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妊娠期妇女糖代谢状况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妊娠期高血糖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在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产检并正常分娩的单胎妊娠妇女604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血糖情况分为糖耐量正常(NGTG)组和妊娠糖尿病(GDM)组, 将血糖超过正常但未达到GDM诊断标准的孕妇归为血糖中间状态(ISGBG)组, 分别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测。使用SPSS13.0系统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 604例孕妇中GDM的发生率20.86%(126/604), ISGBG妇女占40.39%(244/604), NGTG占38.74%(234/6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妊娠年龄(OR=1.092, P<0.001)、孕早期三酰甘油(OR=1.625, P=0.001)、孕早期FT3(OR=1.995, P=0.002)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ISGBG组和GDM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剖宫产率、巨大胎儿生产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和胎儿出生体重均较NGTG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近5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罹患因素,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调查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先天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儿童的亲生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对所有调查因素经单因素分析及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贵州地区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的危险因素。结果筛选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相关的5个危险因素,分别是心理应激(OR=5.625)、呼吸系统感染(OR=5.289)、孕早期主被动吸烟(OR=4.142)、孕早期有害物质暴露(OR=3.731)、长期食用中草药(OR=2.226)。结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为本地区主要病种,怀孕初期是胎儿动力器官即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若孕妇在该阶段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毒素物质的损害、主被动吸烟及长期食用中成药易导致胎儿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颈项透明层厚度对孕早期胎儿畸形的筛查效果。方法通过对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的孕早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测量颈项透明层厚度,对孕妇的妊娠结局、染色体核型和结构进行随访,分析颈项透明层不同界值在预测胎儿畸形特异度和敏感度差异。结果216例胎儿中,颈项透明层厚度<2.5 mm胎儿208例,染色体核体、结构正常胎儿203例,平均颈项透明层厚度为(1.60±0.39)mm。颈项透明层厚度≥2.5 mm胎儿8例,2例胎儿染色体异常,颈项透明层厚度平均值为(3.46±0.32)mm,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03例正常胎儿中,男性胎儿和女性胎儿所占比例及项透明层厚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胎儿孕妇年龄较正常胎儿孕妇年龄明显增加(P<0.05);项透明层厚度临界值增加,敏感度逐渐下降,漏诊率随之提高。结论颈项透明层厚度为孕早期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结构异常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妊娠不良结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循环梗死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及临床病变特征。方法选择后循环梗死患者86例,分为糖代谢异常组56例,糖代谢正常组30例,对患者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影响其合并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后循环梗死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56例(患病率为65.1%),经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指数(BMI)30 kg/m~2〔OR=1.352,95%CI(1.087~1.569),P=0.005〕、高血压〔OR=1.854,95%CI(1.362~2.258),P=0.004〕、高血脂〔OR=0.774,95%CI(0.612~0.956),P=0.000〕是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后循环梗死患者糖代谢异常组和糖代谢正常组主要梗死部位位于远段组(37.5%和46.7%),其次是中段组、近段组和混合组。结论后循环梗死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高脂血症、BMI是影响后循环缺血患者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VE)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德州市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VE患儿92例,根据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GO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CGOS评分1~3分,n=24)和预后良好组(CGOS评分4~5分,n=68),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既往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发热至治疗时间、治疗情况(抗病毒治疗、激素治疗)、临床症状(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恶心呕吐、癫痫)、病情严重程度、影像学检查结果〔脑电图异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异常、颅脑CT检查结果异常、肌力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钠、血钾、脑脊液蛋白含量)、CGOS评分、病变部位(颞叶、额叶、脑干)、病灶数目(单个、多个),分析VE患儿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VE患儿临床症状以头痛、发热、精神行为异常、恶心呕吐为主。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既往上呼吸道感染史阳性率、采用激素治疗者所占比例、发热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颅脑CT检查结果异常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钾及脑脊液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发热至治疗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采用抗病毒治疗者所占比例、头痛发生率、血钠、CGO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意识障碍发生率、精神行为异常发生率、癫痫发生率、重症患儿所占比例、脑电图异常率、MRI检查结果异常率、肌力异常发生率、病变部位为颞叶及脑干者所占比例、病灶数目为多个者所占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至治疗时间〔OR=7.344,95%CI(1.601,33.662)〕、意识障碍〔OR=1.569,95%CI(1.092,2.395)〕、病情严重程度〔OR=1.465,95%CI(1.039,3.214)〕、MRI检查结果异常〔OR=16.262,95%CI(2.865,38.226)〕、血钠〔OR=13.547,95%CI(2.741,48.664)〕、CGOS评分〔OR=20.431,95%CI(3.805,82.415)〕、病灶数目〔OR=3.784,95%CI(1.534,8.234)〕为VE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OR=0.326,95%CI(0.112,0.948)〕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VE患儿以发热、头痛、精神行为异常、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至治疗时间、MRI检查结果异常、血钠、CGOS评分、意识障碍、病情严重程度、病灶数目为VE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2型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96例2型糖尿病且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进行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及外周动脉疾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和24h动态血压检测,分析其相关并发症状况。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糖尿病肾病占57%,糖尿病性神经病占46%,外周动脉疾病占26%;RDW与糖尿病性神经病(P=0.086)和外周动脉性疾病不相关(P=0.187),与糖尿病肾病有关(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OR=1.45,95%CI 1.25~2.55)、肾小球滤过率(OR=1.17,95%CI1.05~1.21)、红细胞沉降率(OR=1.16,95%CI 1.08~2.07)和夜间收缩压(OR=1.35,95%CI 1.23~2.16)是糖尿病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RDW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可能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ompletetypetranspositionof greatarteries,TGA)是胚胎期圆锥动脉干发育畸形,圆锥部旋转运动和吸收异常所致的一种婴儿期常见的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占出生儿童的1/2100~1/4500,占先心病患儿的7%~8%,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例TGA患儿出生。1797年Baillie首次描述了TGA的解剖结构,是一类大动脉解剖关系错位的复杂先心病,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前,全部或大部由右心室发出,肺动脉位于主动脉后,全部或大部由左心室发出。目前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诊断,根据临床生理学特点通常分为3类:①室间隔完整型TGA(TGA/IV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1 081例健康体检者,根据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及腰围身高比达到肥胖标准的数目进行分组:所有指标均未达到肥胖标准者作为正常组(n=199)、有一项指标达到肥胖标准者作为1指标异常组(n=194)、有两项指标达到肥胖标准者作为2指标异常组(n=146)、有3项指标达到肥胖标准者作为3指标异常组(n=382)、有4项指标达到肥胖标准者作为4指标异常组(n=160)。比较5组患者高血压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组间高血压发病风险。结果 (1)1指标异常组、2指标异常组、3指标异常组、4指标异常组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16.49%(32/194)、25.34%(37/146)、31.15%(119/382)、46.88%(75/16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的9.55%(19/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73、4.304、4.782、6.162,P0.05或0.01);(2)以正常组做参照,校正混杂因素后,各组的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指标异常组(OR=1.426,95%CI:1.036~2.574,P=0.014)、2指标异常组(OR=1.723,95%CI:1.187~3.486,P=0.011)、3指标异常组(OR=2.104,95%CI:1.433~4.102,P=0.007)、4指标异常组(OR=3.372,95%CI:1.983~5.253,P=0.003)均与高血压发病率相关。结论肥胖指标与高血压发病率相关,当肥胖指标异常数目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对妊娠中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9 300例妊娠中期孕妇的超声检查资料,比较超声检查结果和产后随访结果。结果 9 300例孕妇共检出27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检出率为0.29%。超声筛查对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单心房/单心室、左心/右心发育不良、永存动脉干、主动脉弓中断、左室横纹肌瘤、法洛四联征、合并心外畸形及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与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漏诊5例(0.05%),其中法洛四联征1例、肺动脉狭窄2例、室间隔缺损2例。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妊娠中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有效降低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出生率,是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年龄和HOMA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nsulin-resistance,HOMA-IR)对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行动脉超声的3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糖代谢是否异常分为观察组(糖代谢异常,200例)和对照组(糖代谢正常,100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中,有颈动脉斑块者占59.00%(177/300)。对照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OR=1.06,95%CI:1.01~1.12,P0.05),而观察组患者是年龄(OR=1.07,95%CI:1.03~1.10,P0.01)和HOMA-IR(OR=1.53,95%CI:1.16~2.01,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可增加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而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和HOMA-IR。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单脐动脉(single umbilical artery,SUA)及其合并心血管畸形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SUA胎儿230例,分析其合并心脏畸形概率及畸形构成比,并对其中143例SUA胎儿脐动脉的缺失侧和心脏畸形的关系作分析。结果:本中心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出胎儿SUA检出率为2.2%,合并胎儿心脏畸形71例(30.9%,71/230);143例SUA中,左侧脐动脉缺失81例(56.5%),右侧62例(43.4%),单脐带动脉胎儿右侧较左侧脐动脉缺失更易合并心脏畸形(P=0.035)。结论:胎儿单脐动脉合并心脏畸形的概率增加,SUA合并心脏畸形以圆锥动脉干畸形及室间隔缺损最为常见。SUA胎儿左侧脐带缺失比例大于右侧,右侧脐动脉缺失的胎儿更易合并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踝臂指数(ABI)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化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乐亭县4个敬老院355例60岁及以上男性人群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吸烟饮酒史、个人病史及家族史。体检包括人体测量、血压3次测量及踝臂指数(ABI)检测。ABI0.9为异常组,0.9~1.4为正常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测量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用SPSS软件包对AB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I异常组占总人数11.3%。偏相关(控制年龄)分析显示ABI与腰围、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P均0.05)。依据心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和吸烟)进行分析,≥3个危险因素人群比例在ABI异常组明显高于正常组(62.6%vs.37.5%,P=0.00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5,95%CI:1.042~1.151)、LDL-C(OR=1.973,95%CI:1.252~3.111)、TG(OR=1.522,95%CI:1.065~2.174)、吸烟(OR=2.537,95%CI:1.205~5.339)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BI降低的人群有明显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年龄、LDL-C、TG、吸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动静脉畸形(AVM)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AVM患者,根据患者接受首次治疗前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危险因素对未出血生存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底节区AVM破裂出血患者中女性(χ~2=5.091,P=0.024)、年龄较小(Mann-Whitney U=305.000,P=0.047)、脉络膜前动脉参与供血(χ~2=4.328,P=0.037)、合并动脉瘤(χ~2=7.131,P=0.008),特别是畸形团内合并动脉瘤(χ~2=5.528,P=0.019)与未出血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中,女性(OR=6.9,95%CI:1.2~36.7,P=0.025)、脉络膜前动脉参与供血(OR=4.4,95%CI:1.1~17.6,P=0.035)和畸形团内合并动脉瘤(OR=6.1,95%CI:1.2~31.9,P=0.033)是基底节区AVM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进一步表明,女性(log-rank χ~2=5.208,P=0.022)、脉络膜前动脉参与供血(log-rank χ~2=7.554,P=0.006)、畸形团内合并动脉瘤(log-rank χ~2=6.085,P=0.014)的基底节区AVM出血时间较早。结论女性、脉络膜前动脉参与供血、畸形团内合并动脉瘤是基底节区AVM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出血发生时间较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龄(年龄大于35岁)产妇在妊娠早期的空腹血糖(FPG)水平与其罹患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在该院产科门诊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高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OGTT结果将其分为GDM组与正常对照组,研究两组高龄孕妇的孕早期FPG水平有无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孕早期FPG与OGTT各时间点血糖值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孕早期FPG与GDM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孕早期FPG在预测GDM中的应用价值。结果GDM组孕妇孕早期FP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结果、孕早期FPG与OGTT各时间点血糖值均有明显相关性(r=0.476、0.327、0.27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FPG是GDM发生的风险因素(OR=2.979,95%CI=1.664~5.333)。通过ROC曲线分析及Mcnemar及κ检验发现孕早期FPG联合OGTT空腹血糖值与诊断GDM的OGTT方法吻合度较高(κ=0.552,P0.01)。结论孕早期FPG水平GDM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且孕早期FPG联合OGTT空腹血糖值对GDM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PCI且基础肾功能正常的ACS患者共596例,根据尿酸水平将血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43例),将高尿酸血症患者设为高尿酸组(253例)。分析两组患者PCI后CIN的发生情况,并对CIN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尿酸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8.2(7.6,98.5)mg/L比15.9(5.2,68.7)mg/L,P=0.038]、CIN发生率(19.8%比11.4%,P=0.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血尿酸水平作为连续变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OR 2.57,95%CI 1.11~5.91,P=0.027)、血尿酸(OR 1.06,95%CI 1.01~1.11,P=0.01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OR 0.98, 95%CI 0.95~0.99,P=0.040)、血细胞比容(HCT)(OR 0.96,95%CI0.82~0.99,P=0.031)、糖化血红蛋白(HbA_(1C))(OR 1.51,95%CI 1.05~2.60,P=0.023)、对比剂剂量(OR 2.60,95%CI 1.45~4.67,P=0.001)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以高尿酸血症作为分类变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VEF50%(OR 2.53,95%CI 1.10~5.78,P=0.028)、血尿酸水平(OR 1.77,95%CI 1.21~3.40,P=0.009)、eGFR(OR 0.98,95%CI 0.95~0.99,P=0.041)、HCT(OR 0.96, 95%CI0.81~0.99,P=0.034)、HbA_(1C)(OR 1.49, 95%CI 1.03~2.72,P=0.028)和对比剂剂量(OR 2.57, 95%CI1.44~4.58, P=0.001)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肾功能正常的ACS患者,高尿酸血症是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狭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29~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81岁),每组20例。观察3组患者动脉狭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主要部位为大脑中动脉(MCA),颅外动脉狭窄的主要部位为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3组患者动脉狭窄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动脉狭窄支数分别为42、47、51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异常〔OR=3.82,95%CI(1.92,5.0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3.04,95%CI(1.16,4.87)〕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年龄〔OR=2.96,95%CI(1.63,4.19)〕、颈椎病〔OR=3.14,95%CI(1.88,4.91)〕、高血压〔OR=1.22,95%CI(1.14,3.07)〕、糖尿病〔OR=0.97,95%CI(0.41,0.99)〕、冠心病〔OR=1.93,95%CI(1.37,3.93)〕是颅外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吸烟〔OR=4.71,95%CI(2.66,6.41)〕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狭窄特点不同,后循环狭窄支数少于前循环,年龄较大患者出现颅外动脉狭窄的可能性较大;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高龄、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颅外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吸烟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羊水偏少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包括胎儿因素、胎盘胎膜因素、羊膜因素、母体因素和药物因素。对于孕早期的羊水偏少病例,应先行B超检查排除胎儿畸形,如发现胎儿畸形则应尽早终止妊娠。对于孕中、晚期羊水偏少病例,如排除胎儿畸形和母体因素,则考虑为单纯羊水偏少,可通过饮水、静脉输液、宫内输液增加羊水量。羊水减少并非剖宫产的绝对适应证。对于胎心率正常、孕妇一般状况良好、无高危因素的患者行补液治疗后,给予促宫颈成熟、严密胎心监护,临产后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颈动脉超声筛查颈动脉狭窄,并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方法选择356例患者,以60岁为界分为≤60岁组83例,>60岁组273例,其中高血压196例、冠心病145例、下肢动脉疾病97例、糖尿病134例,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分析。结果与≤60岁组比较,>60岁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50%103例,占28.9%,其中颈动脉狭窄≥70%33例,占9.3%。年龄>60岁(OR=2.281,95%CI:1.191~5.673,P=0.013)、冠心病(OR=2.312,95%CI:1.162~4.593,P=0.018)、下肢动脉疾病(OR=2.135,95%CI:1.093~4.985,P=0.011)是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下肢动脉疾病人群是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主要危险人群,也是颈动脉超声筛查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TBX1基因内选取2个已知单核苷酸多态(SNP)G2857C(rs737868)和G2963A(rs28649236),检测其在圆锥动脉干畸形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BX1基因与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相关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00例圆锥动脉干畸形患者及100名正常人2个SNP位点基因型;应用列联表法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各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G2963A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0,P<0.05)。结论TBX1基因编码区的SNP位点G2963A与人类圆锥动脉干畸形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G等位基因的人发生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危险性相对增高。  相似文献   

20.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0):2303-2307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因素、妊娠结局及其对所分娩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分娩及产后随诊的317例慢性HBV感染的孕妇。根据是否合并GDM分为慢性HBV感染合并GDM组及慢性HBV感染对照组。记录入组孕妇的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HBV DNA定量、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时情况。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法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慢性HBV感染的母亲出现GDM的危险因素。结果 317例母亲中慢性HBV感染合并GDM共64例,占整体人数20.19%,对照组为253例,占整体人数79.81%。慢性HBV感染合GDM组的孕妇在年龄(Z=-2.652)、基线ALT (Z=-4.393)、基线AST(Z=-2.457)及HBV DNA定量方面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 DNA定量~([OR(95%CI)=23.40(7.10~77.14),P 0.001])及高龄~([OR(95%CI)=1.10(1.02~1.17),P=0.01])是慢性HBV感染孕妇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HBV感染合并GDM的孕妇在分娩时更容易出现胎膜早破(χ~2=4.514,P=0.034);所分娩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早产(χ~2=9.293,P=0.002)及胎儿宫内窘迫(P=0.018)。结论 HBV DNA定量及高龄是慢性HBV感染母亲发生GDM的危险因素。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合并GDM增加了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及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