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3-01诊治的移位股骨颈骨折51例,32例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闭合复位组),19例采用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切开复位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情况(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结果 51例均获得随访12~90个月,平均39个月。闭合复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中透视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移位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低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在治疗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6月-2008年5月收治的95例65岁以上新鲜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年和3年的功能评价、并发症以及二次手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6个月.闭合复位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为最低(P<0.05),但卧床时间最长,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最高,术后3年随访功能最差.全髋置换术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低,术后髋关节功能最好,但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要求较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创伤比全髋置换稍小,但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翻修率较高,术后功能比全髋置换差.[结论]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术和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193例,符合入选标准者共60例,27例行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3例行THA.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肢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1年患髋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进行比较. 结果 6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56个月,平均32.5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患髋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内固定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2%,THA组为93.9%.空心钉内固定组患者中股骨头坏死3例(11.1%),骨折不愈合1例(3.7%).THA组患者中因假体松动行二次手术者2例(6.1%),另有髋关节脱位1例(3.0%). 结论对于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均采取内固定治疗;年龄小于70岁、活动能力好、骨质量好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首选闭合或切开空心钉内固定术,保留股骨头是首选;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可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年龄大于70岁的移位骨折及粉碎性骨折患者、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或有其他老年病不宜长期卧床者、髋关节本身有骨关节炎的患者首选TH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枚空心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85例采用多枚空心钉内固定41例(A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4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Harris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较B组低;两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股骨颈骨折均有效,应根据骨折类型、患者全身情况及对生活质量要求来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2—2017-05诊治的5例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2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1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5分,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1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随访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2分。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随访2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9分;患者左髋部出现弹响,X线片未显示假体松动,考虑髂胫束撞击综合征。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随访5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8分。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5分,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萎缩侧,骨折移位不明显者可选择内固定治疗,骨折移位明显者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需根据患肢外展肌力、股骨近段髓腔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空心钉内同定、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2年9月至2007年2月间收治脑血管意外偏瘫后股骨颈骨折患者共6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伤前状况、骨折与偏瘫侧的父系、骨折距离腩血管意外发生的时间等.对其中偏瘫侧骨折的65例患者分别进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11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37例)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7例).比较三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观察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随访期内死亡病例的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中97.0%(65/67)的股骨颈骨折发生在偏瘫侧;所有患者伤前均能行走;除1例外,致伤原因均为跌倒摔伤;骨折距离脑血管意外发生的时间平均为1年3个月.三组的手术时间(F=45.952,P=0.000)、出血量(F=47.795,P=0.000)和下地时间(F=331.922.P:0.000)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组相比,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低、下地行走时间长,差异均有统汁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全髋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住院时间(F=0.217,P=0.806)和围于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χ<'2>=2.090,P=0.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随访2年2个月(6个月~4年5个月),无严重早期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内9例患者死亡.结论 脑血管意外后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能够行走的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致伤原凶主要是跌倒摔伤.闭合复位内同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火节胃换术对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各有其优势,应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12—2016-06诊治的9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47例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闭合复位组),45例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并发症情况。结果闭合复位组随访时间(28.3±3.1)个月,切开复位组随访时间(27.5±3.2)个月。与切开复位组比较,闭合复位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创伤小,术后骨折不愈合发生风险较低,而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与微创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加骨瓣植骨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青壮年股骨颈骨折97 例,符合入选标准患者共60 例,27 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33 例行微创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加骨瓣植骨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患髋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透视时间,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有统计意义(P<0.05).住院时间、出血量及术后1年患髋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并发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GardenⅠ、Ⅱ型患者或合并严重复合伤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对于GardenⅢ、Ⅳ型患者选用微创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加骨瓣植骨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价值。方法随机将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随访12~24个月,末次随访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发现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虽手术及住院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空心螺钉内固定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6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35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A组)治疗,30例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B组)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中出血量较多(P〈0.05)、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较高。结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均可;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8-01诊治的8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44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置换组),44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髓内钉固定组)。结果 88例术后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股骨头置换组术后至开始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髓内钉固定组短,术后1周、1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髓内钉固定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髓内钉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3、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应证,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优先选用,使患者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0例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置换组手术时间显著较内固定组长,出血量显著较多,但其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较短(P〈0.01)。置换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比较,临床疗效更好,术后恢复更快,但其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40.3 min。均获随访时间平均36.3个月,未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组7例(11.86%)骨折愈合不佳。12例(20.34%)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疗效确切,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6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和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各33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4~36个月。手术时间切开复位组长于闭合复位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骨折解剖复位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切开复位组均优于闭合复位组(P<0.05)。两组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皮缘坏死、皮肤及关节感染、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未出现空心钉断钉、退钉等情况。结论 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相比,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折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加关节囊穿刺减压术及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加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术,在不同时间治疗不同骨折类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情况。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58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法及手术时间分组,A组:急诊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加关节囊穿刺减压术63例,B组:急诊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加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术67例,C组:择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58例,D组:择期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加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术70例。比较术后骨折愈合率及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结果本组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96个月,平均42个月。其中A组骨折愈合率、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分别为96.82%及6.35%,B组分别为95.52%及7.46%,C组分别为81.03%及22.41%,D组分别为92.86%及8.57%。C组与A、B、D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对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加关节囊穿刺减压术的患者术后疗效影响较大,而对行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加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术的患者术后疗效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自2007-01—2010-12.对80例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手术,80例获得至少24个月随访,平均47.8个月。采用X线摄片评估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术后临床功能疗效进行评估。结果80例股骨颈骨折中69例获得完全愈合,3例发生骨不连,8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骨不连发生在GardenⅣ型中。均接受二次手术,1例行带血管蒂腓骨移植,2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GardenIII型中发生3例,在GardenIV型中发生5例,因患者自己感觉功能尚能接受,暂未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显示55例为优,15例为良,6例为可,4例为差,优良率达87.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良好的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可使手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7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0例,观察移位程度、术后早期负重和愈合的关系。结果27例愈合良好,3例不愈合,二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2-01—2014-01诊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2例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经皮加压钢板固定(A组)与3枚空心钉固定(B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14~34个月,平均23.7个月,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VAS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无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发生;B组2例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退钉3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PCCP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均可用于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但PCCP固定更牢固,术后可早期负重行走,较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12例采用骨折复位空心钉内固定,16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2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术后预防感染及并发症,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结果 52例中关节功能恢复优35例、良12例、中3例、差2例,2例晚期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治愈。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合并有内科疾患,治疗时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切评估,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法,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7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AO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4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进行AO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其中AO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2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34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年,分别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和Harris评分。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优良率76.5%显著高于内固定术组65.0%(P<0.05),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内固定组麻醉时间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均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术式选择应结合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全身状况等综合考虑,7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优先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