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21例,19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按照Vancouver分型标准进行分类,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包括: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钢缆固定,同时结合异体骨板固定,关节翻修术等。结果术后随访2~6年,平均5年,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4~9个月),在最后随访时均有比较好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6分(78~92分)。结论按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类型,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全面术前计划,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钢缆环扎、锁定钢板内固定、加长柄翻修术结合钢缆环扎或结合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等方法治疗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结果 8例获得骨折愈合,1例加长柄翻修结合钢缆环扎内固定的B3型和1例锁定钢板内固定C型骨折未愈合。结论利用Vancouver分类系统,制定手术方法,确定治疗方法治疗假体周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温哥华术后骨折分型标准,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3例.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4例,良5例,中3例,差1例.其中1例不愈合,其余12例获骨性愈合.结论 对此类骨折应根据近期影像资料进行周密的术前计划,结合骨折部位、假体稳定性及骨储备情况等因素,选择治疗方案.使用钢丝环扎、非骨水泥型长柄翻修联合应用异体皮质骨板及局部植骨是处理不同类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假体的存在使其治疗更为棘手,尤其是对高龄体质差、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非手术治疗,如使用牵引、石膏或支具等[1];手术治疗,如使用钢丝钢缆环扎、钢板、异体皮质骨板、髓内钉、长柄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翻修,联合或不联合使用植骨(自体植骨或异体植骨)等[2-3].本文通过对我科1998年12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对骨折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加锁定钢板固定术、环抱器固定术以及锁定钢板固定术等几种手术方法。结果 7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前髋关节H arris平均分值为84分,术后髋关节为78分,无骨折不愈合、松动、假体感染及深静脉栓塞形成。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应根据骨折类型、骨骼的质量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变髋关节日益普及,并逐渐走向成熟,手术指征较以前有所放宽。但并发症随之日见突出。避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失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提高手术质量及疗效是医患双方均关心的问题。我们回顾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127例,对其中7例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并发症作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增多以及老年人平均寿命增加,TH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PFF)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累积的绝对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并被认为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处理难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4例THA术中、术后PFF患者资料,男13例,女11例;年龄33 ~ 85岁,平均63.6岁.骨折根据Vancouver分型:A型7例,B型12例(B1型3例,B2型8例,B3型1例),C型5例.术中出现PFF 5例,术后外伤所致PFF 19例.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20例.手术方式包括钢丝环扎、记忆合金环抱器、锁定钢板、长柄翻修假体结合植骨等.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8 ~52个月(平均23.8个月)随访.24例患者骨折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11个月,平均5.5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0.3分(68 ~95分),其中优7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9.2%.1例B2型骨折患者保守治疗后发生畸形愈合. 结论 对于THA术中、术后PFF,治疗方案需结合骨折部位、假体有无松动、局部骨质量及身体状况而定,其治疗原则是移位骨折需进行牢固固定,松动假体要进行翻修,严重骨缺损需要植骨处理.  相似文献   

9.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和治疗结果.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自1998年12月-2003年3月治疗并随访观察的1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56岁(43-75岁),采用Vancouver分型,A型2例,B2型7例.B3型1例,C型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6例,其中1例为非手术治疗后骨折畸形愈合行翻修术。采用长柄假体翻修联合异体皮质骨板固定5例.其中使用非骨水泥型远端固定假体4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1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5.6个月(7~50个月)。9例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3-6个月),2例骨折未愈合。均为非手术治疗病例,手术治疗6例骨折均愈合。至目前为止,7例假体稳定,1例翻修术后出现连续的影像学透亮线.3例假体松动,假体稳定的患者功能好于假体松动者.假体稳定患者的Harris评分平均91分。所有异体皮质骨板在1年内均与宿主骨整台.没有异体皮质骨板骨折发生。结论:假体稳定的A型骨折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对于B1型和C型骨折,如无手术禁忌证,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假体松动的骨折患者,使用长柄远端固定非骨水混型假体联合异体皮质骨板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51 ~ 80岁,平均67岁;骨折按Vancouver分型:B1型3例,B2型5例,B3型3例,C型2例.分别用钢丝或钢缆环扎固定,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长柄假体翻修;记忆合金环抱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 ~ 30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4.8个月.患者无感染、畸形愈合、假体松动脱位、内固定断裂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7例,良5例,可1例.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案需结合骨折部位、假体有无松动、局部骨质量、身体状况而制定,原则是移位骨折要进行牢固固定、松动假体要进行翻修、严重骨缺损需要植骨处理.  相似文献   

11.
<正>2008年1月~2018年6月,我科对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47~81岁。生物型假体7例,骨水泥假体2例。初次置换术后骨折时间1~14年。骨折Vancouver分型:B1型3例,B2型3例,B3型2例,C型1例。1. 2治疗方法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取大转子外侧纵行切口。B1型骨折因股骨假体柄无松动,直接行骨折复位,钢丝或钛缆环扎固定; B2型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和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10—2016-12诊治的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均采用手术治疗。张力带固定2例,钢丝环扎固定1例,钢板内固定7例,广泛涂层长柄翻修10例。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5(1~6)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5.4(75~92)分。无感染、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1例B1型骨折出现股骨柄内翻,骨折延迟至术后8个月愈合,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未行假体翻修术。19例骨折在术后平均4.5个月骨性愈合。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严格按照骨折分类选择治疗方法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能够降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临床上颇具挑战性的难题。Vancouver分型涉及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位置及稳定性、假体松动情况、股骨近端骨量等,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分型方法。伴有假体松动的Vancouver B2型和B3型骨折占50%以上,因此预防和治疗THA后假体松动和(或)骨溶解很重要。针对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等已成为热点,伴感染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股骨假体周围多次骨折以及内固定失败的防治也见诸报道。该文就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海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8):475-476,488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系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0.1%~3.2%,非骨水泥型发生率为4.1%~27.8%,翻修术后发生率为4%~20%。近年来,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增加及患者年龄的增高,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高。对此类骨折进行合理的分型,将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近年来不断增加,已成为继假体松动和复发性脱位之后导致髋关节翻修的第3位最常见原因。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难度大,手术失败率高,有一定致死率。认识并避免导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正确掌握各类型骨折的治疗原则,准确判断股骨假体的稳定性,并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或翻修方法,是获得可靠治疗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治疗的并于术中、术后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排除初次手术前已经出现骨折的患者,共纳入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68±19)岁(34~93岁),初次置换病因:股骨颈骨折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初次置换时股骨假体固定方式:骨水泥固定5例,其余8例病人为生物型假体。假体周围骨折病因包括7例有明确外伤史(不慎跌伤或车祸)、6例为翻修术中骨折。根据Vancouver分型,AG型3例,AL型1例,B2型4例,B3型3例,C型2例。翻修时骨折固定方式:5例采用大粗隆再结合装置加钢缆固定,7例使用钢板钢缆固定,1例病人使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固定。在各类分型中,2例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使用钢板钢缆固定骨折端,其余11例股骨假体均不稳定,仅1例使用骨水泥重新固定初次置换假体,余10例使用全涂层假体。通过Harris评分对患髋进行功能评价,X线或CT观察骨折愈合。采用Mann-Whitney检验对比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9±19)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5±1.1)月。Harris评分由术前13.0(4.0,25.0)提高至末次87.0(82.3,93.3)分,(Z =-4.34,P <0.05)。异体皮质骨板病例在末次随访时显示与宿主骨融合,所有病人末次随访均未见假体松动、脱位及感染。 结论根据不同分型选择相应的骨折复位与固定方式,钢板钢缆组合有效提高了稳定性;对于骨量不足病人可以考虑使用异体皮质骨固定以增加患者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和术后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笔者自2012-02—2014-05根据术中骨折的Mayo分型和术后骨折的Vancouver分型,分别采用单纯钢丝捆绑、锁定钢板加钢丝固定的方式治疗12例PFF,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 12例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18.6个月。假体周围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在8~14个月,平均12.9个月。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5~92分,平均87.3分;优2例,良8例,可2例。结论根据不同的Mayo分型和Vancouver分型,采用单纯钢丝捆绑或锁定钢板加钢丝固定的方法治疗PFF是有效的方法,具有损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患者经济负担轻的特点,值得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中防治假体周围股骨劈裂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3年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骨科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81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7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357例,骨关节炎患者53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421例(金属臼杯全部采用生物型固定,股骨柄假体生物型固定395例,骨水泥型固定26例),股骨头置换术160例(生物型固定83例,骨水泥型固定77例)。术中发生股骨劈裂11例,发生率1.9%。结果 581例患者493例获得1~5年随访,88例患者失访。Harris髋关节疗效系统评价优良率90.1%。发生股骨劈裂的11例(12髋)患者全部获得了1~5年随访,股骨劈裂骨折3~6个月全部愈合,未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Harris髋关节疗效评分系统评价优良率90.9%。结论术中发生股骨劈裂情况几乎都发生在身材相对矮小、股骨髓腔相对狭小的患者,而假体柄远端劈裂者(MayoⅡ型)多几乎都发生在漏斗型髓腔(髓腔开口指数4.7)的患者和采用生物型固定锥形柄的患者。发生股骨劈裂与手术操作有关:扩髓时大转子部位去除骨质不够,髓腔狭小者直扩髓器扩髓不够,股骨柄假体型号大小及类型选择不合适,安装股骨柄假体时过紧未重新扩髓而暴力击入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做出疗效评估。方法对1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进行Vancouver分型,并根据分型采取具体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均获随访6~12个月,术后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7分,术后平均为85分。结论通过Vancouver分型对假体周围骨折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 , PFF)最初于1954年报道。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的数量逐渐增加、患者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假体工艺及手术技术的不断革新,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1]。据文献报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已增加至12%[2]。这一并发症的治疗较为困难,效果不太理想。目前,普遍认为这一并发症的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但关于其优化治疗策略尚无明确的共识[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