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为常规X线透视下及三维标测系统下标测消融两种方法,相对于前者,三维标测系统不延长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与较好的安全性,并且能显著减少术中X线曝光时间与曝光量,降低了术者及患者射线相关损害风险,此项技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常规标测相比。三维标测指导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安全性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8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114例,按照标测方法分为三维标测组与常规标测组,比较两组间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与x线曝光量。结果两组所有手术均获得即刻成功,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6±28.1)min vs.(70.4±23.2)min,P〉0.05]。三维标测组的x线曝光时间与x线曝光量均显著低于常规标测组(中位数:4.2minvs.15.4min,P〈0.01;中位数:11.0mGyvs76.7mGy,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与常规标测相比,采用三维标测指导具有相同的成功率与安全性,并不延长手术时间,且能显著减少x线曝光时间与x线曝光量。 相似文献
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EnSite NavX三维标测导航系统是射频消融选用最多的三维标测系统之一。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具有诊断心律失常机制更明确,消融更精确彻底,能显著降低术中X线透视量从而减少患者及手术人员的X射线相关损害风险等优点,并且不显著增加手术时间,仅手术步骤和成本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各90例。三维组在Carto3系统指导下进行瓣环三维重建,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二维组在常规X线照射下行射频消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月心动过速复发率、手术费用等指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三维组略延长[(58±16)min vs (54±2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3),但X线曝光时间三维组明显缩短[(2.1±0.7)min vs (7.8±3.6) min,P<0.0001],以右侧旁道组X线曝光时间的缩短最显著[(3.4±0.7) min vs (20.2±7.1) min,P<0.0001],房室结双径路患者三维组X线曝光时间也明显缩短[(1.1±0.3) min vs(5.5±1.7) min,P<0.0001]。三维组除1例希氏束旁旁道未消融外其余全部消融成功;二维组有3例(2例右侧旁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消融不成功,更换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三维组无并发症发生,也无复发病例。二维组有1例房室结双径路(男,9岁)消融中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动态心电图示II°~III°房室传导阻滞。二维组有2例复发,1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再次消融成功;1例为右侧旁道前传恢复,食道调搏检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未再消融。而三维组会增加手术费用。
结论:Carto3指导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切实可行,可大大减少X线照射,从而保护了电生理医生和患者,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方法: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各90例。三维组在Carto3系统指导下进行瓣环三维重建,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二维组在常规X线照射下行射频消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月心动过速复发率、手术费用等指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三维组略延长[(58±16)min vs (54±2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3),但X线曝光时间三维组明显缩短[(2.1±0.7)min vs (7.8±3.6) min,P<0.0001],以右侧旁道组X线曝光时间的缩短最显著[(3.4±0.7) min vs (20.2±7.1) min,P<0.0001],房室结双径路患者三维组X线曝光时间也明显缩短[(1.1±0.3) min vs(5.5±1.7) min,P<0.0001]。三维组除1例希氏束旁旁道未消融外其余全部消融成功;二维组有3例(2例右侧旁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消融不成功,更换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三维组无并发症发生,也无复发病例。二维组有1例房室结双径路(男,9岁)消融中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动态心电图示II°~III°房室传导阻滞。二维组有2例复发,1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再次消融成功;1例为右侧旁道前传恢复,食道调搏检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未再消融。而三维组会增加手术费用。
结论:Carto3指导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切实可行,可大大减少X线照射,从而保护了电生理医生和患者,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使用三维电解剖指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方法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连续入院行射频消融的PSVT患者共47例,分为两组,三维组使用CARTO 3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消融(n=26),常规组使用X线指导消融(n=21),比较两组X线透视时间、X线用量等的差异。结果三维组X线透视时间明显少于二维组[(81±84)s vs(1 124±405)s,P0.01],相应的X线用量也大为减少[(97±105)mGy vs(1628±555)mGy,P0.01]。三维组14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中,有9例(64%)完全无X线透视。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三维电解剖指导PSVT射频消融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以显著减少X线透视,部分可实现完全无X线透视完成消融手术。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观察三维标测系统辅助的儿童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X线曝光量的变化.方法 行快速心律失常消融术的患儿,82例为研究组(利用三维Ensite NavX标测),90例为对照组(射频消融术,常规借助X线),进行辐射剂量比对.结果 研究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23例(28.0%),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39例(47.6%),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RAT)2例(2.4%),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8例(22.0%).对照组:AVNRT 20例(22.2%),AVRT40例(44.4%),RAT 2例(2.2%),IVr 28例(31.1%).研究组辐射剂量(154.40±219.33) μGy明显低于对照组(920.33±1698.11) μGy(P<0.001).两组的总治愈率分别为92.68%和9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6例,对照组复发7例.结论 Ensite NavX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能显著减少X线曝光剂量,与常规透视方法下的射频消融具有一致的较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 通过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及配套导管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梅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12月收治的61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记录X光曝光时间、即刻消融成功率、手术时间等数据。结果 (1)主要评价指标X光曝光时间中位数为218(150~591)s,达到方案预期设计曝光时间<7.2 min,并且低于相似研究中的6.2 min。(2)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3)不良事件发生人数为8.2%(5/61),不良事件发生7次,发生率11.5%(7/61),严重程度均为轻微。所有不良事件,经研究者判断与研究器械无相关性。结论 使用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完成室上性心动过速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曝光时间及曝光量,无器械相关性不良事件,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的老年PSVT患者逐渐增多.我们对46例老年PSVT患者进行了RFCA治疗,旨在探讨老年PSVT患者的临床及RFCA治疗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老年组:1995年1月~1999年4月所完成的60岁以上PSVT患者RFCA治疗病例(采用亚太地区及我国的老年标准,共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60~81岁,平均69.8±9.9岁.PSVT史4~48年.46例患者均因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入院,其中14例心动过速时出现心绞痛或心衰,12例有心动过速终止时晕厥,或药物治疗时出现严重窦缓或2秒以上窦性停搏.合并冠心病12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7例、老年性肺气肿15例.非老年组为同期我院156例RFCA治疗的PSVT患者.入院后常规术前检查,并进行纠正心衰、缓解心绞痛、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术前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EnSite NavXTM三维电标测系统指导下零X线曝光下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方法 53例行RFCA的PSVT患者,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8例,其中右侧旁道(AP)10例,左侧AP18例。在EnSite NavXTM三维电标测系统指导下放置冠状静脉窦(CS)、His束及右房/右室(RA/RV)标测导管并行心电生理检查,消融大头导管(ABL)进入拟消融区域建模、消融。结果 53例中,49例采用该方法消融成功,成功率92.5%(49/53)。手术时间:76.6±29.6 min。1例左侧隐匿AP患者由于术中癔症发作而改用X线透视下消融;2例显性AP患者(右侧游离壁1例,左后游离壁1例)用温控消融导管在靶点处反复放电无效后,在X线透视下用冷盐水灌注导管阻断AP。1例右侧显性AP患者1个月后复发(1/50),在X线透视下再次消融成功。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利用EnSite NavXTM三维电标测系统可在无X线曝光下完成RFCA治疗PSVT。 相似文献
12.
Swartz鞘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病例中使用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4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用常规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RFCA)未成功者改用Swartz鞘作为支撑,探讨Swartz鞘在提高PSVT消融成功率中作用。方法右房房性心动过速(A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径路消融用SRoSwartz鞘,左侧房室旁路(AP)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穿房阿隔后用SL,鞘,右侧AP据不同部位用SR4、SR2、SR3鞘。结果47例PSVT常规方法消融未成功者其中46例改用Swartz鞘作支撑后获得成功。结论 Swartz鞘的使用明显提高PSVT患者RFCA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导管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由于有95%以上的成功率及极低的并发症,成为目前治疗室上速的一线方法。随着心电生理学的进展,室上速电生理机制及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改善。这些新的标测技术和消融方法的进步又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手术的成功率。现将近些年室上速消融治疗的一些新认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电磁解剖标测系统(Carto)标测和指导射频消融在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12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年龄(33±12)岁。心动过速周期(370±95)ms。室性心动过速持续发作时,7FNavi-Star在相关心室标测,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电解剖图,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在右心室流出道详细标测,根据激动图上最红色区域为较早激动部位,结合大头导管记录心室波最早、且起搏时体表12导联图形与心动过速一致处,作为消融靶点。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在间隔部细标,标识较体表QRS波及His束电位提前的P电位处,作为靶点。温控60℃放电消融。以基础态及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反复电生理检查.不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作为成功消融终点。结果12例均成功消融,其中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7例,均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前中间隔部,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5例,起源于左心室后中间隔4例、中下间隔近心尖部1例。1例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于心动过速在左心室后中间隔处标测时,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标志此处作为靶点,放电消融成功。手术时间为(102±25)分钟,曝光时间为(11±7)分钟。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Carto系统通过磁场标测定位,结合心内电图重建室性心动过速时心室电激动图,可有效快速寻找最早激动点或P电位处作为消融靶点,进行电解剖标测,并可在标测导管机械损伤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处标志,结合起搏标测,作消融参考点指导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射频消融法治疗3例预激综合征和1例房室结双径路所引起的儿童顽固性阵发性室上速,全部成功,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是治疗儿童顽固性阵发性室上速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因阵发性室上速行射频消融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实验组共52例,年龄≥60岁,对照组132例,年龄<60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电生理特点、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其他系统疾病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射频消融成功率(P>0.05)及复发率(P>0.05)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阵发性室上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心脏外科术后的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折返环涉及无传导的或各向异性的传导障碍区,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标测这些障碍区并确定与折返环的关系,指导导管消融。方法:22例患者共26种IART进行了Carto标测,首先确定形成IART的基质以及与折返环的关系,并在其峡部消融。结果:22例患者诱发出27种心动过速,对其中26种进行标测,12种IART中心障碍区为三尖瓣环,其消融靶点在下腔静脉一三尖瓣环峡部;12种IART中心障碍区在右心房游离壁,其消融靶点在其周围;2种IART中心障碍区在房间隔,并在此障碍区下方消融成功。即刻成功21例,其中峡部消融成功者12例、游离壁消融成功者7例、间隔部消融成功者2例。平均随访(22±7)个月,20例无心律失常发生而不需用药。结论:可以利用三维电解剖标测方法标测IART基质,这些基质构成IART的中心传导障碍区,消融靶点常常位于其周围。 相似文献
19.
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引导下的左房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为探讨非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用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 (EnSite30 0 0 )标测房颤的起始激动部位、折返途径与传导以及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方法、效果及其安全性。对 6例左房起源的房颤 ,用改良Ross法穿刺房间隔后置入EnSite30 0 0标测球囊导管于左房 ,将大头导管分别送至左上、下肺静脉 ,右上、下肺静脉 ,二尖瓣口及在左房前后、左右各壁移动 ,描记左房三维几何图形。记录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起源点、房颤起始的传导方向、折返部位。设计消融点与消融线 ,用 5 0~ 5 5℃温控消融导管放电 ,每点 6 0s。参考消融终点 :①房早等房性心律失常消失 ,必要时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重复检查 ;②设计的线状消融部位传导中断 ;③先前的电生理方法不能诱发房颤和其他房性心律失常。结果 :经EnSite30 0 0标测 ,6例房早均起源于左房后壁 ,其中单点起源 2例、多点起源 4例 ;折返限于左房壁 2例、与左上肺静脉有关 3例、与右上肺静脉有关 2例、合并典型心房扑动 1例。EnSite30 0 0引导下的左房消融术 3例成功、3例有效 ,无并发症发生。随访 1个月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术后房早明显减少 (5 6 .8±7.5 8个vs 15 2 6 2 .4± 8914 .5个 ,P <0 .0 0 1)。结论 :用EnSite30 0 0能准确标测左房非? 相似文献
20.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分析7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的RFCA过程,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6例。结果消融成功69例(97.2%),失败2例(2.8%),复发2例(2.8%),并发症2例(2.8%)。结论RFCA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