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对直肠肿物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129例直肠肿物患者行常规经直肠超声(ERUS)及CEUS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术前ERUS与CEUS定性诊断直肠肿物的正确率,比较恶性、交界性(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间CEUS灌注参数及CEUS表现。结果 129例均为单发病变,其中恶性病变65例、癌前病变31例、良性病变33例。CEUS对直肠恶性病变、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的正确诊断率均高于ERUS(P均0.05)。恶性病变、癌前病变、良性病变及周围正常肠壁之间,CEUS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及峰值强度(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恶性病变CEUS多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强化,延迟期快速消退;癌前病变表现不一,多见不均匀高增强;良性病变动脉期、延迟期多呈高增强。结论 CEUS可用于定性诊断直肠肿物,且效果好于常规超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CEUS)检查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脏占位病变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EUS以及增强CT检查,且均行穿刺活检或病理检查,对肝脏病灶良恶性进行最终确诊。分析增强CT以及CEUS的肝脏病灶的影像特点,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对肝脏良恶性病灶的诊断率、敏感度及特异性,同时分析研究超声造影下肝脏良恶性病灶的相关参数指标情况。结果 100例病患者中,共有115个病灶,其中恶性病灶71个,良性病灶44个。CEUS对对肝脏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率均明显高于增强CT检查(P0.05);CEUS检查肝脏恶性病灶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及减退时间均明显小于良性病灶,但峰值强度大于良性病灶(P0.05)。结论 CEUS对肝脏肿瘤病变良恶性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新技术对胆囊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查80例常规超声疑为胆囊占位的病例,包括胆囊癌33例和良性病变47例.分析胆囊病变的增强时间、增强模式以及病变部位胆囊壁层次结构的完整性,评估超声造影鉴别胆囊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性能.结果 在CEUS增强早期呈高增强或等增强并在造影剂注射后35 s内变低增强者在胆囊癌中占96.8%(30/31)、良性病变中占19.5%(8/41)(P<0.001).CEUS增强早期病变呈高增强或等增强变为低增强平均时间胆囊癌为(29.5±9.8)s、良性病变为(58.8±13.9)s(P<0.001).病变表现为不均匀增强者在胆囊癌中占78.8%(26/33),良性病变中占27.6%(13/47)(P<0.001).病变处胆囊壁完整性破坏者在胆囊癌中占84.8%(28/33),良性病变中占0.0%(0/47)(P<0.001).常规超声检查胆囊疾病诊断正确率为72.5%(58/80),超声造影检查胆囊病变诊断正确率为93.8%(75/80)(P<0.001).结论 超声造影较普通超声能显著改善对胆囊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超声造影诊断胆囊实性病变:与常规超声、增强CT/MRI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CEUS鉴别胆囊实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并与常规超声(US)、增强CT/MRI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胆囊实性病变患者的CEUS、US、增强CT/MRI资料,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中,胆囊癌32例,胆囊腺瘤局灶恶变2例,胆囊恶性黑色素瘤1例,胆泥3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腺肌症1例,胆囊炎2例;恶性病变共35例,良性病变共14例。US、CEUS与增强CT/MRI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71.43%、87.75%、89.80%。US与CEUS间(P=0.039)、US与增强CT/MRI间(P=0.020)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US与增强CT/MRI间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不同检查方法间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优于US,与增强CT/MRI相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TE)联合超声造影(CEUS)在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8例95个前列腺病灶的超声资料,计算TRTE、CEUS及两者联合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绘制TRTE、CEUS和两者联合应用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计算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联合应用TRTE和CEUS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TRTE诊断前列腺病变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78.72%,准确性为81.05%,阳性预测值80.00%,阴性预测值82.22%;CEUS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对应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6.60%,准确性为82.11%,阳性预测值79.25%,阴性预测值85.71%;CEUS联合TRTE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对应的敏感性为95.83%,特异性为80.85%,准确性为88.42%,阳性预测值83.63%,阴性预测值95.00%;TRT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7,CEU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TRTE联合CEU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联合诊断的AUC略高于TRTE和CEUS的AUC,联合诊断的诊断价值稍高。TRTE和CEUS联合诊断的诊断准确性高于单独应用TRTE或CEUS,三者之间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TE联合CEUS在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两者结合可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疾病良恶性诊断的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60名乳腺出现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MR检查及DKI及DWI扫描,分析患者DWI测定表观弥散系数(ADC)、DKI测定的平均峰度(MK)、平均弥散系数(MD)值,评估患者病灶良性或恶性等情况,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病变患者ADC、MD值明显高于恶性病变患者,MK值明显低于恶性病变患者(P0.05);恶性病变患者,MD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ADC的AUC(P0.05);MK的AUC与ADC的AUC相比(P0.05);联合MD、MK对恶性病灶的AUC明显高于ADC的AUC(P0.05)。结论 DKI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DWI,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普通超声及SonoVue(声诺维,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分别对65例(70个肿块)乳腺肿块进行检查,通过增强程度、增强模式、增强时病灶边界是否清晰、消退模式等指标来判定包块的良、恶性,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学诊断系良性病变37例,恶性病变28例,超声造影检查的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普通超声检查(P<0.05),而在特异性及误诊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显示70个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其中78.6%(22/28)恶性肿瘤表现为明显增强,75.0%(21/28)为结节状不均匀增强85.7%(24/28)病灶边界不清楚、不规则,周边呈放射状增强;而良性肿块增强较弱,均匀增强,病灶边界较清晰,成团状,仅有18.9%(7/37)病灶边界不清楚,与恶性肿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消退期,良、恶性病灶均呈现均匀或不均匀消退,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1).结论 与普通超声相比,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CEUS在肺周围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胸部CT发现存在肺周围性病变的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明确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回声、血流信号及与毗邻组织的关系;通过CEUS检查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增强程度、增强均匀度,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获得相关参数,包括病灶的始增时间(RT)、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半洗出时间(TPH)、开始廓清时间、下降支斜率(DS),并对良恶性病灶的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良性52例,恶性68例。良恶性病变的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多呈楔形或类三角形,恶性病变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良恶性病变的RT、DS及造影剂开始廓清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I、MTT、AUC、T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常规超声和CEUS可为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EUS联合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8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行经皮穿刺活检术,其中97例术前行CEUS检查(试验组),61例术前仅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次数、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情况。绘制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比较试验组中良性与恶性病变TIC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曲线上升斜率(WIS)及峰值强度(PI)。观察并记录良恶性病变的增强特征。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穿刺病理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4.85%(92/97)和83.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平均穿刺次数分别为(2.11±0.48)次和(2.20±0.44)次,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6%(2/97)和4.92%(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RT、WIS及PI在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试验组良恶性病变均以不均匀增强为主,良性病变中占77.50%(31/40),恶性病变中占88.46%(46/52),其增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 CEUS在肺周围型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对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超声及X射线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对50个乳腺病灶进行动态增强MRI、超声及X射线检查的影像资料,基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别判定病变的良、恶性,以病理诊断为标准,采用Z检验比较三者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对比分析三者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44例患者50个乳腺病灶,26个恶性病灶,24个良性病灶。基于BI-RADS,X射线对26个乳腺恶性病灶判定结果为5类5个,4类7个,3类6个,2类3个,1类1个,0类4个;24个良性病灶判定结果为4类1个,3类3个,2类4个,1类13个,0类3个。超声对26个乳腺恶性病灶的诊断结果为5类17个,4类4个,3类1个,2类1个,1类3个;24个良性病灶的诊断结果为5类1个,4类2个,3类4个,2类14个,1类2个,0类1个。MRI对26个乳腺恶性病灶的诊断结果为5类6个,4类18个,3类1个,1类1个;24个良性病灶的诊断结果为1类20个,2类3个,3类1个。MRI、超声、X射线对乳腺肿瘤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7、0.835、0.764,MRI与超声、X射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21、P=0.025),超声与X射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结论动态增强MRI是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一种准确检查方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超声和X射线。  相似文献   

11.
曾婕  郑荣琴  任杰  许尔蛟 《器官移植》2010,1(4):204-20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移植肝内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肝移植术后确诊有移植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病变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3个时相的造影剂灌注模式。以延迟期仍保持高增强或等增强或造影中始终无增强判定为良性病变,以延迟期消退为低增强或无增强判定为恶性病变,计算超声造影诊断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与假阴性率。结果与良性病变比较,在动脉期表现为高增强或等增强的病灶中,恶性病变在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有显著的增强消退倾向(P0.01)。超声造影诊断良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0%(19/21),假阴性率为10%(2/21),2例假阴性均为肝脓肿;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100%(46/46)。结论超声造影对移植肝内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有助于区别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3.0T磁共振联合序列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乳腺MRI检查的59例乳腺病变患者的67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动态增强扫描形态学特点(Fischer评分)、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及三者的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67个病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恶性49个,良性18个。乳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形态学特点(包括边缘、形态、边界及信号均匀度)、TIC分型及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cher评分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9.8%(44/49),特异度为61.1%(11/18);TIC分型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3.7%(41/49),特异度为77.8%(14/18);ADC值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界点为1.012×10–3 mm2/s,此时灵敏度为91.8%(45/49),特异度为83.3%(15/18);Fischer评分联合TIC分型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5.9%(47/49),特异度为72.2%(13/18);Fischer评分、TIC分型和ADC值三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8.0%(48/49),特异度为83.3%(15/18)。结论 3.0T磁共振扫描的Fischer评分、TIC分型和ADC值三者联合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比单一检查方法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对3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病人经外周肘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 Vue行超声造影检查,依据病变的造影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及开始消退时间对其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并分析不同类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增强模式。结果以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病变类型:恶性病变21个(肝细胞性肝癌14个,胆管细胞性肝癌1个,转移性肝癌6个),以穿刺病理或随访MR/CT临床诊断良性病变11个(肝血管瘤9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个,肝硬化结节1个)。超声造影正确诊断恶性病变21个,正确诊断良性病变10个。恶性病变开始增强时间(12.76±2.68 s vs. 16.12±3.82s)、达峰时间(23.18±3.57 s vs. 42.78±10.46 s)、开始消退时间(40.69±8.42 s vs. 78.35±14.63 s),大部分恶性病变明显早于良性病变,但有小部分不同类型病变间有交叉。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弹性成像依据病变组织硬度差异鉴别其良恶性,填补了常规超声的缺陷。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能够无创、定性、定量获取组织弹性信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ARF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定性诊断乳腺肿块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诊断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DBT及FFDM+DBT的定性诊断效能。结果于85例共检出89个乳腺肿块,病理诊断良性病变56个、恶性病变33个。FFDM、DBT及FFDM+DBT定性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分别为69.64%、87.50%、和87.50%,特异度分别为69.70%、78.79%和84.85%,准确率分别为69.66%、84.27%和86.52%,AUC分别为0.75[95%CI(0.65,0.84)]、0.92[95%CI(0.84,0.97)]和0.93[95%CI(0.86,0.98)];DBT、FFDM+DB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AUC均大于FFDM(P均0.05),DBT与FFDM+DB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BT可定性诊断乳腺肿块,且其诊断效能高于FFDM。  相似文献   

16.
超声评分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对乳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乳腺良、恶性结节进行超声评分,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良性乳腺结节的二维评分及总评分与恶性乳腺结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结节超声评分高于良性结节(P〈0.01);根据ROC曲线和Youden指数,可将超声评分≥11分作为二维超声诊断恶性占位的临界点,超声评分≥12分作为总评分诊断恶性占位的临界点。结论通过对乳腺占位的超声评分有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结节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诊治并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乳腺肿块性质的120例患者,其中包括良性患者70例(良性组)与恶性患者50例(恶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造影检查,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造影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各项二维超声特征,包括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微钙化、侧方声影及回声衰减的比例均较高(P0.05)。恶性组与良性组的三维超声造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得分较高,良性组的评分多为2、3分,而恶性组多为4、5分。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块的灵敏度分别为97.1%(68/70)和98.6%(69/70),特异度分别为80.0%(40/50)和96.0%(48/50),三维超声造影的特异度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造影对乳腺肿块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三维超声造影能够通过评估肿瘤组织微血管的丰富程度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了诊断特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学价值。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90例(恶性组)和9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良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特点和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恶性组和良性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强化边界、强化形态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良性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强化面积、增强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良性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72.22%、特异度为84.44%、漏诊率为27.78%、误诊率为15.56%。结果表明,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非肝细胞癌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53例行CEUS的非肝细胞癌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进行回顾分析,将超声造影结果与诊断金标准对比,评价CEUS对非肝细胞癌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及病灶类型区分的诊断价值。结果〓1753病例中,良性病灶1318个、CEUS正确诊断92.94%(1225/1318);恶性病灶435个,CEUS正确诊断88.74%(386/435);CEUS对非肝细胞癌肝脏局灶性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88.74%(386/435),特异度为92.94%(1225/1318),准确率为91.90%(1611/1753),阳性预测值为80.58.7%(386/479),阴性预测值为96.15%(1225/1274)。CEUS对不同病灶病理类型诊断的准确率:血管瘤97.41%(640/657)、局灶性脂肪变96.43%(216/224)、MLC 84.81%(268/316)、FNH 85.55%(225/263)、炎性病变(包括肝脓肿)58.82%(40/68)、RN 57.14%(28/49)、DN 12.50%(2/16)。结论〓CEUS对非肝细胞癌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但对病种类型的定性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前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弹性成像、CEUS、三维超声及"萤火虫"成像等超声新技术快速发展,其与BI-RADS-US分类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超声对乳腺小病灶的鉴别诊断能力及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本文对超声新技术结合BI-RADS-US评估乳腺病变良恶性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