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银杏叶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 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采用聚酰胺、硅胶、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ctade-cylsilyl,ODS)等色谱柱对银杏叶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 从银杏叶正丁醇部位共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2)、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姜糖脂A(5)、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6)。化合物1、2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1 156.49±45.37)μmol·L-1和(529.85±11.36)μmol·L-1,化合物1、2、3对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843.06±8.94)μmol·L-1、(87.48±2.28)μmol·L-1和(200.86±11.72)μmol·L-1。[结论] 化合物1、4~6为首次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中均显示出抗氧化活性,化合物3仅表现出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槭叶草对高脂血症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6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造模组50只。造模组给予高脂饲料15d,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和槭叶草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槭叶草提取物大、中、低剂量,辛伐他汀灌胃20d,观察血清及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 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槭叶草大、中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SOD的活性增强(P<0.05,P<0.01),结论:槭叶草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与二芳基庚烷类成分,在前期工作中分离得到高良姜总庚烷组分和总黄酮组分,本文对这两个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测定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制备及半制备型HPLC法等手段对高良姜总庚烷组分和总黄酮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测试所分离得到化合物对MDA-MB-231(乳腺癌)、HepG-2(肝癌)、MKN-45(胃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高良姜总庚烷组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从高良姜总黄酮组分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其结构为:5-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tan-3-one(1)、(E)-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t-4-en-3-one(2)、5-hydroxy-1,7-diphenylheptan-3-one(3)、7-(4-hydrox...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菊花茎叶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参考文献27篇。  相似文献   

6.
鸡桑Morus australis Poir.又名小叶桑,分布于全国多个省份。鸡桑的同属植物桑M.alba L.为传统中药,树皮、枝、叶、果实均可入药,具有降压、抗菌、利尿、镇静等作用。近20年来日本对桑属植物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其中含有黄酮、二苯乙烯、苯骈呋喃等酚性成分。鸡桑的化学成分的报道很少,为研究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为我国传统中草药,有着长期的药用历史以及丰富的民间用药经验。本文综述了最近五年黄连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希望为毛茛科植物黄连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菊花作为我国常用中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抗氧化、抗菌、抗感染、抗病毒、降血脂、舒血管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蒽醌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和苯丙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烟草植物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别依次采用90%酒精、50%酒精提取烟叶和烟根中的有效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试不同组分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评价其抗氧化效果。结果烟叶和烟根50%乙醇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比相同部位提取物其他组分好;其中,烟根50%乙醇组分的活性最好,在浓度达到160mg/L后抗氧化活性接近维生素C(Vc)和常用的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结论烟叶和烟根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烟草中具有抗氧化性的活性成分易被大极性的溶剂溶解和洗脱。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全缘橐吾根部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对全缘橐吾根部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单体化合物,并用现代波谱方法(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确定其化合物结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从全缘橐吾根部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种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蜂斗菜内酯A(1);8β-Hydroxyeremophil-7(11)-ene-12,8α(4β,6α)-diolide(2);8β-Hydroxyeremophil-7(11)-ene-12,8β(4β,6α-diolide(3);8β-Methoxyeremophil-7(11)-ene-12,8α(4β,6α)-diolide(4);8β-Hydroeremophil-7(11)-ene-12,8α(14β,6α)-diolide(5);异蜂斗菜素(6);蜂斗菜素(7);β-谷甾醇(8);豆甾醇(9);2α-羟基乌苏酸(10);齐墩果酸(11);正棕榈酸(12);对羟基苯甲醛(13)。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1、2、4、5、6对人肝癌Hep G2细胞、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均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论 13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抗肿瘤活性较强的化合物1、2、4、5、6有望成为天然抗肿瘤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提供依据。方法蓝萼香茶菜叶的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应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评价了其中7个二萜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化合物1对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影响。结果从蓝萼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了12个已知化合物,其中7个化合物为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蓝萼香茶菜甲素(1)、蓝萼香茶菜乙素(2)、蓝萼香茶菜丁素(3)、蓝萼香茶菜戊素(4)、毛叶醇(5)、对映-贝壳杉-3β,16β-二醇(6)和16R-甲基-3α,7α,14β-三羟基-对映-贝壳杉-15-酮(7);2个化合物为三萜:2α-羟基乌苏酸(8)和齐墩果酸(9);1个黄酮类化合物:胡麻素(10);2个有机酸:正十四烷酸(11)和正十六烷酸(12)。MTT法检测结果发现,化合物1、2和3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显示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处理Hep G2细胞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凋亡现象。结论河南辉县产药用植物蓝萼香茶菜富含有抗肿瘤活性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是一类具有前景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化合物1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疆葡萄树伤流液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性作用。方法以理化鉴别方法对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化学成分进行预试;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采用Folin—CiocaIteu比色法测定新疆不同品种葡萄树伤流液中总多酚的含量;以葡萄糖为标7伟品,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新疆不同品种葡萄树伤流液中多糖的含量;以牛血清蛋白为标准品,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新疆不同品种葡萄树伤流液中蛋白的含量;采用ICP—OES法测定新疆不同品种葡萄树伤流液中矿质元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不同品种葡萄树伤流液中氨基酸的含量。以抗坏血酸(O.2mg/mL)为对照,采用羟自由基试剂盒法检测新疆葡萄树伤流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新疆不同品种、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中,多酚含量为2.6~6.6mg/L,多糖含量为18.3~816mg/L,蛋白含量为3.0~22.4mg/L;氨基酸有17种,总含量为6.20~201.22mg/L;矿质元素有10种,含量为0.06~118.71mg/L;且清除·OH能力明显高于Vc。结论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富含氨基酸、多糖、多酚、蛋白等化学成分,并且由于品种和产地不同,氨基酸、多糖、多酚、蛋白的含量有差异;葡萄树伤流液对·OH的清除能力强,其抗氧化活性随葡萄品种、产地、生态气候条件的不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total phenolic and total flavonoid contents of the crude extracts from leaves and stems of a Lebanese plant Euphorbia macroclada schyzoceras (E. macroclada), and to evaluate their antioxidant potential using DPPH, H2O2, and chelating of ferrous ions tests.

Methods

Quantification of the total phenolic and total flavonoid contents of the crude extracts from leaves and stems an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using spectrophotometric analys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has been estimated us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such as IR, LC/MS and NMR.

Results

Ethanolic extract from leaves of E. macroclada was better than aqueous extract and showed higher content in total phenolic and total flavonoid than found in the stems. On the other hand, using DPPH and H2O2 tests, this extract from leaves showed higher antioxidant capacity than aqueous extract. However, using the chelating of ferrous ions test,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both stems and leaves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ethanolic onc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whole plant showed the presence of some aromatic compounds and fatty acids.

Conclusions

Both ethanolic and water extracts from both parts of this plant are effective and have good antioxidant power. So, this plant can be used in the prevention of a number of diseases related to oxidative stress.  相似文献   

15.
毛裂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玉亮  郭美丽  张戈  薛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1):1210-1213
目的:对毛裂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验证其抗炎活性.方法:用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在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中重结晶精制,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以化合物对组胺致离体豚鼠气管片收缩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毛裂蜂斗菜中分离得到6种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合模蜂斗菜螺内酯(1)、蜂斗菜内酯-B(2)、豆甾醇(3)、β-谷甾醇(4)、蜂斗菜内酯-D(5)和胡萝卜苷(6);化合物2和5对组胺致离体豚鼠气管片收缩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出;化合物2和5有明显的抗组胺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点柄乳牛肝菌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进行抗HIV-1的活性研究。方法将野外采集的点柄乳牛肝菌子实体用溶剂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技术(NMR,MS,IR等)对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酒渣碱(Ⅰ)、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Ⅱ)、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Ⅲ)、麦角甾-5,7,22-三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尿嘧啶(Ⅴ))、硫代乙酸酐(Ⅵ)、硬脂酸(Ⅶ)、3-吡啶甲酸(Ⅷ)和D-阿洛糖醇(Ⅸ)。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高等真菌中分离。经生物活性测试,该化合物具有抗HIV-1活性,对C8166细胞的毒性较小,CC50为87.86μg/mL,对HIV-1诱导C8166细胞形成合胞体抑制的EC50为7.27μg/mL,治疗指数(TI值)为12.09。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砂仁叶油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对家兔皮肤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砂仁叶油并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油的组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建立家兔皮肤缺损创伤模型,分别在术后第3、7、13天测量并计算家兔创面愈合率,伤口愈合后再切取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 从砂仁叶油中测出45种组分,检定出43种化合物.砂仁叶油能显著缩短家兔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其效果与呋喃西林相当.创面愈合后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显示,砂仁叶油促进创伤愈合后,新生表皮完好,炎性细胞少,组织病变少.结论 砂仁叶油的主要成分为伪柠檬烯(质量分数41.12%)、3-蒈烯(24.17%)、d-柠檬烯(3.25%)和桃金娘烯醇(3.18%),具有促进家兔皮肤创面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抱茎苦荬菜具有清热解毒、排毒、止痛之功效。近年来,抱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共分离得到100多个化合物,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苯丙素类、甾醇类等化合物。抱茎苦荬菜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抗病毒方面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心叶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心叶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多种色谱手段,对淫羊藿的叶子进行成分分离,通过理化方法和化合物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硝基乙基苯酚(Ⅰ)、毛柳苷(沙立苷,Ⅱ)、5,7,4′-三羟基-8,3′-二异戊烯基黄酮(Ⅲ)、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Ⅳ)、宝藿苷Ⅰ(Ⅴ)、箭藿苷B(Ⅵ)、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Ⅶ)、7,3′,4′,5′-四羟基黄酮醇(Ⅷ)、去甲基淫羊藿素(Ⅸ)、1-O-β-葡萄糖苷-1,4-二羟基-2-(3′-羟基-3′-甲基丁基)苯(Ⅹ)。 结论 化合物Ⅰ、Ⅱ、Ⅳ、Ⅹ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多枝柽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媛  屠鹏飞 《医学教育探索》2006,(12):1764-1768
目的柽柳科植物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为我国名贵中药管花肉苁蓉的主要寄主,为了促进管花肉苁蓉栽培基地建设,并为多枝柽柳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对多枝柽柳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UV、IR、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8个,三萜类2个,苯丙素类1个,逆没食子酸类1个。分别为aleuritolic acid(D-friedoolean-14-en-3-ol-28-oic acid,Ⅰ)、aleuritolonic acid(D-friedoolean-14-en-3-one-28-oic acid,Ⅱ)、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Ⅲ)、逆没食子酸3,3′-二甲醚(ellagic acid-3,3′-dimethyl ether,Ⅳ)、鼠李素(rhamnetin,Ⅴ)、山柰酚(kaemferol,Ⅵ)、异阿魏酸(isoferulic acid,Ⅶ)、香橙素(aromadendrin,Ⅷ)、(2α,3β)-二氢鼠李素[(2α,3β)-dihy-drorhamnetin,Ⅸ]、槲皮素(quercetin,Ⅹ)、7,4′-二甲氧基山柰酚(7,4′-dimethoxykaemferol,Ⅺ)、3-甲氧基山柰酚(3-methoxykaemferol,Ⅻ)。结论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Ⅰ、Ⅱ、Ⅳ、Ⅴ、Ⅷ、Ⅸ及Ⅻ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