜单排和双排缝合技术修复Lafosse Ⅲ~Ⅴ型肩胛下肌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5—2021-03采用单排和双排缝合技术修复的26例Lafosse Ⅲ~Ⅴ型肩胛下肌撕裂。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前屈上举、体侧外旋和体侧内旋)、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Belly-press试验和Bear-hug试验阳性率,以及改良Belly-press试验和Bear-hug姿势位测定的肩胛下肌肌力。术后6个月复查MRI评估肌腱修复完整性。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38个月,平均26.8个月。随访期间均无感染、锚钉松动、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MRI发现4例(15.4%)肩胛下肌再撕裂,2例是Patte 3级回缩、FuchsⅡ级脂肪浸润、Lafosse Ⅳ型撕裂者,另外2例是Patte 3级回缩、Fuchs Ⅲ级脂肪浸润、Lafosse Ⅴ型患者。Lafosse Ⅲ型撕裂、FuchsⅠ级脂肪浸润患者未发生再撕裂。末次随访肩关节主动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体侧内旋、疼痛VAS评分、肩关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锚钉改良植入,单排缝合修复老年肩袖撕裂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肩袖撕裂患者,其中男29例,女67例,年龄65~85(68.8±3.9)岁。采用关节镜下锚钉改良植入,单排缝合修复撕裂肩袖。手术前后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其中32例术后1年患肩接受MRI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完成关节镜下手术,随访时间11~42(21.4±7.5)个月,UCLA评分由术前的12.22±3.30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31.30±2.49(t=45.21,P<0.01);ASES评分由术前的8.60±1.88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12.60±0.84(t=19.05,P<0.01);VAS中位数由术前的5.00(2.00~8.00)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00(0.00~3.00)分(Z=-12.22,P<0.05)。术后1年32例接受MRI检查的患者中,1例显示修复肩袖再撕裂,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未再手术。未发现植入锚钉拔出病例。结论:关节镜下锚钉改良植入,单排缝合修复老年肩袖撕裂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能有效降低锚钉拔出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在肩袖肌肉中,冈上肌起着外展肩关节的作用。Inoue等[1]进行有限元分析,证实了冈上肌在肩关节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冈上肌也是肩袖中容易损伤撕裂的肌肉之一,双排带线锚钉固定修复法因其能增加冈上肌与肱骨头的接触面积,能降低肌肉再次损伤的风险而受到临床的亲睐,但有关该方法的生物力学分析还比较少。本研究分别建立可用于有限元分析的单/双排带线锚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肩关节模型,比较两种方法修复后肩关节外展状态下冈上肌的应力变化,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双排带线锚钉固定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边-边缝合修复肩袖肌腱体部撕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因外伤导致的肩袖肌腱体部撕裂而采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边-边缝合的17例患者资料。男11例, 女6例;年龄(47.9±8.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0.4±21.3)d。记录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再撕裂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17例患者术后获(16.5±3.5)个月随访。术后2例出现肩袖再撕裂情况出现, 其余患者MRI显示肩袖愈合良好, 术后无感染、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肩关节前屈活动范围分别为152.9°±8.5°、172.4°±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外展肌力分别为3.5(2.6, 4.1)、6.9(6.3, 8.3)kg, 外旋肌力分别为(3.8±1.0)、(5.9±1.6)kg, 内旋肌力分别为3.9(3.4, 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选取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改良Bristow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UCLA评分(33.13±1.49)分,VAS评分(0.54±0.49)分,外展90°位外旋角度(73.62±13.98)°,肩关节前屈上举角度为(157.24±17.38)°,优良率97.37%,均优于对照组的78.9%(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利用全肩关节镜手术对于不同撕裂程度肩袖损伤患者的治疗关节功能的效果及预后情况分析。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年至2017年12月接诊的患有不同撕裂程度肩袖损伤的6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撕裂程度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小中型撕裂组和大及巨大型撕裂组每组30例。轻中型撕裂组患者在关节镜下使用1~3根左右的缝合锚进行单排缝合修复,大及巨大型撕裂组则使用几根缝合锚进行初次单排缝合修补后使用锚钉进行单排固定较大的撕裂部位。结果轻中型撕裂组手术有效率为96.67%,大及巨大型撕裂组手术有效率为90.00%,大及巨大型撕裂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显著低于轻中型撕裂组患者(P0.05);轻中型撕裂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10.00%,大及巨大型撕裂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16.67%,大及巨大型撕裂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病率显著要高于轻中型撕裂组患者(P0.05);轻中型撕裂组中术后患者的肩部屈伸范围、UCLA评分、ASES评分以及Constant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要(P0.05),术后的VAS评分明显是低于术前分值(P0.05),大及巨大型撕裂组中术后患者的肩部屈伸范围、UCLA评分、ASES评分以及Constant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要更(P0.05),术后的VAS评分明显是低于术前分值(P0.05)。结论轻中度撕裂相比大及巨大撕裂伤口更易恢复且预后效果更好,而不同撕裂程度肩袖损伤患者在全肩关节镜下实施手术都具有良好效果,该手术的方式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金属缝合锚钉固定治疗Bankart损伤的术后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 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38例Bankart损伤的患者,均应用全关节镜下锚定缝合技术进行Bankart修复术。其中男31例,女7例,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29.5岁(20~39岁),其中12例患者为初次脱位,26例患者为反复多次脱位。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肩关节脱位病史。术前患者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evaluation form,ASES)肩关节评分,平均(83.7±12.8)分,Rowe评分(36.2±7.8)分,Constant-Murley评分(85.4±8.8)分。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3~4枚金属缝合锚钉进行Bankart修复术。结果 3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0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肩关节前屈上举、体侧外旋及内旋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变,外展位外旋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变,术后ASES评分平均(96.8±4.6)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Rowe评分平均(90.2±11.7)分,Constant-Murley评分(97.9±7.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例患者出现再次脱位,手术失败率5.3%(2/38)。结论应用全关节镜下锚定缝合技术进行Bankart修复术是治疗Bankart损伤的有效方法。合适的手术时机,充分的松解及关节囊及韧带复合体的提拉缝合、锚钉的合理分布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