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急性病因,而NOAF又可导致AMI病情恶化.因此,明确AMI患者NOAF的危险因素并早期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目的 探讨AMI患者住院期间NOAF的危险因素,以期能早期识别伴有高危心房颤动的AMI患者.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单中心数据探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因AMI住院的7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既往有房颤病史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新发房颤将患者分为新发房颤组(76例)和对照组(668例),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3.
王进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9,25(6):467-469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30例(心房颤动组),另选取同期冠心病心力衰竭无心房颤动患者30例(非心房颤动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检查指标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心房颤动组B型脑钠肽(BNP)、左心房内径、置入冠脉支架个数明显大于非心房颤动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BNP、左心房内径、置入冠脉支架个数为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BNP最佳截点为482.0 pg/mL,敏感性60.00%,特异性96.70%,左心房内径最佳截点为40.16 mm,敏感性76.67%,特异性86.67%,置入冠脉支架个数最佳截点为2.5个,敏感性63.33%,特异性70.00%。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房颤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血BNP、左心房内径和置入冠脉支架个数可能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6)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后。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435例AMI患者进行分析。NOAF定义为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心电图上检测到的心房颤动。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实验室、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数据。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确定AMI患者NOAF和总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435例AMI患者中,有46例NOAF,发生率为10.6%。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072,95%CI:1.013~1.124,P=0.025)、左心室射血分数≤40%(OR=4.895,95%CI:1.826~13.605,P=0.004)和左心房直径>40 mm(OR=1.141,95%CI:1.037~1.261,P=0.012)是AMI患者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当综合评估住院和随访死亡率(总死亡率)时,NOAF与预后较差相关(15.2%比7.7%,χ~2=4.925,P=0.011)。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病史、NOAF和心功能Killip分级Ⅲ/Ⅳ级均为AMI患者总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老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和左心房直径增大是AMI患者NOAF的危险因素,出现NOAF的AMI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接受药物治疗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选的无AF病史HOCM患者进行随访及相关资料收集,用SPSS19统计学软件分析随访结果。结果 147例HOCM患者入选,随访(4.5±3.3)年新发AF 27例(18.4%);AF组左房内径(LAD)[(49.3±4.0)mm vs(37.9±5.7)mm]明显大(P=0.000);根据LAD分成两组,分别为LAD45mm组(23例,15.6%)和LAD≤45mm组(124例,84.4%),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LAD45 mm组累积新发AF率高于对照组(Log-Rankχ~2=28.0,P=0.000)。结论长期随访中,接受药物治疗的HOCM患者新发AF率较高,LAD增大是其新发A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肾功能恶化发生率、病死率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有效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25例(男356例,女259例)。将患者分为2组:肾功能恶化组WRF(+),肾功能正常组WRF(-),比较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肾功能恶化发病率、在院30天病死率和药物治疗,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肾功能恶化发病率为22.7%(P=0.000);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住院时间延长(P=0.017),在院30天病死率显著增高(15.6%vs.6.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1),心功能Ⅲ~Ⅳ级(P=0.023),糖尿病(P=0.020),血红蛋白(Hb)(P<0.001)、肌酐(Cr)(P<0.001)、肌酐清除率(GFR)〔HR1.85,95%CI(1.43-2.40),P<0.001〕是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肾功能恶化发生率相对常见,年龄,心功能Ⅲ~Ⅳ级,糖尿病,血红蛋白,肌酐,肌酐清除率是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533例,按是否并发房颤分为房颤组74例、非房颤组459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及X-线胸片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找出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高血压年限、入院收缩压、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清白蛋白、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心影增大比较,差异最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肌酐、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即往收缩压/舒张压最高值、入院舒张压、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尿素氮、血清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内径、NT-proBNP、年龄及高血压年限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是独立保护因素。以左心房内径=41.5mm为截断值来判断有无房颤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0.3%。结论左心房内径、NT-proBNP、年龄及高血压年限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又以左心房内径的临床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病人数据库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心房颤动病人64例及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无心房颤动病人64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脑钠肽、左心房内径及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数量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脑钠肽最佳截断值为513 pg/mL、左心房内径42.5 mm、植入支架2.7个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发生。结论脑钠肽、左心房内径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数量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的预测因素,可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中国循环杂志》2017,(10)
目的:探讨住院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房颤患者303例,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无VCI组216例,VCI组87例。评估住院房颤患者VCI的发生率,并对VCI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与无VCI组比较,VCI组年龄较大,CHA2DS2-VASC评分≥2分、持续/永久性房颤、合并糖尿病及心力衰竭的比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压,左心房前后径及血肌酐较高,男性比例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住院房颤患者VCI发生率为40.3%,随着年龄的增大、CHA2DS2-VASC评分的增高,VCI发生率增加,女性VCI发生率高于男性,持续及永久性房颤患者VCI发生率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或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1135,95%CI:-0.1708~-0.0562,P=0.0001)、女性(OR=-1.2528,95%CI:-2.2056~-0.3000,P=0.0105)、文化水平(小学OR=3.2193,95%CI:1.8446~4.5940,P0.0001;初中及以上OR=5.9104,95%CI:4.6055~7.2154,P0.0001)、心力衰竭(OR=-1.9357,95%CI:-3.5522~-0.3192,P=0.0196)、脑卒中(OR=-1.6349,95%CI:-2.7517~-0.5181,P=0.0044)及左心房前后径(OR=-0.1252,95%CI:-0.1962~-0.0541,P=0.0006)与住院房颤患者VCI发生相关。结论:住院房颤患者VCI发生率高,高龄、女性、较低文化水平、心力衰竭、脑卒中及左心房前后径扩大是房颤患者发生VCI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8)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危险因素目前仍不明确。目的分析AECOPD患者住院期间NOAF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入院期间NOAF 87例(39.9%,NOAF组),无NOAF 131例(60.1%,无NOAF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合并症(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肾脏病)发生情况、氧疗情况、用药情况[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抗胆碱能药物、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茶碱类药物、ICS+LABA]、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CB)、血小板计数(PLT)、肌酐(Cr)、尿酸(UA)、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院内预后指标(包括住院期间病死率、气管插管比例、转入ICU比例)、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AECOPD患者住院期间NOAF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NOAF组年龄大于无NOAF组,心力衰竭发生率、陈旧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茶碱类药物使用率、PCT、BNP高于无NOAF组,HGB、LVEF低于无NOAF组,住院时间长于无NOAF组,住院总费用多于无NOAF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OR=2.975,95%CI(1.550,5.710)]、HGB降低[OR=0.968,95%CI (0.947,0.990)]、PCT升高[OR=1.262,95%CI (1.002,1.591)]、BNP升高[OR=1.000,95%CI (1.000,1.001)]是AECOPD患者住院期间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ECOPD患者住院期间NOAF发生率较高,而NOAF会引起AECOP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心力衰竭、HGB降低及PCT、BNP升高是AECOPD患者住院期间NOA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接受药物治疗的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选的无AF病史HOCM患者进行随访及相关资料收集,用SPSS19统计学软件分析随访结果.结果 147例HOCM患者入选,随访(4.5±3.3)年新发AF27例(18.4%);AF组左房内径(LAD)[(49.3±4.0)mmvs(37.9±5.7)mm]明显大(P=0.000);根据LAD分成两组,分别为LAD45mm组(23例,15.6%)和LAD≤45mm组(124例,84.4%),KaplanGMeier分析结果显示LAD45 mm组累积新发AF率高于对照组(LogGRankχ2=28.0,P=0.000).结论 长期随访中,接受药物治疗的HOCM患者新发AF率较高,LAD增大是其新发A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12)
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年龄、心率与新发心房颤动(NOAF)关系的Meta分析。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网、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房颤相关的观察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目标文献后,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5篇文献9816例患者,AMI后就发生NOAF的患者较未发生NOAF患者的年龄> 6. 69岁(Z=5. 47,P<0. 00001),心率高3. 77次/min,发生NOAF患者较未发生者入院时舒张压高2. 33 mm Hg(Z=2. 12,P=0. 03)。结论:患者高龄、入院时心率水平升高、舒张压降低与AMI后NOAF发生的风险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新发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01至2016-05我院心脏外科602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ABG后1周内持续超过5 min的AF定义为术后新发AF。比较术后新发AF(AF组)和无新发AF(无AF组)患者围术期临床基线特征和外科手术参数,并应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筛选术后新发A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8例(21.3%)患者术后新发AF(AF组),474例(78.7%)患者无新发AF(无AF组)。AF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无AF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房内径明显高于无AF组(P均0.05)。AF组的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较无AF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高(OR=1.597,P=0.007)和左心房内径大(OR=1.113,P=0.0001)是CABG后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功能分级恶化和左心房内径增大是CABG后新发AF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防止房颤的发生. 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643例房颤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年龄分组,分析老年人房颤的特点. 结果 643例房颤患者,年龄40~94岁,男女比例为1∶0.68;房颤病因中,<50岁患者最常见的是孤立性房颤,≥60岁患者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直径显著小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P<0.01).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心功能Ⅱ~Ⅳ级所占比例较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明显减少(P<0.01). 结论 房颤的发生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衰等均是房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京高淳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12月住院房颤及心力衰竭的患者168例,分为阵发性房颤组28例,持续性房颤组140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心力衰竭患者阵发性房颤进展至持续性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持续性房颤组的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48.11±7.74)mm vs.(40.42±7.13)mm]、三酰甘油[1.04(0.81~1.13)mmol/L vs.0.87(0.66~1.12)mmol/L)]、总胆固醇[(4.24±0.69)μmmol/L vs.(3.64±0.95)μmmol/L]、血尿酸[444.00(365.00~579.10)μmmol/L vs.374.20(272.00~412.00)μmmol/L)]、男性(52.5%vs.28.6%)、心脏瓣膜病(41.4%vs.21.4%)比例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45.07%±11.69%vs.50.93%±13.74%)]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血尿酸是心力衰竭患者阵发性房颤进展至持续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70,95%CI:1.131~1.426,P=0.000;OR=1.007,95%CI:1.001~1.012,P=0.009);ROC曲线显示LAD最佳截断点为47.5mm(敏感性47.1%,特异性14.3%,ROC曲线下面积0.788,95%CI:0.691~0.885),血尿酸最佳截断点为433.00μmmol/L(敏感性57.1%,特异性14.3%,ROC曲线下面积0.726,95%CI:0.630~0.82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阵发性房颤进展至持续性房颤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LAD、血尿酸可能是心力衰竭患者阵发性房颤进展至持续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或不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2008-11至2011-10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急诊的房颤患者2 015例,根据是否伴有心衰将患者分为伴心衰组(n=753)和不伴心衰组(n=1 263)。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及院内治疗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全因死亡事件。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不伴心衰组比,伴心衰组男性少,心率慢,体重指数(BMI)低,既往高血压史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史患者比例低,钙拮抗剂及胺碘酮使用率低,CHADS2积分高,既往心肌梗死、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厚、吸烟史、左心室功能障碍、痴呆/认知功能障碍、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瓣膜手术及大出血史患者比例高,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阿司匹林及华法林的使用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 991例随访成功,随访期间,与不伴心衰组比,伴心衰组节律控制药物及氯吡格雷使用率低,室率控制药物及华法林使用率高,死亡及大出血发生率高(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心衰是房颤患者1年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HR=1.50,95%CI:1.17~1.92,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不伴心衰组中,年龄(HR=1.09,95%CI:1.07~1.11,P0.001)、心率(HR=1.011,95%CI:1.005~1.017,P0.001)、房颤作为入院次要诊断(HR=1.63,95%CI:1.13~2.35,P=0.01)及合并COPD(HR=2.18,95%CI:1.47~3.22,P0.001)与1年死亡率呈正相关;而在伴心衰组中,年龄(HR=1.05,95%CI:1.03~1.07,P0.001)、BMI(HR=0.92,95%CI:0.88~0.96,P0.001)、收缩压(HR=0.991,95%CI:0.984~0.998,P=0.012)及房颤作为入院次要诊断(HR=2.50,95%CI:1.48~4.21,P=0.001)与1年死亡率呈正相关。结论 :伴或不伴有心衰的房颤患者在基线资料及院内治疗方面存在差异,心衰是房颤患者1年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1年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住院患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湖北孝感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住院的心衰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心衰住院患者房颤发生率为4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①房颤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与<40岁组相比,40~50,50~60,60~70,70~80和≥80岁组房颤HR(95%CI)分别为1.452,2.167,2.457,2.805和3.157;P均<0.05或0.01②房颤发生风险随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而显著增加:与LVEF 0.41~0.50组相比,LVEF 0.31~0.40,0.21~0.30和≤0.20组房颤HR分别为1.565,1.640和2.104;P均<0.05。结论慢性心衰住院患者房颤常见;慢性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和LVEF减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新发心房颤动分为两组,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旁路移植血管支数、术后电解质变化、循环血容量变化、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等因素与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结果 35例患者术后出现心房颤动,发生率22.01%(35/159)。在单因素分析中,心房颤动组患者与非心房颤动组患者比较,年龄[(66.9±5.0)岁比(64.9±3.7)岁,P=0.009]、术前射血分数(42.66%±7.51%比45.94%±8.46%,P=0.039)、术前血氧饱和度(Sp O2,89.67%±6.14%比92.00%±5.34%,P=0.029)、旁路移植血管支数[(3.3±1.4)支比(2.7±1.2)支,P=0.017]、术前3 d脑钠肽(BNP)水平[(850.88±711.55)pg/ml比(523.20±682.57)pg/ml,P=0.014]、术后3 d BNP水平[(2 276.45±1 281.82)pg/ml比(1 444.47±1 163.38)pg/ml,P=0.000]、术后3 d血钾[(3.59±0.24)mmol/L比(4.01±0.62)mmol/L,P=0.000]、术后3 d血钙[(2.31±0.21)mmol/L比(2.23±0.07)mmol/L,P=0.000]、住院天数[(21.5±5.4)d比(19.4±4.8)d,P=0.026]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7,95%CI:0.776~0.976)、合并心脏瓣膜病(OR:0.149,95%CI:0.034~0.658)、术前Sp O2(OR:1.092,95%CI:1.012~1.117)、旁路移植血管支数(OR:0.543,95%CI:0.349~0.845)、术后3 d BNP水平(OR:1.000,95%CI:0.999~1.000)、术后3 d血钾(OR:3.842,95%CI:1.227~12.029)、术后3 d血钙(OR:0.007,95%CI:0.000~0.520)与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具有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年龄>65岁、合并心脏瓣膜病、术前Sp O2<90%、旁路移植血管支数>3支、围术期电解质紊乱是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及转归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 2012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例154例,依据其既往史及住院后心电图分为新发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分别搜集其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脏彩超的各腔径数据、射血分数、冠脉造影结果、PCI时间、血脂等,并评估CHADS2评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危险因素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心力衰竭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 年龄、糖尿病与新发房颤有明确的相关性;CHADS2评分高者多见于新发房颤组;房颤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及心衰发生率均高于非房颤组;新发房颤好发于前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多为前降支.结论 心房颤动在心肌梗死患者中不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在临床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心肌梗死合并新发房颤者,针对危险因素多的重点患者应该在房颤发作前加强预防,更应重视已发作房颤并发症的预防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最后的临床综合征.研究表明心衰患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所以,探索导致心衰患者病死率增加的常见危险因素,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