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强随访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依从性及1年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中国人民警察部队总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并择期行PCI介入治疗的患者126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64例。分为常规随访组和加强随访组,每组各63例,分别进行常规随访和加强随访。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依从性、冠脉造影复查依从性、冠心病二级预防依从性及1年预后的差异。结果与常规随访组比较,加强随访组随访依从性(年随访人次)、冠脉造影复查依从性(19%vs.61.9%)及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68.3%vs.95.2%)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加强随访组再发心绞痛比例明显低于常规随访组(9.5%vs.26.9%,P0.05)。常规随访组再次血运重建3例,心肌梗死2例;加强随访组再次血运重建1例,心肌梗死1例,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随访制度提高了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依从性,改善1年预后。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动作简单,易记易学,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作用,适合不同人群日常练习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冠心病一级预防中,太极拳可有效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太极拳可帮助降低冠心病病人血清铜蓝蛋白(CP)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从而干预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帮助改善冠心病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状况,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以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冠心病三级预防中,太极拳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病人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B型钠尿肽(BNP)的表达、缓解心绞痛的发作及促进病人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子束CT(EBCT又译快速CT)测定冠脉钙化检测冠心病(CAD),探讨E-BCT测定冠脉钙化(CAC)积分与隐匿性冠心病严重性的关系。 方法1993年9月1日~1994年3月11日对全部1238例病人均经EBCT扫描检查。要求完成最初和随访的调查,包括病史,心皿管事件的发展,修正的Rose心绞痛问题。分析1175例中的1173例的结果。全部病例均通过电话调查或复习病历。平均随访19个月(范围14~23个月)。对修正的Rose心绞痛的阳性答复是劳累性胸部不适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冠脉CT血管造影(CCTA)对冠心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依据随访中是否发生MACE,于我院行CCTA检查且完成随访24个月的115例冠心病患者被分为MACE组(35例)和无MACE组(80例)。使用倾向性得分配对法(PSM)对MACE组和无MACE组进行1∶1匹配,分析CCTA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PSM成功匹配33对。匹配后,与无MACE组比较,MACE组易损斑块比例、冠脉狭窄程度均显著升高,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易损斑块、冠脉狭窄程度是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90、6.285,P均<0.05),CT-FFR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118,P=0.035)。ROC曲线分析显示,CT-FFR、冠脉狭窄程度及二者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793、0.916,灵敏度分别为84.8%、63.6%、81.8%,特异度分别为69.7%、84.8%、90.9%。结论:冠脉...  相似文献   

5.
赵婷  王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256-2258
目的研究抑郁对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治疗、年龄≥60岁的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72例。根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标准分为冠心病伴抑郁患者124例,冠心病不伴抑郁患者4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血脂、血糖及IL-1β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伴抑郁组IL-1β水平高于冠心病不伴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问卷积分与IL-1β呈正相关(r=0.3013,P<0.01)。IL-1β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547,P<0.01)。结论抑郁情绪使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IL-1β增高,提示抑郁通过免疫炎症因子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是冠心病预后的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A/缺失(I/D)多态性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与预后是否有关,国内少见报道. 1对象与方法 对2001-04至2005-11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98例行基因检测的汉族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失访43例,随访155例患者均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其中男113例,女42例,年龄63.74±9.87(32~82)岁,10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90例,稳定性心绞痛13例,合并高血压72例,合并糖尿病3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冠心病胸痛患者的疾病特点,延误诊断原因,胸痛病因,提出避免延误诊断的建议.方法:因胸痛怀疑冠心病住院的241例患者,首次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检查,筛选出106例非冠心病胸痛患者.通过病历、调查表和电话随访收集相关资料,并从危险因素、胸痛特点以及精神状态等方面与同期首次行CAG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患者比较发病年龄较小,女性较多,误诊时间较长(P均<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0%的患者依据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14.2%的患者依据胸痛特点诊断为冠心病,未行进一步检查.53.8%的患者长期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平均医疗费用(2.84±2.62)万元,为CAG费用的4.73倍.53.8%的患者因医师,35.8%的患者由于自身原因延误诊断.神经、心理、精神因素(51.1%),消化道疾病(21.5%),颈椎病(14.8%)是导致非冠心病胸痛的主要病因.非冠心病胸痛患者预后较好.排除冠心病以后85.2%的患者胸痛情况明显好转,90.9%停服扩血管药,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结论:根据临床特点及无创性检查不能明确排除冠心病的胸痛患者应该尽早进行CAG或CTCA检查明确诊断,从而避免误诊和浪费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切忌盲目滥用冠心病药物治疗.提高患者及接诊医师明确诊断的观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PARTNERTM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15日单纯置入PARTNERTM支架的冠心病患者68例.随访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重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术)、心绞痛发作情况等.结果 68 例患者术后随访12~22(16.87±2.27) 个月, 48例心绞痛症状消失(70.6%,48/68),20例心绞痛症状复发(29.4%,20/68) ,再狭窄1 例(1.47%),随访期间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国产PARTNERTM药物涂层支架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HO-1)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其形态的关系。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最少有一支主要血管腔狭窄≥50%的冠心病患者136例纳入该研究。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病变血管数量分为单支病变组(61例)和双支病变组(45例)和三支病变组(30例);再按照病变处斑块的形态分为Ⅰ型病变组(53例)、Ⅱ型病变组(70例)、Ⅲ型病变组(13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O-1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HO-1表达的程度及强度。通过Westernblot对HO-1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冠心病各亚组患者HO-1的表达情况。结果 HO-1表达于胞浆。冠状动脉病变组HO-1表达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1);三支病变组HO-1表达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双支病变组HO-1表达也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Ⅱ型及Ⅲ病变组的HO-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型病变组(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HO-1表达水平升高,其表达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应用替格瑞洛12个月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阜外医院2015年1月1日至6月30日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继续服用替格瑞洛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通过病历查阅、电话或门诊获得患者长期用药资料,并在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5例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04例接受介入治疗),其中男性122例(78.7%),平均年龄(57.0±10.0)岁,既往心肌梗死50例(32.3%),左主干或多支病变106例(68.4%)。出院12个月内46例(29.7%)患者提前停服替格瑞洛,其中25例(54.3%)替换为氯吡格雷。发生出血事件和当地无药是提前停服替格瑞洛的主要原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和当地是否有药与提前停服替格瑞洛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越大(OR 4.13,95%CI 1.40~12.19,P=0.012),依从性越差,而当地有药物(OR 0.25,95%CI 0.09~0.69,P=0.013)患者依从性好。但提前停服替格瑞洛并不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率(P=0.761)。结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出院后服用替格瑞洛依从性较差,年龄大与当地无药是依从性差的独立预测因子。尽管停服替格瑞洛,但并没有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国内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的丹参多酚酸盐Ⅳ期临床研究中,年龄>75岁的506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5岁组)和≤75岁组1570例。分析丹参多酚酸盐200mg/d,静脉滴注10~14d后对减少心绞痛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5岁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由4.00(2.00,7.00)次/周下降至1.00(0.00,2.00)次/周(P<0.05),硝酸甘油用量由2.00(2.82,3.65)片/周下降至1.00(1.33,2.02)片/周(P<0.05),59%患者治疗后加拿大心绞痛分级下降1级以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25例,其中症状性不良事件7例,实验室检查不良事件1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14d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年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用血栓抽吸导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9例年轻急性STEMI患者,根据急诊PCI是否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分为抽吸组(使用抽吸导管,37例)及常规治疗组(不使用抽吸导管,42例),观察两组的术后冠脉血流 TIMI分级、心绞痛症状、心功能状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抽吸组在术后 TIMI血流分级[(2.33±0.48)级比(3.00±0.00)级]、2h ST段50%回落率(45.24%比70.27%)、1周时的LVEF值[(47.21±9.28)%比(52.16±7.87)%]显著上升;心绞痛症状(50.00%比27.03%)、随访中心功能分级[(1.52±0.71)级比(1.22±0.42)级]显著减少或降低(P<0.05或 P<0.01)。MACE事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年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PCI中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有助于改善冠脉血流,减少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抗焦虑抑郁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了解抗焦虑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情绪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7例、31例,对照组执行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抗焦虑、抑郁治疗,服用舒乐安定1mg,早、午各1次,氟西汀(百优解)20mg,早顿服1次,随访8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明显改善(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P<0.05)。结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情绪障碍的老年患者抗焦虑、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血运重建老年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uA非血运重建老年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d与40mg/d,每晚1次,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脂达标情况、动态心电图结果、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20mg/d组相比,40mg/d治疗1个月缺血性ST段下降的程度明显减少(P〈0.05),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及因症状性心肌缺血再住院等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非血运重建老年患者应用20mg/d及40mg/d的阿托伐他汀钙均能有效调脂,40mg/d的阿托伐他汀钙可提高疗效,能更有效地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83例,按照治疗方案和性别将所有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曲美他嗪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1例。3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组患者加用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治疗后心功能、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 TG及LDL-C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和曲美他嗪组, HDL-C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曲美他嗪组( 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阿托伐他汀组和曲美他嗪组,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阿托伐他汀组和曲美他嗪组( 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小于阿托伐他汀组和曲美他嗪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阿托伐他汀组和曲美他嗪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和曲美他嗪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有利于提高患者降脂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396例UAP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成联合用药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和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的差异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联合用药组:(4.1±1.2)次/d比(1.8±0.6)次/d,阿司匹林组:(4.0±1.4)次/d比(2.5±3.1)次/d,P<0.05或<0.01]和持续时间[联合用药组:(23.2±4.7)min比(3.3±2.6)min,阿司匹林组:(24.9±2.4)min比(7.3±1.6)min]均明显降低,P均<0.01;但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较阿司匹林组降低更为明显(t=5.36、6.03,P均<0.05);同时联合用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48%)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85.35%),χ2=22.98,P=0.002。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9月-2004年12月期间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梗死后5-14 d(平均8.6±3.1d)行。PCI,术后随访15~29个月观察有无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和死亡事件等。结果55例患者72处靶病变,共置入71个Cypher支架及11个普通金属裸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术中和住院期间无死亡,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一Ⅳ级(NYHA分级)病例,1例发生急性左心衰,1例发生心绞痛进行了靶病变重建,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7.3%,靶病变重建率1.8%。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中安全、有效, 具有良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盐酸曲美他嗪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多枝病变行不完全血运重建术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通过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术进行部分血运重建的老年患者73例,根据置入支架后服用曲美他嗪与否分为2组:盐酸曲美他嗪组(20 mg,3次/d,口服)38例,常规药物治疗组35例。统计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后心绞痛分级(CCS分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于开始服药治疗前以及服药12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2组患者12个月的MA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盐酸曲美他嗪组:5.3%(2/38),常规治疗组:14.3%(5/35),P<0.05;盐酸曲美他嗪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例数、发作次数及心绞痛CCS级别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12个月后盐酸曲美他嗪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min步行距离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于老年冠状动脉多枝病变患者行不完全血运重建术后,盐酸曲美他嗪可减少其术后心绞痛的发作,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方法选取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绞痛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较对照组73.17%高(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低,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心绞痛症状,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20.
麝香保心丸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45 mg,3次/d;每月随访1次,共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 vs 65.8%,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LDL-C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TC、左心室后壁厚度、心功能分级明显下降,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和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对血细胞、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尿酸均无影响。结论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二级预防的基础上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