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陈健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3,(4):383-384
患者男性,68岁,因突发持续性胸痛1 h入院。急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I、aVL、V2~V6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0.20mV,aVR导联ST抬高0.05 mV,Ⅱ、Ⅲ、aVF导联ST段呈上斜型压低,其后T波高尖对称。急查胸痛五项正常。首诊心电图后1 h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中段闭塞,右冠状动脉细小。 相似文献
4.
随着介入心脏技术的不断进展,对以ST-T改变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本文报告1例无明显ORS变化的AMI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改变与前降支阻塞部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的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的关系。方法对3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19例为前降支病变,15例为前降支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心电图STⅠ、aVL抬高,STⅡ、Ⅲ、aVF压低,STaVL>STⅠ,STV2>STaVR,STV3/Ⅱ<-2.3,均为前降支近端狭窄,STⅡ、Ⅲ、aVF、V5、V6抬高,STV5>STⅡ,STV6>STaVF,均为前降支远端狭窄。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可以预测梗死与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的关系。STⅠ、aVL抬高,Ⅱ、Ⅲ、aVF压低>1mm,为前降支近端病变。Ⅱ、Ⅲ、aVF、V5、V6抬高>1mm为前降支远端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病例的心电学特征。方法 报告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结果 ①急性左心衰竭发生以后,窦性频率加快,如发生窦速,频率在120-150次/min之间,提示左心功能不全;②心脏破裂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是心脏起搏点下移,直至全心停搏;③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Vf)电击复律成功率低,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22岁,因头晕、胸闷、恶心、呕吐3小时于2002年4月3日入院。3小时前休息中出现胸闷、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心前区疼痛,无晕厥,也无呼吸困难。病人既往身体尚健康,但剧烈活动时有胸闷、头晕。查体:T35.6℃,P64次/分,BP110/80mmHg,神志清晰,精神不振。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口唇无紫绀,颈软,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及动态演变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以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收入院的1952例患者,对术前心电图进行分析,筛选符合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的患者,并对心电图呈动态演变的de Winter综合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3.4岁。与非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的患者比较,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的患者多为年轻男性,具有更高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呈动态演变的患者均为男性,3例由de Winter ST-T演变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由超急性期T波演变为de Winter ST-T改变,冠脉造影提示罪犯血管均为左前降支并行急诊介入治疗。结论 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是动态演变的,可与其他心电图模式相互转换,临床中应及时识别这种特殊类型心电图并给予患者紧急再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Q波、R波及ST段演变规律。方法 采用单极胸导联心电图在胸部进行体表标测,分别计算∑R、∑Q、∑ST。结果 ∑R在胸痛发作后12h内下降速度最快,12h后下降速度较慢,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Q在24h内与24h后形成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T在24h内下降速度比24h后下降速度显著增快,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心电图∑R、∑Q、∑ST演变规律,以便采取急救措施,及时挽救濒死心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De Winter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形态多样性。方法 选择2018-01-16至2022-01-29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以前降支或对角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 396例,其中De Winter综合征75例(占3.13%)。主要分析De Winter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包括是否有动态演变、胸前导联ST段压低形态、胸前导联J点压低最深及T波振幅最高的导联、胸前导联QRS波群形态及演变特点、aVR及下壁导联特点。结果 75例De Winter综合征患者中,有心电图动态演变50例(66.7%),无心电图动态演变25例(33.3%);胸前导联ST段压低呈经典上斜形41例(54.7%),平缓上斜形10例(13.3%),几乎水平形7例(9.3%),类似鱼钩形17例(22.7%);胸前导联J点压低最深位于V2导联4例(5.3%),位于V3导联22例(29.3%),位于V4导联27例(36.0%),位于V5导联20例(26.7%),位于V6导联2例(2.7%);胸前导联... 相似文献
13.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预测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位置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准确预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闭塞位置的作用。方法:对94例前壁AMI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前间隔AMI患者前降支闭塞位置大都发生在第1间隔支和第1对角支开口远端,且单支病变多见。②前壁和前壁伴高侧壁AMI患者前降支闭塞位置发生在第1间隔支与第1对角支开口近端的发生率分别为289%与263%和550%与475%。前壁伴高侧壁AMI患者若以大的对角支作为解剖分界进行分析,则800%其血管闭塞位置在大的对角支发出前,若以aVL导联ST段抬高>1mm,Ⅲ、aVF导联ST压低>1mm为标准,预测血管闭塞位置在第1对角支开口近端和大对角支开口近端的发生率分别为692%和923%。③前壁伴下壁AMI者前降支闭塞位置均发生在第1间隔支开口远端。结论:心电图对前壁AMI时前降支的闭塞位置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前壁AMI发生左心室附壁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全部病人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前2d每12h1次,以后每日1次,对第2天和第5天心电图ST段和T波方向进行仔细分析。第5天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左心室有否附壁血栓。结果:AMI后第2天ST段抬高者53例(69%),敏感性为96%,阳性预测值(PPV)为39%,阴性预测值(NPV)为96%。第2天至第5天持续ST段抬高和T波直立者,特异性为93%,PPV为71%,第2天ST段位于基线而T波倒置者无一例发生附壁血栓。结论:心电图对前壁AMI发生左心室附壁血栓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体表心电图 (ECG)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 (IRA)定位的关系。方法 对 84例前壁AMI患者的ECG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STⅠ、aVL 抬高 ,STⅡ、Ⅲ、aVF压低时提示前壁、广泛前壁AMI的IRA为左前降支 (LAD)近段闭塞而不是LAD远段闭塞 ) (P <0 0 5及P <0 0 0 1)。STⅠ、aVL抬高 ,STⅡ、Ⅲ、aVF压低时前间壁AMI的IRA不能判断为LAD或右冠状动脉 (RCA) (P >0 0 5 )。结论 前壁、广泛前壁AMI时STⅡ、Ⅲ、aVF压低 ,STⅠ、aVL抬高提示IRA为LAD近段 ,而前间壁AMI时STⅡ、Ⅲ、aVF压低 ,STⅠ、aVL抬高不能判断IRA为LAD或RCA。 相似文献
16.
17.
患者男性,32岁,因胸痛36 h入院。入院首次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广泛前壁T波高耸,V2~V6导联J点压低、ST段上斜型压低,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de Winter ST-T改变,考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遂紧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于左前降支近段植入支架1枚。 相似文献
18.
<正>1 病例资料例1,男,62岁,40min前因心前区疼痛伴有左臂及背部放射痛入院。体检:血压128/72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95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额外心音。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呈下斜型压低2 mV,V1~V3导联呈QS波,V4~V6导联ST呈上斜型压低,T波高尖对称。急检结果:肌红蛋白500 ng/ml,肌钙蛋白I(cTnI)1.08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3岁。于晨6时30分下楼活动后突感心前区压榨样剧痛,7时30分急诊入院。患者曾于1年前有胸痛史,但未经治疗。体检:体温不高,HR72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4/10kPa(105/75mmHg),心界不扩大,两肺、肝脾等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AST42u/L(正常值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