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微创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3-2010-10,采用小切口置入跟骨解剖钢板加压螺栓内固定治疗106例(131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其中SandersⅡ型59足,Ⅲ型57足,Ⅳ型15足。术后根据X线片和CT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应用AOFAS评分标准评估患足功能恢复。116足经后足外侧纵形入路治疗,14足行跗骨窦入路。1例SandersⅣ型骨折同时行外侧纵形人路和跗骨窦人路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83(60~135)min。Bohler角术前平均-1.7°,术后平均29°。骨折复位质量良好者达96.2%。术后24个月84例(95足)获得随访,患足功能恢复优34足,良47足,可11足,差3足,优良率85.3%。结论应用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微创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小型跟骨钢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的小蝶形钛钢板经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简单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探讨其固定效果和疗效.方法 对23例2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13足,Ⅲ型14足,采用小蝶形钢板经外侧有限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跟骨解剖参数和足功能的恢复.结果 19例23足获得随访,所有足的外形恢复良好,主要的X线片观察指标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后关节面平整.按Maryland足评分方法评价术后功能,Ⅱ型骨折11足,优8足,良3足;Ⅲ型12足,优6足,良5足,可1足.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对SandersⅡ和部分Ⅲ型骨折,切开复位小蝶形钛钢板内固定能够取得可靠的固定效果,减小软组织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微创跗骨窦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手术切口不同分为微创组(20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和传统组(18例,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切口并发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5例(4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按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13足,Ⅲ型25足,Ⅳ型10足。采用外侧入路重建跟骨距下关节面,术中撬拨复位恢复跟骨长度、高度和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结果术后随访9~25个月,平均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优33足,良8足,一般7足,优良率85.4%。没有病例发生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复位结果与功能有显著相关性,手术前后的Bohler角和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治疗结果与骨折类型、复位质量、手术时机和方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外侧双小切口入路,结合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对切口并发症及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采用外侧双小切口入路,有限切开暴露并复位跟骨,插入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0例(32足)。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5~65岁,平均39.8岁。骨折依据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14足,Ⅲ型16足,Ⅳ型2足。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并进行比较。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30例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切口没有发生感染和坏死。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比术前明显改善。所有跟骨骨折均一期骨性愈合。取钢板时间10~18个月,平均12.3个月。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15足,良13足,可4足,优良率87.5%。结论外侧双小切口,切口并发症少,结合跟骨钢板牢固固定,使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效果及跟骨骨折手术的并发症及对策。方法对46例52足跟骨粉碎性骨折,波及跟距关节,出现跟-结节角变小、关节面移位、跟骨变宽,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加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植骨或不植骨。按Sanders分类,型32足,型20足。结果骨折复位满意,切口皮肤坏死裂开1例,窦道形成5例;30例34足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8~32个月,平均20.1个月,按Kerr足部评分标准,优16足,良14足,中4足。结论切开复位加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联合跟骨结合型微创解剖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骨科中心收治的18例(19足)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范围22-65岁,平均(38.1±5.6)岁。Sanders分型:Ⅱ型8足,Ⅲ型11足。全部患者均采用经跗骨窦入路,联合使用跟骨结合型微创解剖板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5±1.5)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对患足功能进行评价,优16足,良2足,可1足,优良率94.7%。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入路联合跟骨结合型微创解剖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有效恢复跟骨的形态,有利于足踝功能地恢复,可作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背景:手术治疗是跟骨关节内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何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疗效,是临床研究的难题。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部分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对27例(32足)部分塌陷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分型为Ⅱ~Ⅲ型)采用距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距下关节面、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患者均石膏托外固定4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6~48个月(平均22.9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2足,良7足,可3足,优良率91%。无一例发生切口皮缘坏死及螺钉断裂。结论:有移位的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能避免切口缘浅表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短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纵行及跗骨窦微创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0年9月分别使用纵行及跗骨窦微创入路治疗并获随访的9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按手术入路将患者分为两组:纵行微创入路组(A组)50例(51足),男47例,女3例;平均年龄38.22岁;Sanders Ⅱ型27足,Ⅲ型18足,Ⅳ型6足;术前B?hler角平均-1.1°。跗骨窦微创入路组(B组)43例(45足),男42例,女1例;平均年龄41.40岁;Sanders Ⅱ型23足,Ⅲ型17足,Ⅳ型5足;术前B?hler角平均2.6°。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Sanders分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差异。结果 A、B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平均28.2个月和27.6个月。A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AOFAS踝与后足评分分别为40.78 min、3.92%(2/51)、85.96分,B组分别为60.67 min、8.89%(4/45)、88.60分。A组手术时间较B组更短,两组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AOFAS评分无差异。结论 纵行微创入路与跗骨窦微创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纵行微创入路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少,是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部分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7例32足部分塌陷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分型为Ⅱ-Ⅲ型)采用距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距下关节面、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均石膏托外固定4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22.9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2足,良7足,可3足,优良率91%。无一例发生切口皮缘坏死及螺钉断裂。结论:有移位的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能避免切口缘浅表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一种安全可靠的改良手术方法治疗SandersⅡB型跟骨骨折。方法自2006-03—2013-03均采用内外侧小切口联合入路结合2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B型骨折6例,术后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并对手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优5例,良1例。结论内外侧小切口联合入路微创治疗SandersⅡB型跟骨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切口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双切口切开复位、跟骨异形接骨板内固定。术后观察切口愈合、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X线及CT检查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测量B9hler角和Gissane角,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2个月。22例跟骨骨折患者均获满意复位,均达到骨性愈合。2例手术切口延迟愈合,经局部换药治愈。患者均未出现切口周围皮肤坏死。术后B9hler角由术前5.2°±4.5°改善为26.5°±4.2°,Gissane角由术前95.4°±4.8°改善为111.2°±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优11例,良8例,可3例。结论双切口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易于复位、固定及切口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33例(4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SandersⅡ型23足,Ⅲ型15足,Ⅳ型2足。手术切口均为跟部外侧扩大改良切口。术后进行Maryland足部评分,测量术前和术后Bhler角度、跟骨高度。结果33例中,有29例达到解剖复位。术后3个月,Bhler角恢复到正常的85%;术后Maryland评分:23足SandersⅡ型为77~92分,15足SandersⅢ型为70~87分,2足SandersⅣ型为46和68分。17例(20足)优秀,11例(13足)良好,4例(6足)一般,1例(1足)差。术后3例出现感染,1例出现腓肠神经损伤。结论术前全面的骨折评估、优秀的手术技术是保证关节内跟骨骨折疗效的关键,感染除患者自身危险因素外,与手术时机、止血带时间、手术技术相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纵行入路和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探讨哪种入路更具有优势。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102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两组,A组行经跗骨窦微创入路解剖接骨板与加压骨栓内固定治疗,B组行经纵行微创入路解剖钢板与加压骨栓内固定治疗。结果末次随访A组术后SandersⅣ型AOFAS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末次随访时CT检查最大移位距离,A、B两组中SandersⅡ型、Ⅲ型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A组SandersⅣ型CT检查下最大移位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与纵行微创入路在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整体疗效方向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对于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跗骨窦微创入路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对Sanders 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足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4-01—2016-01诊治的Sanders 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37例(40足)实施跗骨窦有限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并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3-12实施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术的Sanders 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38例(40足)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足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及Langre角、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Morrey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与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术对跟骨解剖学指标及足踝功能的改善相当,但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6.
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小切口切开复位、中空钉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6例53足有移位的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为Ⅱ~Ⅳ型)采用距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距下关节面、中空钉内固定,Ⅲ型和Ⅳ型骨折均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患者术后均石膏托外固定4~6周.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时间5~29(14.7±3.2)个月.按AOFAS标准评价功能:优37足,良13足,可3足,优良率94.3%.未发生切口皮缘坏死.结论 有移位的跟骨Ⅱ、Ⅲ型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但Ⅳ型骨折疗效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跗骨窦有限切口跟骨结合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阳市骨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跗骨窦有限切口跟骨结合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9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40足),男21例,女18例,年龄为(38.3±5.2)岁,其中Sanders Ⅱ型22足,Sanders Ⅲ型18足,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9±2.6) d。比较病人术前、术后首次及末次随访时Gissane角与Böhler角的变化,采用美国足踝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患足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病人随访时间为5~7个月,2例患足因切口渗出延期愈合,其余患足切口愈合良好,无内固定物并发症。术后首次及末次随访患足Gissane角、Böhler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患足AOFAS评分优良率为92.5%。结论 跗骨窦有限切口跟骨结合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辅助的内侧入路在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内侧入路辅助扩大的外侧入路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33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男27例,女6例;年龄18 ~62岁,平均36岁.左足15例,右足18例.骨折按Sanders分型:Ⅲ型27例,Ⅳ型6例,其中伴有腰椎骨折4例,pilon骨折1例,髋臼骨折1例.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量跟骨Bǒhler角和Gissane角,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切口均获期一期愈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Bǒhler角与Gissane角均得到矫正,AOFAS评分提高,术后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助的内侧入路是扩大外侧入路的有益补充,可以在直视下对骨折跟骨内侧壁进行满意的复位并提高内固定置入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1采用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6例(92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45例(47足)采用跗骨窦入路(观察组),41例(45足)采用外侧L形入路(对照组)。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切口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B?hler角及Gissane角。结果 观察组在骨折至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B?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AOFAS评分为(88.3±6.9)分,优34足,良11足,可2足;对照组的AOFAS评分为(87.4±4.7)分,优29足,良10足,可2足。结论 跗骨窦入路钢板...  相似文献   

20.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Wu Y  Yang MH  Wang JH  Wang MY  Sun ZW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2):788-79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1年8月至2003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34例35足。所有骨折均采用Sanders分型,应用广泛外侧入路,AO跟骨钢板内固定。对有选择的病例进行了植骨。应用影像学检查和美国足踝协会的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12~32个月)。结果共完整随访Ⅱ型骨折30足,Ⅲ型骨折5足。术前平均Bhler角是5.6°,随访时平均Bhler角是28.2°。X线测量表明在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跟骨高度恢复为健侧的97.7%。80%的患者取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平均评分在SandersⅡ型骨折为88分,Ⅲ型骨折为79分。优良率在SandersⅡ型骨折为83%,Ⅲ型骨折为60%。总的优良率为79%。结论对于Sanders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