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倍  韩露  宋楠楠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8):146-147,151
目的:探究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97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心肺运动功能、预后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于对照组,峰值千克摄氧量(Peak VO2/kg)、最大代谢当量(METmax)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糖脂代谢能力,促进心肺功能恢复,提升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门诊早期运动康复程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中危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PCI术后中危患者80例,按出院后是否继续进行Ⅱ期运动康复治疗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患者40例。2组患者均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中的住院期康复程序(Ⅰ期心脏康复程序)进行治疗,康复组出院后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进行3个月的术后门诊早期程序(Ⅱ期运动康复程序)治疗。2组患者均于术前、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进行心脏功能检测[包括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每搏输出量(SV)],并于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6 min步行试验(6MWT)。 结果 出院时,2组患者的EF、SV较组内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2组患者的EF、SV和康复组的FS较组内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康复组的EF、FS、SV、SDS评分、SAS评分和6WMD分别为(56.95±5.33)%、(28.69±2.35)%、(67.05±7.87)ml、(41.75±4.43)分、(42.85±5.65)分、(446.09±25.78)m,较组内出院时和对照组出院3个月后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住院期康复(Ⅰ期)的基础上联合采用术后门诊早期(Ⅱ期)运动康复可有效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危患者的心脏功能、运动能力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长期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危险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医生督导下的长期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对象和方法将2004年8月~2007年12月首次接受PCI治疗的112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进行药物治疗和普通冠心病知识教育.此外,康复组还需完成4~6周的住院心脏康复和1年督导式家庭心脏康复.两组均在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除舒张压和体重指数改善不明显外,其他危险因素均显著改善( P<0.05~0.01).康复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结论 长期心脏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PCI术后危险因素,是PCI术后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心脏康复治疗模式,但该康复模式在体重控制和舒张压的处理上仍有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院内心肺康复治疗对于冠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40例,按手术日期分为康复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康复组患者予以术后第1天至第14天的早期心肺康复治疗,内容包括:运动疗法、呼吸训练、心脏危险因素控制、疾病相关教育及心理咨询对于对照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无特殊干预。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第15天以床头肺功能检查评价患者肺功能情况,以6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患者运动耐力,并以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情况。 结果: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样康复组6min步行实验及SF-36量表(P<0.05)评价结果亦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于CABG术后患者而言,早期适当的心肺康复训练有助于肺功能、运动耐力的恢复,是改善其术后恢复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并最终影响疾病结局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行PCI术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测定量表(CROQ-PTCA-Post)]、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B型脑尿钠肽(BNP)、N末端脑肽钠(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CROQ-PTCA-Post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对护士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健康教育及舒适度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Ⅰ期综合心脏康复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的康复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康复组,每组各36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健康宣教,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Ⅰ期综合心脏康复,包括初期评估(心血管综合评估)、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日常活动指导与健康教育、出院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和Barthel指数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BI)得分、出院时6分钟步行试验测试距离(6MWD)、住院期间及出院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干预后,康复组6MWD和BI得分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在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导下的心脏康复对其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CPET评估下制定运动方案,对照组自行身体锻炼。治疗前后,用心肺运动试验评定患者最大摄氧量(VO2 Max)、无氧阈值(AT)、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时代谢当量、最大功率;等速肌力测试计算患者优势侧屈膝及伸膝的疲劳系数;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VO2 Max、AT、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时代谢当量、最大功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2组屈、伸膝疲劳系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屈、伸膝疲劳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对照组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四个维度评分均比治疗前提高(均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BP)、GH、活力(VT)、SF、MH五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CPET指导下的心脏康复能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运动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运动耐力的影响。 方法将成功进行PCI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康复组行运动治疗3个月,运用6 min步行试验(6MWT)测定运动治疗前、后最大耗氧量(VO2max)、峰值心率、最大代谢当量、步行距离和每搏耗氧量。 结果康复组运动治疗3个月后分别与治疗前、对照组同期比较,VO2max、最大代谢当量、步行距离、每搏耗氧量均显著提高(P<0.01),峰值心率显著减慢(P<0.05)。 结论运动治疗有助于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脏功能贮备和耐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IB型经腕关节镜下修复术后的疗效.方法:TFCC损伤IB型经腕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患者2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1例.2组修复后均给予术后石膏托固定,拆除固定后,康复组采用中药熏洗、器械训练、手法治疗、中频脉冲电刺激、腕关节关节活动度(ROM)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及康复宣教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自行康复锻炼.治疗后,评估2组的腕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结果:术后6周,2组腕关节ROM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2组腕关节ROM均较术前及术后6周明显提高(P<0.05),且康复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较术前及术后6周明显下降(P<0.05),且康复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关节镜术后综合康复治疗更有利于腕关节各项功能的恢复,对手术的疗效起到强化作用,可更大程度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系统的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康复组(心内科常规治疗+系统的心脏康复)和对照组(心内科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评定入组后第1天和治疗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2个月后,康复组SF量表各项评分与本组入组后第1天比较,除生理机能[有一定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外,剩余7项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SF量表各项评分与本组入组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系统的心脏康复可有效地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康复组患者实施2 w康复程序,然后应用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并随访2年.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康复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6个维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1个月后康复组各维度得分接近正常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两组的平均住院日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在恢复工作、家务活动、性生活恢复、体育锻炼等项目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传莲  范秀珍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82-168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早期应用康复护理程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CCU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无严重合并症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后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程序行早期康复护理.采用美国Bioz 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l~3 d的心功能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卧床配合、腹胀、腰背酸痛、排尿困难情况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2天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第3d康复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有显著提高(P<0.05),平均动脉压( MAP)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康复组术后卧床配合及排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心功能恢复,并可减轻患者术后腰背疼痛不适症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心脏康复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行PCI手术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于PCI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心脏康复训练,共持续干预3个月。于入选时、干预3个月分别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SF-36)、6分钟步行试验(6-MWT)、心脏彩超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F-36量表心理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疼痛、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整体健康评分、6-MW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任务代谢当量(MET)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结果均优于干预前水平(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脏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学硕  张旗  李华  刘昕  宋达 《临床荟萃》2020,35(1):32-36
目的 探讨小剂量依替巴肽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就诊并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静脉内给予1次(180 μg/kg)依替巴肽,后静脉泵入1 μg/(kg·min);对照组不予注射及泵入。观察指标包括一般资料、心肌灌注及心功能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结果 试验组ST段回落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肌声学造影中,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高于对照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P)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 试验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 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依替巴肽可以改善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且不增加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抽吸血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存在血栓且罪犯血管直径≥3mm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抽栓+PCI组69例和标准PCI组65例。分别记录心外膜血流(TIMI)分级和心肌灌注评分(MBG),观察即刻手术成功率、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或急诊血运重建等)发生率。结果抽栓+PCI组和标准PCI组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分别为92.7%和8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MBG3级比例为75.4%和5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院内MACE发生率均为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使用机械抽吸血栓方法减少血栓负荷,可以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重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 方法58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的重症冠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31)和对照组(n=27)。康复组于手术前、后均给予逐渐递增的运动和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2组均于手术前、后采用SF-36量表、6 min步行距离(6MWD)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来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SF-36量表中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结论康复可以提高重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卜庆锋  刘杰  唐娟  薛琳 《中国康复》2015,30(5):361-363
目的:探讨老干部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三位一体”运动康复的疗效。方法:军地老干部AMI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AMI传统的治疗方案,康复组在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出院后按医院-干休所(社区)-老干部家庭成员“三位一体”医疗模式实施运动康复,观察时间为2年。结果:出院6个月后,康复组踏车试验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6个月和1年后,康复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2年后,康复组再入院率、心绞痛例数、全因死亡率、再梗死率及再梗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老干部AMI患者采用“三位一体”医疗模式实施运动康复,明显提高了康复的依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了老干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将46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的住院患者分为康复组(n=25)和对照组(n=21),康复组给予逐渐递增的康复运动治疗。对血浆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患者的脑钠肽水平明显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改善(P<0.05)。而且,康复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康复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脑钠肽分别与左室射血分数(r=-0.66,P<0.01)和6min步行距离(r=-0.52,P<0.01)成负相关。结论:康复治疗可以提高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加速脑钠肽水平的降低,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左心结构和功能,探讨直接PCI对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发病12-24h的未接受静脉溶栓的61例AMI患者,在发病24h之内行直接PCI术患者31例作为治疗组,未行直接PCI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于心肌梗死后第1个月豚第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整体室壁运动指数(GWMI)和局部室壁运动指数(RWMI)、左心室和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及射血分数(EF)。结果 以上各项指标在第1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在第6个月时治疗组GWMI及RWMI较急性期有明显的改善(P<0.01);对照组的室壁运动则无明显改善(P>0.05);第6个月治疗组室壁运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心肌梗死后第1个月与第6个月自身比较:治疗组LVEDVI及LVESVI无明显增加(P>0.05),但EF明显提高(P<0.01);而对照组LVEDVI及LVESVI均增加(P<0.05),EF值无明显改变(P>0.05)。第6个月后治疗组LVEDVI及LVESVI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而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MI后对于未能溶栓的病例行直接PCI术治疗能抑制心室扩张,改善左心室重塑,而超声心动图评价AMI直接PCI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5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AMI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n =43)和对照组( n =41),对照组行急诊PCI术及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血栓抽吸导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血流 TIMI 3级(血流恢复正常)的例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出现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观察组CK‐MB峰值及LVEF均较对照组低,CK‐MB峰值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早,冠状动脉血流TIMI 3级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随访术后6个月,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结论】在AMI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的患者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临床疗效安全可靠,能够改善患者术后心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