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爱惜邦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爱惜邦缝线固定治疗,随访7~16个月,参照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分析疗效。结果:本组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50 min。X线片示骨块均复位良好。均未出现感染、骨不连、神经血管损伤、皮肤坏死或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6个月,平均12.2个月。22例患者的改良Lysholm评分从术前(32.5±2.2)提高到术后(94.6±4.1),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均120°,无伸膝受限。结论:爱惜邦缝线能有效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费用低,避免二次手术及其风险,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呈扇形附丽于髁间棘前方内侧沟内,位于内外侧半月板前角之间.Poncet早在1875年描述了胫骨髁间棘骨折[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错位在关节镜下复位及钢丝内固定的新途径。方法:关节镜下骨折块复位及钢丝内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4例。结果:术后14例骨折块位置满意。所有病例均获正常活动范围。结论:本术式为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错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简便易行和便于推广应用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7月~2015年2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Orthocord线治疗3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3~61岁。根据MeyersMc Keever分型:Ⅱ型16例,Ⅲ型12例,Ⅳ型4例。新鲜骨折29例,陈旧性骨折  相似文献   

5.
1991~2002年笔者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31例,随访6个月~1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缝线固定和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撕脱骨折的临床结果,并比较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收治的60例Meyers-McKeever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前三维CT证实均为Meyers-Mckeever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均由同一位主任医师完成。其中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1~50岁,平均(30.10±3.2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8 d,平均(6.80±0.50) d。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0~51岁,平均(31.30±2.50)岁;从受伤至手术时间4~9 d,平均(7.20±0.70)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量表评分和Kneelax检测,评估关节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15例患者采用膝后内侧小切口,空心钉、可吸收螺钉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骨折块,术后石膏固定膝关节于屈膝30。位,4周后去石膏托逐步功能锻炼。结果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9.5个月,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骨块愈合良好,无二次移位及内固定松动、脱出,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既能有效地防止牵拉导致撕脱断端再移位,又利于撕脱骨折块的愈合及后交叉韧带张力的恢复。即可重建膝关节直向及旋转稳定性,又避免了远期关节退行性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分型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分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6例,13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2例患儿采用丝线固定,11例采用钢丝固定。结果 26例获平均19.8(6~3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平均(93.52±2.27)分,术后1年平均(96.20±1.58)分。结论关节镜下分型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重建膝关节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切开手术和关节镜下手术,各有优缺点.笔者于2006年7月~2007年10月,采用关节镜结合小切口手术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6月-2006年3月,我院对19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是膝关节最强的韧带,强度是前交叉韧带的两倍,其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很常见,是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一种类型,会引起后交叉韧带缺失的症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明确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对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关节镜下钢丝、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判断患肢整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取得了较好的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关节功能良好;关节镜复位内固定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2±2.4)分,术后1 a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5.1±2.7)分;钢丝组、丝线组、螺钉组等内固定之间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丝、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运用一种缝线桥技术修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泸县人民医院治疗2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9~50岁,平均(31.0±02)岁.按照Meyers-M ckeeuer分型,Ⅱ型6例,Ⅲ型16例,Ⅳ型4例;26例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7月至2020年7月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学位论文和论文(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6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观察术后关节活动度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2000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5~20 mL(平均10 mL),术后引流量56~100 mL(平均68 mL)。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3.7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关节感染、僵硬、伸直受限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IKDC 2000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方法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内固定治疗13例移位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可调式支具保护,积极康复训练.采用Lysholm评分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X线片.结果 13例获6~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缝线固定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方法收集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2例急性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8~49岁,平均(25.25±8.77)岁。受伤原因:摔伤20例,砸伤4例,车祸伤8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术前均有膝关节疼痛伴膝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按Meyers-McKeever-Zaricznyj分型,其中Ⅱ型患者11例,Ⅲ型18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改良缝线固定技术。通过观察比较患侧术前和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记录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评价该手术疗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0个月,平均(12.78±2.27)个月。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为(23.63±7.47)分,末次随访时为(92.81±3.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IKDC评分为(33.90±4.86)分,末次随访时为(92.63±2.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改良缝线固定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早期康复、费用低廉、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切口切开复位、AO空心螺钉置入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22例. 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均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19例均获门诊复查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9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骨折术后均Ⅰ期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Lysholm评分平均96.6分. 结论 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切口空心钉螺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例经关节镜下治疗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分型均为Ⅱ、Ⅲ型,根据内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16例)和B组(16例),分别采用空心螺钉和钢丝内固定。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Tegner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采用Lachman试验和Pivot-shift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ysholm评分、IKDC评分和Tegne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种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achman试验和Pivot-shift试验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则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操作时间短,操作简单,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两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方法] 12具猪膝关节新鲜标本,制备ACL胫骨撕脱骨折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各6具膝关节。缝线组采用缝线结合外排锚钉固定,双排组采用锚钉双排桥式固定。生物力学测试机上进行测试,记录最终失效荷载、屈服载荷、位移、刚度。[结果]除缝线组1例失效,其余对象都通过了50~250 N载荷,1 000周期循环测试,位移缝线组为(4.19±1.31) mm,双排组为(1.94±0.3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轴向加载损毁试验,最终失效荷载缝线组为(612.60±121.59) N,双排组为(580.19±119.79) 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服载荷缝线组为(343.09±208.07) N,双排组为(278.01±196.39) 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刚度:缝线组(17.93±7.72) N/mm,双排组(48.34±9.57) 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式都具有良好生物力学特性,均提供可靠内固定,在生物力学上无明显差异。在循环加载环境下,双排固定提供了更少的位移。相比抗拔能力,双排固定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