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为14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EST+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138例LC术前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先行ERCP+EST,根据EST术后并发症治愈情况再行LC;LC术后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7例,于LC术后1周行ERCP+EST治疗。结果:术前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的138例患者中,129例LC术前取石成功,胆总管结石完全排出,成功率93.5%,ERCP+EST术后出现胰腺炎或高淀粉酶血症11例,胆管炎1例,消化道出血1例,治疗痊愈后行LC。另有9例ERCP插管不成功后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LC术后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7例,ERCP+EST取石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扩大了LC的指征,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化的趋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的可操作性及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在2005年5月至2009年6月期间,我院共有75例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21例(EST+LC组);LC后行EST治疗5例(LC+EST组);LC后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术中经胆道镜取石术49例(LC+LCBDE组)。结果 EST+LC组中的21例患者,有2例因胆总管内结石太大而无法取出,中转为LC+LCBDE治疗。LC+EST组中的5例患者,LC术后均经EST治疗后取净结石。LC+LCBDE组中的49例患者中,有35例行LC+TC-CBDE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一期闭合胆囊管;14例行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8例一期缝合胆总管,6例放置T管。结论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是一个合理、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具有微创、费用低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LC与EST联合应用治疗胆囊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应用治疗胆囊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总结35例术前经B超或MRCP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胆总管结石1~3枚,大小为0.6~1.0cm.28例先行LC,1周后行ERCP并作EST治疗;7例先行B超、ERCP检查及EST治疗,1周后行LC.结果 全组35例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LC与EST联合应用治疗胆囊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尤其是对胆总管结石直径≤1.0cm,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ERCP/EST术后2周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1月后行LC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的差异,探讨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外科治疗的临床选择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我院104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均成功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Oddi?蒺s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经胆道造影证实无胆总管结石残留后,择期行LC。其中52例2周内行LC患者(A组),52例1月后行LC(B组)。对两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0.05);B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A组(?字2=3.47, P<0.05);A组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B组(x2=2.02,1.97,P<0.05)。结论 ERCP/EST术后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讨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拟行LC、术前怀疑胆总管结石而行MRCP检查的56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经MRCP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15例,均成功行EST+LC术.未发现胆总管结石的41例仅行LC术,术后3例出现胆管炎表现,经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行EST取石.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对于可疑伴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患者,MRCP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可根据MRCP检查结果,选择不同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别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LC+LCBDE)与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EST)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了解两种方法有无差别。方法7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LC+LCBDE患者40例,行LC+EST患者3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石数目及大小、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分别用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78例患者均治愈。结果显示除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研究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C+LCBDE与LC+EST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均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998年5月~2008年7月,应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成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59例。首先行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后行EST,网篮或气囊导管取石,必要时放置鼻胆管引流,血、尿淀粉酶正常,无发热、腹痛后l~5天内在全麻下行LC。结果成功完成内镜胆管取石及LC共438例,成功率95.4%;19例内镜取石未成功而行开腹手术;2例因无法耐受改为保守治疗。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73例,轻型胰腺炎32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252例术后随访3~6个月,无逆行胆管炎、EST后乳头狭窄等并发症,无胆管结石残留。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创伤小。  相似文献   

8.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126例胆总管结石采用微创治疗方法。对胆总管结石直径1.0cm,结石数目1~3枚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行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后行EST,网篮取石,球囊清理胆管,造影证实无残留结石。对操作次数多、胆汁黏稠、有残渣、乳头术后水肿可能性大的病例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对胆总管结石直径≥1.0cm且≤2.0cm的单发或多发结石或经EST取石失败者行LC,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使用胆道镜行网篮取石,胆总管置T管引流。结石2~3cm者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结果 83例先行ERCP、EST者中,76例取石成功,4例网篮取石困难,未能取出结石,1例有结石残留(这5例于EST后4~6d行LC、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网篮取石、T管引流术成功),1例ERCP时十二指肠穿孔,1例网篮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急诊开腹。43例直接行LC、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网篮取石、T管引流术,均获成功。91例随访6~12个月,失访35例,无胆道感染、胆道狭窄、残余结石等并发症,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 EST后LC是理想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 ,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 L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LC+ LCBDE)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LC+ LCBDE术和EST+ LC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C+ LCBDE术者127例,行EST+ LC术者105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手术总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结果 两种术式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 LC组手术总时间、手术费用均明显高于LC+ LCBDE组(P<0.01).结论 两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对于胆总管直径<1.0 cm、胆总管中下端结石或老年胆石症病人宜采用EST+ LC术式;对于胆总管直径>1.0cm的多发性较大结石、尤其是中青年病人应首选LC+ LCBDE术式.  相似文献   

10.
联合应用LC与EST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和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对18例病人术前按常规行B超或CT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先行LC,一个月后行ERCP检查并做EST治疗;7例先行B超、ERCP检查及EST,一周后行LC. 结果: 全组18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 结论: 联合应用LC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切实可行,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为7%~10%[1],其中10%~15%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2~4],而且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能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目前,有多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后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exploration,LCBDE)。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EST联合LC和L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或内镜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为7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EST或EPBD取石成功后改全麻下行三孔法LC。结果:71例成功施行EST或EPBD联合LC同期手术,成功率94.7%。2例患者EST成功后因胆囊与周围组织形成致密粘连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2例患者EST取石未成功改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2例患者出现急性胰腺炎,2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术后鼻胆管造影发现残余结石,经二次取石后痊愈出院。术后平均随访(13.25±3.45)个月,行腹部彩超及肝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EST或EPBD联合LC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次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成因、预防措施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行LC术后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的46例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影像学检查及其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患者的治疗及住院情况等。结果 本组患者LC术前均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未见肝内胆管或胆总管结石,胆红素及淀粉酶检查均无明显异常。LC术后28例因住院期间出现水肿性胰腺炎,复查MRCP发现胆总管结石;16例住院期间出现上腹痛、小便黄染,复查MRCP发现胆总管结石;2例出院后1周出现腹痛、腹胀伴小便黄染再次入院,复查MRCP发现胆总管结石。46例患者均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RCP/EST),其中本院开展26例,术后(7.3±1.2)d出院,均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年,均无明显不适。结论 对于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MRCP检查多可确诊。胆囊多发结石、细小结石、对胆囊牵引幅度过大为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高危因素,采用ERCP/EST治疗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LC+EST)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体会。方法:为6例患者行LC+EST。结果:本组病例均在术前行B超检查及MRCP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行LC+EST均获成功。手术顺利,无胆管并发症。结论:与传统的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或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后探查胆总管以及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比较,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患者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探讨十二指肠镜后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方法:为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并将其分为两组(n=45),A组于EST术后24~72 h内行LC;B组于EST术后3 d以上行LC。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全麻时间、出血量、中转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90例均成功施行EST,85例成功施行LC。A组LC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中转率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成功率高,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EST术后早期行腹腔镜手术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ES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先行ERCP及EST后再行LC。164例中155例患者共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196枚,取石成功率94.5%,另9例未成功,其中4例胆总管狭窄段大于2cm,另5例结石嵌顿,导丝无法通过。155例EST后6例发生轻度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治疗后仍行LC术,LC成功率96.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177;4)d。结论ERCP+EST后行LC术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扩大了胆道微创治疗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EST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 对LC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5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明确诊断并利用EST取石. 结果 56例患者共取出结石72枚,3例第2次行ERCP并用气囊取石成功,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复查B超无结石残存或胆管扩张. 结论 EST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无创、有效,是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深受胆囊结石患者欢迎,但胆囊结石患者中有20%合并胆管结石,虽然LC术前或术后行壶腹括约肌切开取石网取石(EST)、LC术中经胆囊管用取石网取出胆管结石(LCDE)能扩大LC的适应证。但是,对于胆总管巨大结石、肝内多发结石、胆囊管细或/和迂曲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EST联合LC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先行EST(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出胆总管结石,再行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失败或不宜行EST者置ENBD(鼻胆管)再行LC+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道镜取石,或开腹行胆道探查术。结果:全组99例,91例LC术前EST取石成功,3例LC术后EST取石成功,3例EST取石失败。2例年龄小于15岁者未行EST改行LC+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3例EST取石失败,改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LC,或开腹胆道探查一期缝合胆总管未置T管(已置ENBD)。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EST联合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靠的方法,软硬镜联合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56例分别采用LC+LCBDE和EST+LC治疗,其中LC+LCBDE术治疗132例、EST+LC术治疗124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总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结果:两种术式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LC组手术总时间、手术费用均明显高于LC+CLBDE组(P<0.0l)。结论:两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胆总管直径<1.0cm、胆总管中下端结石或老年胆石症患者宜采用EST+LC术式;胆总管直径>1.0cm的多发性较大结石、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应首选LC+LCBDE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